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草》(鲁迅)的时代背景

лл... лл 展开
 我来答
月影邦邦主
2007-11-16 · TA获得超过1246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77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43万
展开全部
  真正为他自己写作的,鲁迅自己交代得很清楚,就是《野草》。

  鲁迅说,《野草》里面有我的哲学,而且他说,《野草》是属于我自己的。他不希望青年们看他的《野草》,那是完全属于他个人的东西,是最具有鲁迅个性、最属于鲁迅个人话语的一个作品。鲁迅的《野草》就成为我们去接近鲁迅灵魂的一个窗口,或者提供了一个途径,我们可以通过《野草》去了解那些也许是更真实的鲁迅的思想。当然,即使是《野草》,也仍然有所遮蔽,只不过相对于其他作品来说,它遮蔽得少一点。因此,《野草》里充满着更多的可怕的、悲凉的、充满绝望之意的那样的鲁迅的声音。今天我来漫谈鲁迅,主要是和同学们讨论鲁迅的《野草》,讨论鲁迅的《野草》里的哲学。鲁迅自己说,他的《野草》是在夜间写作的。所谓夜间写作意味着什么呢?鲁迅说过,一个人在白天和在晚上是不一样的。在白天,包括此刻,我们都穿着衣服,都戴着一个面具。譬如我现在是戴着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的面具出现在诸位面前的,这个面具对我是有所遮蔽的。到了晚上,特别是到一个人独处的时候,面具摘下了,衣服脱下了,面对一个赤裸裸的自我。但是还不行,因为还有皮肤,这皮肤也是个遮盖物,因此必须把皮肤掀开来,露出里面那个血淋淋的筋肉,那才是最真实的。这是血淋淋的真实,但是有多少人敢于正视它呢?在这个意义上说,鲁迅的《野草》是一个地狱,当我们面对《野草》的时候,就有一个问题:你敢不敢正视血淋淋的真实。如果你敢,你就进去;你不敢,用鲁迅的话来说,“趁早离开”。今天在座的诸位也有一个选择:进去还是离开?我想我们还是进去吧!
  在进去之前,还要交代两点:第一,《野草》是散文诗。诗是很难讲的,诗只能去领会;诗是含混的,要你去感悟。你觉得有那个味道,又说不出来,那你就读懂诗了,一讲诗就完了。我今天要讲课,但必须明确告诉大家,我讲课是冒着将鲁迅简化甚至歪曲的风险的。举个例子,当年北大俞平伯教授讲宋词,选了几首词念完,说:“好啊,好词!好词!好啊!”就不说了,课就结束了。(笑声)面对这样的老师,这样的讲课法,你怎么做学生?就要看你会不会听了。会听课的学生,你就会琢磨:这么多宋词中,俞先生为什么选择这几首?俞先生说“好词好词”决不是随便说的,然后你自己去读,去体会。到最后你体会到了,你也摇头晃脑:“哎呀,好好好!”你就懂了。读文学都该这么读法,别去搞那套一二三四五,中心思想、段落大意,那就糟了。(笑声、掌声)读《野草》也是这么种读法,读得似懂非懂就是懂了。(笑声)我今天讲课,是不得已而为之,听完我的讲课,如果在座的有二百人,五个人回去认真读《野草》的原著,我这个演讲就达到目的了。你一读原著,我任务就完了,你应该把我所讲的忘掉,这叫“过河拆桥”。(笑声)因此,讲课最主要的目的,不是讲一些什么东西,而是诱惑同学觉得《野草》“好啊好啊”就行了。第二,鲁迅的哲学是非常丰富和复杂的。鲁迅自己说过,有两种思想在不断起伏,一是人道主义思想,一是个性主义思想。《野草》集中讨论什么问题呢?是讨论作为个体的生命,它的深层困境这样一个问题。所以《野草》是有一定的限度的,它展现的是鲁迅哲学的一个侧面,而不是全部。

  下面我就分点来说了。第一方面,鲁迅把个体生命放在从过去到现在到将来这样一个历史的纵坐标中,来考察人的个体生命的生存困境。首先是讲“将来”。在生活中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一般人常想,改变一个环境就行了,把希望寄托到将来。所以人类关于将来,有种种幻想,譬如西方世界有乌托邦,中国世界有大同,都是属于人们的对未来的想象。人们总是想象未来是无限完美、完善的、没有矛盾、没有斗争的一个终结点,鲁迅把它概括成关于“黄金世界”的想象。对此,鲁迅提出了一个疑问:如果有一天真的到了黄金世界,还有没有黑暗?鲁迅回答说,有,不但有,还会有将叛徒处死刑的事情发生,还会有新的死亡。为什么呢?鲁迅讲了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他说人总是这样的:曾经阔气的人想复古,正在阔气的人想维持现状,还没有阔气的人想改革;过去如此,现在如此,永远如此。到了黄金世界也是一样,当然黄金世界里“阔气”的概念可能跟今天不大一样,但是那个时候仍然有曾经阔气、正在阔气、还没有阔气的人。而那些正在阔气的人,常常是掌握权力的人。还有人想继续革新,在正在掌握权力的、正在阔气的人的眼睛里看来,他就是叛徒。那些人就会利用他们所掌握的权力将这些革新者处以死刑。就是说,在一般人认为,好像黄金世界是个没有矛盾、没有斗争的世界,但是鲁迅却看见了新的矛盾、新的斗争,甚至看见了新的死亡。这就是《野草·墓碣文》里所说的“于天上看见深渊”。人们看见是天堂的地方,鲁迅看见的是深渊。由此,鲁迅得出一个非常重要的哲学结论:“至善至美的东西是不存在的。”

