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回答
展开全部
黄 河
罗隐
莫把阿胶向此倾, 此中天意固难明。
解通银汉应须曲, 才出昆仑便不清。
高祖誓功衣带小, 仙人占斗客槎轻。
三千年后知谁在? 何必劳君报太平!
这首《黄河》,不是真要赋咏黄河,而是借事寓意,抨击和讥讽唐代的科举制度。
一开头,作者就用黄河无法澄清作比喻,暗示当时的科举考试的虚伪性,揭露官场正和黄河一样混浊,即使把用来澄清浊水的阿胶都倾进去,也无济于事。接着又用“天意难明”四字,矛头直指最高统治者。
下面两句,作者进一步描画科举场中的黑暗。李白诗有“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之句。黄河古来又有九曲之称,如刘禹锡《浪淘沙》词:“九曲黄河万里沙”。诗人巧妙地把这两层意思联系起来,驰骋想象,写道:“解通银汉应须曲”。表面上是说黄河所以能够通到天上去,是因为它河道曲折。可是“银汉”在古人诗词又常用来指代皇室或朝廷,所以这句的真实意思是说,能够通到皇帝身边去的(指通过科举考试取得高官显位),必是使用“曲”的手段,即不正当的手段。唐代科举考试,特别是到晚唐,主要不是在考查学问,而是看士子有没有投靠巴结当权人物的本领,正直的人肯定是要失败的。
古人误以为黄河发源于昆仑山,所以作者说它“才出昆仑便不清”。这也是有寓意的。“昆仑”同“银汉”一样,是指朝廷豪门贵族甚至当朝皇帝。因为那些被提拔荐引做了官的士子,都是与贵族、大臣私下里勾结,一出手就不干不净,正如黄河在发源地就已经混浊了一样。
五、六两句,包含了两个典故。第五句是指汉高祖在平定天下、大封功臣时的誓词,誓词里说:“使河如带,泰山若砺。”翻译出来就是:要到黄河象衣带那么狭窄,泰山象磨刀石那样平坦,你们的爵位才会失去(那意思就是永不失去)。第六句说的是汉代张骞奉命探寻黄河源头。据说他坐了一只木筏,溯河直上,不知不觉到了一个地方,看见有个女子正在织布,旁边又有个放牛的男子。张骞后来回到西蜀,拿这事请教善于占卜的严君平。君平说,你已经到了天上牛郎织女两座星宿的所在了。
作者借用这两个典故,同样也有寓意。上句是说,自从汉高祖大封功臣以来(恰巧,唐代开国皇帝也叫“高祖”),贵族们就世代簪缨,富贵不绝,霸占着朝廷爵禄,好象真要等到黄河细小得象衣带时才肯放手。下句又说,封建贵族霸占爵位,把持朝政,有如“仙人占斗”。(天上的北斗,古代天文学属于紫微垣,居于天北极的周围。古人用以象征皇室或朝廷。)他们既然占据了“北斗”,那么,要到天上去的“客槎”(指考试求官的人),只要经他们的援引,自然飘飘直上,不须费力了。
由此可见,诗人虽然句句明写黄河,却又是句句都在暗射封建王朝,骂得非常尖刻,比喻也十分贴切。这和罗隐十次参加科举考试失败的痛苦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
传说“黄河千年一清,至圣之君以为大瑞”(见王嘉《拾遗记·高辛》),所以诗人说,三千年(应是一千年)黄河才澄清一次,谁还能够等得着呢?于是笔锋一转,不无揶揄地说:既然如此,就不劳驾您预告这种好消息了!换句话说,黄河很难澄清,朝廷上的乌烟瘴气同样也是改变不了的。这是对唐王朝表示绝望的话。此后,罗隐果真回到家乡杭州,在钱镠幕下做官,再不到长安考试了。
这首诗艺术上值得称道的有两点:第一,诗人拿黄河来讽喻科举制度,这构思就很巧妙;其次,句句紧扣黄河,而又句句别有所指,手法也颇为高明。诗人对唐王朝科举制度的揭露,痛快淋漓,切中要害,很有代表性。诗中语气激烈,曾有人说它是“失之大怒,其词躁”(见刘铁冷《作诗百法》),即不够“温柔敦厚”。这是没有理解罗隐当时的心情才作的“中庸之论”。
于易水送人
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壮发上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这首诗是骆宾王咏荆轲的,正像贾谊凭吊屈原一样,是从其类以见志的 。骆宾王本是才高志远的人,“宝剑思存楚,金椎许报韩 ”,自命其才志不在申包胥、张子房之下。却落得“失路艰虞,沉沦下僚”,甚至入狱失去自由。他的“积愤”是蓄积已久的。早在永徽年间,马戴、裴行俭任吏部侍郎时,负责选拔官吏。裴行俭认为“四杰”浮躁浅露,并断言他们“才名有之,爵禄盖寡 ”。这句断言几乎决定了他们日后的悲惨命运 。骆宾王在裴的幕府中,自然不被重用。当他身临易水送客时,对“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的荆轲的敬佩之心就油然而生 ,并因此恨不逢 “燕丹 ”。诗人作这首诗,是想借咏怀古人而委婉含蓄地表达久积于胸的郁郁不平之心。起句“此地别燕丹 ”,这里就是荆轲与燕丹告别去刺秦王的地方啊!五个字饱含激情,点出时间、地点,并将诗的主人公推向了前台。虽未明确点出荆轲,实际却是站在荆轲角度说话。继而用一个典故,饱含深情地忆起这场悲剧的一个壮烈场面:“壮发上冲冠”,生动而传神地再现了当时燕丹及其宾客白马缟素送荆轲的情景,高渐离击筑,宋如意与之相和。每个人都怒发冲冠 ,泪流满面。荆轲诵着“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义无返顾地登车而去。几句丰富形象鲜明的诗句 ,将读者带到远古的历史事件中。紧接着,诗人的笔锋陡转,又将读者带回了现实:“昔时人已没 ”,古代的英雄豪杰已经不在了,逝者如斯夫,可是“今日水犹寒,结句自然而又意在言外。