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个回答
展开全部
郑成功收复台湾意义何在
之前在明朝和洋夷打仗为和总能胜一篇文章里看见有人评论说郑成功25000人打人家荷兰2000多人也算胜利,那么中法战争清朝简直是天大功绩,我觉得他说的这话有点贬低郑成功修复台湾的意义.郑成功,本名森,又名福松,字明俨,福建南安人,明朝平国公郑芝龙长子。因受南明隆武皇帝倚重,授总统使、招讨大将军,赐姓朱,名成功,人称“国姓爷”。 清顺治三年(1646),郑芝龙降清。郑成功曾苦苦劝阻,未能阻止,遂率部至南澳(今属广东),起兵抗清。郑成功感到,收复台湾已不容踌躇,于是召集文武官员,讨论进军台湾问题。他认为,形势紧迫,“附近无可措足,惟台湾一地离此不远,暂取之,并可以连金、厦而抚诸岛”。然后,“广通外国,训练士卒,进则可战而复中原之地,退则可守而无内顾之忧”。于是,郑成功作出“亲征”台湾的重大决策。这是郑成功战略上的一次根本性转变,也是一个十分英明而大胆的决策。这对结束祖国的分裂局面,维护祖国的神圣主权和领土完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郑成功在酝酿、讨论收复台湾的过程中,储备粮饷,练兵造船,侦察敌情,在物资上、精神上作了周密充分的准备。其作战方针是:首先收复澎湖,作为前进基地,然后乘涨潮之机,通过鹿耳门港,于台江实施登陆作战,并切断台湾城与赤嵌城两地荷军的联系,分别予以围歼,再收复台湾全岛。_.w4S:uE7v PsCc
[b]横渡台湾海峡,占领澎湖群岛[/b] 1661年阴历二月,郑成功率领众将士在金门“祭江”,举行隆重的誓师仪式。一切准备就绪,船舰将士集结于料罗湾,候风进发。二十三日,郑成功亲自率领第一梯队自金门料罗湾放洋,向东挺进。 二十四日晨,部队横越台湾海峡,陆续到达澎湖群岛。次日。郑成功到各岛巡视,认为澎湖在军事上很重要,遂令四位将领留守,自已率军继续东征。澎湖到台湾虽然只有52海里,但如遇逆风,就十分困难。二十七日,郑成功率军驶抵柑橘屿(今东吉屿、西吉屿)海面时,突然刮起暴风,只好返回澎湖。因大风不止,郑军携带的粮食已所剩无几。如果无限期停驻澎湖候风,不仅会影响军心,更重要的是不能按预定日期开进鹿耳门港。 根据郑成功事先的调查,要顺利进入鹿耳门,必须利用每月初一日和十六日的大潮,如错过时机,就要向后推迟半个月。在这种情况下,郑成功当机立断,决定进行强渡。一些将领鉴于风大浪险,力劝郑成功不要贸然从事,要求暂缓开航。郑成功果断地说:“冰坚可渡,天意有在。……不然,官兵岂堪坐困斯岛受饿也。”于是,他下令立即起碇开船。 三十日晚,郑成功亲自率船队冒着暴风雨横渡海峡。他们同风浪搏斗了半夜,于四月一日拂晓航行到鹿耳门港外。郑成功先换乘小船,由鹿耳门登上北线尾,踏看地形,并派出精良的潜水健儿进入台江内海,侦察荷军情况。,L!f)D-A OL,A5C
[b]巧渡鹿耳门,登陆禾寮港[/b] 荷军的据点台湾城、赤嵌城位于台南市。这里海岸曲折,两城之间有一个内港,叫做台江。台江西南面有七座山屿相连,叫做七鲲(鱼+身)。每座山屿相距1里多,彼此“毗连环护”。一鲲(鱼+身)北面隔海有北线尾小岛,其间海面叫大员港(又称安平港)。北线尾北侧为鹿耳门港。荷兰人修筑的城堡台湾城在台江西侧的一鲲(鱼+身),赤嵌城在台江的东侧,互为犄角。 从外海进入台江有两条航路:一条是大员港,叫南航道,在北线尾与一鲲(鱼+身)之间;一条是北航道,在北线尾与鹿耳门屿之间,即“鹿耳门航道”。南航道口宽水深,船容易驶入,但港口有敌舰防守,陆上有重炮瞰制,必须经过战斗才能通过。北航道水浅道窄,只能通过小舟,大船必须在涨潮时才能通过。 1627年荷军曾在北线尾岛北端建有热堡,1656年在一次台风中倒塌后便不再派军防守。荷军认为,凭此“天险”,只要用舰船封锁南航道海口,与台湾城、赤嵌城的炮台相配合,就可阻止郑军登陆。 郑成功之所以选择在鹿耳门港突入,一是掌握了该地的潮汛规律,即每月初一、十六两日大潮时,水位要比平时高五六尺,大小船只均可驶入。郑成功从澎湖冒风浪而进,正是为了在初一大潮时渡鹿耳门,二是郑成功早已探测了从鹿耳门到赤嵌城的港路。所以,郑成功实施登陆作战的路线、地点的确都是正确的。 四月初一中午,鹿耳门海潮果然大涨,郑成功命令众将士按图迂回而进。郑军大小战舰顺利通过鹿耳门后,立即兵分两路:一路登上北线尾,一路驶入台江,准备在禾寮港(今台南市禾寮港街)登陆。 台湾城上的荷军原以为中国船队必从南航道驶入,忙于用大炮拦截,未料到郑成功却躲开了火力,船队从鹿耳门驶入台江,在大炮射程之外。