  围绕这样一个命题,鲁迅展开了一些论述。譬如他说,十全十美的人是不存在的。如果拿十全十美来要求人,那我们都不配活了。还有,十全十美的书也不存在。如果有的话,那么图书馆的书就没了。我们通常说一曲音乐或一幅画好到极点了,达到了一种艺术的“极境”。而鲁迅说,什么叫“极境”?“极境”就是“绝境”。当两个朋友好得不得了,恨不得穿一条裤子时,那么,你就明白了,这两个人马上要吵架了。宣布到极境的时候就是开始分裂的先兆,或者孕育着分裂的危险,所以至善至美的未来,是人类给自己制造的一个神话。鲁迅的任务正是粉碎这个神话,《野草》很多篇都是粉碎这个神话的。譬如说,《野草》里有一篇《过客》,说一个人从小开始就不断地往前走、往前走,走到半路上,遇见一个老人和一个小女孩,于是过客、老人和小女孩之间展开了一个哲学的讨论——“前方是什么”。是什么在等待着诸位呢?小女孩说,前方是一个美丽的花园。这个小女孩是一个乐观主义者,她觉得未来是美丽的花园。而那个老人说,前方是坟。那么这两个答案哪一个真实呢?显然是后者。但是确认了前方是坟之后,老人和过客之间又展开了一场争论。老人说,既然前面是坟,我就不需要再往前走了,我应该坐下来休息了。这是很多人的哲学。而过客说,我明知道前面是坟,但是我仍然要往前走,我仍然要努力、要奋斗、要反抗。所以鲁迅在给他的学生、后来成为他妻子的许广平的通信里说:你这个小鬼呀,你们年轻人是为光明而奋斗的,我可不是这样;我不相信未来是光明的,但我仍要奋斗的,我仅仅是为了要和黑暗捣乱而奋斗。这就是不同的哲学。

  《野草》第一篇叫做《秋夜》。秋天的晚上,如果你走出庭院,你可以看见庭院里有各种各样的花草。墙角有一朵粉红色的小花被秋风吹得浑身发抖,脸涨得通红,但是她却微笑着,她是乐观主义者。她为什么微笑呢?因为有一个诗人告诉她,虽然现在是秋天,但秋天过去春天就要到来了。英国诗人雪莱说过:“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我不知道诸位读了怎么样,像我们这样的五六十年代的大学生们,这首诗给我们以巨大的鼓舞。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一想到现在是冬天,但是,冬天来了就意味着春天要来,于是我们就乐观了,我们就奋斗了。(掌声)这小红花的乐观主义,是建立在一个什么样的逻辑前提下的呢?是建立在春天必然到来,而且来了就不走了,春天永驻,这样一个前提下的乐观主义。但是大家知道,这样一个前提是虚妄的命题,是一个伪命题。而在小红花的旁边,正好有一棵枣树。枣树也做了个梦,做了一个落叶的梦。什么梦呢?就是现在是秋天,秋天过去了是春天,但是春天过去了又是秋天。但是这棵枣树,即使明知道春天来了要走,明知道春天之后是秋天,它仍然把它铁一样的枝干笔直伸向天空。也就是说,枣树的反抗是不以春天是否到来,不以春天是否永驻为前提。来也罢,不来也罢,永驻也罢,不永驻也罢,反正我就要反抗。这就是两种哲学,前者是年轻人的乐观主义,建立在一个虚妄的命题下;后者是中年人和老年人的悲观主义,但是它是建立在一个面对现实的基础上的。

