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宋书陶潜传的翻译 10

、《宋书;陶潜传》(沈约)陶潜,字渊明。或云渊明字元亮。寻阳柴桑人也。曾祖侃,晋大司马。潜少有高趣,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曰:先生不知何许人,不详姓字,宅边有五柳树,... 、《宋书;陶潜传》(沈约)

陶潜,字渊明。或云渊明字元亮。寻阳柴桑人也。曾祖侃,晋大司马。潜少有高趣,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曰:

先生不知何许人,不详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欣然忘食。性嗜酒,而家贫不能恒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尝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其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

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启资,遂抱羸疾。复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公田悉令吏种秫稻,妻子固请种秔,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秔。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即日解印绶去职,赋《归去来》。其词曰:(下略)

义熙末,征著作佐郎,不就。江州刺史王弘欲识之,不能致也。潜尝往庐山,弘令潜故人庞通之赍酒具,于半道栗里要之。潜有脚疾,使一门生二儿舆篮舆;既至,欣然便共饮酌。俄顷弘至,亦无忤也。先是,颜延之为刘柳后军功曹,在寻阳与潜情款,后为始安郡,经过,日日造潜。每往,必酣饮致醉;临去,留二万钱与潜;潜悉送酒家,稍就取酒。尝九月九日无酒,出宅边菊丛中坐久,值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后归。潜不解音声,而畜素琴一张,无弦,每有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潜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其真率如此。郡将候潜,值其酒熟,取头上葛巾漉酒,毕,还复著之。

潜弱年薄宦不洁去就之迹,自以曾祖晋世宰辅,耻复屈身后代;自高祖王业渐隆,不复肯仕。所著女章,皆题其年月,义熙以前,则书晋氏年号,自永初以来,唯云甲子而已。与子书以言其志,并为训戒,曰:(下略)

又为《命子》诗以贻之曰:(下略)

潜,元嘉四年卒,时年六十三。

麻烦谁帮我翻译一下 拜托了 谢谢
展开
 我来答
祭祀D
2013-09-08
知道答主
回答量:3
采纳率:0%
帮助的人:2192
展开全部
 陶潜,字渊明。有人他名叫陶渊明,字元亮。寻阳柴桑人。他的曾祖副陶侃,是晋朝的大司马。陶潜年少时就有高雅的情趣,曾写了《五柳先生传》来形容自己,说:

  先生不知何许人,不详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欣然忘食。性嗜酒,而家贫不能恒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尝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他如此写自传,当时的人认为很真实。

  陶潜孝敬父母,家里很穷,就担任州祭酒,不能忍受繁琐的官制,没多久就辞职回家了。州里聘任他担任主簿,没有就任。亲自耕种养活家人,后来又得了病。又出任镇军、建威参军。他对亲戚朋友说:“我想过隐居弹琴唱歌的生活,怎么样?”上级官员听说后,让他担任彭泽县令。县里的公田他都让官吏们种植上高粱稻子,他的妻子儿子也坚持要求耕种,陶潜于是给他们二顷五十亩种高粱,五十亩种稻子。郡上派督邮到彭泽县视察,陶潜的下级告诉他要穿官服去拜见督邮。陶潜叹息说:“我不能为了五斗米,和乡下人一样低头折腰的伺候别人!”当天就解下官印辞职了,写了《归去来》赋。内容如下:

  义熙(晋安帝年号)末年,朝廷征聘他为著作佐郎,没有赴任。江州刺史王弘向结识他,没有请动。陶潜曾去过庐山,王弘让陶潜的朋友庞通之准备酒席,在半路上邀请他。陶潜脚上有病,就让自己的一个学生和两个儿子用竹竿小轿抬着他;到了以后,很高兴得与庞通之一块喝酒。不一会王弘来了,也没有变脸。起初,颜延之担任刘柳的后军功曹,曾在寻阳和陶潜关系很好,后来到始安郡任职,经过陶潜的住所,每天去拜访他。每次去,都要喝到大醉;临走的时候,留下二万钱给陶潜;陶潜都把它们送给了酒家,有空就去拿酒。有一年九月九日没有酒了,就出来在房子旁边的菊花丛中闲坐了很久,恰逢王弘来送酒,立即就喝,喝醉后各自回去。陶潜不懂得音律,但是收藏了一把素琴,没有琴弦,每当有酒席,就抚弄一番来抒发情趣。不管来拜访的人的身份贵贱,只要有酒就招待人家。陶潜如果先喝醉,就对客人说:“我喝醉了想要谁就,你走吧。”他的天真直率到了这种地步。郡里一个官员去拜访陶潜,正好赶上陶潜酿的酒熟了,就把那人头上的头巾取下来筛酒,筛完以后,又把头巾还给了他。
  陶潜早年看不起官吏经常辞职,是因为自己的曾祖父在晋朝世代做宰相,他认为作为后代担任小官很屈辱;等到南朝高祖皇帝的基业壮大起来,就不愿再出来做官了。他所写的文章,都属上年月,义熙以前,都写晋朝的年号,从永初(南朝宋武帝年号)以来,只写甲子年等等而已。和儿子写信说明自己的志向,并训戒儿子,说:你每天早晚的费用,要自给自足。现在给你派一个仆人,帮助你劳动。他也是人家的儿子,你要善待他。”

 陶潜,元嘉(南朝宋文帝年号)四年去世,享年六十三岁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