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世纪末到20世纪初,香港发展成为与南中国贸易的转口港。香港人口稳步增加,市区面积亦按此增大。1876年香港人口14万人,至1914年已增至50万人。随著城市发展,香港一路增设各种现代市政建设,例如电车、火车、煤气、电力、电报等等设施一一在香港出现。 1912年,总督卢吉 (Lugard) 为抗衡德国在上海办同济大学,以“为中国而立”为名,向广东士绅募集经费,成立香港大学,为香港培养技术人材。 1925年,上海发生示威学生被英籍巡捕开枪打死之五卅惨案,中国全国出现反英活动,在广州国民政府支持下,香港及广州同时出现针对英国人之省港大罢工。 中华民国建立以后,1925年成立的国民政府有意取消不平等条约。无奈国力不继,国民党的北伐使政府无闲考虑取回香港的主权。 香港亦是新思想传入中国的窗户之一。在1949年以前,中港两地市民可以自由来往。在香港不少华人学习到西洋知识。部份香港年青人受西方教育,因而接受了西方的现代思想。他们对改变中国政治、社会现状提出了各种不同的主张;在香港发表言论以至付诸实际行动。香港的华人在1887年已提出清廷的洋务运动不足自强,是维新运动的先驱。1890年代中起,主张推翻满清的革命思想亦在香港的华人青年中出现,各种革命组织在香港秘密成立,并且多次在南中国发动革命。到辛亥革命以后,香港仍然影响中国政局;国民政府成立之初,有香港人捐钱资助北伐,有些更加入国民政府里工作。前国民政府外长伍廷芳就是当时香港的名流。在国共合作期间,广州国民政府曾发动针对英国的省港大罢工,对香港实行封锁。1927年国民党清共,部份共产党员逃亡香港秘密集会、办报支持共产党运动。港英政府曾一度与国民党合作,将到港的共产党遣回中国。此后,国共两党也在香港暗自做情报工作。港英政府对此采取容忍态度,却绝不容许这些人影响英国对香港的殖民统治,故政治审查报章、电台节目,例如二战前有些敏感的报纸内容会给明显遮盖。亦成立政治部(已于1997年解散)监视两党在港的一举一动。 日治时期 主条目:香港保卫战和香港日治时期 香港在英国统治下的发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日军占领时中断。 日本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即展开对中国的侵略。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日军在大亚湾登陆,并迅速攻占广州及邻近地区,之后南下至深圳河北岸,与英军为界。大量难民逃到香港,香港人口由1931年的八十七万九千,增至1941年的一百六十四万。由于香港的华人亦有为中国的战事,出钱或出力对抗日本。日本对此感到不满,曾多次向香港政府抗议香港华人的反日行为。 日军在偷袭珍珠港当天,即民国30年(1941年)香港当地时间 12月8日由酒井隆指挥从深圳进攻香港。负责防守香港的包括有英国、加拿大、印度士兵和香港义勇军。日军不单有数量上的优势,而且在开战的首天便取得制空权。英军和印军撤退到醉酒湾防线,然后撤出九龙半岛。英军和渡海后的日军继续激战。最终英军失去了唯一的水塘 (香港对水库的称呼)。加拿大兵团在战事中负责扼守从市区通往港岛南部的黄泥涌峡要道。 1941年12月25日,港督杨慕琦代表英国殖民地官员向当时总部设于九龙半岛酒店三楼的日军投降,从此揭开香港三年零八个月的日治时期。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