  鲁迅就是这样粉碎了这种关于未来的神话,以堵住我们一种精神的退路。“未来”不行,那么“过去”怎么样呢?于是,人们又给自己制造了种种关于过去的神话,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怀旧情绪。当今之中国,是充满了怀旧情绪的。譬如我这次到南京来,参加南师附中百年校庆的筹备会,来的都是白发苍苍的老校友。我们来干什么呢?我们就是来怀旧的,说当年的附中多么好啊!(笑声)每一次聚会都是怀旧的会,而且你可以发现一个规律,在这个怀旧会里最起劲同学,大概是现实处境不甚好的。现实处境很好的同学,一般对这个不太感兴趣。(笑声)人们用怀旧来安慰自己,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心灵破碎了,需要怀旧以弥补自己破碎的心灵,因此自觉不自觉地就把过去美化了、理想化了,甚至把它神化了。最近这几年,大家经常请老将军来作报告。老将军每次报告都说老夫我当年如何如何勇(笑声),如何如何打胜仗。我这个人可能受鲁迅影响太深,比较讨厌,我听报告时常常想:这些老战士难道他们一辈子永远打胜仗吗?他们打过败仗没有?我想可能打败仗比打胜仗的时间要多得多。他为什么不回忆当年打败仗的时候,如何狼狈,如何悲惨,如何可笑呢?这其实是人之常情。人总是避重就轻,总是把那些苦难的、不幸的、不愉快的事情尽量地忘掉,把那些美好的、愉快的、轻松的,尽量地凸现出来。人的这种记忆的选择性,这种避重就轻的选择性,是可以理解的。但是鲁迅之为鲁迅,或者说鲁迅之可恶,就在于他有悖于常情,他的感情选择和常人不一样。他不是避重就轻,而是避轻就重。哪样不愉快,他偏回忆哪一样。

  在《野草》里面有一篇很有名的文章,是回忆童年生活的,叫《风筝》。这篇文章已经选进了中学语文课本里了。大家不妨把鲁迅这篇《风筝》和当下许多作家所写的回忆童年的文章来作一个对比,你会发现,鲁迅在回忆他的童年的时候,他什么也不回忆,他只回忆一件事。就是他小时候,有一天突然发现他的小弟弟不见了,他到处找,后来在院子背后角落里找到了小弟弟。小弟弟在干什么呢?糊风筝。春天该放风筝了。作为长兄的他却勃然大怒,你怎么玩物丧志,你怎么不好好读书啊!把风筝抓过来撕了个粉碎,扔在地上踩烂了。在座的,如果你当过哥哥、姐姐,恐怕你小时候大概都不同程度上做过类似的事情,但是有谁记住呢?鲁迅记住了,而且把它提到非常高的高度。他说,这是一次精神的虐杀。既然是精神的虐杀,是不是可以挽回呢?于是鲁迅特地约了他的小弟弟两人再来放风筝。但放着放着就没劲了,两个人都已白发苍苍,还放什么风筝呢?所以这是一个不可弥补的罪过。鲁迅又想,我向弟弟当面道歉,当面忏悔,说对不起呀,弟弟呀,我犯了一个错误,请你原谅。如果弟弟说我原谅你,那么我就赎罪了,他原谅我了。但他弟弟却说,哎呀,我记不得了,我根本不知道有这事情。(笑声)这就是说,期望弟弟原谅也得不到。因此,这不仅是一次精神的虐杀,而且是一个不可挽回、不可原谅的罪过。你看,鲁迅把这事说得多可怕啊!鲁迅最后说,现在有春日的温暖和冬天的肃杀,我们选择什么?一般人都选择春日,没有人去选择冬天的肃杀,但他说我宁愿躲到冬天的肃杀里,而不愿意跑到春日的温暖里去。他的感情选择非常特别,为什么呢?因为冬天的肃杀更接近真实,而春天的温暖,是人自己给自己制造的一个神话,是一个精神的避难所。

  “过去”这个神话也打破了,人还有什么地方可以逃呢?就是死亡。一般老百姓会说,哎呀,我活够了,活一辈子了,死了就一了百了了。但是“讨厌的”鲁迅要提一个问题:死后,怎么样?喜欢追问“以后”,是鲁迅思维的特点,鲁迅总是追问以后怎么样。五四时期最流行的妇女解放的口号是“娜拉走出家庭”,鲁迅却偏偏要问:娜拉走出家庭以后又怎么样呢?鲁迅回答说:走出了还是要回来。(笑声)现在不是很多人都提倡妇女回到家庭吗?大家说黄金世界好,鲁迅问:黄金世界到来以后,还有没有黑暗?现在鲁迅又问死后怎么样,这对“以后”的追问正是表现了鲁迅思想的彻底性。于是就有了我称之为奇文的《死后》。别的文章可以不看,这文章非读不可!是非常奇特的一个想象。鲁迅想:人如果死了,运动神经不起作用了,但是人的感觉神经还在,将会发生什么事情?他就这样想象:我死了,躺在地下,我突然觉得很不舒服,因为殡仪馆的工人粗心大意没把我的衣服弄好,折在背后,非常不舒服,但我不能动,我只能忍受着。你看,鲁迅这个人有多敏感!我躺着,上面过来一辆车子,车轮压着我的头,我都觉得牙齿发酸。这个感觉非常妙啊!压得你牙齿发酸。这还不算,有几个人走过来了,大概是来开追悼会的。一个人说:“他死了。”一个人说:“他死了。”一个人说:“他死了!”或者表示悲痛,或者表示高兴,或者表示惋惜,或者幸灾乐祸,等等。可我听了却很愤怒,我死就死,关你们什么事儿?为什么让你们或高兴或悲痛或惊讶呢?鲁迅对死后的追悼会看透了,不过是活人表演而已,与死人毫无关系。

