怎样才能静下心看书?
展开全部
一,开始阅读之前,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我相信很多人都有相似的体会:随着年纪的增长,愈加难以静下心来看书,总是看几页就分心了,想着其他的事情,有时候又忍不住拿起手机瞟两眼,聊几句天刷一会网页。而看书的节奏,便被彻底打乱了。如果阅读的介质是手机或者平板电脑,收到的干扰和诱惑便更大,连一本好好的书也变成了碎片化阅读。
浮躁吗?浮躁。该自责吗?倒也不全是自己的责任。
毕竟正如开头所说,这是这个时代的特性,我们的万分忙碌和紧迫感不断暗示自己,拿出大把时间来阅读是很奢侈的。而那种碎片化的阅读恰好可以补足这种心态:我不需要花费多久,几分钟就可以看完了,不浪费多少时间。
然而事实上呢?碎片化的阅读并不能取代真正意义上的传统阅读,效率和收获也是不可同日而语的。虽然我并不排斥碎片化阅读,但是在正式看一本著作之前,还是应当先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让自己处于一个安定、平静,可以耐心长时间专注的状态下,再开始阅读。
如果对于做到这一点有困难,可以尝试去到图书馆,或者大学的自习教室看书,当周围大家都在静心看书时,也同样会影响到你的心境。如果因为心事重重而根本无法安心阅读,那么就先解决困扰你的麻烦,等到心态安定了,再开启书页。

二,选择适合自己的书,循序渐进地阅读。
还记得我很小的时候,翻书柜发现了一本《三国演义》,当时被里面的插图迷住,又尝试着阅读,然而文体对于当时的我而言,显得过于艰深了。恰好这时我父亲看到了这一幕,就告诉我:你还太小,先不要看这本。转而塞给我一本《上下五千年》,找出东汉三国的那一册,果然看起来轻松多了。后来又看了《三国演义》的连环画,在这个基础上,我在比一般小孩早得多的年纪,就自己通读了正式版本的《三国演义》。
举这个例子的目的,就是说读书应当循序渐进,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准来选择阅读。我知道有些朋友喜欢参考别人的书单,拿来直接就用,盯着一本晦涩难懂的书啃了半天,明明看得不明不白却不肯放弃。这是一种非常低效的阅读方式。
每一本书的内容,都有着与之匹配的背景知识和阅读基础,如果对这些不够熟悉,就应该去寻找浅一些的同类书籍作为铺垫。如果一本书的交叉内容太多,就应该先把这些内容对应的基础读物通读之后,再去阅读那种建立在其上的交叉型内容读物,否则,那些缺漏的信息点就会对阅读造成巨大的障碍。
怎样才算循序渐进呢?我举两个例子,可以作为参考。比如之前有个对世界历史不太了解的朋友跟我咨询,说他看任何关于世界史的书,都会觉得非常痛苦,根本不知所云。我给他当时的建议是,先去读房龙的那本《人类的故事》。这本相当于是给孩子看的世界史读物,非常适合入门级的阅读,脉络整理得很清楚,故事讲得也浅显易懂。

关键是,通过阅读这本书,你可以了解自己究竟是否真的想去读关于世界历史的内容,毕竟这算是一本启发兴趣性质的读本,如果依然看不下去,那么还是暂时不要深入了。同样的,对于哲学感兴趣的新人,我也会推荐去读《苏菲的世界》一样。
如果发现自己很有兴趣,很快读完之后,可以选择浅一些的《世界五千年》,或者深一些的《全球通史》。在有了这样的基础上,就可以去读那些断代史、文明史了,比如《欧洲中世纪史》、《古代文明史》、《现代世界史》等等。在建立了完整的历史架构基础,了解了历史的走向之后,再去阅读各国的国家史,以及建立在此之上的细节性著作,比如关于罗马帝国、二战、冷战之类的内容。
有了深厚的历史知识储备之后,去读文化、经济、政治等内容,包括一些理工科的内容,都会变得更加容易了,这就是循序渐进的阅读所带来的好处。
三,不要求速度,精读才能真正掌握一本书的内容。
经常看见网络上有些人喜欢吹嘘自己一个月看了多少本书,或者一晚上看了多少页书之类,我都会觉得这种吹嘘毫无意义。实话实说,读完一本书,和真正读懂一本书,完全不是一个概念的事情,更不用说可以领会理解书中的关键性信息,在必要时刻拿出来灵活运用了。
诚然,对于通俗小说,抒情散文,或者是网文之类作为消遣的阅读,快速地通读不是问题,但是对于那些信息量巨大,条理清晰,接近学术作品一般的经典,想要真正看明白,就需要精读,甚至是查资料、做笔记了。否则,就会变成“好读书,却不求甚解”的囫囵吞枣型阅读者。
就拿上面所说的《欧洲中世纪史》为例,这本书里有大量的古代人名、地名,包括国家以及城邦的名字,当我初次阅读时,一下子接触到许多陌生的名词,不但很难记不住,而且还会混淆。于是我就把每一个陌生的词汇都在网上查询,弄明白相关人士的生平大事,相关地点如今位于哪里,在地图上找到相应的位置等等……这样就对于记忆和理解,有了很大的帮助。
而且根据我的经验,当大量阅读之后,一个相对陌生的词汇在一本书的不同地方,或者在不同的几本书中都出现了之后,你就会对其产生很深的印象,并且转化为自己知识储备的一部分了,这也是记忆曲线的作用所在。

