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犁小说的主要特点
孙犁小说的主要特点是什么?我要的是孙犁小说的主要特点,08年9月8日要交作业的…………:(学学人家化繁为简嘛...
孙犁小说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我要的是孙犁小说的主要特点,08年9月8日要交作业的…………
:(
学学人家化繁为简嘛 展开
我要的是孙犁小说的主要特点,08年9月8日要交作业的…………
:(
学学人家化繁为简嘛 展开
4个回答
展开全部
战争,无论古今中外,给人们的印象都是:枪林弹雨、炮火连天、硝烟弥漫、残垣断壁、尸横遍野、鬼哭狼嚎……表现战争题材的电影、电视、小说、戏剧等一写到战争,无不是这样的。然而,突然看到一篇同样是写战争题材的小说《荷花淀》,却别有一番洞天。小说中非但看不到尸横遍野、鬼哭狼嚎……的惨烈场景,相反我们所看到的是河北农村的自然美、人情美、人性美,看到的是小说的景物美、细节美、情节美、主题美,一组美的极致的“画面”。
孙犁是一位追求美、表现美的作家。他的美学理想,就是要“如实而又高昂浓重地”表现出美好事物的极致境界。孙犁经历过严酷的战争生活。在那些艰苦的岁月里,他不仅饱尝了斗争的艰辛和胜利的欢乐,而且还铭心刻骨地感受到了人民群众对革命战士的热爱。他从“同志们兄弟一般的感情”中,看到了人世间真正的人情美,人性美,于是,歌颂这种美,渲染这种美,就成为他“且近狂热”的一种理想。他说:“具备此种为美献身之狂热精神者,常常得成为艺术家”。(《尺泽集》111页)他自己就正是这样的艺术家。
孙犁的小说的确是美的。他的小说,没有风云变色的壮阔画面,而且以生活小事连缀成篇;然而,这些生活小事却组成了美的“极致”的长长画廊。那么,孙犁小说中美的“极致”是怎样创造出来的呢?从表现技法上讲,我以为主要有两点。
一、善用逆笔
逆笔,是我国传统写作技法之一。一些名著中常常可以看到逆笔的妙用。孙犁在运用逆笔的时候,多从两方面入手,一种是“无理而妙”,另一种是反常用笔。
“无理而妙”的主要特点是:从人之常情和事物的常理来说,它是违反人情也悖于事理的。可是经过一番认真思考,深入体会此境、此情、此人的内心世界,设身处地地想一想,就会觉得虽“无理”却有情,它比按生活的常情和事理直观地描述出来,更激动人心,艺术效果更强烈。
孙犁常常在对事物烛幽洞微的观察中发现这种奥秘,在自己的小说中情不自禁地展示“无理而妙”这种艺术辩证法的诱人魅力,使人读来荡气回肠,并觉得有股股清新之气扑向眉宇。在《荷花淀》中,几个青年妇女惦记着自己的丈夫,想去看一看,这本是人之常情;但孙犁却这样写:“过了两天,四个青年妇女集在水生家里来,大家商量:‘听说他们还在这里没走。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这些话说得很轻淡,有的甚至冷若冰霜,实际上表现了这些青年妇女对自己亲人的急切思念之情,看似无理,实为“情至之语”,比正面发抒感情的效果强烈得多。这几位妇女到马庄没有见到自己的丈夫,孙犁写了这么一句:“几个妇女有点失望,也有些伤心,各人在心里骂着自己的狠心贼。”这句话确实是神来之笔!把时刻思念的人骂为“贼”,使“贼”成了亲人的爱称,极富人情味。从字面上看去是毫无道理的,可是细读却趣味无穷,夫妻间的人情美在这儿达到了极致。