  这还不算,一个蝇跑来了,停在我的眉毛上。如果我的运动神经还在,很简单,手一挥就把它挥走了。但我不能动,我只能忍受。你想这多难过?一跳一缩一跳一缩,这还不算,它又跑我的舌头上来了,在舔我的舌头。那么脏的蝇来舔舌头是一种什么感觉?但是我仍然忍受着。好容易它飞走了,飞就飞吧,但不,它在耳边嗡嗡叫着,说我刚才舔你是应该的,是正义的,是伟大的事业,等等,它还讲出一番道理来。我愤怒得几乎昏厥过去。一个书店小伙计送来一大堆书,说周先生,敝店最近进口了一批明版的图书,要不要啊?生意做到棺材里了,这太可怕了!因此,我就想到,死亡不是痛苦和荒谬的结束,而是更大的痛苦和更大的荒谬的继续。死亡也不是人的精神避难所,你不能逃到死亡里去。你看,过去的神话被他打破了,未来的神话也被他打破了,死亡的神话也被他打破了,一切精神避难所都不能去,只给你一条路——现在。不管现实是多么严酷,你唯一的路就是正视现实。这正是鲁迅哲学的特点。如果说中国文化传统是儒家、道家、佛家学说,还有一家就是以鲁迅为代表的五四以后的新文化。前面几种文化,尽管具体的观念不一样,但有一个共同特点:总是给人们提供这样那样的精神避难所。而以鲁迅为代表的新文化的最大特点,恰恰是要堵住一切精神避难所,人们只能来正视现实的困境。
  在《野草》里,鲁迅用了大量的篇幅塑造了许多文学的意象,而这些意象都象征着人类的某些方面的深层的困境。这里我想举三个例子。《死火》是具有鲁迅式的想象力的一篇文章。人类关于火有种种想象,总的说来,人们是把火视为一种生命的象征。但是鲁迅想象的是“死火”,他把“死亡”和“生命”并置来讨论,这是很有鲁迅特色的。我们一般人睁一双眼只看一个问题,单一地提出关于火、关于生命的问题;而鲁迅在同时考虑生命和死亡两者的关系。一般人谈到希望,就专门讨论希望问题;而鲁迅却把“希望”与“绝望”这样一对命题提出来讨论。他提出来“死火”这个意象,就同时集中了生命和死亡两种意思。我们看他是怎样展开独特想象的。他说,我做梦,梦见自己在山峰间奔驰,跑啊跑,突然从山峰上一下掉到冰谷里,往下一看,一片青白色,这青白色就是死亡的颜色。但是在一片青白色中,我突然看见了很多珊瑚样的红的影子。在死亡的颜色中出现了生命的颜色,这就是死火。于是,我和死火之间展开了一个哲学的讨论。死火对我说:先生啊,请你赶紧把我救出去,否则我将冻灭。我说好,我就把你带出冰谷。死火又说,你把我带出冰谷,我当会烧完。我只能在“冻灭”和“烧完”之间作出一个选择。
匿名用户
推荐于2017-12-16
展开全部
真正为他自己写作的,鲁迅自己交代得很清楚,就是《野草》

