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桥,即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
《再别康桥》是现代诗人徐志摩脍炙人口的诗篇,是新月派诗歌的代表作品。全诗以离别康桥时感情起伏为线索,抒发了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语言轻盈柔和,形式精巧圆熟,诗人用虚实相间的手法,描绘了一幅幅流动的画面,构成了一处处美妙的意境。
1920年10月—1922年8月,诗人曾游学于此。康桥时期是徐志摩一生的转折点。诗人在《猛虎集·序文》中曾经自陈道:在24岁以前,他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的兴味。正是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心灵,唤醒了久蛰在他心中的诗人的天命。
全诗(节选)如下: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扩展资料:
此诗作于徐志摩第三次欧游的归国途中。时间是1928年11月6日,地点是中国上海。7月底的一个夏天,他在英国哲学家罗素家中逗留一夜之后,事先谁也没有通知,一个人悄悄来到康桥找他的英国朋友。
遗憾的是他的英国朋友一个也不在,只有他熟悉的康桥在默默等待他,一幕幕过去的生活图景,又重新在他的眼前展现……由于他当时时间比较紧急,又赶着要去会见另一个英国朋友,故未把这次感情活动记录下来。
直到他乘船离开马赛的归国途中,面对汹涌的大海和辽阔的天空,才展纸执笔,记下了这次重返康桥的切身感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再别康桥
徐志摩笔下的《再别康桥》中带着伤感和浪漫的气息。世界闻名的剑桥是个大学城,位于距离伦敦51公里的剑桥镇。也是游客到了伦敦之后必游的地方。著名的康河从小城蜿蜒流过,康河边散落着剑桥的三十多所学院。既没有中心和围墙,也没有挂着校名的门牌,整个大学就散落在各个园林中。
大学里几乎是个古建筑群的博览会,风格各异的建筑和园林烘托出浓厚的人文气息。这里保留着中世纪以来的风貌,到处可见几百年来不断按原样精心维修的古城建筑,许多校舍的门廊、墙壁上仍然装饰着古朴庄严的塑像和印章,高大的染色玻璃窗像一幅幅瑰丽的画面。
这里的一砖一瓦都是历史,一步一景都是风光,漫步其中,就如同进入了一副美丽的田园风景画:灿烂的阳光、如茵的绿草、柔波的河水,河岸草地上悠然漫步的牛……而深厚的传统建筑的表象下却是浓郁的人文和温和的气质,古老和现代在此完美结合。
资讯加油站:造型奇特的数学桥、康河畔的国王学院、三一学院及圣约翰学院,都是在剑桥不能错过的游览重点。
小贴士: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是英国以及世界知名的学府,到了伦敦很多人都将参观牛津剑桥两所大学作为其中一项。牛津大学的人文科学独领风骚,培养出来的首相、大臣最多;剑桥大学的自然科学更具特色,历届校友之中的诺贝尔科学奖金获得者多达70多人。相对来说,剑桥较近,而从伦敦坐火车到牛津,最快两小时可达。作为一个游客除了感受一下大学城氛围,似乎总想发现什么,想想去牛津的话倒是可以看看哈利·波特的食堂,这个著名的食堂就坐落在牛津大学基督学院内。
《哈利·波特》影片中小主人公们每天都在霍格沃茨魔法学校那宏伟庄重、穹顶布满星星的大餐厅用餐,哈利·波特和好友的很多计划都是在餐厅用餐时形成的,这个大餐厅就是在这里取的景。据说牛津每年一次的新生入学欢迎晚宴、确定新生去哪个学院读书的“分院”仪式、圣诞节晚餐、国际魔法学校的学生舞会也都在这个大餐厅中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