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情绪的主人1500字的论述

 我来答
爱情演员
高粉答主

2015-01-25 · 每个回答都超有意思的
知道顶级答主
回答量:4.2万
采纳率:92%
帮助的人:7300万
展开全部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常常遇到由于暴怒、过于激动、恐惧、生气而引起心血管疾病,甚至导致冠心病、高血压病人的死亡。

  那么,怎样做情绪的主人呢?

  1、改变不利环境法:当你心情烦躁时,可把闹钟移到一个角落去;头脑错乱时,先把桌上杂乱放着的书、用具整理一番,再去看书;心情沉重、压抑时,换件舒服、柔软的内衣,穿上漂亮的外衣;头痛腰酸心情不佳时,听听音乐、做做健美操、打打球;内心忧郁时,可去读读幽默小说、看看漫画及相声表演;比赛过分紧张不能放松时,可暂时离开竞技场地。拥挤、繁乱或危险的环境会使人紧张、心烦;阴森、陌生、孤寂的环境会使人惊恐不安;而郊外的田园风光会使人心情舒畅,神志安详。这是由于环境因素作用于人的感官和神经,产生生理反应而导致情绪上的变化。

  2、应付伤心法:人们每有所失(例如友情。、爱人和自尊心等)就觉得伤心。你觉得伤心时,应设法找出失掉的是什么?这种丧失对你有什么影响?所丧失的曾经满足你哪些需要?失掉了今后能在哪里得到补偿?你觉得伤心,而且知道是谁令你伤心,那该怎么办?如果可能,就去找那个人当面直说他伤害了你。怎样伤害的和你为什么有这种感觉。为什么要告诉他?‘因为不论你是否愿意,你的情绪一定要以某种方式发泄出来。倘若不向引起你情绪恶劣的人发泄(向他发泄是应当的),这些恶劣情绪就会随时随地发作,而且往往发作的地点与时间都不对,如妻子不向丈夫说出真心话,而在厨房里摔碟子。最好是情绪开始恶劣时就向引起你这种情绪的那个人说明。

  3、动作法:身体的放松会导致精神的放松;脚步轻快,心胸亦会随之开朗,进而影响中枢神经的平衡。根据这一原理,我们改变一下动作方式,就可调节情绪。例如极度焦躁不安或愤怒时,可使劲地摇晃身体,或到室外疯跑一会;或打套长拳,或摔打一些不贵重的东西,这样,内心的焦躁和愤怒就会转化为身体能量排出体外,心境就会平稳。内。内心忧郁、愁苦时,到野外散散步,并试着把步伐放轻松些,或边走边跳,胸中的愁闷就会散失。心慌意乱时,试着抱紧胳膊,或紧握双拳,下蹲马步做防卫姿势,就可稳住情绪。

  4、言语法:言语是最有效的刺激物,它通过感宫作用于人的大脑,经大脑的认知加工和指令,从而调节人的情绪,支配人的行为。根据这个原理,我们就可以这样做:

  (1)考试临阵怯场时,可自言自语暗示自己:“哦不会做的题,别人也未必会做。”“好好想想就会做出来。”这样心情就会慢慢平静。

  (2)与生人见面,心里胆怯,见面时可直言向对方但露心扉:“不瞒您说,我见您之前,心里很紧张啊!”:这样怯生的情绪就会奇妙地消除。

  (3)感到恐怖、害怕时,可大声朗读高尔基的散文诗《海燕之歌》,或干脆大骂自己一顿,这样就可以给自己壮胆。

  (4)焦急、烦恼时,把原因找出并逐条写出,使之跃然纸上,使心中焦急、烦恼的情绪化为书面语言,心情就会平静。

  (5)思维零乱,不能集中注意力阅读或思考时,可大声朗读,或大声把思考过程说出来使内部语言化为口头语言,就可望理清思路。

  5、对付焦虑法:人们在唯恐受伤害或有所丧失时就会变得焦急(忧虑,恐惧,紧张)。如果你感到焦急,就应设法确定你恐怕丧失的是什么-是不是别人的爱或照顾?是你对境况和自己本身的控制?还是你自己做人的自尊心和价值感,想一想有什么能帮助你防止损失,或帮助你准备应变。不要因为想来太可怕而把它撇开,回避你所怕的事。这样只能把事情弄得更槽,问题更难解决。

  6、应付愤怒法:被人得罪了,人们往往会发怒。你发怒的时候,要自问:“谁得罪了我?怎样得罪的?我对那个人说了些什么,我本来要说些什么,为什么我没有说呢?”愤怒和心灵受伤害,都应该即刻直接应付。倘若有人触犯了你,立刻对他讲明,大多数人都会表示歉意而仍要与你继续做朋友。

  7、应付内疚法:愤怒不能适当发泄,就会掉转过来进攻你自己。一个人对自己发怒时,他就发生内疚而把每一件不顺遂的事都归咎自己。例如他可能以为自己未臻理想而使人失望。即使他觉得自己太无能而不敢替自己申辩,他还是可能会私下认为别人对自己期望太高而愤恨他自己。你怎样对付内疚?只要记住大多数内疚来自压抑的愤怒,而愤怒又是因心灵受伤害而产生的,那么解决的办法应该是查出心灵所受的伤害,并找出造成伤害的原因,再把愤怒引回原来它应该发泄的地方。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