鲁迅说,《野草》里面有我的哲学,而且他说,《野草》是属于我自己的。他不希望青年们看他的《野草》,那是完全属于他个人的东西,是最具有鲁迅个性、最属于鲁迅个人话语的一个作品。鲁迅的《野草》就成为我们去接近鲁迅灵魂的一个窗口,或者提供了一个途径,我们可以通过《野草》去了解那些也许是更真实的鲁迅的思想。当然,即使是《野草》,也仍然有所遮蔽,只不过相对于其他作品来说,它遮蔽得少一点。因此,《野草》里充满着更多的可怕的、悲凉的、充满绝望之意的那样的鲁迅的声音。今天我来漫谈鲁迅,主要是和同学们讨论鲁迅的《野草》,讨论鲁迅的《野草》里的哲学。鲁迅自己说,他的《野草》是在夜间写作的。所谓夜间写作意味着什么呢?鲁迅说过,一个人在白天和在晚上是不一样的。在白天,包括此刻,我们都穿着衣服,都戴着一个面具。譬如我现在是戴着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的面具出现在诸位面前的,这个面具对我是有所遮蔽的。到了晚上,特别是到一个人独处的时候,面具摘下了,衣服脱下了,面对一个赤裸裸的自我。但是还不行,因为还有皮肤,这皮肤也是个遮盖物,因此必须把皮肤掀开来,露出里面那个血淋淋的筋肉,那才是最真实的。这是血淋淋的真实,但是有多少人敢于正视它呢?在这个意义上说,鲁迅的《野草》是一个地狱,当我们面对《野草》的时候,就有一个问题:你敢不敢正视血淋淋的真实。如果你敢,你就进去;你不敢,用鲁迅的话来说,“趁早离开”。今天在座的诸位也有一个选择:进去还是离开?我想我们还是进去吧!
在进去之前,还要交代两点:第一,《野草》是散文诗。诗是很难讲的,诗只能去领会;诗是含混的,要你去感悟。你觉得有那个味道,又说不出来,那你就读懂诗了,一讲诗就完了。我今天要讲课,但必须明确告诉大家,我讲课是冒着将鲁迅简化甚至歪曲的风险的。举个例子,当年北大俞平伯教授讲宋词,选了几首词念完,说:“好啊,好词!好词!好啊!”就不说了,课就结束了。(笑声)面对这样的老师,这样的讲课法,你怎么做学生?就要看你会不会听了。会听课的学生,你就会琢磨:这么多宋词中,俞先生为什么选择这几首?俞先生说“好词好词”决不是随便说的,然后你自己去读,去体会。到最后你体会到了,你也摇头晃脑:“哎呀,好好好!”你就懂了。读文学都该这么读法,别去搞那套一二三四五,中心思想、段落大意,那就糟了。(笑声、掌声)读《野草》也是这么种读法,读得似懂非懂就是懂了。(笑声)我今天讲课,是不得已而为之,听完我的讲课,如果在座的有二百人,五个人回去认真读《野草》的原著,我这个演讲就达到目的了。你一读原著,我任务就完了,你应该把我所讲的忘掉,这叫“过河拆桥”。(笑声)因此,讲课最主要的目的,不是讲一些什么东西,而是诱惑同学觉得《野草》“好啊好啊”就行了。第二,鲁迅的哲学是非常丰富和复杂的。鲁迅自己说过,有两种思想在不断起伏,一是人道主义思想,一是个性主义思想。《野草》集中讨论什么问题呢?是讨论作为个体的生命,它的深层困境这样一个问题。所以《野草》是有一定的限度的,它展现的是鲁迅哲学的一个侧面,而不是全部。

下面我就分点来说了。第一方面,鲁迅把个体生命放在从过去到现在到将来这样一个历史的纵坐标中,来考察人的个体生命的生存困境。首先是讲“将来”。在生活中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一般人常想,改变一个环境就行了,把希望寄托到将来。所以人类关于将来,有种种幻想,譬如西方世界有乌托邦,中国世界有大同,都是属于人们的对未来的想象。人们总是想象未来是无限完美、完善的、没有矛盾、没有斗争的一个终结点,鲁迅把它概括成关于“黄金世界”的想象。对此,鲁迅提出了一个疑问:如果有一天真的到了黄金世界,还有没有黑暗?鲁迅回答说,有,不但有,还会有将叛徒处死刑的事情发生,还会有新的死亡。为什么呢?鲁迅讲了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他说人总是这样的:曾经阔气的人想复古,正在阔气的人想维持现状,还没有阔气的人想改革;过去如此,现在如此,永远如此。到了黄金世界也是一样,当然黄金世界里“阔气”的概念可能跟今天不大一样,但是那个时候仍然有曾经阔气、正在阔气、还没有阔气的人。而那些正在阔气的人,常常是掌握权力的人。还有人想继续革新,在正在掌握权力的、正在阔气的人的眼睛里看来,他就是叛徒。那些人就会利用他们所掌握的权力将这些革新者处以死刑。就是说,在一般人认为,好像黄金世界是个没有矛盾、没有斗争的世界,但是鲁迅却看见了新的矛盾、新的斗争,甚至看见了新的死亡。这就是《野草·墓碣文》里所说的“于天上看见深渊”。人们看见是天堂的地方,鲁迅看见的是深渊。由此,鲁迅得出一个非常重要的哲学结论:“至善至美的东西是不存在的。”

