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那些官职没有实权
3个回答
展开全部
散官:有官名而无固定职事之官。
勋官:授给有功官员的一种荣誉称号,没有实职。
爵位:爵号,官位。
职官又称职事官,职者,执也.就是具体行使某种权力施行某些职责的官位.如中央三省六部官员(宰相/各部尚书/左右侍郎),地方省府州县官(总督/巡抚/知府/知县)等.
散官又称散阶,与职官相对,散官不从事具体的任务,而是一种荣誉称号.如开府仪同三司/大夫/侍郎/将军/校尉等衔.
散官与职官的关系,唐宋以前,是先授阶(散阶)而后根据阶来授官,可以比阶的品位高也可以比阶的品位低.如"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就是以大司马大将军(散阶)的身份具体从事尚书(职官)的事情;明清与唐宋以前相反,是先授官(职官)而后授阶.
职官和散阶之外还有一种等级制是勋官。勋官产生于北周,主要用于奖励作战有功的战士,后渐及于朝官。因此,在官阶、封爵之外,又多了一种表示等级的制度。勋官与散官有一定关系,如唐典里规定:五品以上者勋官,番上四年,六品以下番上五年,可以被简选授予散官。简选不从第者,五品以上与六品以下分别再得番上四年与五年;再简选时没有选中的,十二年者再番上六年,八年者再番上四年,等等。没有取得散官的勋官,仅仅比平民的身份略高一点。勋官与平民不同之处:一是勋官依令由政府授给勋田;二是在刑法上,勋官和职事官、散官的待遇一样,其祖父母、父母、兄弟、姊妹、妻、子孙犯流罪以下,可以减—等;三是有充任吏胥的资格,如唐制勋官五品以上者,可以任州镇仓督、州县市今、录事等,六品以下可充任里正;四是有免除征役的特权,但须按规定到兵部和州县上番;五是法律上禁止白丁重婚,勋官则可以娶妾。它与散官的重要区别之一是主要按功劳授予,犹如汉代的取得军功爵。至明代时勋官始分文武两种,清代废除勋官,与世爵合并。
爵位秦以前是政治权力大小的标志.秦以后,爵位(分"封爵"和"赐爵"两种)不再具备行政职能,主要用于确定皇亲,功臣世袭的政治名位和经济利益.封爵历代各有差别,大致分"公,侯伯.子,男"五等;赐爵只存在于两汉,分十九等,可以买卖,因为弊端太多,遂被废止.
古代确定官职等级的方法为"品秩".曹魏以前以"秩"来确定官员身份地位的尊卑."秩"指的是官员的俸禄.如汉官员秩等为万石,中二千石,二千石,比二千石,千石,比千石,八百石等共十八等. 曹魏以后设九品之制.九品以一品为最高,九品为最低.各品又有正从之分.共十八等.九品之外更低的称为流外官.隋唐以前正四品以下各级又分上下两阶,这样九品共有三十等.职官,散官,勋官乃至爵位都以品位定等级.如明朝内阁大学士为正一品,督御史为从一品,各部尚书/各地总督为正二品,各省巡抚为从二品, 知府为正四品,知县为正七品等.
勋官:授给有功官员的一种荣誉称号,没有实职。
爵位:爵号,官位。
职官又称职事官,职者,执也.就是具体行使某种权力施行某些职责的官位.如中央三省六部官员(宰相/各部尚书/左右侍郎),地方省府州县官(总督/巡抚/知府/知县)等.
散官又称散阶,与职官相对,散官不从事具体的任务,而是一种荣誉称号.如开府仪同三司/大夫/侍郎/将军/校尉等衔.
散官与职官的关系,唐宋以前,是先授阶(散阶)而后根据阶来授官,可以比阶的品位高也可以比阶的品位低.如"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就是以大司马大将军(散阶)的身份具体从事尚书(职官)的事情;明清与唐宋以前相反,是先授官(职官)而后授阶.