四,适当挑战艰深的阅读,收获会超过你的想象。
不少朋友跟我提过,有时候看一本书非常吃力,看了几页就不想看了,实在没那个耐心。这个问题我也遇到过,大都是一些需要一边看一边进行大量思考分析,看到后面还要回看前面总结的书,有一些甚至每一章节后面还留有习题。在我看来,如果你已经克服了第一条提到的心态浮躁问题,和第二条的知识储备不够的问题的话,大可以坚持一下,挑战一本需要耗费大量脑力的书。
这样的书往往都是作者的智慧结晶,是他们长期思考的核心元素凝练之后,才能够产生的作品。而且这样的书虽然起步困难,但是当你理顺了作者的思路,跟随其思维路程一起前行之后,就会发现柳暗花明,仿佛一下子看到了新的世界。而且越读下去,那种激荡的头脑风暴越发令人欲罢不能。
嗯,如果你问我什么样的书可以归入此类,侯世达的《集异璧》算是我当时读来感受最深的一本。
我相信很多人都有相似的体会:随着年纪的增长,愈加难以静下心来看书,总是看几页就分心了,想着其他的事情,有时候又忍不住拿起手机瞟两眼,聊几句天刷一会网页。而看书的节奏,便被彻底打乱了。如果阅读的介质是手机或者平板电脑,收到的干扰和诱惑便更大,连一本好好的书也变成了碎片化阅读。
浮躁吗?浮躁。该自责吗?倒也不全是自己的责任。
毕竟正如开头所说,这是这个时代的特性,我们的万分忙碌和紧迫感不断暗示自己,拿出大把时间来阅读是很奢侈的。而那种碎片化的阅读恰好可以补足这种心态:我不需要花费多久,几分钟就可以看完了,不浪费多少时间。
然而事实上呢?碎片化的阅读并不能取代真正意义上的传统阅读,效率和收获也是不可同日而语的。虽然我并不排斥碎片化阅读,但是在正式看一本著作之前,还是应当先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让自己处于一个安定、平静,可以耐心长时间专注的状态下,再开始阅读。
如果对于做到这一点有困难,可以尝试去到图书馆,或者大学的自习教室看书,当周围大家都在静心看书时,也同样会影响到你的心境。如果因为心事重重而根本无法安心阅读,那么就先解决困扰你的麻烦,等到心态安定了,再开启书页。