围绕这样一个命题,鲁迅展开了一些论述。譬如他说,十全十美的人是不存在的。如果拿十全十美来要求人,那我们都不配活了。还有,十全十美的书也不存在。如果有的话,那么图书馆的书就没了。我们通常说一曲音乐或一幅画好到极点了,达到了一种艺术的“极境”。而鲁迅说,什么叫“极境”?“极境”就是“绝境”。当两个朋友好得不得了,恨不得穿一条裤子时,那么,你就明白了,这两个人马上要吵架了。宣布到极境的时候就是开始分裂的先兆,或者孕育着分裂的危险,所以至善至美的未来,是人类给自己制造的一个神话。鲁迅的任务正是粉碎这个神话,《野草》很多篇都是粉碎这个神话的。譬如说,《野草》里有一篇《过客》,说一个人从小开始就不断地往前走、往前走,走到半路上,遇见一个老人和一个小女孩,于是过客、老人和小女孩之间展开了一个哲学的讨论——“前方是什么”。是什么在等待着诸位呢?小女孩说,前方是一个美丽的花园。这个小女孩是一个乐观主义者,她觉得未来是美丽的花园。而那个老人说,前方是坟。那么这两个答案哪一个真实呢?显然是后者。但是确认了前方是坟之后,老人和过客之间又展开了一场争论。老人说,既然前面是坟,我就不需要再往前走了,我应该坐下来休息了。这是很多人的哲学。而过客说,我明知道前面是坟,但是我仍然要往前走,我仍然要努力、要奋斗、要反抗。所以鲁迅在给他的学生、后来成为他妻子的许广平的通信里说:你这个小鬼呀,你们年轻人是为光明而奋斗的,我可不是这样;我不相信未来是光明的,但我仍要奋斗的,我仅仅是为了要和黑暗捣乱而奋斗。这就是不同的哲学。

《野草》第一篇叫做《秋夜》。秋天的晚上,如果你走出庭院,你可以看见庭院里有各种各样的花草。墙角有一朵粉红色的小花被秋风吹得浑身发抖,脸涨得通红,但是她却微笑着,她是乐观主义者。她为什么微笑呢?因为有一个诗人告诉她,虽然现在是秋天,但秋天过去春天就要到来了。英国诗人雪莱说过:“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我不知道诸位读了怎么样,像我们这样的五六十年代的大学生们,这首诗给我们以巨大的鼓舞。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一想到现在是冬天,但是,冬天来了就意味着春天要来,于是我们就乐观了,我们就奋斗了。(掌声)这小红花的乐观主义,是建立在一个什么样的逻辑前提下的呢?是建立在春天必然到来,而且来了就不走了,春天永驻,这样一个前提下的乐观主义。但是大家知道,这样一个前提是虚妄的命题,是一个伪命题。而在小红花的旁边,正好有一棵枣树。枣树也做了个梦,做了一个落叶的梦。什么梦呢?就是现在是秋天,秋天过去了是春天,但是春天过去了又是秋天。但是这棵枣树,即使明知道春天来了要走,明知道春天之后是秋天,它仍然把它铁一样的枝干笔直伸向天空。也就是说,枣树的反抗是不以春天是否到来,不以春天是否永驻为前提。来也罢,不来也罢,永驻也罢,不永驻也罢,反正我就要反抗。这就是两种哲学,前者是年轻人的乐观主义,建立在一个虚妄的命题下;后者是中年人和老年人的悲观主义,但是它是建立在一个面对现实的基础上的。

鲁迅就是这样粉碎了这种关于未来的神话,以堵住我们一种精神的退路。“未来”不行,那么“过去”怎么样呢?于是,人们又给自己制造了种种关于过去的神话,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怀旧情绪。当今之中国,是充满了怀旧情绪的。譬如我这次到南京来,参加南师附中百年校庆的筹备会,来的都是白发苍苍的老校友。我们来干什么呢?我们就是来怀旧的,说当年的附中多么好啊!(笑声)每一次聚会都是怀旧的会,而且你可以发现一个规律,在这个怀旧会里最起劲同学,大概是现实处境不甚好的。现实处境很好的同学,一般对这个不太感兴趣。(笑声)人们用怀旧来安慰自己,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心灵破碎了,需要怀旧以弥补自己破碎的心灵,因此自觉不自觉地就把过去美化了、理想化了,甚至把它神化了。最近这几年,大家经常请老将军来作报告。老将军每次报告都说老夫我当年如何如何勇(笑声),如何如何打胜仗。我这个人可能受鲁迅影响太深,比较讨厌,我听报告时常常想:这些老战士难道他们一辈子永远打胜仗吗?他们打过败仗没有?我想可能打败仗比打胜仗的时间要多得多。他为什么不回忆当年打败仗的时候,如何狼狈,如何悲惨,如何可笑呢?这其实是人之常情。人总是避重就轻,总是把那些苦难的、不幸的、不愉快的事情尽量地忘掉,把那些美好的、愉快的、轻松的,尽量地凸现出来。人的这种记忆的选择性,这种避重就轻的选择性,是可以理解的。但是鲁迅之为鲁迅,或者说鲁迅之可恶,就在于他有悖于常情,他的感情选择和常人不一样。他不是避重就轻,而是避轻就重。哪样不愉快,他偏回忆哪一样。