物是人非,易水依然如故的流淌着,一个“寒”字,却增添了几许肃然、凛然,移情于景,阐明和拓深了主旨。两句诗,是由陶渊明“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之感演化而来,但有青出于蓝之功效,比原句更显含蓄雅致。读起来给人“悄然动容”之感。荆轲刺秦有勇无功之事历来是诗人咏怀的热点。而骆宾王这首绝句,寥寥二十个字,感人至深。荆轲刺秦王之事 ,是人尽皆知的。因此骆宾王作这首诗,并非为了叙事,而在于以景寓情。如结句,情景交融。诗中意象跳跃较大,但脉络清晰流畅,从始至终,一气呵成。平易中见工巧。可看作是骆宾王“坦易”风格的代表作之一。正如清毛先舒在《诗辩坻 》中所评论这首诗说: “临海《易水送别》借轲、丹事,用一‘别’字映出题面,馀作凭吊,而神理已足。二十字中而游刃如此,何等高笔!”这首诗题为“送人 ”,但它并没有叙述一点朋友别离的情景 ,也没有告诉我们送的是何许人。然而,人们却完全可以由它的内容想象出那种“慷慨倚长剑,高歌一送君”的激昂壮别的场景,也可以想见那所送之人,定是肝胆相照的至友。因为只有这样,诗人才愿意、才能够在分别之时不可抑制地一吐心中的块垒,而略去一切送别的常言套语。此诗题为送人,却纯是抒怀咏志。作为送别诗的一格,这首绝句可说是开风气之先吧。
在军登城楼
骆宾王
城上风威冷,江中水气寒。
戎衣何日定,歌舞入长安。
弘道元年(683),唐高宗去世,武则天把持朝政,废中宗(哲)为庐陵王,立相王(李旦)为睿宗,重用武三思等人,排斥异己,刑法严苛,引起人民不满。不久被贬为柳州司马的李敬业提出“ 匡复唐室”的口号,在扬州起兵征讨武则天,一时响应者甚众,起兵十来天就纠集了十多万人,震惊了全国。被贬为临海丞的骆宾王也投奔李敬业麾下,任匡复府的艺文令,负责军中宣传工作。在此期间,他草拟了著名的《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讨武曌檄》),义愤填膺地历数武则天“近狎邪辟,残害忠良,杀姊屠兄,弑君鸩母”之罪。其中有这样一段话可看作《在军登城楼》诗的注脚:“..是用气愤风云,志安社稷,因天下之失望,顺宇内之推心。爰举义旗,誓清妖孽,南连百越,北尽三河。铁骑成群,玉轴相接,海陵红粟,仓储之积靡穷。江浦黄旗,匡复之功何远班声动而北风起,剑气冲而南斗平。喑呜作山岳崩颓,叱咤则风云变色。以此致敌,何敌不摧,以此攻城,何城不克。”这就是诗人对当时政治、军事形势的分析和估计,也是本诗的创作背景,《在军登城楼》与《讨武曌檄》作于同一时期,可以说是檄文的高度艺术概括。诗歌以对句起兴,在深秋的一个清晨,诗人登上了广陵城楼,纵目远望,浮思遐想。此刻楼高风急,江雾浓重,风雨潇潇。“城上风威冷,江中水气寒”两句晓畅隽永,看似质朴平易不着笔力。诗人借用了《梁书·元帝纪》中“信与江水同流,气与寒风共愤”的典故,恰到好处地抒发了同仇敌忾的豪情与激愤。充分表现临战前的紧张、肃穆、庄严的气氛和将士们的进取、希望和信心。第三句诗“戎衣何日定”,“何日”意为“总有一天”,以否定式表肯定,必胜之心力透纸背
罗隐
莫把阿胶向此倾, 此中天意固难明。
解通银汉应须曲, 才出昆仑便不清。
高祖誓功衣带小, 仙人占斗客槎轻。
三千年后知谁在? 何必劳君报太平!
这首《黄河》,不是真要赋咏黄河,而是借事寓意,抨击和讥讽唐代的科举制度。
一开头,作者就用黄河无法澄清作比喻,暗示当时的科举考试的虚伪性,揭露官场正和黄河一样混浊,即使把用来澄清浊水的阿胶都倾进去,也无济于事。接着又用“天意难明”四字,矛头直指最高统治者。
下面两句,作者进一步描画科举场中的黑暗。李白诗有“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之句。黄河古来又有九曲之称,如刘禹锡《浪淘沙》词:“九曲黄河万里沙”。诗人巧妙地把这两层意思联系起来,驰骋想象,写道:“解通银汉应须曲”。表面上是说黄河所以能够通到天上去,是因为它河道曲折。可是“银汉”在古人诗词又常用来指代皇室或朝廷,所以这句的真实意思是说,能够通到皇帝身边去的(指通过科举考试取得高官显位),必是使用“曲”的手段,即不正当的手段。唐代科举考试,特别是到晚唐,主要不是在考查学问,而是看士子有没有投靠巴结当权人物的本领,正直的人肯定是要失败的。
古人误以为黄河发源于昆仑山,所以作者说它“才出昆仑便不清”。这也是有寓意的。“昆仑”同“银汉”一样,是指朝廷豪门贵族甚至当朝皇帝。因为那些被提拔荐引做了官的士子,都是与贵族、大臣私下里勾结,一出手就不干不净,正如黄河在发源地就已经混浊了一样。
五、六两句,包含了两个典故。第五句是指汉高祖在平定天下、大封功臣时的誓词,誓词里说:“使河如带,泰山若砺。”翻译出来就是:要到黄河象衣带那么狭窄,泰山象磨刀石那样平坦,你们的爵位才会失去(那意思就是永不失去)。第六句说的是汉代张骞奉命探寻黄河源头。据说他坐了一只木筏,溯河直上,不知不觉到了一个地方,看见有个女子正在织布,旁边又有个放牛的男子。张骞后来回到西蜀,拿这事请教善于占卜的严君平。君平说,你已经到了天上牛郎织女两座星宿的所在了。
作者借用这两个典故,同样也有寓意。上句是说,自从汉高祖大封功臣以来(恰巧,唐代开国皇帝也叫“高祖”),贵族们就世代簪缨,富贵不绝,霸占着朝廷爵禄,好象真要等到黄河细小得象衣带时才肯放手。下句又说,封建贵族霸占爵位,把持朝政,有如“仙人占斗”。(天上的北斗,古代天文学属于紫微垣,居于天北极的周围。古人用以象征皇室或朝廷。)他们既然占据了“北斗”,那么,要到天上去的“客槎”(指考试求官的人),只要经他们的援引,自然飘飘直上,不须费力了。
