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个回答
展开全部
减负增效中小学生家庭作业调查报告
1. 调查对象:某某校中小学生
2. 调查方式:班级集体谈话(注:由于小学生书面能力有限,把问卷调查转变为谈话;为节约时间,采用集体问答)
3.调查结果:
(1)你们希望每天都有家庭作业吗?为什么?
约70%的学生希望有。其中50%是因为想考试考得好成绩,25%是想学得更多的知识,约5%的学生是想通过作业来巩固所学的知识,约5%的学生是因为回家没作业就没事情做,约10%是因为家长要求每天都有作业,而还有少数学生说不出原因和其他原因。
约30%的学生希望没有家庭作业。其中近一半是因为想回家有时间玩,少部分学生说不想做作业,而其中约有40%的学生是因为家长回家还要另外布置作业和上辅导班或兴趣班。
(2)如果在不做家庭作业的情况下能取得好成绩,你们还希望有家庭作业吗?为什么?
这项调查结果出乎我得意料,有近80%的学生是希望每天都有家庭作业。其中65%的学生说如果不布置家庭作业,家长会布置更多的作业或上更多的辅导班!而其中还有部分学生是怕考试考不好,极少数学生说回家写作业能培养好的学习习惯或其他类似的积极原因。
20%学生说太好了,这样就爽了!
(3)你希望老师布置多少作业?(大概要做多长时间)
基本上学生希望每门功课需要半小时。其中大部分学生会说如果时间太少家长会认为没有认真做,部分家长甚至怀疑是在学校抄别人作业的。
(4)如果老师不布置作业,回家后家长也没有安排任务,时间由你自己支配,你会做什么?
这个问题刚问完时绝大多数学生都是迷茫的眼神,不知道做什么。只有极少数学生说出了自己的计划——自己去学习更多的课外知识或发展自己的兴趣。在他们的引导下,多数的学生答案和他们类似。但还有部分学生说痛快的玩。
4. 调查分析:从上面的调查结果看出,增效减负中的减负并没有真正的实施奏效。现实是每天老师依然像以前一样布置作业,这一现象家长也有很大的责任,因为家长会给学生加压,他们会布置更多的任务。没有家长的配合,减负实施不了;而从调查中我们还看出了学生还是非常担心自己的成绩,对减负有不信任感,这也是间接地不信任老师的能力。
5. 思考与建议:在上个月我本着“减负最终目的是为了增效”的信念,大半个月没布置作业,本打算一直不布置作业的,但由于有家长强烈建议要求布置作业,最终放弃这一减负形式。但通过上一次的小测试我们班的成绩还行。这说明如果有家长,有社会各界的积极配合,减负增效是可以实施奏效的。童年时应该是快乐的时代,作为老师家长我们应该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从调查中我们还可以看出,绝大多数的学生不会安排自己的时间。重大的学习压力让他们没有机会去支配自己的时间,由此我想到大一学生刚“解放”后的那种迷茫表情和小学生那种迷茫表情的相似。我们应该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让他们去做自己有意义的事,让他们学会用时间。总之,我们应该呼吁社会支持增效减负,同时用自己的责任和家长积极配合实施增效。
为了把小学生从沉重的课业负担中拯救出来,让孩子们有更多的玩耍时间,促进孩子全面、健康的发展,因此要“减负”。学生的负担有二:一是课业负担;二是精神负担。为什么会有如此沉重的负担,也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来自家长;二来自学校。众所周知,面对升学的竞争,就业的压力,家长、学校对学生施加了更多的压力。不打好基础就会影响今后的学习。因此,在小学阶段,家长们就非常重视子女的学习情况,他们“望子成龙”心切,节假日,双休日送子女上辅导班,做习题,把时间安排得紧紧的,孩子们哪还有玩的时间啊!在家长们的教育下,现在的孩子思想过早地成熟,想着进重点中学,上名牌大学,哪还有以前我们儿时的那份纯真,快乐。