反常用笔,就小说的内容和氛围来看,主要表现在正与反,抑与扬,起与伏,乐与哀等方面的互相对立和转化上。就其审美情态来讲,作家们运用读者对顺笔平叙的逆反心理,使人物性格与情节的发展出人意料,在“反常”的情趣中去品味“正常”的神韵。这样,就给人以出奇制胜、新颖别致的感觉,美学形象于不知不觉中被推上“极致”的地位。孙犁的《相片》就是这样的珍品。小说的内容很简单,写一个年轻活泼爱笑的妇女托“我”给远在前方的丈夫写信并寄一张相片去。按常理,青年妇女应该是选自己照得最好的相片寄给丈夫的;可是,这位活泼爱笑的妇女却要给丈夫寄一张破旧的、面容愁苦的,把人照老、照丑了的小相片,真是大大出人意料。苏轼曾说:“反常合道”。意思是说,反常的事理中更能显出事物的本质意义和规律。孙犁是写对话的巧匠,这里,他用几句轻勾漫点,极富情致的对话,使这件反常得几乎不近情理的事情显示出了不平常的意义。当“我”向这位远房嫂子说相片照得不像时,她故意笑着问:“比我年轻?”并说:“那是我二十一岁上照的!”当“我”说不是年轻而是比现在还老时,她就说明这是在日本侵略军占领时期照的,那时,成千上万的人都被强迫照相来贴“良民证”。她说:“在那些相片里拣不出一个有笑模样的来。”接着,“我”又说:“你不会另照一个给他寄去吗?”她郑重地说:“就给他寄这个去!”为什么?“叫他看一看,有敌人在,我们在家里受的什么苦楚,是什么容影!”这段对话,神完气足,确为龙跳虎卧之笔!用自己受苦受难的容颜去激励丈夫勇敢作战,它充满了一个农村妇女的切身体验和崇高感情,它给人的感受是实实在在的。这里并没有空洞的高调,但一位青年妇女的崇高心意和战士的英雄气概在这儿得到了完美的表现。作家反常用笔,借助正与反的对立和转化,使人物形象的美在这儿大到了极致。
二、巧设空白
在我国古代艺术实践和文艺理论的研究中,历来重视艺术空白的作用,注重“言外之意”,“弦外之音”的追求。这种技法,源于我国古代哲学朴素的辩证法传统,它讲究“有无相生”,看重“计白当黑”。历代文论家们对此也多有论述,如清人华琳说:“通体之空白,亦即通体之龙脉矣。凡文之妙者,皆从题之无字处作来,凭空蹴就,方是海市蜃楼,玲珑剔透。”(《南宗抉秘》)他这话很独到,不仅论定“空白”是文章“龙脉”,给了“空白”在审美功能上的极高估价;而且还提出了表现“空白”的方法。这种方法就是“从题之无字处作来,凭空蹴就”,形成小说中“海市蜃楼”般的抒情氛围,造出艺术上的无形之境,凭借和谐的审美形象,唤起人们的联想,笔虽未到而意却无穷,给人留下大片回味和思考的空间。因此,设置“空白”要注意在“无字处”下功夫。如果真能做到“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的话;那么,小说中的形象就会显得浑圆丰厚,余韵流转,使形象的审美内涵达到“极致”。孙犁正是擅长这种技法的高手,他常常在“无字处”巧费经营,在冷静的客观叙述之中,让主观成分形成“空缺”,留出艺术空白,让读者自己去想象,这正是我国古典哲学中“有无相生”重要原理的运用。在《荷花淀》中,孙犁写水生女人听到水生报名参军时的心理状态,就用了“空白”:“水生笑了一下。女人看出他笑得不像平常,‘怎么了,你?’水生小声说:‘明天我就到大部队上去了’。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女人听到丈夫要到部队上去了,内心的感情很复杂;有对丈夫的埋怨,有对家庭重担的忧虑,更有亲人远别的依依惜别之情。所有这些,作家一律让它变成“空白”;只用“划破手指”这么个很不经意的细节轻轻点出,女人酸甜苦辣的复杂感情;对丈夫似嗔似怨的神态体貌,让读者从这个寻常的细节里“思而得之”。笔简意繁,味之不尽,显出了“艺术空白”的妙处。契诃夫在谈到他的写作时,曾说:“我写的时候,充分信赖读者,认定小说里所缺欠的主观成分读者自己会加进去。”这里所说的让“读者自己加进去”的内容就是我们常说的“象外之韵”。孙犁借用这个“空白”正好传出了水生女人的象外神韵。文不言情,而情意盎然,使夫妻情,人性美于“尽在不言中”达到“极致”。