由此可见,诗人虽然句句明写黄河,却又是句句都在暗射封建王朝,骂得非常尖刻,比喻也十分贴切。这和罗隐十次参加科举考试失败的痛苦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
传说“黄河千年一清,至圣之君以为大瑞”(见王嘉《拾遗记·高辛》),所以诗人说,三千年(应是一千年)黄河才澄清一次,谁还能够等得着呢?于是笔锋一转,不无揶揄地说:既然如此,就不劳驾您预告这种好消息了!换句话说,黄河很难澄清,朝廷上的乌烟瘴气同样也是改变不了的。这是对唐王朝表示绝望的话。此后,罗隐果真回到家乡杭州,在钱镠幕下做官,再不到长安考试了。
这首诗艺术上值得称道的有两点:第一,诗人拿黄河来讽喻科举制度,这构思就很巧妙;其次,句句紧扣黄河,而又句句别有所指,手法也颇为高明。诗人对唐王朝科举制度的揭露,痛快淋漓,切中要害,很有代表性。诗中语气激烈,曾有人说它是“失之大怒,其词躁”(见刘铁冷《作诗百法》),即不够“温柔敦厚”。这是没有理解罗隐当时的心情才作的“中庸之论”。
于易水送人
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壮发上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这首诗是骆宾王咏荆轲的,正像贾谊凭吊屈原一样,是从其类以见志的 。骆宾王本是才高志远的人,“宝剑思存楚,金椎许报韩 ”,自命其才志不在申包胥、张子房之下。却落得“失路艰虞,沉沦下僚”,甚至入狱失去自由。他的“积愤”是蓄积已久的。早在永徽年间,马戴、裴行俭任吏部侍郎时,负责选拔官吏。裴行俭认为“四杰”浮躁浅露,并断言他们“才名有之,爵禄盖寡 ”。这句断言几乎决定了他们日后的悲惨命运 。骆宾王在裴的幕府中,自然不被重用。当他身临易水送客时,对“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的荆轲的敬佩之心就油然而生 ,并因此恨不逢 “燕丹 ”。诗人作这首诗,是想借咏怀古人而委婉含蓄地表达久积于胸的郁郁不平之心。起句“此地别燕丹 ”,这里就是荆轲与燕丹告别去刺秦王的地方啊!五个字饱含激情,点出时间、地点,并将诗的主人公推向了前台。虽未明确点出荆轲,实际却是站在荆轲角度说话。继而用一个典故,饱含深情地忆起这场悲剧的一个壮烈场面:“壮发上冲冠”,生动而传神地再现了当时燕丹及其宾客白马缟素送荆轲的情景,高渐离击筑,宋如意与之相和。每个人都怒发冲冠 ,泪流满面。荆轲诵着“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义无返顾地登车而去。几句丰富形象鲜明的诗句 ,将读者带到远古的历史事件中。紧接着,诗人的笔锋陡转,又将读者带回了现实:“昔时人已没 ”,古代的英雄豪杰已经不在了,逝者如斯夫,可是“今日水犹寒,结句自然而又意在言外。物是人非,易水依然如故的流淌着,一个“寒”字,却增添了几许肃然、凛然,移情于景,阐明和拓深了主旨。两句诗,是由陶渊明“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之感演化而来,但有青出于蓝之功效,比原句更显含蓄雅致。读起来给人“悄然动容”之感。荆轲刺秦有勇无功之事历来是诗人咏怀的热点。而骆宾王这首绝句,寥寥二十个字,感人至深。荆轲刺秦王之事 ,是人尽皆知的。因此骆宾王作这首诗,并非为了叙事,而在于以景寓情。如结句,情景交融。诗中意象跳跃较大,但脉络清晰流畅,从始至终,一气呵成。平易中见工巧。可看作是骆宾王“坦易”风格的代表作之一。正如清毛先舒在《诗辩坻 》中所评论这首诗说: “临海《易水送别》借轲、丹事,用一‘别’字映出题面,馀作凭吊,而神理已足。二十字中而游刃如此,何等高笔!”这首诗题为“送人 ”,但它并没有叙述一点朋友别离的情景 ,也没有告诉我们送的是何许人。然而,人们却完全可以由它的内容想象出那种“慷慨倚长剑,高歌一送君”的激昂壮别的场景,也可以想见那所送之人,定是肝胆相照的至友。因为只有这样,诗人才愿意、才能够在分别之时不可抑制地一吐心中的块垒,而略去一切送别的常言套语。此诗题为送人,却纯是抒怀咏志。作为送别诗的一格,这首绝句可说是开风气之先吧。
在军登城楼
骆宾王
城上风威冷,江中水气寒。
戎衣何日定,歌舞入长安。
弘道元年(683),唐高宗去世,武则天把持朝政,废中宗(哲)为庐陵王,立相王(李旦)为睿宗,重用武三思等人,排斥异己,刑法严苛,引起人民不满。不久被贬为柳州司马的李敬业提出“ 匡复唐室”的口号,在扬州起兵征讨武则天,一时响应者甚众,起兵十来天就纠集了十多万人,震惊了全国。被贬为临海丞的骆宾王也投奔李敬业麾下,任匡复府的艺文令,负责军中宣传工作。在此期间,他草拟了著名的《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讨武曌檄》),义愤填膺地历数武则天“近狎邪辟,残害忠良,杀姊屠兄,弑君鸩母”之罪。其中有这样一段话可看作《在军登城楼》诗的注脚:“..是用气愤风云,志安社稷,因天下之失望,顺宇内之推心。爰举义旗,誓清妖孽,南连百越,北尽三河。铁骑成群,玉轴相接,海陵红粟,仓储之积靡穷。江浦黄旗,匡复之功何远班声动而北风起,剑气冲而南斗平。喑呜作山岳崩颓,叱咤则风云变色。以此致敌,何敌不摧,以此攻城,何城不克。”这就是诗人对当时政治、军事形势的分析和估计,也是本诗的创作背景,《在军登城楼》与《讨武曌檄》作于同一时期,可以说是檄文的高度艺术概括。诗歌以对句起兴,在深秋的一个清晨,诗人登上了广陵城楼,纵目远望,浮思遐想。此刻楼高风急,江雾浓重,风雨潇潇。“城上风威冷,江中水气寒”两句晓畅隽永,看似质朴平易不着笔力。诗人借用了《梁书·元帝纪》中“信与江水同流,气与寒风共愤”的典故,恰到好处地抒发了同仇敌忾的豪情与激愤。充分表现临战前的紧张、肃穆、庄严的气氛和将士们的进取、希望和信心。第三句诗“戎衣何日定”,“何日”意为“总有一天”,以否定式表肯定,必胜之心力透纸背
