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年龄有专门的代称:二十,三十,四十,六十,七十岁的人分别叫/?
6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6
展开全部
总角:指幼儿时代。古人不剃头,他们认为毛发是父母精血所成,不能任意丢弃,因此,古代儿童不分男女把头发扎成抓髻,象两个角一样。
垂髫:少年时代。髫是指儿童把长长的头发扎成一束下垂的式样。
束发:指青少年。头发用带子等物束扎起来。
及笄:又称(待年)指女孩子长到十七岁时,可以待嫁了。这时女子一般把头发用簪子盘起来,笄就是簪子。
弱冠:二十岁左右的男子。古代男子二十岁就要行冠礼,自此以后外出要戴冠或头巾。
而立之年:指三十岁。(三十而立)指人到三十岁应立身处世了。
不惑之年:指四十岁。(四十不惑)指人到四十岁各方面都成熟了,世界观也很牢固了,不容易见异思迁。
半百:五十岁。
花甲:六十岁为一甲子,人到六十头发也花白,故称为花甲。
古稀:七十岁,取自杜甫《曲江》诗:“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耄耋:八九十岁。(年八十曰耄,年九十曰耋)
期颐:一百岁。“期”指一个完整的单位时间,“颐”是颐养天年的意思。
皓首:指老年人。头上全是白头发了。
黄发:指长寿老人。老人特别长寿的,白发又会变黄。
垂髫:少年时代。髫是指儿童把长长的头发扎成一束下垂的式样。
束发:指青少年。头发用带子等物束扎起来。
及笄:又称(待年)指女孩子长到十七岁时,可以待嫁了。这时女子一般把头发用簪子盘起来,笄就是簪子。
弱冠:二十岁左右的男子。古代男子二十岁就要行冠礼,自此以后外出要戴冠或头巾。
而立之年:指三十岁。(三十而立)指人到三十岁应立身处世了。
不惑之年:指四十岁。(四十不惑)指人到四十岁各方面都成熟了,世界观也很牢固了,不容易见异思迁。
半百:五十岁。
花甲:六十岁为一甲子,人到六十头发也花白,故称为花甲。
古稀:七十岁,取自杜甫《曲江》诗:“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耄耋:八九十岁。(年八十曰耄,年九十曰耋)
期颐:一百岁。“期”指一个完整的单位时间,“颐”是颐养天年的意思。
皓首:指老年人。头上全是白头发了。
黄发:指长寿老人。老人特别长寿的,白发又会变黄。
展开全部
幼学之年---10岁
舞勺之年---二十岁
而立之年---三十岁
不惑之年---四十岁
知命之年---五十岁
耳顺之年---六十岁;花甲之年---六十岁
从心之年---七十岁;古稀之年---七十岁
耄耋之年---七十至八十
舞勺之年---二十岁
而立之年---三十岁
不惑之年---四十岁
知命之年---五十岁
耳顺之年---六十岁;花甲之年---六十岁
从心之年---七十岁;古稀之年---七十岁
耄耋之年---七十至八十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2013-11-12
展开全部
弱冠.而立之年.不惑之年.花甲.古稀.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弱冠:指男子20岁
语出《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
而立:指30岁
语出《论语·为政》“三十而立”
不惑:指40岁
语出《论语·为政》“四十而不惑”
艾:指50岁
语出:《礼记·曲礼上》:“五十曰艾”老年头发苍白如艾
花甲:60岁。以天干地支名号错综参互而得名,
古稀:70岁。语出杜甫《曲江》诗:“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亦作古希
语出《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
而立:指30岁
语出《论语·为政》“三十而立”
不惑:指40岁
语出《论语·为政》“四十而不惑”
艾:指50岁
语出:《礼记·曲礼上》:“五十曰艾”老年头发苍白如艾
花甲:60岁。以天干地支名号错综参互而得名,
古稀:70岁。语出杜甫《曲江》诗:“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亦作古希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2013-11-12
展开全部
分别是:双十,而立,不惑,花甲,古稀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