孙犁是一位追求美、表现美的作家。他的美学理想,就是要“如实而又高昂浓重地”表现出美好事物的极致境界。孙犁经历过严酷的战争生活。在那些艰苦的岁月里,他不仅饱尝了斗争的艰辛和胜利的欢乐,而且还铭心刻骨地感受到了人民群众对革命战士的热爱。他从“同志们兄弟一般的感情”中,看到了人世间真正的人情美,人性美,于是,歌颂这种美,渲染这种美,就成为他“且近狂热”的一种理想。他说:“具备此种为美献身之狂热精神者,常常得成为艺术家”。(《尺泽集》111页)他自己就正是这样的艺术家。
孙犁的小说的确是美的。他的小说,没有风云变色的壮阔画面,而且以生活小事连缀成篇;然而,这些生活小事却组成了美的“极致”的长长画廊。那么,孙犁小说中美的“极致”是怎样创造出来的呢?从表现技法上讲,我以为主要有两点。
一、善用逆笔
逆笔,是我国传统写作技法之一。一些名著中常常可以看到逆笔的妙用。孙犁在运用逆笔的时候,多从两方面入手,一种是“无理而妙”,另一种是反常用笔。
“无理而妙”的主要特点是:从人之常情和事物的常理来说,它是违反人情也悖于事理的。可是经过一番认真思考,深入体会此境、此情、此人的内心世界,设身处地地想一想,就会觉得虽“无理”却有情,它比按生活的常情和事理直观地描述出来,更激动人心,艺术效果更强烈。
孙犁常常在对事物烛幽洞微的观察中发现这种奥秘,在自己的小说中情不自禁地展示“无理而妙”这种艺术辩证法的诱人魅力,使人读来荡气回肠,并觉得有股股清新之气扑向眉宇。在《荷花淀》中,几个青年妇女惦记着自己的丈夫,想去看一看,这本是人之常情;但孙犁却这样写:“过了两天,四个青年妇女集在水生家里来,大家商量:‘听说他们还在这里没走。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这些话说得很轻淡,有的甚至冷若冰霜,实际上表现了这些青年妇女对自己亲人的急切思念之情,看似无理,实为“情至之语”,比正面发抒感情的效果强烈得多。这几位妇女到马庄没有见到自己的丈夫,孙犁写了这么一句:“几个妇女有点失望,也有些伤心,各人在心里骂着自己的狠心贼。”这句话确实是神来之笔!把时刻思念的人骂为“贼”,使“贼”成了亲人的爱称,极富人情味。从字面上看去是毫无道理的,可是细读却趣味无穷,夫妻间的人情美在这儿达到了极致。
反常用笔,就小说的内容和氛围来看,主要表现在正与反,抑与扬,起与伏,乐与哀等方面的互相对立和转化上。就其审美情态来讲,作家们运用读者对顺笔平叙的逆反心理,使人物性格与情节的发展出人意料,在“反常”的情趣中去品味“正常”的神韵。这样,就给人以出奇制胜、新颖别致的感觉,美学形象于不知不觉中被推上“极致”的地位。孙犁的《相片》就是这样的珍品。小说的内容很简单,写一个年轻活泼爱笑的妇女托“我”给远在前方的丈夫写信并寄一张相片去。按常理,青年妇女应该是选自己照得最好的相片寄给丈夫的;可是,这位活泼爱笑的妇女却要给丈夫寄一张破旧的、面容愁苦的,把人照老、照丑了的小相片,真是大大出人意料。苏轼曾说:“反常合道”。意思是说,反常的事理中更能显出事物的本质意义和规律。孙犁是写对话的巧匠,这里,他用几句轻勾漫点,极富情致的对话,使这件反常得几乎不近情理的事情显示出了不平常的意义。当“我”向这位远房嫂子说相片照得不像时,她故意笑着问:“比我年轻?”并说:“那是我二十一岁上照的!”