展开全部
给你一个春江花月夜的教案,很精彩
另外我还有powerpoint版,可以发给你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纹。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译文]
月亮出来了!从潮水中央,
在江潮涌向海潮的地方。
随着千万里春潮荡漾,
千万里春江涨满月光。
江水弯过芳香的平野,
月照林梢,那繁花如雪。
空中流洒着月色如霜,
滩上白沙消失在霜里。
江水碧澄澄,长天也碧澄澄,
只剩下皎皎的圆月一轮。
江畔什么人最初见到江上月?
江月又从哪年起默默照着人?
人生一代代没有穷尽,
江月一年年始终如一。
不知江月等待什么人,
只见长江送走东流水。
一片白云飞去不回头,
留给青枫浦一片离愁。
谁家的游子今夜漂泊江船上?
相思的人儿在哪座明月楼头?
惹人的月影在楼上徘徊,
该照见她那梳妆的镜台;
透进窗帘,卷也卷不去,
泻满捣衣砧,掸了还来。
苦苦眺望,却听不着你的声息,
愿化为月光,流照千里外的你
千里月明,大雁不传你的音讯,
鱼跃江心,空皱出满江的波纹。
昨夜梦中,花落进悠悠江水,
春要归去了,你却还不回家。
花已经落去,月亮也快落了,
江水流春,就像是流送落花。
西斜的月亮沉入茫茫的海雾,
碣石,潇湘,望不尽山山水水的路。
到底有几个人能踏着月色归来?
落月摇荡着—愁人的情思满江的树。
[学习要点]:
1、分析《春江花月夜》以月光统摄群象,画意、诗 情、哲理交相融汇的艺术特色。
2、体会《春江花月夜》语言优美自然、声韵和谐流 畅的特点。
一、作者简介及作品:
1、作者:
张若虚 ,约生于660-720年间,扬州人。曾官兖州兵曹。唐中宗 神龙间(李显复辟用则天年 号705-706年)与贺知章、 贺朝、万齐融、邢巨、 包 融同以吴越名士,驰名京都。开元初(713-741年), 又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 “吴中四士”。
2、主要作品:《全唐诗》仅存其二首。
《代答闺梦还》(五言排律)
关塞年华早,楼台别望违。
试衫著暖气,开镜觅春晖。
燕入窥罗幕,蜂来上画衣。
情催桃李艳,心寄管弦飞。
妆洗朝相待,风花暝不归。
梦魂何处入,寂寂掩重扉。
此诗抒写闺中少妇的春思之情,语言绮 丽,对仗工整,平仄谐调,但尚未脱尽齐梁诗的脂粉气息。
二、《春江花月夜》分析
《春江花月夜》由宋郭茂倩《乐府 诗集》最早收载,属“清商曲吴声歌”。
内容上,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超越 了以前单纯模山范水的景物诗,注入新的含 义。在春江花月夜的奇丽景色中融入了对人 生哲理的思考,对宇宙奥秘的探索,加入了 游子思妇月下的思念之情,一种纯洁的情感。 全诗融诗情、画意、哲理为一体,汇成一种 情、景、理交融的幽美意境。
在形式上,由五言短篇进为七言 长制。其转韵铺陈节奏与唐初七言歌行相似。
诗题就令人心驰神往,集中了人生最动人的良辰美景。
三、解题
1、陈后主首创
1. 郭茂倩《乐府诗集》卷47《清商曲辞•吴声歌曲》四
《唐书•乐志》曰:“《春江花月夜》《玉树后庭花》 《堂堂》并陈后主所作。后主常与宫中女学士及朝臣相 和为诗,太常令何胥又善于文咏,采其尤艳丽者,以为 此曲。”
2.《隋书•乐志》曰:“陈后主于清乐中造《黄骊留》及 《玉树后庭花》《金钗两鬓垂》等曲,与幸臣等制其 歌词,绮艳相高,极于轻荡,男女唱和,其音甚哀。”
3.《隋书•五行志》曰:“祯明(587-589年)初,后主作新歌,辞甚哀怨,令后宫美人习而歌之。其辞曰: ‘玉树后庭花,花开不复久。’ 时人以为歌谶,此其不久兆也。”
4.《南史》曰:“后主张贵妃名丽华,与龚孔二贵嫔、王李二美人、 张薛二淑媛 、袁昭仪、何婕妤、江修容等,并有宠, 又以宫人袁大舍等为女学士。每引客游宴,则使诸 贵人女学士与狎客共赋新诗,采其尤艳丽者,以为 曲调,被以新声,送宫女千数歌之。其曲有《玉树后庭花》《临春乐》等,其略云:‘璧月夜夜满,琼 树朝朝新。’大抵皆美张贵妃、孔贵嫔之容色。”
四、诗句解析
1、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潮浩瀚无垠,仿佛与大海连在一起。 这时一轮明月随潮涌生,景象壮观。江潮连 海,月共潮生,“生”字赋予了明月与潮水以 活泼的生命。
2、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江水曲曲折折地绕过春之原野,月 色倾泻在花树上,象撒上一层洁白的雪, 这是春江月夜中的奇异之花。
3、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月光涤荡了世间的五光十色,将大千世 界浸染成梦幻般的银辉色,只有皎洁的月光 存在。
4、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这是月色构造的纯净世界和一轮孤月带来的遐思冥想。宇宙的永恒,人生的短暂,无限与有限,令人深思。真切的生命体验融入美的景象,一种淡淡的伤感和烦恼迷惘。