二,选择适合自己的书,循序渐进地阅读。
还记得我很小的时候,翻书柜发现了一本《三国演义》,当时被里面的插图迷住,又尝试着阅读,然而文体对于当时的我而言,显得过于艰深了。恰好这时我父亲看到了这一幕,就告诉我:你还太小,先不要看这本。转而塞给我一本《上下五千年》,找出东汉三国的那一册,果然看起来轻松多了。后来又看了《三国演义》的连环画,在这个基础上,我在比一般小孩早得多的年纪,就自己通读了正式版本的《三国演义》。
举这个例子的目的,就是说读书应当循序渐进,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准来选择阅读。我知道有些朋友喜欢参考别人的书单,拿来直接就用,盯着一本晦涩难懂的书啃了半天,明明看得不明不白却不肯放弃。这是一种非常低效的阅读方式。
每一本书的内容,都有着与之匹配的背景知识和阅读基础,如果对这些不够熟悉,就应该去寻找浅一些的同类书籍作为铺垫。如果一本书的交叉内容太多,就应该先把这些内容对应的基础读物通读之后,再去阅读那种建立在其上的交叉型内容读物,否则,那些缺漏的信息点就会对阅读造成巨大的障碍。
怎样才算循序渐进呢?我举两个例子,可以作为参考。比如之前有个对世界历史不太了解的朋友跟我咨询,说他看任何关于世界史的书,都会觉得非常痛苦,根本不知所云。我给他当时的建议是,先去读房龙的那本《人类的故事》。这本相当于是给孩子看的世界史读物,非常适合入门级的阅读,脉络整理得很清楚,故事讲得也浅显易懂。

关键是,通过阅读这本书,你可以了解自己究竟是否真的想去读关于世界历史的内容,毕竟这算是一本启发兴趣性质的读本,如果依然看不下去,那么还是暂时不要深入了。同样的,对于哲学感兴趣的新人,我也会推荐去读《苏菲的世界》一样。
如果发现自己很有兴趣,很快读完之后,可以选择浅一些的《世界五千年》,或者深一些的《全球通史》。在有了这样的基础上,就可以去读那些断代史、文明史了,比如《欧洲中世纪史》、《古代文明史》、《现代世界史》等等。在建立了完整的历史架构基础,了解了历史的走向之后,再去阅读各国的国家史,以及建立在此之上的细节性著作,比如关于罗马帝国、二战、冷战之类的内容。
有了深厚的历史知识储备之后,去读文化、经济、政治等内容,包括一些理工科的内容,都会变得更加容易了,这就是循序渐进的阅读所带来的好处。
三,不要求速度,精读才能真正掌握一本书的内容。
经常看见网络上有些人喜欢吹嘘自己一个月看了多少本书,或者一晚上看了多少页书之类,我都会觉得这种吹嘘毫无意义。实话实说,读完一本书,和真正读懂一本书,完全不是一个概念的事情,更不用说可以领会理解书中的关键性信息,在必要时刻拿出来灵活运用了。
诚然,对于通俗小说,抒情散文,或者是网文之类作为消遣的阅读,快速地通读不是问题,但是对于那些信息量巨大,条理清晰,接近学术作品一般的经典,想要真正看明白,就需要精读,甚至是查资料、做笔记了。否则,就会变成“好读书,却不求甚解”的囫囵吞枣型阅读者。
就拿上面所说的《欧洲中世纪史》为例,这本书里有大量的古代人名、地名,包括国家以及城邦的名字,当我初次阅读时,一下子接触到许多陌生的名词,不但很难记不住,而且还会混淆。于是我就把每一个陌生的词汇都在网上查询,弄明白相关人士的生平大事,相关地点如今位于哪里,在地图上找到相应的位置等等……这样就对于记忆和理解,有了很大的帮助。
而且根据我的经验,当大量阅读之后,一个相对陌生的词汇在一本书的不同地方,或者在不同的几本书中都出现了之后,你就会对其产生很深的印象,并且转化为自己知识储备的一部分了,这也是记忆曲线的作用所在。

四,适当挑战艰深的阅读,收获会超过你的想象。
不少朋友跟我提过,有时候看一本书非常吃力,看了几页就不想看了,实在没那个耐心。这个问题我也遇到过,大都是一些需要一边看一边进行大量思考分析,看到后面还要回看前面总结的书,有一些甚至每一章节后面还留有习题。在我看来,如果你已经克服了第一条提到的心态浮躁问题,和第二条的知识储备不够的问题的话,大可以坚持一下,挑战一本需要耗费大量脑力的书。
这样的书往往都是作者的智慧结晶,是他们长期思考的核心元素凝练之后,才能够产生的作品。而且这样的书虽然起步困难,但是当你理顺了作者的思路,跟随其思维路程一起前行之后,就会发现柳暗花明,仿佛一下子看到了新的世界。而且越读下去,那种激荡的头脑风暴越发令人欲罢不能。
嗯,如果你问我什么样的书可以归入此类,侯世达的《集异璧》算是我当时读来感受最深的一本。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