当“我”说不是年轻而是比现在还老时,她就说明这是在日本侵略军占领时期照的,那时,成千上万的人都被强迫照相来贴“良民证”。她说:“在那些相片里拣不出一个有笑模样的来。”接着,“我”又说:“你不会另照一个给他寄去吗?”她郑重地说:“就给他寄这个去!”为什么?“叫他看一看,有敌人在,我们在家里受的什么苦楚,是什么容影!”这段对话,神完气足,确为龙跳虎卧之笔!用自己受苦受难的容颜去激励丈夫勇敢作战,它充满了一个农村妇女的切身体验和崇高感情,它给人的感受是实实在在的。这里并没有空洞的高调,但一位青年妇女的崇高心意和战士的英雄气概在这儿得到了完美的表现。作家反常用笔,借助正与反的对立和转化,使人物形象的美在这儿大到了极致。
二、巧设空白
在我国古代艺术实践和文艺理论的研究中,历来重视艺术空白的作用,注重“言外之意”,“弦外之音”的追求。这种技法,源于我国古代哲学朴素的辩证法传统,它讲究“有无相生”,看重“计白当黑”。历代文论家们对此也多有论述,如清人华琳说:“通体之空白,亦即通体之龙脉矣。凡文之妙者,皆从题之无字处作来,凭空蹴就,方是海市蜃楼,玲珑剔透。”(《南宗抉秘》)他这话很独到,不仅论定“空白”是文章“龙脉”,给了“空白”在审美功能上的极高估价;而且还提出了表现“空白”的方法。这种方法就是“从题之无字处作来,凭空蹴就”,形成小说中“海市蜃楼”般的抒情氛围,造出艺术上的无形之境,凭借和谐的审美形象,唤起人们的联想,笔虽未到而意却无穷,给人留下大片回味和思考的空间。因此,设置“空白”要注意在“无字处”下功夫。如果真能做到“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的话;那么,小说中的形象就会显得浑圆丰厚,余韵流转,使形象的审美内涵达到“极致”。孙犁正是擅长这种技法的高手,他常常在“无字处”巧费经营,在冷静的客观叙述之中,让主观成分形成“空缺”,留出艺术空白,让读者自己去想象,这正是我国古典哲学中“有无相生”重要原理的运用。在《荷花淀》中,孙犁写水生女人听到水生报名参军时的心理状态,就用了“空白”:“水生笑了一下。女人看出他笑得不像平常,‘怎么了,你?’水生小声说:‘明天我就到大部队上去了’。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女人听到丈夫要到部队上去了,内心的感情很复杂;有对丈夫的埋怨,有对家庭重担的忧虑,更有亲人远别的依依惜别之情。所有这些,作家一律让它变成“空白”;只用“划破手指”这么个很不经意的细节轻轻点出,女人酸甜苦辣的复杂感情;对丈夫似嗔似怨的神态体貌,让读者从这个寻常的细节里“思而得之”。笔简意繁,味之不尽,显出了“艺术空白”的妙处。契诃夫在谈到他的写作时,曾说:“我写的时候,充分信赖读者,认定小说里所缺欠的主观成分读者自己会加进去。”这里所说的让“读者自己加进去”的内容就是我们常说的“象外之韵”。孙犁借用这个“空白”正好传出了水生女人的象外神韵。文不言情,而情意盎然,使夫妻情,人性美于“尽在不言中”达到“极致”。
展开全部
读孙犁的作品,最早是从小说开始的。给我强烈的印象是风格别致。同是战争题材,却很少描绘血与火,没有曲折的故事情节,没有复杂的战争描写,而是更多地展示战争中人物心灵的美,却自有一种吸引人的神奇力量。他笔下的白洋淀风光,清新疏朗,散发着潮润润的水气,像一幅淡淡的水墨画,弥漫着浓郁的诗意。那时最爱读的是《芦花荡》和《荷花淀》,至今一闭眼,便浮现出朦胧迷离的月光下,听水生说明天要到大部队去,水生嫂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多细腻、传神的细节哟!
