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为什么包饺子
春节包饺子,是因为古代的习俗,寓意好,而且饺子形如元宝。
按照古代的习俗,饺子是过年祭祀后食用的食品。过年时,讲究守岁时包,辞岁时吃,即到子时吃,此时为两年之交、迎新辞旧的时刻,具有特殊意义,取“更岁交子”之意,“子”为“子时”,交与“饺”谐音,有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的意思,预示新的一年里交上好运。
饺子起源于东汉时期,东汉末年战火纷飞,百姓们衣不果腹,很多人都被寒冷的天气冻伤,张仲景用面皮包裹羊肉、辣椒等食材制成的面食,因为形似耳朵,所以被称为娇耳,后作为食物流传下来,在传播过程中娇耳也被叫成了饺子。
民俗文化
饺子是中国北方民间的主食和地方小吃,也是年节食品,过节吃饺子的习俗主要存在于北方。中国北方地区有一种习俗,逢年过节,迎亲待友,总要包顿饺子吃。尤其是大年初一,全家人拜罢年,便围坐在一起,边包饺子边聊天。
每年冬至我国北方人会在这天煮上一锅热气腾腾的饺子,至今民间还流传着“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说法。冬至这天,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
北方民谚道好吃不如饺子,北方地区,凡是节庆,皆要吃饺子以示庆祝。如元旦称“阳历年”,腊月二十三“过小年”,除夕夜“过大年”,正月初二“送年”,六月初一“过半年”等。其它重要节令,也穿插着吃顿饺子。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