5、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诗人把笔触由上半篇的自然美景转向了人 图象。四句总写春江花月夜中思妇与游子的思念。白云飘忽,象征“扁舟子”的行踪不定。“谁家”、“何处”二句互文见义,一往一复,诗情荡漾,曲折有致。
6、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月光入室,隔不断、卷不起、拂不去。“卷”和“拂”两个痴情的动作,生动表现出
思妇内心的烦恼和惆怅。
7、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纹。
月圆人未归,共望月光而无法相知,思
念尤甚,只愿跟随月光照游子。但一切都是
徒劳,传信的鱼雁如今也无法传递音迅。
8、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江水流掉了春天,也流掉了游子思妇的
青春和幸福。月已斜,花已谢,春已去,但人未归。
9、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西落的明月伴着离情把一片伤感惆怅
洒满江边的树林。月光之情,游子思妇之情,诗人之情交织一处,洒落在江树上,也洒落在读者的心上。
[总结]:全诗以月为主体,紧扣月下的春、江、花,月是诗中生命的纽带,统摄全诗。
在结构上,月经历了升起、高照、西斜、落下的过程。在月的笼罩下,月与江水、沙滩、夜空、原野、花林、飞霜、扁舟子、思妇、高楼、镜台、鸿雁、鱼龙等组成了不同的充满画意的场景,令人难忘。
整首诗笼罩在月、春、江、花中, 朦胧、空灵,吸引着我们去探寻其中美的真谛。融诗情、画意、哲理于一体,借对春江花月夜的描 绘,尽情赞美大自然的奇丽景色,讴歌人间纯洁的爱情, 把对游子思妇的同情扩大开来,与人生真谛的追寻以及 对宇宙奥秘的探索结合起来,从而汇成一种情、景、理 水乳交融的幽美而邈远的意境。
1)诗情优美,哀而不伤
所咏非一时一地一人之情,而赋予其永恒的普遍性。浓浓的离别相思在美景之下,化为淡淡的哀愁 这种离愁始终透露出一种空蒙、迷惘、柔和的情调,象轻梦飘过,却又笼罩心头。
2)语言优美,韵律和谐。
全诗共三十六句,四句一换韵。随着韵脚的转换,一唱三叹,回环往复。如同一曲优美的梦幻曲。声情与文情丝丝入扣,宛转谐美。
五、层次分析
1、写明月初渐高的景象,境界开阔,富有气势。
2、浩月当空,展开对宇宙于人生的遐想。
3、明月西下,抒写游归的相思离别之情。
六、艺术特点
1、构思精巧
此诗以“月”为中心,纵横联系,作为抒情 写景的线索,作者一面以明月初升到坠落的过 程作为全讨起止的外在线索,一面不以月亮为 景物描写的全体和抒写离情别绪的依托,使全诗 显得神气凝聚,浑然一体。
2、整齐而带有变化的章法
《春江花月夜》写的是静谧的夜晚,不能用李白 《蜀道难》的句式大开大合,为了表达宁静的气氛,此诗在章法上追求整齐,但过于整齐就显得呆板沉闷。因此在章法上,《春》诗整齐而颇具变化。
3、在语言风格上,既有名歌的清新明朗;又有文人的婉丽华美 。顶真句法、问答句式,双声叠韵词语的运用使 《春江花月夜》具有浓郁的民歌情调。与南朝民歌《西州曲》若,给人一种续续相生,连拊接萼,摇曳多姿的感觉。词藻华美,音韵婉转,具有文人诗的风味。
七、讨论与思考
一)江月色的赞美与思离 别 的感伤,这二者在诗中的 关系。
1.两种情感有主次之分
(l)从意象上看作品中出现的多是自然意象。春江花月夜是自然意象,离情别绪是人事意象, 从作品总体看,自然意象胜于人事意象。
(2) 从层次上看:相思离别只是全诗的一部分。无论从全诗或笫三段来看,相思离别只占 一部分,而对春江月色的描写一直贯串全篇。
(3)从诗的感情来看,由爱春赏春到惜春伤春, 都是对青春的歌颂。
诗先写春天的景色,以及春天迷人的气氛,也 就是写那种爱春赏春的情绪,由春天迷人的景色激 发起人们对爱情的珍重情绪,男女的相思离别烘托了一种惜春伤春之情,这种相思离别更加衬托出春
光对人的诱惑力。
二)如何看待诗中的伤感情绪?
伤感情绪是诗中寄观存在的。
(1)这种伤感不是表现为对生活的绝望,不 是表现为颓废,而且这种伤感不是反映生活的贫乏 苦难,而是产生于对生活、对自然的如痴如梦的陶醉。
(2)这种伤感包含着对人自身,对 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思考没有结果,不 免惆怅。
(3)这种伤感是少年式的感伤迷惘,并非是曾 经沧海的苦痛。人生由此而走向成熟。唐诗亦 如是。
辛弃疾《丑奴儿》
少年不识愁滋味,
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
为赋新词强说愁。
另外我还有powerpoint版,可以发给你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纹。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译文]
月亮出来了!从潮水中央,
在江潮涌向海潮的地方。
随着千万里春潮荡漾,
千万里春江涨满月光。
江水弯过芳香的平野,
月照林梢,那繁花如雪。
空中流洒着月色如霜,
滩上白沙消失在霜里。
江水碧澄澄,长天也碧澄澄,
只剩下皎皎的圆月一轮。
江畔什么人最初见到江上月?