但是这份压力的真正来源还是社会,现今社会用人制度过分追求高学历,使家长对子女的今后就业问题产生了担忧,如果进不了名牌大学,面临的就业问题就会更大,因此,他们不得不在现在让子女们承受这“不能承受之重”。而学校里师生的负担来自统考以及升学考试的压力。 “减负”已是个老话题,可为什么学生的负担没有减下,反而更重,原因究竟在何处?首先,减轻学生负担的规定,家长们并不领情,反而有不少家长增加了担忧。他们担心现在进行的快乐教育,到时候就是考不出好成绩的结果。面临的情况是小学不好好学就考不上好初中,考不上好初中就别想考上好高中,考不上好高中上大学就没戏,这是一环扣一环,哪环松了也不行。现在社会竞争这么激烈,就是学校放松了不少家长也会给孩子暗地里加码,那反而是一种更可怕的竞争、更可怕的压力。这几个学期,我校为了给学生减负,没有征订“每课一练”等作业本,但是家长们自发去书店购买。有些家长甚至认为老师在“偷懒”,在家长会上提出要增加作业量。“减负”后大多数的学生的课余时间多了,但有了这么充裕的时间,有的学生不加任何利用,只一味沉迷于玩电脑,看电视,于是家长们又对“减负”产生了担心。
要做到真正的“减负”,师生过重的精神负担要减,机械性的、惩罚性的、累死人的作业不要布置,而必要的课业负担不能减。目前有些学校的“减负”出现令人忧虑的倾向:借口“减负”随意删减教学内容;借口“减负”随意修改教学计划;借口“减负”随意减少教学时间。甚至,“减负”成为个别教师工作不负责任,降低教学要求的理由。
综上所述,我认为,在“一考定终身”的体制还没有完全改变的情况下,真正能为学生“减负”的方法只有一条,就是学校要走“轻负担,高质量”之路,教师们应该积极探索和研究教学改革,总结出在课内、课外有效可行的教学经验,严格控制作业量,精心安排,注意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学生欢迎的作业。作业就内容来说,既要突出新知识的重点,又要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既要考虑巩固“双基”,又要注意发展智能,既要面向大多数,又要照顾两头。形式上灵活多样,生动活泼。如有口头的、观察性的、思考性的、实践操作性的作业,有时,根据教学需要,还可让孩子自己设计作业,发挥他们的自主性,并且布置作业因人而异,既有统一的必做作业,也有选择性和自主性的作业。另外,学校和家庭应该给学生们营造一个轻松、良好的环境,可以有效地避免孩子的身心过于疲惫。
1. 调查对象:某某校中小学生
2. 调查方式:班级集体谈话(注:由于小学生书面能力有限,把问卷调查转变为谈话;为节约时间,采用集体问答)
3.调查结果:
(1)你们希望每天都有家庭作业吗?为什么?
约70%的学生希望有。其中50%是因为想考试考得好成绩,25%是想学得更多的知识,约5%的学生是想通过作业来巩固所学的知识,约5%的学生是因为回家没作业就没事情做,约10%是因为家长要求每天都有作业,而还有少数学生说不出原因和其他原因。
约30%的学生希望没有家庭作业。其中近一半是因为想回家有时间玩,少部分学生说不想做作业,而其中约有40%的学生是因为家长回家还要另外布置作业和上辅导班或兴趣班。
(2)如果在不做家庭作业的情况下能取得好成绩,你们还希望有家庭作业吗?为什么?
这项调查结果出乎我得意料,有近80%的学生是希望每天都有家庭作业。其中65%的学生说如果不布置家庭作业,家长会布置更多的作业或上更多的辅导班!而其中还有部分学生是怕考试考不好,极少数学生说回家写作业能培养好的学习习惯或其他类似的积极原因。
20%学生说太好了,这样就爽了!
(3)你希望老师布置多少作业?(大概要做多长时间)
基本上学生希望每门功课需要半小时。其中大部分学生会说如果时间太少家长会认为没有认真做,部分家长甚至怀疑是在学校抄别人作业的。
(4)如果老师不布置作业,回家后家长也没有安排任务,时间由你自己支配,你会做什么?