也许是年龄小、阅历浅吧,那时不怎么爱读孙犁的散文,觉得太平淡,没有奇崛的句子,词藻也不花哨,写人叙事,多是白描。那时更喜欢浓妆艳抹,词藻华丽,热烈奔放,甚至是“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假、大、空”式的抒情散文。随着年龄地增长,阅历地加深,才感到孙犁的散文讲究情感的节制,含蓄蕴藉,朴素洁净,像在水中淘洗过似的,是一种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大美”,才领悟到浓妆艳抹易,平淡自然难,做到“朴实无华、平中见奇、淡而有味”就更难。这时,爱其散文胜爱小说,对其新时期的散文更是钟情不已。《晚华集》、《秀露集》、《澹定集》、《尺泽集》……无论怀人记事,思及故乡,追忆童年和战争岁月,还是咏物之作,都融入了深刻的生活感悟。孙犁先生不喜欢官场,远离热闹,自甘寂寞,正因有了这种难得的品性,才能长期以宁静沉潜的心态,进入到一般人难以企及的宏大深邃的艺术境界。
孙犁先生的散文是“写人生”的散文。他是一位富于哲思的作家,他的这些哲理思考,大都伴随着形象和激情一起出现,所以,在许多情况下,又帮助着其作品诗情画意地形成。他常常从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升华出人生的感慨,在作品中凝聚、昭示着深沉的人生情致,不仅给人以审美的享受,更让人从中悟出关于人生、社会和自然的道理。读其散文,如同聆听一位饱经沧桑的智者平静随和地倾诉,需静下心来,慢慢地去品读。《黄鹂》中,他充满深情地写道:“各种事物都有它的极致。虎啸深山,鱼游潭底,驼走大漠,雁排长空,这就是它们的极致。”在《贾平凹散文集序》中,他赞喻贾平凹像是在一块不大的园田里耕耘不已的农民,同时又提醒作家:“文艺之途正如人生之途,过早的金榜、骏马、高官、高楼,过多的花红热闹,鼓躁喧腾,并不一定是好事。人之一生,或是作家一生,要能经受得清苦和寂寞,经受得住污蔑和凌辱。要之,在这条道路上,冷也能安得,热也能处得,风里也来得,雨里也去得。” 孙犁先生生活简朴,不慕荣华,他对头年冬季贮藏的大白菜根部生出的黄白色菜花喜爱之极,精心放在水盆里,摆在书案上。于是便有了那篇字字珠玑的美文《菜花》。他认为菜花小而平凡,但同样是美的。作者在结尾写道:“现在,我已衰老暮,久居城市,故园如梦。面对一株菜花,忽然想起许多往事。往事又像菜花的色味,淡远虚无,不可捉摸,只能引起惆怅。人的一生,无疑是个大题目。有不少人,竭尽全力,想把它撰写成一篇宏伟的文章。我只能把它写成一篇小文章,一篇相当于菜花一样的散文。菜花也是生命,凡是生命,都可以成为文章的题目。”1992年孙犁先生写了一篇意味淡远的《扁豆》。“白扁豆细而长,紫扁豆宽而厚,收获以后者为多。我自幼喜食扁豆,或炒或煎。煎时先把扁豆蒸一下,裹上面粉,谓之扁豆鱼。”写到这里,突然一转,切入1939年的生活记忆,与一个单身游击队员共同生活的时光。“每天天晚,我从山下归来,就坐在他的已烧热的小炕上,吃他煎的玉米面饼子和炒扁豆。灶上还烤了一片绿色的烟叶,他在手心里揉碎了,我俩吸烟闲话,听着外面呼啸的山风。”由物及人,对战争年代同志间生死与共、相见以诚的和谐关系表现了深深的思念与怀想,朴实真挚,情理兼备,境界高远,细中见大,灵动飘逸,炉火纯青。