荷兰侵略者面对浩浩荡荡的郑军船队,“骇为兵自天降”,顿时束手无策。郑军船队沿着预先测度好的港路鱼贯而人,切断了台湾城与赤嵌城荷军的联系,迅速于禾寮港登陆,并立即在台江沿岸建立起滩头阵地,准备从侧背进攻赤嵌城。在北线尾登陆的一支郑军,驻扎于鹿耳门,以牵制荷兰侵略军兵船,兼防北线尾。 台湾的汉族和高山族人民见祖国的大军到达,争先恐后地“出来迎接他们,用货车和其他工具帮助他们登陆”。 根据荷兰方面记载,郑成功的登陆行动得到中国居民中2.5万名壮士的帮助。南北路土社高山族群众闻讯接踵而至,表现了台湾人民热烈欢迎祖国军队收复台湾的爱国热情。正是由于台湾人民的大力支援,郑军不但顺利登陆,而且为分隔包围盘踞台湾的荷军创造了条件。P4z'tI7uE1l R
[b]水陆战台江,迫降赤嵌城[/b]
j g S y0gEyM 郑成功军队胜登陆,包围了赤嵌城荷军,并割断了赤嵌城与台湾城之间的联系。当时,坐镇赤嵌城的荷军司令官描难实叮属下兵力约400人,龟缩在台湾城中的荷兰侵略军长官揆一属下兵力约有1100人,战舰和小船各两只。荷军兵力虽弱,但气焰嚣张侵略者狂妄叫嚣“二十五个中国人合在一起还比不上一个荷兰兵”,“只要放一阵排枪,打中其中几个人,他们便会吓得四散逃跑,全部瓦解”。 揆一妄图凭借其船坚炮利和城堡坚固,分三路向郑军实施反扑:一路分战舰向停泊在台江的中国船只进攻,一路由贝德尔上尉(又名拔鬼子)率兵240人抵抗从北线尾登陆的郑军,一路由阿尔多普上尉率兵力200名乘船增援赤嵌城。 郑军从禾寮港登陆扎营后,即遭到赤嵌城荷军的炮击。同时,荷军又放火焚烧马厩、粟仓。郑成功“恐被焚烧粮粟”,派杨英等率军前往看守堵御。接着,郑成功调整了部署:命令左虎卫王大雄、右虎卫陈蟒率领统船控制鹿耳门海口,以便接应第二梯队登陆;令宣教前镇陈泽率兵防守北线尾一带,以保障主力侧后安全,并置台湾城荷军于腹背受敌的境地,另派兵一部监视台江江面,切断赤嵌城与台湾城的联系,为从海、陆两面打败荷兰侵略军的反扑作好了准备。 四月初三,在北路发生了北线尾陆战。北线尾是一个不到一平方公里的沙洲,南端与台湾城相对,北端临鹿耳门航道。荷军贝德尔上尉趁郑军刚刚登陆,率领240名士兵,乘船沿台江岸边急驶北线尾,上岸后即分两路向郑军反扑。 贝德尔指挥荷军以12人为一排,疏开战斗队形放排枪,逼近郑军。陈泽率大部兵力从正面迎击,另派一部分兵力迂回到敌军侧后,夹击荷军。荷兰文献记载:郑军“箭如骤雨,连天空似乎都昏黑起来”。 贝德尔发现自己腹背受敌,手足无措。他所指挥的荷军士兵的勇气,这时则完全为恐惧所代替,许多人甚至还没有开火便把枪丢掉了。他们抱头鼠窜,落荒而逃。郑军乘胜猛攻,将荷军“一鼓而歼”,“夷将拔鬼子战死阵中,余夷被杀殆尽”。 南路增援赤嵌城的荷军,也被郑军战败。这支200人组成的援军由阿尔多普上尉率领,乘船沿台江南岸驶往赤嵌城,企图为描难实叮解围。郑成功发现后,立即出动“铁人”军还击。他们双手挥舞大刀(荷兰人称为“豆腐刀”),奋勇向荷军砍去。200名荷军士兵只有60名爬上岸,当即被“铁人”军消灭。阿尔多普率残部逃回台湾城。 阿尔多普出援失败,赤嵌城守敌越发着急。描难实叮派人前往台湾城,要求揆一再派百余人救援赤嵌城。评议会研究,台湾城的处境危险,兵力不足,“如果再派出一支援军,则用以保卫热兰遮城堡及其周围地区的全部后备军将不足500名。而这支队伍又是战斗力最弱、最缺乏作战经验的士兵所组成的,所以决定拒绝普罗文查要塞司令的请求”。 荷兰海军以仅有的两艘战舰和两艘小艇阻击郑军。荷军战舰船体很大,设备先进。郑成功以60艘大型帆船包围荷兰战舰,荷舰“赫克托”号首先开炮,其他战舰也跟着开火,郑军水师在镇将陈广和陈冲的指挥下,个个奋勇争先。经过激烈战斗,“赫克托”号被击沉。其他战舰企图逃跑,又被郑军舰船紧紧包围。郑军用五六只大帆船尾追“格拉弗兰”号和“白鹭”号,展开接舷战、肉搏战。英勇的郑军士兵冒着敌人的炮火爬上“格拉弗兰”号,砍断船靠,又用铁链扣住敌舰船头斜桅,放火焚烧。“格拉弗兰”号和“白鹭”号受重创挣脱逃跑,通信船“伯玛丽亚”号战败后逃往巴达维亚。 荷兰海、陆作战均告失败,赤嵌城和台湾城已成为两座孤立的城堡,相互间的联系完全割断。荷方承认,当时赤嵌城守军“力量单薄,处境危急”,“热兰遮城堡也由于地势关系,难以坚守,热兰遮市区更是完全处于敌军的包围和控制之下”。 郑成功随即加紧对赤嵌城的包围。该城周围45丈,高3丈6尺,城墙上有4座炮楼。四月三日,郑军的士兵在赤嵌城外抓到了描难实叮的弟弟和弟媳。郑成功对他们讲明利害,令其回城,劝说描难实叮投降。接着,又派部将杨朝栋和翻译吴迈、李仲前往劝降,表示绝对不会加害他们,并允许荷兰人带走自己的财产。四月四日,赤嵌城的水源被台湾人民切断。描难实叮见援兵无望,孤城难守,不得不挂白旗投降。这样,郑成功在登陆后第四天,就收复了赤嵌城。 描难实叮投降后,奉郑成功之命前往台湾城劝揆一无条件投降,遭到揆一拒绝。郑成功与诸将分析形势,认为不给侵略者以迎头痛击,敌人是不肯投降的,于是命令军队从鲲(鱼+身)南端登陆,“移扎鲲(鱼+身)山即一鲲(鱼+身),候令进攻台湾城”。 5_%C!NP6V:@
