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岁的孩子怎么教育
1-2岁:口欲期,培养专注力最重要的2年
口欲期的简单表现就是吃,在孩子的眼中,万物皆可吃,他会吃手,吃完大拇指吃食指,吃完食指吃中指,吃了中指吃整只手;他还会吃玩具,吃他最喜欢的变形金刚,甚至也会吃他的衣袖。
此时大多的父母会阻止孩子的这种行为,但实际上,父母的做法是完全错误的,口欲期的“吃”,只是孩子为了得到心理上的满足,就像老鼠生来会打洞一样,你阻止他,就是在破坏他的内稳态平衡。
教育家们发现,当孩子在幼时得不到心理上的满足,长大后就很难对一件事情集中注意力,像听课溜号的孩子们,很可能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所以为了培养孩子的专注力,父母要做到正常看待孩子吃手的问题,同时给孩子营造一个卫生的生活环境。最后便是当孩子有所改变进步时,及时给予肯定与鼓励。
3-4岁:空间敏感期,想象力得到大发展
这个时期,孩子喜欢堆积木,堆起来就推倒,又堆起来又推倒,反反复复;也喜欢把瓶子、罐子里的东西取出来,或者是往瓶子里装东西,装进去倒出来,一直反复。
在这期间,孩子在感受自己的身体,包括双手、双脚、皮肤、肌肉等,他们在感知整个身体与外界的关系;同时孩子对安全与危险会有自己的判断,父母可不必过于担心。
父母应该保持着微笑,陪伴着孩子做这些动手的活动,帮助孩子培养他的想象力。
5-6岁:对秩序的敏感期,好习惯的养成
一旦某件事情形成了秩序,孩子就会每天不厌其烦地进行,但一切都必须有条不紊,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出现纰漏,先后的顺序也不能被打乱,否则,就得重来一次。
从孩子的表现上,总让我们感觉到他们不可理喻。比如,收拾玩具的时候一定要按顺序;又比如在家中每个人都要穿自己的鞋子等。其实这都是孩子在通过对事物的反复演练,来学习总结做事情的一些原则和规律,同时也是通过对事物的稳定性来获得安全感的一种表现。
最大的好处就是容易帮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同时也可以发掘出孩子的一些兴趣爱好及特长等。
7-8岁:自我意识敏感期,个性凸显
从开始说“不”,到与他们产生打闹行为,再到模仿他人,渐渐的孩子有了自我意识。这时的孩子会主动将东西划分为“我的”,这样一来,“你的”也就变得格外清晰,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所有权意识。同时通过说“不”,来展现个人意志 ,一旦不顺他的意,就会大哭大闹。
此时孩子的表现完全以自我为中心。他会喜欢纠正父母的话,如:老师不是这样说的;又比如,孩子会严格管控自己的玩具,衣物,不许别人动,此时的他对“占有”特别感兴趣。
这其实不是坏事,为什么呢?孩子正在通过自己的理解去说“不”,正在通过自己的坚持来确认自己的思想,而此时的思想虽然可能就是简单的自我与他人的关系,但这对于孩子时期的他们却十分重要。
父母要做的也很简单,一来允许孩子有个性,二来引导孩子正确建立个性,三来通过自己的行动教导孩子分享的重要性!
这就是孩子一生中的“黄金八年”,是学习和认知最关键的阶段,只可惜大多数父母都忽略了,没有采用正确的方法,很遗憾。
6岁的孩子是最难应付的。孩子从4岁到5岁,进步很显著,但从5岁到6岁,很多大人觉得他们好像停止了成长似的。
其实,孩子的成长过程宛如一座山,有小坡也有大坡,而6岁的孩子就处在大坡的年龄,这对他们而言是个混乱期。
一旦超越这种混乱期就会步入另一个转折点,7岁之前他们一般都能变成一个较规矩的小学生。
大人眼中的6岁儿通常是粗鲁而忙碌的。不论做什么事总是全力以赴,甚至有人阻挠他们玩游戏时,他们还会毫不客气地把对方赶走。因此有很多母亲会生气地说:“这个家就好像是小孩子的一样。”
6岁儿对别人的态度也显得傲慢无礼,有些母亲不禁摇头说:“这孩子真是越来越不像话了。”但是孩子高兴的时候还是很听话的,并非一直都难以应付。另外,他们与同伴之间的纠纷会急剧增加,也因此容易受到大孩子的排斥,同时也让幼小孩子感到畏惧。而且6岁儿的感觉很敏感,一点芝麻小事就耿耿于怀或产生不安。他们常会在白天因恐惧和不安而啼哭。除了以上这些,6岁儿还有很多令人不解的地方。
善变的小天使
6岁儿的心情常被称为“晴时多云偶阵雨”,前一刻还高高兴兴的,后一刻就因为一点芝麻小事而发脾气,尤其是被责备时情绪更为激动。比如,正在专心堆积木时,被父亲的大衣不小心碰倒;或者叫妈妈时,妈妈未能即刻出现等。
这时候大人可能会考虑以权威来纠正他,但是这么做对一个正在发脾气的小孩是不太有效的,因为他们根本听不进别人的话。要使孩子平静下来,必须视儿童的个性而定,没有一定的方法。例如,比较内向的孩子,让他独处一会即能恢复平静;相反,有些小孩一独处反而更闹得不可收拾,大人最好设法了解他们的个性与当时的心情。不过,不论是哪一类型的小孩,在他发脾气时恐怕没人可应付得了。
重要的是,等他们的脾气平息下来以后,一定要让他们反省自己为何如此?如何才能防止?他发脾气时周遭的人有多难过?大多数的6岁儿脾气一旦发过后,只要心平气和地告诉他,他都能承认并存有改过之心。
不过,尽管经常反省,6岁儿仍然有善变的情形而且产生极端的变化。比如,有时非常疼爱家中饲养的小狗,有时又把它扔在地上又踢又喊地说:
“我要杀死你!”那是因为他们对自己的心情和行动缺乏控制能力。
父母发觉孩子有这种极端情绪变化时,不妨故意和他多说话,比如:“你很会照顾这条狗。”“它好像比较喜欢你而不喜欢妈妈哦!”用这样称赞加上幽默的口吻进行交谈
重要的是家长的榜样力量如果做得好他就会很好的,所以父母的责任重大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