文如其人。孙犁一生淡泊名利,深居简出,低调为人,爱憎分明。作家谢大光在《孙犁印象记》中说得好:“孙犁的作品和他的为人是完全一致的,可以信赖的。这里可以借用他在纪念俄国作家契诃夫时所说的一段话:‘我们只能从他的作品认识他。……对于像这样一个真诚的作家,我们只要认真地阅读他的作品,便可以全面地理解他了。
也许是年龄小、阅历浅吧,那时不怎么爱读孙犁的散文,觉得太平淡,没有奇崛的句子,词藻也不花哨,写人叙事,多是白描。那时更喜欢浓妆艳抹,词藻华丽,热烈奔放,甚至是“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假、大、空”式的抒情散文。随着年龄地增长,阅历地加深,才感到孙犁的散文讲究情感的节制,含蓄蕴藉,朴素洁净,像在水中淘洗过似的,是一种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大美”,才领悟到浓妆艳抹易,平淡自然难,做到“朴实无华、平中见奇、淡而有味”就更难。这时,爱其散文胜爱小说,对其新时期的散文更是钟情不已。《晚华集》、《秀露集》、《澹定集》、《尺泽集》……无论怀人记事,思及故乡,追忆童年和战争岁月,还是咏物之作,都融入了深刻的生活感悟。孙犁先生不喜欢官场,远离热闹,自甘寂寞,正因有了这种难得的品性,才能长期以宁静沉潜的心态,进入到一般人难以企及的宏大深邃的艺术境界。
孙犁先生的散文是“写人生”的散文。他是一位富于哲思的作家,他的这些哲理思考,大都伴随着形象和激情一起出现,所以,在许多情况下,又帮助着其作品诗情画意地形成。他常常从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升华出人生的感慨,在作品中凝聚、昭示着深沉的人生情致,不仅给人以审美的享受,更让人从中悟出关于人生、社会和自然的道理。读其散文,如同聆听一位饱经沧桑的智者平静随和地倾诉,需静下心来,慢慢地去品读。《黄鹂》中,他充满深情地写道:“各种事物都有它的极致。虎啸深山,鱼游潭底,驼走大漠,雁排长空,这就是它们的极致。”在《贾平凹散文集序》中,他赞喻贾平凹像是在一块不大的园田里耕耘不已的农民,同时又提醒作家:“文艺之途正如人生之途,过早的金榜、骏马、高官、高楼,过多的花红热闹,鼓躁喧腾,并不一定是好事。人之一生,或是作家一生,要能经受得清苦和寂寞,经受得住污蔑和凌辱。要之,在这条道路上,冷也能安得,热也能处得,风里也来得,雨里也去得。” 孙犁先生生活简朴,不慕荣华,他对头年冬季贮藏的大白菜根部生出的黄白色菜花喜爱之极,精心放在水盆里,摆在书案上。于是便有了那篇字字珠玑的美文《菜花》。他认为菜花小而平凡,但同样是美的。作者在结尾写道:“现在,我已衰老暮,久居城市,故园如梦。面对一株菜花,忽然想起许多往事。往事又像菜花的色味,淡远虚无,不可捉摸,只能引起惆怅。人的一生,无疑是个大题目。有不少人,竭尽全力,想把它撰写成一篇宏伟的文章。我只能把它写成一篇小文章,一篇相当于菜花一样的散文。菜花也是生命,凡是生命,都可以成为文章的题目。”1992年孙犁先生写了一篇意味淡远的《扁豆》。“白扁豆细而长,紫扁豆宽而厚,收获以后者为多。我自幼喜食扁豆,或炒或煎。