[b]围困海上堡垒,荷军献城投降[/b] 台湾城是荷兰殖民者在台湾的统治中心,城堡坚固,防御设施完整。城周长200多丈,高3丈多,分3层,下层深入地下1丈多,“城垣用糖水调灰垒砖,坚于石”。城四隅向外突出,置炮数十尊。荷军炮火密集,射程远,封锁了周围每条通道。城内荷军尚有870人,凭借城堡继续顽抗。但是赤嵌城被郑军占领之后,台湾城已是一座孤城,城内缺粮、缺水,荷军处境十分困难;加之当时南信风季节刚刚开始,要等待6个月进入北信风季节后,才能将台湾的有关情况告知巴达维亚,然后再等6个月才能利用下一次南信风季节取得巴达维亚的援助,防守更加困难。 郑成功迫降赤嵌城后,为了牵制台湾城荷军,即派兵前往七鲲(鱼+身)设伏。荷军行至七鲲(鱼+身)时,还没来得及列阵对垒,即被郑军埋伏的藤牌军冲垮,死伤过半,其余士卒狼狈退回台湾城。郑成功命令士兵立栅栏、设炮台,加强对七鲲(鱼+身)的防守,同时令杨英、何廷斌以粟6000石、糖3000石补给军队。 自四月初以来,双方一直进行着零星战斗。郑成功一方面积极准备攻城,一方面于四月十二日和二十二日,两次写信给揆一,令其投降。又调集28门大炮,于二十四日凌晨摧毁了台湾城大部分胸墙。荷军于城上集中枪炮还击,并出城抢夺郑军大炮,被郑军弓箭手击退。 郑成功鉴于台湾城城池坚固,强攻一时难以得手,为了减少伤亡,进一步做好准备,决定采既“围困俟其自降”的方针。他一方面派遣提督马信率兵扎营台湾街围困荷军,一方面把各镇兵力分驻各地屯垦。同时,郑成功还到高山族人民聚居的四大社(新港、目加溜湾.肖垅、麻豆,均在今台南县)进行巡视,受到当地人民的热烈欢迎。 五月二日,郑军第二梯队6000人在黄安等将领的率领下,乘船20艘抵达台湾。郑军的兵力得到加强,供给得到补充后,从五月五日开始,在所有通向城堡的街道上都筑起防栅,并挖了一条很宽的壕沟,围困荷军。郑成功又三次写信劝揆一投降。揆一仍幻想巴达维亚会派兵增援,拒绝投降。 五月二十八日,荷兰殖民当局得到荷军在赤嵌城战败和台湾城被围的消息后,匆忙拼凑了700名士兵、10艘军舰,由雅科布·考乌率领,经过38天航行,于七月十八日到达台湾海面。他们见郑军战船阵容雄壮,踌躇不前,加之风浪很大,在海上停留了将近一个月之后,才有5艘战船在台湾城附近海面碇泊。其中“厄克”号触礁沉没,船上士兵被郑军俘虏。郑成功从俘虏口中得知荷兰援军兵力情况后,加紧进行围城和打援部署。 七月二十一日,驻台湾荷军当局决定:用增援的舰船和士兵,把郑军逐出台湾城市区,并击毁停泊在赤嵌城附近航道上的郑军船只,以摆脱被围困境。荷军分水、陆两路向郑军发起进攻。海上,荷舰企图迂回郑军侧后,焚烧船只,反被郑军包围。郑水军隐蔽岸边,当敌舰闯入埋伏圈后,立即万炮齐发。经过一小时激战,击毁荷舰两艘,俘获小艇三艘,使荷兰援军损失了一个艇长,一个尉官,一个护旗军曹和128名士兵,另有一些人负伤。荷军其余舰船逃往巴达维亚。陆上,荷军的进攻同样遭到失败。此后,荷军再也不敢轻易与郑军交战。 台湾城的荷军被围数月,军粮得不到补给,因而士气低落,不愿再战。十月,揆一为了挽救行将灭亡的命运,企图与清军勾结,夹击郑成功军。揆一的使者到福建后,清军要求荷兰人先派战舰帮助他们攻打厦门,然后再解荷军之围,揆一无可奈何,只好派雅科布·考乌率领漂泊在海上的3艘战舰、2只小艇前去攻袭厦门。考乌心存畏惧,中途转舵驶往暹罗(今泰国),以后又逃回巴达维亚。于是,荷军勾结清军夹击郑军的企图完全落空了,士气更加低落,不少士兵力求活命,陆续向郑军投降。 郑成功从俘虏中了解到荷军的上述情况后,决定把对荷军的封锁战术转为进攻,在对方从巴达维亚和中国大陆获得救兵之前,向热兰遮城堡的荷军发起猛烈攻击。为此,郑军增建了三座炮台,挖了许多壕沟,以遏制荷军的炮台。 1662年农历一月二十五日清晨,郑成功下令炮轰乌特利支圆堡。在两个小时内,郑军发射炮弹2500发,在该堡南部打开了一个缺口,当天即占领了该堡。郑军居高临下,立即利用此堡改建炮台,向台湾城猛烈轰击。荷军团守孤城,岌岌可危,揆一在城上督战,看到城防已被突破,手足无措。