在《野草》里面有一篇很有名的文章,是回忆童年生活的,叫《风筝》。这篇文章已经选进了中学语文课本里了。大家不妨把鲁迅这篇《风筝》和当下许多作家所写的回忆童年的文章来作一个对比,你会发现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麻跟起图楼s
2019-12-11 · TA获得超过182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3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970
展开全部
时代背景
20世纪初期,中国政治时局动荡不安,军阀混战,段祺瑞政府把持了北京政权后,中国陷入了五四运动之后最黑暗的时期。军阀政府“既摧残全国学生工人争取自由运动,惨杀无辜。又主使川湘桂粤东南东北数次战争,扰害闾阎。”五四新文化运动出现了逆转和挫折,《新青年》团体散掉后,鲁迅有种在沙漠中孤军奋战的感觉。他把自己描写成在旧战场上徘徊的余零兵卒,找不到目标和意义。而与周作人的失和以至决裂,使鲁迅极力维持的完整的家的概念不复存在,鲁迅精神家园最后的整合的依托四分五裂,再者,女师大事件也给鲁迅情绪带来很大的影响,作者鲁迅为了记述这一过程,创作了一系列反映军阀混战及内心苦闷的散文诗。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毓浦秋梵dd
2021-12-12
知道答主
回答量:3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204
展开全部
创作时间
  这首散文诗写于1925年1月28日,最初发表于1925年2月9日《语丝》周刊笫13期。关于这篇散文诗的写作时间,作者鲁迅于编成《野草》集子的时候,在文章的末尾注的是“1925年2月24日”,这个时间,比此篇散文诗在《语丝》杂志上发表的时间晚了两个多月,这应是鲁迅误记。查《鲁迅日记》,其中明确有关写作《野草》各篇的记载,只有一次,是在1925年1月28日这一天的项下,记有:“作《野草》一篇。”这一天,正是中国旧历新年的正月初五,与文章的开头相吻合。
  时代背景
  此文写于1925年,当时的中国极其混乱,帝国主义的'正在迫害中国,广大的劳动人民活较艰苦。在这种艰难的情况下,作者同广大人民一样,期望美好的未来尽快来到,故作此文寄以希望。
  鲁迅散文《好的故事》作品鉴赏
  文学赏析
  首先,作者写旧历正月初五深夜的情况,引出梦境中“好的故事”。灯火渐小,“石油”把灯罩熏得很昏暗,四周鞭炮繁响,烟雾迷漫,是“昏沉的夜”。“我”一边看书,一边朦胧睡去,“看见一个好的故事”。这里,空气的窒息、昏沉,令人厌恶,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影射。
  其次,集中写梦境中的“好的故事”。先总写。这故事“很美丽,幽雅,有趣”,有许多“美的人美的事”,错综起来“像一天云锦”,飞动起来像“万颗奔星”,幻化无穷,充满生机。这既是“好的故事”的总体形象,又是作者憧憬的理想的象征。次回忆。写梦中回忆故乡绍兴山阴道上美的人美的事。澄碧清新的江南水乡,百花竞放的山野风光,勤劳朴实的农夫村妇,时聚时散的河中倒影,水中的萍藻游鱼,诸影诸物,摇动,扩大,融和,镶着日光,发出水银色焰,瑰丽多姿,令人爱恋。这是对故乡绮丽风光的真实描写,非梦中的奇想虚化。
  再具象。写梦中所见的“现在”和“好的故事”。一写“现在”的所见与“回忆”内容相似:“水中的青天的底子,一切事物统在上面交错,织成一篇,永是生动,永是展开。”动静结合,交相辉映,构成一篇“好的故事”。“我看不见这一篇的结束”,说明美好的事物终将代替丑恶的现实,光明一定驱散黑暗。二写梦中“好的故事”。生命力极强的一丈红,大红花和斑红花在水中浮动,倒影“忽散”、“拉长”,清澈碧绿的河水成了“缕缕的胭脂水”,斑斓美丽。茅屋,狗,塔,村女,云……,交相浮动,交织成“泼刺奔迸的红锦带”。带入狗中,狗入云中,云入村女中,天上人间,“美的人美的事”融为一体,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柴楠CF
2007-11-16 · TA获得超过1.3万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609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鲁迅散文诗集。1927年北京北新书局初版。收入1924~1926年所作23篇散文诗,书前有题辞一篇。以曲折幽晦的象征表达了20年代中期作者内心世界的苦闷和对现实社会的抗争。《这样的战士》《淡淡的血痕中》《一觉》等篇表达了对现实的失望与愤懑;《影的告别》《死火》《墓碣文》等篇描绘了对自我深刻解剖之后的迷茫心境;《希望》《死后》等篇写出了对未来的疑惧,深刻地表现出作者的人生哲学。语言俏奇瑰丽,意象玄妙奇美。(选自《辞海》)