江月又从哪年起默默照着人?
人生一代代没有穷尽,
江月一年年始终如一。
不知江月等待什么人,
只见长江送走东流水。
一片白云飞去不回头,
留给青枫浦一片离愁。
谁家的游子今夜漂泊江船上?
相思的人儿在哪座明月楼头?
惹人的月影在楼上徘徊,
该照见她那梳妆的镜台;
透进窗帘,卷也卷不去,
泻满捣衣砧,掸了还来。
苦苦眺望,却听不着你的声息,
愿化为月光,流照千里外的你
千里月明,大雁不传你的音讯,
鱼跃江心,空皱出满江的波纹。
昨夜梦中,花落进悠悠江水,
春要归去了,你却还不回家。
花已经落去,月亮也快落了,
江水流春,就像是流送落花。
西斜的月亮沉入茫茫的海雾,
碣石,潇湘,望不尽山山水水的路。
到底有几个人能踏着月色归来?
落月摇荡着—愁人的情思满江的树。
[学习要点]:
1、分析《春江花月夜》以月光统摄群象,画意、诗 情、哲理交相融汇的艺术特色。
2、体会《春江花月夜》语言优美自然、声韵和谐流 畅的特点。
一、作者简介及作品:
1、作者:
张若虚 ,约生于660-720年间,扬州人。曾官兖州兵曹。唐中宗 神龙间(李显复辟用则天年 号705-706年)与贺知章、 贺朝、万齐融、邢巨、 包 融同以吴越名士,驰名京都。开元初(713-741年), 又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 “吴中四士”。
2、主要作品:《全唐诗》仅存其二首。
《代答闺梦还》(五言排律)
关塞年华早,楼台别望违。
试衫著暖气,开镜觅春晖。
燕入窥罗幕,蜂来上画衣。
情催桃李艳,心寄管弦飞。
妆洗朝相待,风花暝不归。
梦魂何处入,寂寂掩重扉。
此诗抒写闺中少妇的春思之情,语言绮 丽,对仗工整,平仄谐调,但尚未脱尽齐梁诗的脂粉气息。
二、《春江花月夜》分析
《春江花月夜》由宋郭茂倩《乐府 诗集》最早收载,属“清商曲吴声歌”。
内容上,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超越 了以前单纯模山范水的景物诗,注入新的含 义。在春江花月夜的奇丽景色中融入了对人 生哲理的思考,对宇宙奥秘的探索,加入了 游子思妇月下的思念之情,一种纯洁的情感。 全诗融诗情、画意、哲理为一体,汇成一种 情、景、理交融的幽美意境。
在形式上,由五言短篇进为七言 长制。其转韵铺陈节奏与唐初七言歌行相似。
诗题就令人心驰神往,集中了人生最动人的良辰美景。
三、解题
1、陈后主首创
1. 郭茂倩《乐府诗集》卷47《清商曲辞•吴声歌曲》四
《唐书•乐志》曰:“《春江花月夜》《玉树后庭花》 《堂堂》并陈后主所作。后主常与宫中女学士及朝臣相 和为诗,太常令何胥又善于文咏,采其尤艳丽者,以为 此曲。”
2.《隋书•乐志》曰:“陈后主于清乐中造《黄骊留》及 《玉树后庭花》《金钗两鬓垂》等曲,与幸臣等制其 歌词,绮艳相高,极于轻荡,男女唱和,其音甚哀。”
3.《隋书•五行志》曰:“祯明(587-589年)初,后主作新歌,辞甚哀怨,令后宫美人习而歌之。其辞曰: ‘玉树后庭花,花开不复久。’ 时人以为歌谶,此其不久兆也。”
4.《南史》曰:“后主张贵妃名丽华,与龚孔二贵嫔、王李二美人、 张薛二淑媛 、袁昭仪、何婕妤、江修容等,并有宠, 又以宫人袁大舍等为女学士。每引客游宴,则使诸 贵人女学士与狎客共赋新诗,采其尤艳丽者,以为 曲调,被以新声,送宫女千数歌之。其曲有《玉树后庭花》《临春乐》等,其略云:‘璧月夜夜满,琼 树朝朝新。’大抵皆美张贵妃、孔贵嫔之容色。”
四、诗句解析
1、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潮浩瀚无垠,仿佛与大海连在一起。 这时一轮明月随潮涌生,景象壮观。江潮连 海,月共潮生,“生”字赋予了明月与潮水以 活泼的生命。
2、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江水曲曲折折地绕过春之原野,月 色倾泻在花树上,象撒上一层洁白的雪, 这是春江月夜中的奇异之花。
3、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月光涤荡了世间的五光十色,将大千世 界浸染成梦幻般的银辉色,只有皎洁的月光 存在。
4、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这是月色构造的纯净世界和一轮孤月带来的遐思冥想。宇宙的永恒,人生的短暂,无限与有限,令人深思。真切的生命体验融入美的景象,一种淡淡的伤感和烦恼迷惘。
5、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诗人把笔触由上半篇的自然美景转向了人 图象。四句总写春江花月夜中思妇与游子的思念。白云飘忽,象征“扁舟子”的行踪不定。“谁家”、“何处”二句互文见义,一往一复,诗情荡漾,曲折有致。
6、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月光入室,隔不断、卷不起、拂不去。“卷”和“拂”两个痴情的动作,生动表现出
思妇内心的烦恼和惆怅。
7、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纹。
月圆人未归,共望月光而无法相知,思
念尤甚,只愿跟随月光照游子。但一切都是
徒劳,传信的鱼雁如今也无法传递音迅。
8、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江水流掉了春天,也流掉了游子思妇的