在这种情况下,郑成功派通事李仲入城劝降。李仲对揆一说:“此地非尔所有,乃前太师练兵之所。今藩主前来,是复其故土。此处离尔国遥远,安能久乎?藩主动柔远之念,不忍加害,开尔一面:凡仓库不许擅用;其余尔等珍宝珠银私积,悉听载归。如若执迷不悟,明日环山海,悉有油薪磺柴积垒齐攻。船毁城破,悔之莫及。”荷兰殖民评议会召开紧急会议,讨论形势及对策。台湾城被围已近9个月,荷军死伤1600余人,能参加战斗的士兵仅剩600百余人,且已弹尽粮绝,疾疫流行,形势已完全绝望。评议会认为:“如果继续战斗下去,可怕的命运将降临到每一个人头上,而这样坚持,对公司也没有什么好处。”揆一走投无路,只得同意由评议会出面同郑成功谈判。经过会谈,揆一“愿罢兵约降,请乞归国”。 1662年农历二月一日,荷兰驻台湾长官揆一签字投降。荷军交出了所有城堡、武器、物资,包括伤病员在内的约900名荷兰军民,最后由揆一率领,乘船撤离台湾。 至此,荷兰侵略者在台湾38年的殖民统治宣告结束,宝岛台湾又回到祖国的怀抱。 郑成功修复台湾的功绩不是用他以多少兵力打人家多少兵力来衡量的,他的意义在于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利益,捍卫了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把台湾由殖民地变会中国的领土,而有些书却会将满清击败郑成功政权当作收复台湾,其实满清只是讲台湾收归满清,而实际上把台湾从实际上地理上收复的是郑成功其意义是重大的,一点不逊色于中法战争里那些爱国军民的贡献,而200年多后满清却将台湾拱手让了出去
之前在明朝和洋夷打仗为和总能胜一篇文章里看见有人评论说郑成功25000人打人家荷兰2000多人也算胜利,那么中法战争清朝简直是天大功绩,我觉得他说的这话有点贬低郑成功修复台湾的意义.郑成功,本名森,又名福松,字明俨,福建南安人,明朝平国公郑芝龙长子。因受南明隆武皇帝倚重,授总统使、招讨大将军,赐姓朱,名成功,人称“国姓爷”。 清顺治三年(1646),郑芝龙降清。郑成功曾苦苦劝阻,未能阻止,遂率部至南澳(今属广东),起兵抗清。郑成功感到,收复台湾已不容踌躇,于是召集文武官员,讨论进军台湾问题。他认为,形势紧迫,“附近无可措足,惟台湾一地离此不远,暂取之,并可以连金、厦而抚诸岛”。然后,“广通外国,训练士卒,进则可战而复中原之地,退则可守而无内顾之忧”。于是,郑成功作出“亲征”台湾的重大决策。这是郑成功战略上的一次根本性转变,也是一个十分英明而大胆的决策。这对结束祖国的分裂局面,维护祖国的神圣主权和领土完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郑成功在酝酿、讨论收复台湾的过程中,储备粮饷,练兵造船,侦察敌情,在物资上、精神上作了周密充分的准备。其作战方针是:首先收复澎湖,作为前进基地,然后乘涨潮之机,通过鹿耳门港,于台江实施登陆作战,并切断台湾城与赤嵌城两地荷军的联系,分别予以围歼,再收复台湾全岛。_.w4S:uE7v PsCc
[b]横渡台湾海峡,占领澎湖群岛[/b] 1661年阴历二月,郑成功率领众将士在金门“祭江”,举行隆重的誓师仪式。一切准备就绪,船舰将士集结于料罗湾,候风进发。二十三日,郑成功亲自率领第一梯队自金门料罗湾放洋,向东挺进。 二十四日晨,部队横越台湾海峡,陆续到达澎湖群岛。次日。郑成功到各岛巡视,认为澎湖在军事上很重要,遂令四位将领留守,自已率军继续东征。澎湖到台湾虽然只有52海里,但如遇逆风,就十分困难。二十七日,郑成功率军驶抵柑橘屿(今东吉屿、西吉屿)海面时,突然刮起暴风,只好返回澎湖。因大风不止,郑军携带的粮食已所剩无几。如果无限期停驻澎湖候风,不仅会影响军心,更重要的是不能按预定日期开进鹿耳门港。 根据郑成功事先的调查,要顺利进入鹿耳门,必须利用每月初一日和十六日的大潮,如错过时机,就要向后推迟半个月。在这种情况下,郑成功当机立断,决定进行强渡。一些将领鉴于风大浪险,力劝郑成功不要贸然从事,要求暂缓开航。郑成功果断地说:“冰坚可渡,天意有在。……不然,官兵岂堪坐困斯岛受饿也。”于是,他下令立即起碇开船。 三十日晚,郑成功亲自率船队冒着暴风雨横渡海峡。他们同风浪搏斗了半夜,于四月一日拂晓航行到鹿耳门港外。郑成功先换乘小船,由鹿耳门登上北线尾,踏看地形,并派出精良的潜水健儿进入台江内海,侦察荷军情况。,L!f)D-A OL,A5C