本书所收散文诗23篇〔包括一首打油诗和一出诗剧〕,最初都曾陆续发表于1924年12月至1926年1月的《语丝》周刊上,《题辞》最初也曾发表于1927年7月2日出版的《语丝》第138期,发表时署名均为鲁迅。

本书于于年1927年4月由作者亲自编定,同年7月由上海北新书局初版印行列为作者所编的《乌合丛书》之一。此后印行的版本,除个别字和标点有所不同外,各篇文字大都和初版相同。《题辞》在本书最初的几次印刷都曾印入;后来被国民党政府书报检查机关抽去〔鲁迅在1935年11月23日致邱遇信和1936年2月19日致夏传经信中,均提及此事〕,至1941年上海鲁迅全集出版社出版《鲁迅三十年集》时才重新收入。《野草》的封面画系孙福熙所作,初版封面题字署“鲁迅先生”,后按鲁迅意思改为“鲁迅著”,鲁迅在1927年12月9日夜致章廷谦信中曾提及此事。

鲁迅写作《野草》时,适值“五四”退潮,正如作者在《〈自选集〉自序》〔《南腔北调集》〕中所说:“后来《新青年》的团体散掉了,有的高升,有的退隐,有的前进,我又经验了一回同一战阵中的伙伴还是会这么变化”,在这种情况下,“有了小感触,就写些短文,夸大点说,就是散文诗,以后印成一本,谓之《野草》。”编成本书的时候,如《题辞》篇末所记,正在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清党的稍后。

关于本书各篇作品,作者在1931年曾为本书的英译本写过一篇短序,作了一些说明,收在《二心集》中。在1934年10月9日致萧军信中,鲁迅谈到《野草》时说:“我的那本《野草》,技术不算坏,但心情太颓唐了,因为那是我碰了许多钉子之后写出来的。”。在《华盖集续编•海上通信》中说:“至于《野草》,此后做不做很难说,大约是不见得再做了,省得人来谬托知己,舐皮论骨,什么是‘入于心’的。”

《野草》题辞——鲁迅

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

过去的生命已经死亡。我对于这死亡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曾经存活。死亡的生命已经朽腐。我对于这朽腐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还非空虚。

生命的泥委弃在地面上,不生乔木,只生野草,这是我的罪过。

野草,根本不深,花叶不美,然而吸取露,吸取水,吸取陈死人的血和肉,各各夺取它的生存。当生存时,还是将遭践踏,将遭删刈,直至于死亡而朽腐。

但我坦然,欣然。我将大笑,我将歌唱。

我自爱我的野草,但我憎恶这以野草作装饰的地面。

地火在地下运行,奔突;熔岩一旦喷出,将烧尽一切野草,以及乔木,于是并且无可朽腐。

但我坦然,欣然。我将大笑,我将歌唱。

天地有如此静穆,我不能大笑而且歌唱。天地即不如此静穆,我或者也将不能。我以这一丛野草,在明与暗,生与死,过去与未来之际,献于友与仇,人与兽,爱者与不爱者之前作证。

为我自己,为友与仇,人与兽,爱者与不爱者,我希望这野草的朽腐,火速到来。要不然,我先就未曾生存,这实在比死亡与朽腐更其不幸。

去罢,野草,连着我的题辞!

一九二七年四月二十六日
鲁迅记于广州之白云楼上

《野草》英文译本序——鲁迅

冯Y•S•先生由他的友人给我看《野草》的英文译本,并且要我说几句话。可惜我不懂英文,只能自己说几句。但我希望,译者将不嫌我只做了他所希望的一半的。

这二十多篇小品,如每篇末尾所注,是一九二四至二六年在北京所作,陆续发表于期刊《语丝》上的。大抵仅仅是随时的小感想。因为那时难于直说,所以有时措辞就很含糊了。

现在举几个例罢。因为讽刺当时盛行的失恋诗,作《我的失恋》,因为憎恶社会上旁观者之多,作《复仇》第一篇,又因为惊异于青年之消沉,作《希望》。《这样的战士》,是有感于文人学士们帮助军阀而作。《腊叶》,是为爱我者的想要保存我而作的。段祺瑞政府枪击徒手民众后,作《淡淡的血痕中》,其时我已避居别处;奉天派和直隶派军阀战争的时候,作《一觉》,此后我就不能住在北京了。

所以,这也可以说,大半是废驰的地狱边沿的惨白色小花,当然不会美丽。但这地狱也必须失掉。这是由几个有雄辩和辣手,而当时还未得志的英雄们的脸色和语气所告诉我的。我于是作《失掉的好地狱》。

后来,我不再作这样的东西了。日在变化的时代,已不许这样的文章,甚而至于这样的感想存在。我想,这也许倒是好的罢。为译本而作的序言,也应该在这里结束了。

〔一九三一年〕十一月五日。〔选自《二心集》〕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6)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