青春和幸福。月已斜,花已谢,春已去,但人未归。
9、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西落的明月伴着离情把一片伤感惆怅
洒满江边的树林。月光之情,游子思妇之情,诗人之情交织一处,洒落在江树上,也洒落在读者的心上。
[总结]:全诗以月为主体,紧扣月下的春、江、花,月是诗中生命的纽带,统摄全诗。
在结构上,月经历了升起、高照、西斜、落下的过程。在月的笼罩下,月与江水、沙滩、夜空、原野、花林、飞霜、扁舟子、思妇、高楼、镜台、鸿雁、鱼龙等组成了不同的充满画意的场景,令人难忘。
整首诗笼罩在月、春、江、花中, 朦胧、空灵,吸引着我们去探寻其中美的真谛。融诗情、画意、哲理于一体,借对春江花月夜的描 绘,尽情赞美大自然的奇丽景色,讴歌人间纯洁的爱情, 把对游子思妇的同情扩大开来,与人生真谛的追寻以及 对宇宙奥秘的探索结合起来,从而汇成一种情、景、理 水乳交融的幽美而邈远的意境。
1)诗情优美,哀而不伤
所咏非一时一地一人之情,而赋予其永恒的普遍性。浓浓的离别相思在美景之下,化为淡淡的哀愁 这种离愁始终透露出一种空蒙、迷惘、柔和的情调,象轻梦飘过,却又笼罩心头。
2)语言优美,韵律和谐。
全诗共三十六句,四句一换韵。随着韵脚的转换,一唱三叹,回环往复。如同一曲优美的梦幻曲。声情与文情丝丝入扣,宛转谐美。
五、层次分析
1、写明月初渐高的景象,境界开阔,富有气势。
2、浩月当空,展开对宇宙于人生的遐想。
3、明月西下,抒写游归的相思离别之情。
六、艺术特点
1、构思精巧
此诗以“月”为中心,纵横联系,作为抒情 写景的线索,作者一面以明月初升到坠落的过 程作为全讨起止的外在线索,一面不以月亮为 景物描写的全体和抒写离情别绪的依托,使全诗 显得神气凝聚,浑然一体。
2、整齐而带有变化的章法
《春江花月夜》写的是静谧的夜晚,不能用李白 《蜀道难》的句式大开大合,为了表达宁静的气氛,此诗在章法上追求整齐,但过于整齐就显得呆板沉闷。因此在章法上,《春》诗整齐而颇具变化。
3、在语言风格上,既有名歌的清新明朗;又有文人的婉丽华美 。顶真句法、问答句式,双声叠韵词语的运用使 《春江花月夜》具有浓郁的民歌情调。与南朝民歌《西州曲》若,给人一种续续相生,连拊接萼,摇曳多姿的感觉。词藻华美,音韵婉转,具有文人诗的风味。
七、讨论与思考
一)江月色的赞美与思离 别 的感伤,这二者在诗中的 关系。
1.两种情感有主次之分
(l)从意象上看作品中出现的多是自然意象。春江花月夜是自然意象,离情别绪是人事意象, 从作品总体看,自然意象胜于人事意象。
(2) 从层次上看:相思离别只是全诗的一部分。无论从全诗或笫三段来看,相思离别只占 一部分,而对春江月色的描写一直贯串全篇。
(3)从诗的感情来看,由爱春赏春到惜春伤春, 都是对青春的歌颂。
诗先写春天的景色,以及春天迷人的气氛,也 就是写那种爱春赏春的情绪,由春天迷人的景色激 发起人们对爱情的珍重情绪,男女的相思离别烘托了一种惜春伤春之情,这种相思离别更加衬托出春
光对人的诱惑力。
二)如何看待诗中的伤感情绪?
伤感情绪是诗中寄观存在的。
(1)这种伤感不是表现为对生活的绝望,不 是表现为颓废,而且这种伤感不是反映生活的贫乏 苦难,而是产生于对生活、对自然的如痴如梦的陶醉。
(2)这种伤感包含着对人自身,对 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思考没有结果,不 免惆怅。
(3)这种伤感是少年式的感伤迷惘,并非是曾 经沧海的苦痛。人生由此而走向成熟。唐诗亦 如是。
辛弃疾《丑奴儿》
少年不识愁滋味,
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
为赋新词强说愁。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作者:孟浩然】
【年代:唐朝\代】
【诗文】:晚泊浔阳望香炉峰①
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②
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
尝读远公传,永怀尘外踪。③
东林精舍近,日暮但闻钟。
【注释】:
① 香炉峰:又作“庐山”、“庐峰”。
② 挂席:又作“挂帆”。
③ 远公:晋代高僧慧远的尊称。
这首诗色彩淡素,浑成无迹,后人叹为“天籁”之作。上来四句,颇有气势,尺幅千里,一气直下。诗人用淡笔随意一挥,便把这江山胜处的风貌勾勒出来了,而且还传递了神情。
试想在那千里烟波江上,扬帆而下,心境何等悠然。一路上也未始无山,但总不见名山,直到船泊浔阳城下,头一抬,那秀拔挺出的庐山就在眼前突兀而起,“啊,香炉峰,这才见到了你,果然名不虚传!”四句诗,一气呵成,到“始”字轻轻一点,舟中主人那欣然怡悦之情就显示出来了。
香炉峰是庐山的秀中之秀,在不少诗人的歌咏中常见它美好的身影。“日照香炉生紫烟”(李白《望庐山瀑布》),在李白笔下,香炉峰青铜般的颜色,被红日映照,从云环雾绕中透射出紫色的烟霞,这色彩何等浓丽。
李白用的是七彩交辉的浓笔,表现出他热烈奔放的激情和瑰玮绚烂的诗风。而此时的孟浩然只是怡悦而安详地观赏,领略这山色之美。因而他用的纯乎是水墨的淡笔,那么含蓄、空灵。从悠然遥望庐山的神情中,隐隐透出一种悠远的情思。
诗人以上半首叙事,略微见景,稍带述情,落笔空灵;下半首以情带景,情是内在的,他又以空灵之笔来写,确如昔人评曰:“一片空灵”。
