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7个回答
展开全部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昼夜长短的变化;
四季的形成;
五带的形成。
[知识讲解] 一、地球公转的方向、轨道、周期 1、方向: 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地球沿逆时针方向绕太阳运转。 2、轨道: 椭圆,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3、周期: 一个回归年=365 天 5 小时 48 分 46 秒,每年的 365 天是回归年的近似值,一年扔掉近 6 小时,故 4 年一润, 闰年为 366 天。 (太阳周年运动为参照) 1 恒星年=365 日 6 时 9 分 10 秒(以恒星为参照物) 3.地球公转速度 (1)公转角速度: 绕日公转一周 360°,需时一年,大致每日向东推进 1°。 (2)公转线速度: 平均每秒约为 30 千米。 (3)1 月初过近日点,7 月初过远日点。 地球在轨道上的位置有近日点、远日点之分。大约每年 1 月初过近日点,7 月初过远日点。日地距离的远近 对地球四季的变化并不重要,因为一年中日地距离最远是 1.52 亿千米,最近是 1.47 亿千米,这个变化引起一年 中全球得到太阳热能的极小值与极大值之间仅相差 7%。而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变化,南北半球各自所得太阳的热 能,最大可相差到 57%。可见,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是决定地球四季变化的重要原因。当地球过近日点时,太阳直 射南半球,南半球所获得的太阳热能超过北半球,因此,南半球正值夏季,北半球自然是处于冬季了。同样道理, 地球过远日点时, 太阳直射北半球, 北半球所获得的太阳热量超过南半球, 所以北半球为夏季, 南半球处于冬季。 此外,地球公转速度也有影响作用,地球过近日点时公转速度很快,过远日点时公转速度慢。 二、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1、地球在公转过程中,有两个重要的特点: ①地球是斜着身子绕日公转的。因此,地球公转轨道平面(即黄道平面)同赤道平面不重合,它们之间的交 角就是黄赤交角。目前,黄赤交角是 23°26ˊ。 ②地轴在宇宙空间的方向不因季节而变化。 而太阳与地球的相对位置随时在变, 这就引起了太阳直射点纬度 位置的周年变化。 2、黄道与地球的交点: 太阳直射点。此交点位于最北是夏至,最南为冬至,位于赤道为春秋分。 3.黄赤交角的影响: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并且地轴在宇宙空间的方向不因季节而变化,因而,太阳直射点相应地在南北回归线 之间往返移动。 三、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引起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①太阳光线对于地平面的交角,叫做太阳高度角,简称太阳高度(用 H 表示) 。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直 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因此,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决定着一个地方的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在太阳直射点上,太阳 高度为 90°,在晨昏线上,太阳高度是 0°。 ②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原因: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引起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③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规律: 正午太阳高度就是一日内最大的太阳高度,它的大小随纬度不同和季节变化而有规律地变化。 例:极昼的南北极为何冰雪不融呢? (太阳高度角小,冰雪反射率大,冰层厚海拔高。 ) (2)昼夜长短随纬度和季节变化 地球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叫晨昏线(圈) 。晨昏线把所经过的纬线分割成昼弧和夜弧。由于黄赤交角的 存在,除二分日时晨昏线通过两极并平分所有纬线圈外,其它时间,每一纬线圈都被分割成不等长的昼弧和夜弧 两部分(赤道除外) 。地球自转一周,如果所经历的昼弧长,则白天长;夜弧长,则白昼短。昼夜长短随纬度和 季节变化的规律见下表: (3)四季更替 ①从天文四季: 夏季就是一年中白昼最长、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的季节。以 24 节气中的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起点。地 球在公转轨道上的运行会产生天气和季节的有规律变化,传统农业中农民依此进行农业生产,有如: “谷雨前后 种瓜点豆”的谚语。 黄赤交角是影响天文四季的直接原因。这是因为: 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分布是: 低纬大而高纬小,春秋二分,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夏至日,从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冬至日,从南回归 线向南北两侧递减。随季节变化是:北回归线以北,夏至日前后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冬至日前后达最小值。 南回归线以南则相反。南北回归线之间地带,太阳每年直射两次。 ②气候四季包含的月份。 春(3、4、5 月) 、夏(6、7、8 月) 、秋(9、10、11 月) 、冬(12、1、2 月) ③西方四季: 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为起点。比我国天文四季晚一个半月。 (4)五带划分: 以地表获得太阳热量的多少来划分热带、温带、寒带。 热带: 南北回归线之间有太阳直射机会,接受太阳辐射最多。 温带:回归线与极圈之间,受热适中,四季明显。 寒带: 极圈与极点之间,太阳高度角低,有极昼、极夜现象
昼夜长短的变化;
四季的形成;
五带的形成。