[b]巧渡鹿耳门,登陆禾寮港[/b] 荷军的据点台湾城、赤嵌城位于台南市。这里海岸曲折,两城之间有一个内港,叫做台江。台江西南面有七座山屿相连,叫做七鲲(鱼+身)。每座山屿相距1里多,彼此“毗连环护”。一鲲(鱼+身)北面隔海有北线尾小岛,其间海面叫大员港(又称安平港)。北线尾北侧为鹿耳门港。荷兰人修筑的城堡台湾城在台江西侧的一鲲(鱼+身),赤嵌城在台江的东侧,互为犄角。 从外海进入台江有两条航路:一条是大员港,叫南航道,在北线尾与一鲲(鱼+身)之间;一条是北航道,在北线尾与鹿耳门屿之间,即“鹿耳门航道”。南航道口宽水深,船容易驶入,但港口有敌舰防守,陆上有重炮瞰制,必须经过战斗才能通过。北航道水浅道窄,只能通过小舟,大船必须在涨潮时才能通过。 1627年荷军曾在北线尾岛北端建有热堡,1656年在一次台风中倒塌后便不再派军防守。荷军认为,凭此“天险”,只要用舰船封锁南航道海口,与台湾城、赤嵌城的炮台相配合,就可阻止郑军登陆。 郑成功之所以选择在鹿耳门港突入,一是掌握了该地的潮汛规律,即每月初一、十六两日大潮时,水位要比平时高五六尺,大小船只均可驶入。郑成功从澎湖冒风浪而进,正是为了在初一大潮时渡鹿耳门,二是郑成功早已探测了从鹿耳门到赤嵌城的港路。所以,郑成功实施登陆作战的路线、地点的确都是正确的。 四月初一中午,鹿耳门海潮果然大涨,郑成功命令众将士按图迂回而进。郑军大小战舰顺利通过鹿耳门后,立即兵分两路:一路登上北线尾,一路驶入台江,准备在禾寮港(今台南市禾寮港街)登陆。 台湾城上的荷军原以为中国船队必从南航道驶入,忙于用大炮拦截,未料到郑成功却躲开了火力,船队从鹿耳门驶入台江,在大炮射程之外。荷兰侵略者面对浩浩荡荡的郑军船队,“骇为兵自天降”,顿时束手无策。郑军船队沿着预先测度好的港路鱼贯而人,切断了台湾城与赤嵌城荷军的联系,迅速于禾寮港登陆,并立即在台江沿岸建立起滩头阵地,准备从侧背进攻赤嵌城。在北线尾登陆的一支郑军,驻扎于鹿耳门,以牵制荷兰侵略军兵船,兼防北线尾。 台湾的汉族和高山族人民见祖国的大军到达,争先恐后地“出来迎接他们,用货车和其他工具帮助他们登陆”。 根据荷兰方面记载,郑成功的登陆行动得到中国居民中2.5万名壮士的帮助。南北路土社高山族群众闻讯接踵而至,表现了台湾人民热烈欢迎祖国军队收复台湾的爱国热情。正是由于台湾人民的大力支援,郑军不但顺利登陆,而且为分隔包围盘踞台湾的荷军创造了条件。P4z'tI7uE1l R
[b]水陆战台江,迫降赤嵌城[/b]
j g S y0gEyM 郑成功军队胜登陆,包围了赤嵌城荷军,并割断了赤嵌城与台湾城之间的联系。当时,坐镇赤嵌城的荷军司令官描难实叮属下兵力约400人,龟缩在台湾城中的荷兰侵略军长官揆一属下兵力约有1100人,战舰和小船各两只。荷军兵力虽弱,但气焰嚣张侵略者狂妄叫嚣“二十五个中国人合在一起还比不上一个荷兰兵”,“只要放一阵排枪,打中其中几个人,他们便会吓得四散逃跑,全部瓦解”。 揆一妄图凭借其船坚炮利和城堡坚固,分三路向郑军实施反扑:一路分战舰向停泊在台江的中国船只进攻,一路由贝德尔上尉(又名拔鬼子)率兵240人抵抗从北线尾登陆的郑军,一路由阿尔多普上尉率兵力200名乘船增援赤嵌城。 郑军从禾寮港登陆扎营后,即遭到赤嵌城荷军的炮击。同时,荷军又放火焚烧马厩、粟仓。郑成功“恐被焚烧粮粟”,派杨英等率军前往看守堵御。接着,郑成功调整了部署:命令左虎卫王大雄、右虎卫陈蟒率领统船控制鹿耳门海口,以便接应第二梯队登陆;令宣教前镇陈泽率兵防守北线尾一带,以保障主力侧后安全,并置台湾城荷军于腹背受敌的境地,另派兵一部监视台江江面,切断赤嵌城与台湾城的联系,为从海、陆两面打败荷兰侵略军的反扑作好了准备。 四月初三,在北路发生了北线尾陆战。北线尾是一个不到一平方公里的沙洲,南端与台湾城相对,北端临鹿耳门航道。荷军贝德尔上尉趁郑军刚刚登陆,率领240名士兵,乘船沿台江岸边急驶北线尾,上岸后即分两路向郑军反扑。 贝德尔指挥荷军以12人为一排,疏开战斗队形放排枪,逼近郑军。陈泽率大部兵力从正面迎击,另派一部分兵力迂回到敌军侧后,夹击荷军。荷兰文献记载:郑军“箭如骤雨,连天空似乎都昏黑起来”。 贝德尔发现自己腹背受敌,手足无措。他所指挥的荷军士兵的勇气,这时则完全为恐惧所代替,许多人甚至还没有开火便把枪丢掉了。他们抱头鼠窜,落荒而逃。郑军乘胜猛攻,将荷军“一鼓而歼”,“夷将拔鬼子战死阵中,余夷被杀殆尽”。 南路增援赤嵌城的荷军,也被郑军战败。这支200人组成的援军由阿尔多普上尉率领,乘船沿台江南岸驶往赤嵌城,企图为描难实叮解围。郑成功发现后,立即出动“铁人”军还击。他们双手挥舞大刀(荷兰人称为“豆腐刀”),奋勇向荷军砍去。200名荷军士兵只有60名爬上岸,当即被“铁人”军消灭。