煎时先把扁豆蒸一下,裹上面粉,谓之扁豆鱼。”写到这里,突然一转,切入1939年的生活记忆,与一个单身游击队员共同生活的时光。“每天天晚,我从山下归来,就坐在他的已烧热的小炕上,吃他煎的玉米面饼子和炒扁豆。灶上还烤了一片绿色的烟叶,他在手心里揉碎了,我俩吸烟闲话,听着外面呼啸的山风。”由物及人,对战争年代同志间生死与共、相见以诚的和谐关系表现了深深的思念与怀想,朴实真挚,情理兼备,境界高远,细中见大,灵动飘逸,炉火纯青。
文如其人。孙犁一生淡泊名利,深居简出,低调为人,爱憎分明。作家谢大光在《孙犁印象记》中说得好:“孙犁的作品和他的为人是完全一致的,可以信赖的。这里可以借用他在纪念俄国作家契诃夫时所说的一段话:‘我们只能从他的作品认识他。……对于像这样一个真诚的作家,我们只要认真地阅读他的作品,便可以全面地理解他了。
参考资料: http://baike.baidu.com/view/40558.htm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孙犁(1913――1996),原名孙树勋,河北安平县人,现代作家。年轻时就读于保定育德中学,中学毕业后流浪北京,当过店员。1936年在白洋淀边的安新县同口镇做小学教员。抗日战争爆发后,在晋察冀根据地从事革命文化工作。1944年去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工作。解放后,在《天津日报》工作,注重发现和培养文学新人,并坚持写作。曾任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理事。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中篇小说《铁木前传》,短篇小说集《白洋淀》、《荷花淀》、《采蒲台》、《嘱咐》,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等。
孙犁小说语言清新自然、朴素洗练,被称为“诗体小说”。他和作家刘绍棠、丛维熙、韩映山、房树民等,在创作风格上有共同的特点:如荷花一样根植于水乡泥土,带着自然的清新纯朴,充满诗情画意。被称之为“荷花淀”派。
读孙犁的文章,如读《石门铭》的书帖,其一笔一画,令人舒服,也能想见到书家书时的自在,是没有任何病疾的自在。好文章好在了不觉得它是文章,所以在孙犁那里难寻着技巧,也无法看到才华横溢处。《爨宝子》虽然也好,郑燮的六分半也好,但都好在奇与怪上,失之于清正。而世上最难得的就是清正。孙犁一生有野心,不在官场,也不往热闹地去,却没有仙风道骨气,还是一个儒,一个大儒。这样的一个人物,出现在时下的中国,尤其天津大码头上,真是不可思议。
数十年的文坛,题材在决定着作品的高低,过去是,现在变个法儿仍是,以此走红过许多人。孙犁的文章从来是能发表了就好,不在乎什么报刊和报刊的什么位置,他是什么都能写得,写出来的又都是文学。一生中凡是白纸上写出的黑字都敢堂而皇之地收在文集里,既不损其人亦不损其文,国中几个能如此?作品起码能活半个世纪的作家,才可以谈得上有创造,孙犁虽然未大红大紫过,作品却始终被人学习,且活到老,写到老,笔力未曾丝毫减弱,可见他创造的能量多大!