这个问题刚问完时绝大多数学生都是迷茫的眼神,不知道做什么。只有极少数学生说出了自己的计划——自己去学习更多的课外知识或发展自己的兴趣。在他们的引导下,多数的学生答案和他们类似。但还有部分学生说痛快的玩。
4. 调查分析:从上面的调查结果看出,增效减负中的减负并没有真正的实施奏效。现实是每天老师依然像以前一样布置作业,这一现象家长也有很大的责任,因为家长会给学生加压,他们会布置更多的任务。没有家长的配合,减负实施不了;而从调查中我们还看出了学生还是非常担心自己的成绩,对减负有不信任感,这也是间接地不信任老师的能力。
5. 思考与建议:在上个月我本着“减负最终目的是为了增效”的信念,大半个月没布置作业,本打算一直不布置作业的,但由于有家长强烈建议要求布置作业,最终放弃这一减负形式。但通过上一次的小测试我们班的成绩还行。这说明如果有家长,有社会各界的积极配合,减负增效是可以实施奏效的。童年时应该是快乐的时代,作为老师家长我们应该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从调查中我们还可以看出,绝大多数的学生不会安排自己的时间。重大的学习压力让他们没有机会去支配自己的时间,由此我想到大一学生刚“解放”后的那种迷茫表情和小学生那种迷茫表情的相似。我们应该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让他们去做自己有意义的事,让他们学会用时间。总之,我们应该呼吁社会支持增效减负,同时用自己的责任和家长积极配合实施增效。
为了把小学生从沉重的课业负担中拯救出来,让孩子们有更多的玩耍时间,促进孩子全面、健康的发展,因此要“减负”。学生的负担有二:一是课业负担;二是精神负担。为什么会有如此沉重的负担,也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来自家长;二来自学校。众所周知,面对升学的竞争,就业的压力,家长、学校对学生施加了更多的压力。不打好基础就会影响今后的学习。因此,在小学阶段,家长们就非常重视子女的学习情况,他们“望子成龙”心切,节假日,双休日送子女上辅导班,做习题,把时间安排得紧紧的,孩子们哪还有玩的时间啊!在家长们的教育下,现在的孩子思想过早地成熟,想着进重点中学,上名牌大学,哪还有以前我们儿时的那份纯真,快乐。但是这份压力的真正来源还是社会,现今社会用人制度过分追求高学历,使家长对子女的今后就业问题产生了担忧,如果进不了名牌大学,面临的就业问题就会更大,因此,他们不得不在现在让子女们承受这“不能承受之重”。而学校里师生的负担来自统考以及升学考试的压力。 “减负”已是个老话题,可为什么学生的负担没有减下,反而更重,原因究竟在何处?首先,减轻学生负担的规定,家长们并不领情,反而有不少家长增加了担忧。他们担心现在进行的快乐教育,到时候就是考不出好成绩的结果。面临的情况是小学不好好学就考不上好初中,考不上好初中就别想考上好高中,考不上好高中上大学就没戏,这是一环扣一环,哪环松了也不行。现在社会竞争这么激烈,就是学校放松了不少家长也会给孩子暗地里加码,那反而是一种更可怕的竞争、更可怕的压力。这几个学期,我校为了给学生减负,没有征订“每课一练”等作业本,但是家长们自发去书店购买。有些家长甚至认为老师在“偷懒”,在家长会上提出要增加作业量。“减负”后大多数的学生的课余时间多了,但有了这么充裕的时间,有的学生不加任何利用,只一味沉迷于玩电脑,看电视,于是家长们又对“减负”产生了担心。
要做到真正的“减负”,师生过重的精神负担要减,机械性的、惩罚性的、累死人的作业不要布置,而必要的课业负担不能减。目前有些学校的“减负”出现令人忧虑的倾向:借口“减负”随意删减教学内容;借口“减负”随意修改教学计划;借口“减负”随意减少教学时间。甚至,“减负”成为个别教师工作不负责任,降低教学要求的理由。
综上所述,我认为,在“一考定终身”的体制还没有完全改变的情况下,真正能为学生“减负”的方法只有一条,就是学校要走“轻负担,高质量”之路,教师们应该积极探索和研究教学改革,总结出在课内、课外有效可行的教学经验,严格控制作业量,精心安排,注意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学生欢迎的作业。作业就内容来说,既要突出新知识的重点,又要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既要考虑巩固“双基”,又要注意发展智能,既要面向大多数,又要照顾两头。形式上灵活多样,生动活泼。如有口头的、观察性的、思考性的、实践操作性的作业,有时,根据教学需要,还可让孩子自己设计作业,发挥他们的自主性,并且布置作业因人而异,既有统一的必做作业,也有选择性和自主性的作业。另外,学校和家庭应该给学生们营造一个轻松、良好的环境,可以有效地避免孩子的身心过于疲惫。
追问
是社会实践,不是社会调查。。。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