职官和散阶之外还有一种等级制是勋官。勋官产生于北周,主要用于奖励作战有功的战士,后渐及于朝官。因此,在官阶、封爵之外,又多了一种表示等级的制度。勋官与散官有一定关系,如唐典里规定:五品以上者勋官,番上四年,六品以下番上五年,可以被简选授予散官。简选不从第者,五品以上与六品以下分别再得番上四年与五年;再简选时没有选中的,十二年者再番上六年,八年者再番上四年,等等。没有取得散官的勋官,仅仅比平民的身份略高一点。勋官与平民不同之处:一是勋官依令由政府授给勋田;二是在刑法上,勋官和职事官、散官的待遇一样,其祖父母、父母、兄弟、姊妹、妻、子孙犯流罪以下,可以减—等;三是有充任吏胥的资格,如唐制勋官五品以上者,可以任州镇仓督、州县市今、录事等,六品以下可充任里正;四是有免除征役的特权,但须按规定到兵部和州县上番;五是法律上禁止白丁重婚,勋官则可以娶妾。它与散官的重要区别之一是主要按功劳授予,犹如汉代的取得军功爵。至明代时勋官始分文武两种,清代废除勋官,与世爵合并。
爵位秦以前是政治权力大小的标志.秦以后,爵位(分"封爵"和"赐爵"两种)不再具备行政职能,主要用于确定皇亲,功臣世袭的政治名位和经济利益.封爵历代各有差别,大致分"公,侯伯.子,男"五等;赐爵只存在于两汉,分十九等,可以买卖,因为弊端太多,遂被废止.
古代确定官职等级的方法为"品秩".曹魏以前以"秩"来确定官员身份地位的尊卑."秩"指的是官员的俸禄.如汉官员秩等为万石,中二千石,二千石,比二千石,千石,比千石,八百石等共十八等. 曹魏以后设九品之制.九品以一品为最高,九品为最低.各品又有正从之分.共十八等.九品之外更低的称为流外官.隋唐以前正四品以下各级又分上下两阶,这样九品共有三十等.职官,散官,勋官乃至爵位都以品位定等级.如明朝内阁大学士为正一品,督御史为从一品,各部尚书/各地总督为正二品,各省巡抚为从二品, 知府为正四品,知县为正七品等.
展开全部
1太师
指两种官职,其一,古代称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后多为大官加衔,表示恩宠而无实职,如宋代赵普、文彦博等曾被加太师衔。其二,古代又称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为“东宫三师”,都是太子的老师,太师是太子太师的简称,后来也逐渐成为虚衔。如《梅花岭记》“颜太师以兵解”,颜真卿曾被加太子太师衔,故称。再如明代张居正曾有八个虚衔,最后加太子太师衔;清代洪承畴也被加封太子太师衔,其实并未给太子讲过课。
太师,中国古代职官。又名太宰,掌邦治,为六卿之首。殷纣之时,箕子为太师。周武王时,太公为太师。《大戴礼记》说:“召公为太保,周公为太傅,太公为太师。”周武王时,周公旦始居之。周公与召公分陕而治“自陕以西,召公主之,自陕而东,周公主之。”周公薨,毕公代之。汉西京初不置,平帝始复置太师官,而孔光居焉。汉东京又废。献帝初,董卓为太师,卓诛又废。魏世不置。晋既因太师而置太宰,以安平王孚居焉。” 在周朝,太保与太师、太傅合称“三公”。
指两种官职,其一,古代称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后多为大官加衔,表示恩宠而无实职,如宋代赵普、文彦博等曾被加太师衔。其二,古代又称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为“东宫三师”,都是太子的老师,太师是太子太师的简称,后来也逐渐成为虚衔。如《梅花岭记》“颜太师以兵解”,颜真卿曾被加太子太师衔,故称。再如明代张居正曾有八个虚衔,最后加太子太师衔;清代洪承畴也被加封太子太师衔,其实并未给太子讲过课。
太师,中国古代职官。又名太宰,掌邦治,为六卿之首。殷纣之时,箕子为太师。周武王时,太公为太师。《大戴礼记》说:“召公为太保,周公为太傅,太公为太师。”周武王时,周公旦始居之。周公与召公分陕而治“自陕以西,召公主之,自陕而东,周公主之。”周公薨,毕公代之。汉西京初不置,平帝始复置太师官,而孔光居焉。汉东京又废。献帝初,董卓为太师,卓诛又废。魏世不置。晋既因太师而置太宰,以安平王孚居焉。” 在周朝,太保与太师、太傅合称“三公”。
更多追问追答
追答
(百科词条)
2太常少卿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2014-04-12
展开全部
宋朝为了进一步加强皇权,三省六部已无多少实权。 还有散官没有实权,开府仪同三司,金紫光禄大夫,从一品骠骑,振威副尉等等都没有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