阿尔多普率残部逃回台湾城。 阿尔多普出援失败,赤嵌城守敌越发着急。描难实叮派人前往台湾城,要求揆一再派百余人救援赤嵌城。评议会研究,台湾城的处境危险,兵力不足,“如果再派出一支援军,则用以保卫热兰遮城堡及其周围地区的全部后备军将不足500名。而这支队伍又是战斗力最弱、最缺乏作战经验的士兵所组成的,所以决定拒绝普罗文查要塞司令的请求”。 荷兰海军以仅有的两艘战舰和两艘小艇阻击郑军。荷军战舰船体很大,设备先进。郑成功以60艘大型帆船包围荷兰战舰,荷舰“赫克托”号首先开炮,其他战舰也跟着开火,郑军水师在镇将陈广和陈冲的指挥下,个个奋勇争先。经过激烈战斗,“赫克托”号被击沉。其他战舰企图逃跑,又被郑军舰船紧紧包围。郑军用五六只大帆船尾追“格拉弗兰”号和“白鹭”号,展开接舷战、肉搏战。英勇的郑军士兵冒着敌人的炮火爬上“格拉弗兰”号,砍断船靠,又用铁链扣住敌舰船头斜桅,放火焚烧。“格拉弗兰”号和“白鹭”号受重创挣脱逃跑,通信船“伯玛丽亚”号战败后逃往巴达维亚。 荷兰海、陆作战均告失败,赤嵌城和台湾城已成为两座孤立的城堡,相互间的联系完全割断。荷方承认,当时赤嵌城守军“力量单薄,处境危急”,“热兰遮城堡也由于地势关系,难以坚守,热兰遮市区更是完全处于敌军的包围和控制之下”。 郑成功随即加紧对赤嵌城的包围。该城周围45丈,高3丈6尺,城墙上有4座炮楼。四月三日,郑军的士兵在赤嵌城外抓到了描难实叮的弟弟和弟媳。郑成功对他们讲明利害,令其回城,劝说描难实叮投降。接着,又派部将杨朝栋和翻译吴迈、李仲前往劝降,表示绝对不会加害他们,并允许荷兰人带走自己的财产。四月四日,赤嵌城的水源被台湾人民切断。描难实叮见援兵无望,孤城难守,不得不挂白旗投降。这样,郑成功在登陆后第四天,就收复了赤嵌城。 描难实叮投降后,奉郑成功之命前往台湾城劝揆一无条件投降,遭到揆一拒绝。郑成功与诸将分析形势,认为不给侵略者以迎头痛击,敌人是不肯投降的,于是命令军队从鲲(鱼+身)南端登陆,“移扎鲲(鱼+身)山即一鲲(鱼+身),候令进攻台湾城”。 5_%C!NP6V:@
[b]围困海上堡垒,荷军献城投降[/b] 台湾城是荷兰殖民者在台湾的统治中心,城堡坚固,防御设施完整。城周长200多丈,高3丈多,分3层,下层深入地下1丈多,“城垣用糖水调灰垒砖,坚于石”。城四隅向外突出,置炮数十尊。荷军炮火密集,射程远,封锁了周围每条通道。城内荷军尚有870人,凭借城堡继续顽抗。但是赤嵌城被郑军占领之后,台湾城已是一座孤城,城内缺粮、缺水,荷军处境十分困难;加之当时南信风季节刚刚开始,要等待6个月进入北信风季节后,才能将台湾的有关情况告知巴达维亚,然后再等6个月才能利用下一次南信风季节取得巴达维亚的援助,防守更加困难。 郑成功迫降赤嵌城后,为了牵制台湾城荷军,即派兵前往七鲲(鱼+身)设伏。荷军行至七鲲(鱼+身)时,还没来得及列阵对垒,即被郑军埋伏的藤牌军冲垮,死伤过半,其余士卒狼狈退回台湾城。郑成功命令士兵立栅栏、设炮台,加强对七鲲(鱼+身)的防守,同时令杨英、何廷斌以粟6000石、糖3000石补给军队。 自四月初以来,双方一直进行着零星战斗。郑成功一方面积极准备攻城,一方面于四月十二日和二十二日,两次写信给揆一,令其投降。又调集28门大炮,于二十四日凌晨摧毁了台湾城大部分胸墙。荷军于城上集中枪炮还击,并出城抢夺郑军大炮,被郑军弓箭手击退。 郑成功鉴于台湾城城池坚固,强攻一时难以得手,为了减少伤亡,进一步做好准备,决定采既“围困俟其自降”的方针。他一方面派遣提督马信率兵扎营台湾街围困荷军,一方面把各镇兵力分驻各地屯垦。同时,郑成功还到高山族人民聚居的四大社(新港、目加溜湾.肖垅、麻豆,均在今台南县)进行巡视,受到当地人民的热烈欢迎。 五月二日,郑军第二梯队6000人在黄安等将领的率领下,乘船20艘抵达台湾。郑军的兵力得到加强,供给得到补充后,从五月五日开始,在所有通向城堡的街道上都筑起防栅,并挖了一条很宽的壕沟,围困荷军。郑成功又三次写信劝揆一投降。揆一仍幻想巴达维亚会派兵增援,拒绝投降。 五月二十八日,荷兰殖民当局得到荷军在赤嵌城战败和台湾城被围的消息后,匆忙拼凑了700名士兵、10艘军舰,由雅科布·考乌率领,经过38天航行,于七月十八日到达台湾海面。他们见郑军战船阵容雄壮,踌躇不前,加之风浪很大,在海上停留了将近一个月之后,才有5艘战船在台湾城附近海面碇泊。其中“厄克”号触礁沉没,船上士兵被郑军俘虏。郑成功从俘虏口中得知荷兰援军兵力情况后,加紧进行围城和打援部署。 七月二十一日,驻台湾荷军当局决定:用增援的舰船和士兵,把郑军逐出台湾城市区,并击毁停泊在赤嵌城附近航道上的郑军船只,以摆脱被围困境。