[知识讲解] 一、地球公转的方向、轨道、周期 1、方向: 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地球沿逆时针方向绕太阳运转。 2、轨道: 椭圆,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3、周期: 一个回归年=365 天 5 小时 48 分 46 秒,每年的 365 天是回归年的近似值,一年扔掉近 6 小时,故 4 年一润, 闰年为 366 天。 (太阳周年运动为参照) 1 恒星年=365 日 6 时 9 分 10 秒(以恒星为参照物) 3.地球公转速度 (1)公转角速度: 绕日公转一周 360°,需时一年,大致每日向东推进 1°。 (2)公转线速度: 平均每秒约为 30 千米。 (3)1 月初过近日点,7 月初过远日点。 地球在轨道上的位置有近日点、远日点之分。大约每年 1 月初过近日点,7 月初过远日点。日地距离的远近 对地球四季的变化并不重要,因为一年中日地距离最远是 1.52 亿千米,最近是 1.47 亿千米,这个变化引起一年 中全球得到太阳热能的极小值与极大值之间仅相差 7%。而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变化,南北半球各自所得太阳的热 能,最大可相差到 57%。可见,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是决定地球四季变化的重要原因。当地球过近日点时,太阳直 射南半球,南半球所获得的太阳热能超过北半球,因此,南半球正值夏季,北半球自然是处于冬季了。同样道理, 地球过远日点时, 太阳直射北半球, 北半球所获得的太阳热量超过南半球, 所以北半球为夏季, 南半球处于冬季。 此外,地球公转速度也有影响作用,地球过近日点时公转速度很快,过远日点时公转速度慢。 二、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1、地球在公转过程中,有两个重要的特点: ①地球是斜着身子绕日公转的。因此,地球公转轨道平面(即黄道平面)同赤道平面不重合,它们之间的交 角就是黄赤交角。目前,黄赤交角是 23°26ˊ。 ②地轴在宇宙空间的方向不因季节而变化。 而太阳与地球的相对位置随时在变, 这就引起了太阳直射点纬度 位置的周年变化。 2、黄道与地球的交点: 太阳直射点。此交点位于最北是夏至,最南为冬至,位于赤道为春秋分。 3.黄赤交角的影响: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并且地轴在宇宙空间的方向不因季节而变化,因而,太阳直射点相应地在南北回归线 之间往返移动。 三、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引起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①太阳光线对于地平面的交角,叫做太阳高度角,简称太阳高度(用 H 表示) 。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直 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因此,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决定着一个地方的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在太阳直射点上,太阳 高度为 90°,在晨昏线上,太阳高度是 0°。 ②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原因: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引起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③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规律: 正午太阳高度就是一日内最大的太阳高度,它的大小随纬度不同和季节变化而有规律地变化。 例:极昼的南北极为何冰雪不融呢? (太阳高度角小,冰雪反射率大,冰层厚海拔高。 ) (2)昼夜长短随纬度和季节变化 地球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叫晨昏线(圈) 。晨昏线把所经过的纬线分割成昼弧和夜弧。由于黄赤交角的 存在,除二分日时晨昏线通过两极并平分所有纬线圈外,其它时间,每一纬线圈都被分割成不等长的昼弧和夜弧 两部分(赤道除外) 。地球自转一周,如果所经历的昼弧长,则白天长;夜弧长,则白昼短。昼夜长短随纬度和 季节变化的规律见下表: (3)四季更替 ①从天文四季: 夏季就是一年中白昼最长、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的季节。以 24 节气中的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起点。地 球在公转轨道上的运行会产生天气和季节的有规律变化,传统农业中农民依此进行农业生产,有如: “谷雨前后 种瓜点豆”的谚语。 黄赤交角是影响天文四季的直接原因。这是因为: 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分布是: 低纬大而高纬小,春秋二分,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夏至日,从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冬至日,从南回归 线向南北两侧递减。随季节变化是:北回归线以北,夏至日前后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冬至日前后达最小值。 南回归线以南则相反。南北回归线之间地带,太阳每年直射两次。 ②气候四季包含的月份。 春(3、4、5 月) 、夏(6、7、8 月) 、秋(9、10、11 月) 、冬(12、1、2 月) ③西方四季: 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为起点。比我国天文四季晚一个半月。 (4)五带划分: 以地表获得太阳热量的多少来划分热带、温带、寒带。 热带: 南北回归线之间有太阳直射机会,接受太阳辐射最多。 温带:回归线与极圈之间,受热适中,四季明显。 寒带: 极圈与极点之间,太阳高度角低,有极昼、极夜现象
展开全部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长短的变化;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3.四季更替;
4.五带的划分。
1.昼夜长短的变化;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3.四季更替;
4.五带的划分。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1.昼夜长短的变化;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3.四季更替;
4.五带的划分。
5.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3.四季更替;
4.五带的划分。
5.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四季更替
2.五带的划分
3.昼夜长短的变化; (昼夜更替是由于地球自转形成的)
1.四季更替
2.五带的划分
3.昼夜长短的变化; (昼夜更替是由于地球自转形成的)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