评论界素有“荷花淀派”之说,其实哪里有派而流?孙犁只是一个孙犁,孙犁是孤家寡人。他的模仿者纵然万千,但模仿者只看到他的风格,看不到他的风格是他生命的外化,只看到他的语言,看不到他的语言有他情操的内涵,便把清误认为了浅,把简误认为了少。因此,模仿他的人要么易成名而不成功,为一株未长大就结穗的麦子,麦穗只能有蝇头大,要么望洋生叹,半途改弦。天下的好文章不是谁要怎么就可以怎么的,除了有天才,有夙命,还得有深厚的修养,佛是修出来的,不是练出来的。常常有这样的情形,初学者都喜欢拥集孙门,学到一定水平了,就背弃其师,甚至生轻看之心,待最后有了一定成就,又不得不再来尊他。孙犁是最易让模仿者上当的作家,孙犁也是易被社会误解的作家。
孙犁不是个写史诗的人(文坛上常常把史诗作家看得过重,那怎么还有史学家呢?),但他的作品直逼心灵。到了晚年,他的文章越发老辣得没有几人能够匹敌。举一个例子,舞台上有人演诸葛,演得惟妙惟肖,可以称得“活诸葛”,但“活诸葛”毕竟不是真正的诸葛。明白了要做“活诸葛”和诸葛本身就是诸葛的含义,也就明白了孙犁的道行和价值所在。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中篇小说《铁木前传》,短篇小说集《白洋淀》、《荷花淀》、《采蒲台》、《嘱咐》,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等。
孙犁小说语言清新自然、朴素洗练,被称为“诗体小说”。他和作家刘绍棠、丛维熙、韩映山、房树民等,在创作风格上有共同的特点:如荷花一样根植于水乡泥土,带着自然的清新纯朴,充满诗情画意。被称之为“荷花淀”派。
读孙犁的文章,如读《石门铭》的书帖,其一笔一画,令人舒服,也能想见到书家书时的自在,是没有任何病疾的自在。好文章好在了不觉得它是文章,所以在孙犁那里难寻着技巧,也无法看到才华横溢处。《爨宝子》虽然也好,郑燮的六分半也好,但都好在奇与怪上,失之于清正。而世上最难得的就是清正。孙犁一生有野心,不在官场,也不往热闹地去,却没有仙风道骨气,还是一个儒,一个大儒。这样的一个人物,出现在时下的中国,尤其天津大码头上,真是不可思议。
数十年的文坛,题材在决定着作品的高低,过去是,现在变个法儿仍是,以此走红过许多人。孙犁的文章从来是能发表了就好,不在乎什么报刊和报刊的什么位置,他是什么都能写得,写出来的又都是文学。一生中凡是白纸上写出的黑字都敢堂而皇之地收在文集里,既不损其人亦不损其文,国中几个能如此?作品起码能活半个世纪的作家,才可以谈得上有创造,孙犁虽然未大红大紫过,作品却始终被人学习,且活到老,写到老,笔力未曾丝毫减弱,可见他创造的能量多大!
评论界素有“荷花淀派”之说,其实哪里有派而流?孙犁只是一个孙犁,孙犁是孤家寡人。他的模仿者纵然万千,但模仿者只看到他的风格,看不到他的风格是他生命的外化,只看到他的语言,看不到他的语言有他情操的内涵,便把清误认为了浅,把简误认为了少。因此,模仿他的人要么易成名而不成功,为一株未长大就结穗的麦子,麦穗只能有蝇头大,要么望洋生叹,半途改弦。天下的好文章不是谁要怎么就可以怎么的,除了有天才,有夙命,还得有深厚的修养,佛是修出来的,不是练出来的。常常有这样的情形,初学者都喜欢拥集孙门,学到一定水平了,就背弃其师,甚至生轻看之心,待最后有了一定成就,又不得不再来尊他。孙犁是最易让模仿者上当的作家,孙犁也是易被社会误解的作家。
孙犁不是个写史诗的人(文坛上常常把史诗作家看得过重,那怎么还有史学家呢?),但他的作品直逼心灵。到了晚年,他的文章越发老辣得没有几人能够匹敌。举一个例子,舞台上有人演诸葛,演得惟妙惟肖,可以称得“活诸葛”,但“活诸葛”毕竟不是真正的诸葛。明白了要做“活诸葛”和诸葛本身就是诸葛的含义,也就明白了孙犁的道行和价值所在。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才学的《芦花荡》
老师上课说的。
孙犁作品特点:清新隽永 、 柔婉秀美 、富有诗情画意 。
老师上课说的。
孙犁作品特点:清新隽永 、 柔婉秀美 、富有诗情画意 。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