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二历史题
1.荀子思想杂取百家,与孔孟思想并不完全一致,但仍把他作为儒家代表人物,主要是因为他主张A学习的最高目标是把握“礼”B施政用“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2.魏晋南北朝...
1.荀子思想杂取百家,与孔孟思想并不完全一致,但仍把他作为儒家代表人物,主要是因为他主张
A 学习的最高目标是把握“礼”
B 施政用“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
2.魏晋南北朝以来,儒学的困境主要来自
A 佛教和道教的传播
B 分裂割据破坏统一
3.唐甄在《潜书》中说:“自秦以来,凡为帝王者皆贼也!”与唐甄这种政治思想最为相似的思想家是
A 顾炎武 B 黄宗羲 C 王夫之 D 李贽
4.谭嗣同1896年在《仁学》一书中说:中国“两千年来之政,秦政也”。这句话的真实意图是
A 说明中国在政治领域相对停滞的特征
B 为维新变法寻找历史根源
答案是 B A B B
请解释一下,谢谢! 展开
A 学习的最高目标是把握“礼”
B 施政用“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
2.魏晋南北朝以来,儒学的困境主要来自
A 佛教和道教的传播
B 分裂割据破坏统一
3.唐甄在《潜书》中说:“自秦以来,凡为帝王者皆贼也!”与唐甄这种政治思想最为相似的思想家是
A 顾炎武 B 黄宗羲 C 王夫之 D 李贽
4.谭嗣同1896年在《仁学》一书中说:中国“两千年来之政,秦政也”。这句话的真实意图是
A 说明中国在政治领域相对停滞的特征
B 为维新变法寻找历史根源
答案是 B A B B
请解释一下,谢谢! 展开
展开全部
1.荀子思想杂取百家,与孔孟思想并不完全一致,但仍把他作为儒家代表人物,主要是因为他主张
A 学习的最高目标是把握“礼” 【这是孔子的,和荀子有什么关系呢?】
B 施政用“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正解,他的主张。】
2.魏晋南北朝以来,儒学的困境主要来自
A 佛教和道教的传播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从此句中可见一二,那时候佛道冲击太大了 】
B 分裂割据破坏统一 【这个影响似乎不是很大】
3.唐甄在《潜书》中说:“自秦以来,凡为帝王者皆贼也!”与唐甄这种政治思想最为相似的思想家是
A 顾炎武 B 黄宗羲【他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这个符合题意。从秦朝以来中国实行的是封建专制。。。明白?】 C 王夫之 D 李贽
4.谭嗣同1896年在《仁学》一书中说:中国“两千年来之政,秦政也”。这句话的真实意图是
A 说明中国在政治领域相对停滞的特征 B 为维新变法寻找历史根源 【说明秦政的滞后,然后从更深层次上来看,他这句话的意思应该是提出变法的必要性,所以选b。a也正确,不过只是现象。b更符合题意】
A 学习的最高目标是把握“礼” 【这是孔子的,和荀子有什么关系呢?】
B 施政用“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正解,他的主张。】
2.魏晋南北朝以来,儒学的困境主要来自
A 佛教和道教的传播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从此句中可见一二,那时候佛道冲击太大了 】
B 分裂割据破坏统一 【这个影响似乎不是很大】
3.唐甄在《潜书》中说:“自秦以来,凡为帝王者皆贼也!”与唐甄这种政治思想最为相似的思想家是
A 顾炎武 B 黄宗羲【他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这个符合题意。从秦朝以来中国实行的是封建专制。。。明白?】 C 王夫之 D 李贽
4.谭嗣同1896年在《仁学》一书中说:中国“两千年来之政,秦政也”。这句话的真实意图是
A 说明中国在政治领域相对停滞的特征 B 为维新变法寻找历史根源 【说明秦政的滞后,然后从更深层次上来看,他这句话的意思应该是提出变法的必要性,所以选b。a也正确,不过只是现象。b更符合题意】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