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实验小组采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动能定理”.实验的主要操作步骤如下:(1)未挂钩码前,将长木板
某实验小组采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动能定理”.实验的主要操作步骤如下:(1)未挂钩码前,将长木板的一端垫起适当的高度,使连接纸带的小车在木板上滑下时,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
某实验小组采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动能定理”.实验的主要操作步骤如下:(1)未挂钩码前,将长木板的一端垫起适当的高度,使连接纸带的小车在木板上滑下时,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等间距的点.(2)平衡阻力之后,挂上细线和钩码,将小车从靠近打点计时器的位置由静止释放,若钩码总质量和小车质量均为m,则在小车运动过程中绳子拉力的大小为.如图乙为该次实验中得到纸带的一部分,图中A、B、C三点到起始点0 (0点为小车刚幵始运动时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点,图中未标出)的距离分别为;x1x2、x3,相邻两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T,则通过所测数据计算B点的速度后,得到的从0到B小车动能增加为______,从O到B绳子拉力对小车做的功为______.(用题中所给相关物理量的字母表示)(3)实验中该同学测得B、C、D、E、F各点到0的距离x,并用测得数据计算出各点速度V及其平方的数据如下表.请根据表中数据在如图丙的坐标纸中作出V2-X图象. 测量点 x/cm v(m/s) V2(m2/s2) B 22.05 1.47 2.16 C 27.50 1.64 2.69 D 34.52 1.84 3.39 E 42.33 2.04 4.16 F 50.90 2.23 4.97(4)根据所作图象,可求得重力加速度g=______m/s2(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展开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解:(2)设绳子的拉力大小为F.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对小车:F=ma
对钩码:mg-F=ma
解得:F=
mg,a=
g
B点的速度等于AC间的平均速度,为 vB=
从0到B小车动能增量为△EkB=
m
-0=
m(
)2;
从O到B绳子拉力对小车做的功为 W=Fx2=
mgx2.
(3)作出图象所示.
(4)根据运动学公式得:v2=2ax=2×
gx=gx
根据数学知识可知图象的斜率等于重力加速度g,为 g=
m/s2=9.75m/s2;
故答案为:(2)
mg;
m(
)2;(3)如图所示;(4)9.75(9.65~9.85之间均可)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对小车:F=ma
对钩码:mg-F=ma
解得:F=
1 |
2 |
1 |
2 |
B点的速度等于AC间的平均速度,为 vB=
x3?x1 |
2T |
从0到B小车动能增量为△EkB=
1 |
2 |
v | 2 B |
1 |
2 |
x3?x1 |
2T |
从O到B绳子拉力对小车做的功为 W=Fx2=
1 |
2 |
(3)作出图象所示.
(4)根据运动学公式得:v2=2ax=2×
1 |
2 |
根据数学知识可知图象的斜率等于重力加速度g,为 g=
4?0 |
0.41?0 |
故答案为:(2)
1 |
2 |
1 |
2 |
x3?x1 |
2T |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