香炉峰烟云飘逸,远“望”着的诗人,神思也随之悠然飘忽,引起种种遐想。诗人想起了东晋高僧慧远,他爱庐山,刺史桓伊为他在这里建造了一座禅舍名“东林精舍”。据云那处所是:“洞尽山美,却负香炉之峰,傍带瀑布之壑,……清泉环阶,白云满室。”到这儿来的人都感到“神清而气肃”。这地方如此清幽,使人绝弃尘俗,当然也是为那些山林隐逸之士所向往的了。孟浩然是一位“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李白《赠孟浩然》)的人物,所以他那“永怀尘外踪”的情怀是不难理解的。
诗人在遐想,深深怀念这位高僧的尘外幽踪,这时,夕阳斜照,忽然隐隐约约听到从远公安禅之地的东林寺里传来阵阵钟声,东林精舍近在眼前,而远公早作古人,高人不见,空闻钟声,心中不禁兴起一种无端的怅惘。“空”字情韵极为丰富。这儿是倒装句法,应该是先闻东林之钟然后得知精舍已“近”。这一结余音袅袅,含有不尽之意。且点出东林精舍,正是作者向往之处。“日暮”二字说明闻钟的时刻,“闻钟”又渲染了“日暮”的气氛,加深了深远的意境;同时,也是点题。
这首诗,诗人写来毫不费力,真有“挥毫落纸如云烟”之妙。诗人写出了“晚泊浔阳”时的所见、所闻、所思,流露出对隐逸生活的倾羡。然而尽管“精舍”很“近”,诗人却不写登临拜谒,笔墨下到“空闻”而止,“望”而不即,悠然神远。难怪主“神韵”说的清人王士禛极为赞赏此诗,把它与李白诗“牛渚西江夜”并举,用以说明司空图《诗品》中所谓“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的妙境,还说:“诗至此,色相俱空,真如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画家所谓逸品是也。”
(钱仲联 徐永端)
【出处】:
孟浩然诗集校注,全唐诗:卷160_70
【年代:唐朝\代】
【诗文】:晚泊浔阳望香炉峰①
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②
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
尝读远公传,永怀尘外踪。③
东林精舍近,日暮但闻钟。
【注释】:
① 香炉峰:又作“庐山”、“庐峰”。
② 挂席:又作“挂帆”。
③ 远公:晋代高僧慧远的尊称。
这首诗色彩淡素,浑成无迹,后人叹为“天籁”之作。上来四句,颇有气势,尺幅千里,一气直下。诗人用淡笔随意一挥,便把这江山胜处的风貌勾勒出来了,而且还传递了神情。
试想在那千里烟波江上,扬帆而下,心境何等悠然。一路上也未始无山,但总不见名山,直到船泊浔阳城下,头一抬,那秀拔挺出的庐山就在眼前突兀而起,“啊,香炉峰,这才见到了你,果然名不虚传!”四句诗,一气呵成,到“始”字轻轻一点,舟中主人那欣然怡悦之情就显示出来了。
香炉峰是庐山的秀中之秀,在不少诗人的歌咏中常见它美好的身影。“日照香炉生紫烟”(李白《望庐山瀑布》),在李白笔下,香炉峰青铜般的颜色,被红日映照,从云环雾绕中透射出紫色的烟霞,这色彩何等浓丽。
李白用的是七彩交辉的浓笔,表现出他热烈奔放的激情和瑰玮绚烂的诗风。而此时的孟浩然只是怡悦而安详地观赏,领略这山色之美。因而他用的纯乎是水墨的淡笔,那么含蓄、空灵。从悠然遥望庐山的神情中,隐隐透出一种悠远的情思。
诗人以上半首叙事,略微见景,稍带述情,落笔空灵;下半首以情带景,情是内在的,他又以空灵之笔来写,确如昔人评曰:“一片空灵”。
香炉峰烟云飘逸,远“望”着的诗人,神思也随之悠然飘忽,引起种种遐想。诗人想起了东晋高僧慧远,他爱庐山,刺史桓伊为他在这里建造了一座禅舍名“东林精舍”。据云那处所是:“洞尽山美,却负香炉之峰,傍带瀑布之壑,……清泉环阶,白云满室。”到这儿来的人都感到“神清而气肃”。这地方如此清幽,使人绝弃尘俗,当然也是为那些山林隐逸之士所向往的了。孟浩然是一位“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李白《赠孟浩然》)的人物,所以他那“永怀尘外踪”的情怀是不难理解的。
诗人在遐想,深深怀念这位高僧的尘外幽踪,这时,夕阳斜照,忽然隐隐约约听到从远公安禅之地的东林寺里传来阵阵钟声,东林精舍近在眼前,而远公早作古人,高人不见,空闻钟声,心中不禁兴起一种无端的怅惘。“空”字情韵极为丰富。这儿是倒装句法,应该是先闻东林之钟然后得知精舍已“近”。这一结余音袅袅,含有不尽之意。且点出东林精舍,正是作者向往之处。“日暮”二字说明闻钟的时刻,“闻钟”又渲染了“日暮”的气氛,加深了深远的意境;同时,也是点题。
这首诗,诗人写来毫不费力,真有“挥毫落纸如云烟”之妙。诗人写出了“晚泊浔阳”时的所见、所闻、所思,流露出对隐逸生活的倾羡。然而尽管“精舍”很“近”,诗人却不写登临拜谒,笔墨下到“空闻”而止,“望”而不即,悠然神远。难怪主“神韵”说的清人王士禛极为赞赏此诗,把它与李白诗“牛渚西江夜”并举,用以说明司空图《诗品》中所谓“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的妙境,还说:“诗至此,色相俱空,真如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画家所谓逸品是也。”
(钱仲联 徐永端)
【出处】:
孟浩然诗集校注,全唐诗:卷160_70
参考资料: 来自 中国百科网 资料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