萤火虫发光原理
萤火虫发光原理如下:
自然界中,许多植物和动物都具备发光的能力,这种生物体发光的现象也被称为“生物发光”。而生物发光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生物体本身具有发光器,能自主控制发光,另一种则是生物体没有特化的发光器,需要与发光细菌共生或被寄生而发光,不具备控制能力。
除了一些昼行性种类的萤火虫不能发光外,大多数萤火虫的卵、幼虫、蛹、成虫均能发出耀眼的光芒。
由于萤火虫生长阶段不同,发光器所在位置也有所不同,幼虫的发光器位于腹部的第8节两侧,蛹的发光器与成虫极其相似,都在腹部末端的1~2节。发光器从外表看,只是一层银灰色的透明薄膜,但研究发现,这层薄膜中含有大量的荧光色素,也是萤火虫发光的关键所在。
薄膜内有数以千计的发光细胞,四周分布着小气管、纤细神经分支等,再往下就是反光层。发光细胞中有荧光素和荧光素酶两种化学物质,荧光素在荧光素酶的作用下,发生氧化反应,形成光源。而反射层细胞则负责将这些光,经过透明表皮投射出去。
萤火虫通过调节呼吸节奏,来控制氧气的供应,形成忽明忽暗的“闪光”。而发光的颜色由品种决定,例如,黄色、绿色、黄绿色等。
萤火虫在发光时,所释放的能量95%以光的形式释放,只要极少部分以热的形式释放,因此,萤火虫停留在人们手心里,是不会灼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