荷军分水、陆两路向郑军发起进攻。海上,荷舰企图迂回郑军侧后,焚烧船只,反被郑军包围。郑水军隐蔽岸边,当敌舰闯入埋伏圈后,立即万炮齐发。经过一小时激战,击毁荷舰两艘,俘获小艇三艘,使荷兰援军损失了一个艇长,一个尉官,一个护旗军曹和128名士兵,另有一些人负伤。荷军其余舰船逃往巴达维亚。陆上,荷军的进攻同样遭到失败。此后,荷军再也不敢轻易与郑军交战。 台湾城的荷军被围数月,军粮得不到补给,因而士气低落,不愿再战。十月,揆一为了挽救行将灭亡的命运,企图与清军勾结,夹击郑成功军。揆一的使者到福建后,清军要求荷兰人先派战舰帮助他们攻打厦门,然后再解荷军之围,揆一无可奈何,只好派雅科布·考乌率领漂泊在海上的3艘战舰、2只小艇前去攻袭厦门。考乌心存畏惧,中途转舵驶往暹罗(今泰国),以后又逃回巴达维亚。于是,荷军勾结清军夹击郑军的企图完全落空了,士气更加低落,不少士兵力求活命,陆续向郑军投降。 郑成功从俘虏中了解到荷军的上述情况后,决定把对荷军的封锁战术转为进攻,在对方从巴达维亚和中国大陆获得救兵之前,向热兰遮城堡的荷军发起猛烈攻击。为此,郑军增建了三座炮台,挖了许多壕沟,以遏制荷军的炮台。 1662年农历一月二十五日清晨,郑成功下令炮轰乌特利支圆堡。在两个小时内,郑军发射炮弹2500发,在该堡南部打开了一个缺口,当天即占领了该堡。郑军居高临下,立即利用此堡改建炮台,向台湾城猛烈轰击。荷军团守孤城,岌岌可危,揆一在城上督战,看到城防已被突破,手足无措。在这种情况下,郑成功派通事李仲入城劝降。李仲对揆一说:“此地非尔所有,乃前太师练兵之所。今藩主前来,是复其故土。此处离尔国遥远,安能久乎?藩主动柔远之念,不忍加害,开尔一面:凡仓库不许擅用;其余尔等珍宝珠银私积,悉听载归。如若执迷不悟,明日环山海,悉有油薪磺柴积垒齐攻。船毁城破,悔之莫及。”荷兰殖民评议会召开紧急会议,讨论形势及对策。台湾城被围已近9个月,荷军死伤1600余人,能参加战斗的士兵仅剩600百余人,且已弹尽粮绝,疾疫流行,形势已完全绝望。评议会认为:“如果继续战斗下去,可怕的命运将降临到每一个人头上,而这样坚持,对公司也没有什么好处。”揆一走投无路,只得同意由评议会出面同郑成功谈判。经过会谈,揆一“愿罢兵约降,请乞归国”。 1662年农历二月一日,荷兰驻台湾长官揆一签字投降。荷军交出了所有城堡、武器、物资,包括伤病员在内的约900名荷兰军民,最后由揆一率领,乘船撤离台湾。 至此,荷兰侵略者在台湾38年的殖民统治宣告结束,宝岛台湾又回到祖国的怀抱。 郑成功修复台湾的功绩不是用他以多少兵力打人家多少兵力来衡量的,他的意义在于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利益,捍卫了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把台湾由殖民地变会中国的领土,而有些书却会将满清击败郑成功政权当作收复台湾,其实满清只是讲台湾收归满清,而实际上把台湾从实际上地理上收复的是郑成功其意义是重大的,一点不逊色于中法战争里那些爱国军民的贡献,而200年多后满清却将台湾拱手让了出去
展开全部
荷兰侵略者凭借高大坚固的铁甲舰和舰上的大炮,企图负隅顽抗。英勇的郑军官兵冒着敌人密集的炮火,驾着舰船向敌舰冲去。他们将敌军舰队团团围住,是敌人的大炮失去了威力。随着‘‘轰隆’’一声巨响,所有的舰船都震动起来,海面掀起十几丈高的水柱。原来是一个炮手瞄准敌舰放了一炮,刚巧打中了弹药库。那艘敌舰被炸成许多碎片,飞向天空。敌人惊恐万状,敌军舰队乱作一团。郑军官兵趁势用钩子钩住敌舰,一个个跳了上去。敌舰官兵无法逃脱,只好统统举手投降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权威回答:
南明永历十五年(1661年/清顺治十八年),郑成功亲率将士二万五千、战船数百艘,自金门料罗湾出发,经澎湖,向台湾进军。荷兰於台湾拥有两大防御要塞,一为位於大员的热兰遮城(Fort Zeelandia,今台南市安平古堡),二为位於台江内陆赤崁地方的普罗民遮城。四月初一(1661年4月30日),郑军经由鹿耳门海道进入台江内海并於禾寮港(今台南县永康市开元寺附近)登陆,意图先求取防御薄弱的普罗民遮城(Provinta,今台南赤崁楼)。随后郑军在台江海域与荷兰军舰展开海战,击沉荷军舰Hector号,取得台江内海控制权,并同时在北线尾地区击败荷兰陆军,以优势兵力包围普罗民遮城。不久,於四月五日(1661年5月4日)即迫使普罗民遮城守军出降。五月二日,郑成功改赤崁地方为东都明京,设一府二县,以府为承天府,天兴县、万年县。
在取得普罗民遮城做为据点之后,郑军随即由海、陆两面围困热兰遮城。由於考虑到两万大军的粮饷调度不易,郑成功并没有做持久战的打算,一开始即对热兰遮城施压,试图胁迫荷兰军队投降。遭荷兰大员长官揆一(Frederik Coyett)拒绝其投降要求之后,郑成功一度下令强攻热兰遮城,却遭遇荷军极顽强抵抗,郑军损失惨重。由於强攻不下,加之大军粮食短缺,使得郑成功被迫改变策略,派出大部分的军队至南北各地屯田、徵收钱粮,以解大军乏粮的燃眉之急,对热兰遮城改采长期包围的战略。
南明永历十五年(1661年/清顺治十八年)七月,荷兰东印度公司从巴达维亚调遣的援军抵达大员,除了六百多名士兵、十一艘军舰以外,增援部队亦为热兰遮城带来大量补给品与火药。时郑成功的军力仍分散台湾各地实行任务,驻守於大员以及普罗民遮市镇的军力预估不到三千,遂使荷兰军重新燃起反扑的希望。七月中旬,停泊於外海的荷兰援军遭遇强风侵袭,被迫离开大员海岸,前往澎湖躲避风雨;其中荷兰军舰Urck号不幸搁浅,船上人员皆遭郑军俘虏。此一变故,使郑军获得整备的暂机,待荷兰军舰於八月回到大员海域时,郑军虽未能调回多数兵力,却已然完成作战的准备。八月中旬,荷、郑两军於台江内海展开激烈海战,郑军大获全胜,击沉一艘荷兰军舰,并夺取船只数艘,自此荷军丧失主动出击的能力。
南明永历十五年十二月(1662年1月/清顺治十八年),德籍荷兰士官Hans Jeuriaen Rade叛逃,郑成功在其提供之情报的帮助下,炮轰击毁热兰遮城的乌特勒支碉堡,使热兰遮城之破终成定局。十二月八日(1662年1月28日),荷兰大员长官揆一修书予郑成功,表示同意「和谈」。几经谈判,荷兰人终於永历十五年十二月二十日(1662年2月9日)向郑成功屈服,退出台湾。
南明永历十五年(1661年/清顺治十八年),郑成功亲率将士二万五千、战船数百艘,自金门料罗湾出发,经澎湖,向台湾进军。荷兰於台湾拥有两大防御要塞,一为位於大员的热兰遮城(Fort Zeelandia,今台南市安平古堡),二为位於台江内陆赤崁地方的普罗民遮城。四月初一(1661年4月30日),郑军经由鹿耳门海道进入台江内海并於禾寮港(今台南县永康市开元寺附近)登陆,意图先求取防御薄弱的普罗民遮城(Provinta,今台南赤崁楼)。随后郑军在台江海域与荷兰军舰展开海战,击沉荷军舰Hector号,取得台江内海控制权,并同时在北线尾地区击败荷兰陆军,以优势兵力包围普罗民遮城。不久,於四月五日(1661年5月4日)即迫使普罗民遮城守军出降。五月二日,郑成功改赤崁地方为东都明京,设一府二县,以府为承天府,天兴县、万年县。
在取得普罗民遮城做为据点之后,郑军随即由海、陆两面围困热兰遮城。由於考虑到两万大军的粮饷调度不易,郑成功并没有做持久战的打算,一开始即对热兰遮城施压,试图胁迫荷兰军队投降。遭荷兰大员长官揆一(Frederik Coyett)拒绝其投降要求之后,郑成功一度下令强攻热兰遮城,却遭遇荷军极顽强抵抗,郑军损失惨重。由於强攻不下,加之大军粮食短缺,使得郑成功被迫改变策略,派出大部分的军队至南北各地屯田、徵收钱粮,以解大军乏粮的燃眉之急,对热兰遮城改采长期包围的战略。
南明永历十五年(1661年/清顺治十八年)七月,荷兰东印度公司从巴达维亚调遣的援军抵达大员,除了六百多名士兵、十一艘军舰以外,增援部队亦为热兰遮城带来大量补给品与火药。时郑成功的军力仍分散台湾各地实行任务,驻守於大员以及普罗民遮市镇的军力预估不到三千,遂使荷兰军重新燃起反扑的希望。七月中旬,停泊於外海的荷兰援军遭遇强风侵袭,被迫离开大员海岸,前往澎湖躲避风雨;其中荷兰军舰Urck号不幸搁浅,船上人员皆遭郑军俘虏。此一变故,使郑军获得整备的暂机,待荷兰军舰於八月回到大员海域时,郑军虽未能调回多数兵力,却已然完成作战的准备。八月中旬,荷、郑两军於台江内海展开激烈海战,郑军大获全胜,击沉一艘荷兰军舰,并夺取船只数艘,自此荷军丧失主动出击的能力。
南明永历十五年十二月(1662年1月/清顺治十八年),德籍荷兰士官Hans Jeuriaen Rade叛逃,郑成功在其提供之情报的帮助下,炮轰击毁热兰遮城的乌特勒支碉堡,使热兰遮城之破终成定局。十二月八日(1662年1月28日),荷兰大员长官揆一修书予郑成功,表示同意「和谈」。几经谈判,荷兰人终於永历十五年十二月二十日(1662年2月9日)向郑成功屈服,退出台湾。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