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怎样鉴别书法作品

 我来答
ro3hi
推荐于2016-06-06 · 知道合伙人影视综艺行家
ro3hi
知道合伙人影视综艺行家
采纳数:223 获赞数:26354
广告、营销、影视从业经验18年,现任巨蟹影视技术总监。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一、鉴势

作品整体有神采,富有内涵。古人云:“书法之妙,神采为上。”布局参差错落,疏密相间,首尾相应,衔接自然,轻重缓急、虚实隐现,用墨浓淡枯湿恰到好处,整体气脉通达,生动活泼,无声而有节律。
1、字距
2、行距
3、列距
4、字体大小
5、字体正斜
6、字体粗细
7、字体宽窄
8、题款与正文的层次
9、印章与书写的层次
好的章法是平衡的,不会重心不稳。字行列三者协调,大小适宜,各主次表现层次分明,字、行、列、款、章等要素融为一体且气势不凡。

二、鉴理

作品符合规矩、法度。文字安排合理,结构准确,主笔突出,辅笔巧妙,错落有致,重心平稳,向背协调,点画呼应,笔锋有力,线条饱满,浑厚有力,中锋为主, 侧锋交替,方圆有致,藏露有韵。
运笔、结字、布局、用墨等,或遵循古法,或遵循用笔规律。作到“规矩尽变化自然生”优秀作品一定"通情达理"。
1、文字仪态活泼,富有生机
2、点画流畅,结构美观
3、墨色适宜,笔顺规矩

三、鉴笔
作者驾驭毛笔的功夫和技巧。作品风格或张扬或内敛;或大气或婉约......笔墨之中处处可见作者的精气神,“寓刚健于婀娜之中,含道劲于婉媚之内”,无论何种风格,均要观其是否“力透纸背、入木三分,”这是对作者笔力的最佳坚定方法。
绵软无力、毫无劲道的作品,必不是精品。
恋圈圈儿
2015-10-10 · TA获得超过3.7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6318
采纳率:91%
帮助的人:574万
展开全部
  一、通理合法。
  就是符合规矩、法度。什么是书法的理和法呢?也就是说,书法作为一门艺术,无论是运笔、结字、布局,甚至用墨都有一定的要求,如果我们作书,只是外壮其形,而内迷其理,或者随意地乱来,那就是理不通或者无理,也就更谈不上什么法度了。那些横涂竖抹的点画狼籍的作品只能令人生厌,是绝对不会给人以美感的。中国书法历来讲究“情理”、“理趣”,这就要求我们作书的时候,能够作到“规矩尽而变化生,超脱理法,出神入化”,这就是书法中的辩证法。一副好的书法作品,一定是通理合法的。
  二、遵劲有力。
  如何判断书法作品优劣?笔力的好坏,对于书法作品的艺术生命力,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力透纸背、入木三分,”就是对书法作品力度的形象化写照。要想获得这种有力之美、阳刚之美的艺术效果,取决于作者驾驭毛笔的功夫和技巧。当然,这并不是求其表面的张扬外露,而是渗透着作者的情意并藏于笔墨之中,就像许多先人在评论柳公权书法时所说的“寓刚健于婀娜之中,含道劲于婉媚之内”的那种美。由此可见,凡是字体绵软无力、毫无劲道可言的作品,一定不是最佳的书法作品
  三、造型优美。
  汉字的基础是象形,是取法于天、地、日、月、山、水、草、木、鸟、兽等物象,加以去繁存精,提炼概括而成的。一幅好的书法作品,要写出仪态活泼而富有生命力的形象,不能以点画的平庸搭配为满足,这种形象的创造,是与意紧密相连的,它受作者艺术构思的驾驭,也受作者水平、技能和思想情感的限制。如何判断书法作品优劣?每一个书家,总是深思熟虑,意随心到,笔随势生,通过每个字的长短、大小、宽窄、疏密、天然不齐,各有真态,使之曲尽其美,富有生趣。我们欣赏书法作品的时候须用这种标准去衡量,现在书画市场上,质量伪劣充斥市场,艺术价值与商品价格极不一致,要特别注意。如何进行书法欣赏?生趣是很重要的一个衡量方面。
  四、气韵生动。
  就是说要有神采。作为艺术品的书法,不仅要求有流于外表的形体美,而且要富有精神内涵的美,有动人的神采和风韵。古人云:“书法之妙,神采为上。”就是这个道理。一幅书法作品,不仅要从一个字一个字地去看,而且要把它当成一个艺术的整体。要看它的整个格局,如何首尾相应,上下 衔接,运笔的轻重缓急,虚实隐现,施墨的浓淡枯湿,布局的参差错落,疏密相间等。一幅气脉兴通,生动活泼,神采飞扬,交织着音乐旋律,无声而有节奏的书法作品,使欣赏者目驻神驰,情绪激动,这就是书法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百度网友3e06dec
推荐于2018-04-16 · TA获得超过120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66
采纳率:0%
帮助的人:65.7万
展开全部
 中国书法[1]鉴定之学,其历史也十分久远。鉴定是与收藏联系在一起的,中国最早对卷轴画的收藏,可远推到魏晋时期,此后,书画著录、笔记之类的书层出不穷。虽然没有正式命名为鉴定学之类,但其中包含了鉴定知识在内,只是还不成系统。如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就有一章“论鉴识、收藏、购求、观赏”,谈到通过服饰、建筑来鉴定书画年代的方法;宋代出现了一大批鉴藏家和书画鉴定著作,米芾的《书史》、《画史》就是其中的代表。
  到了明代,随着经济的发展,民间收藏之风很盛,出现了专门的民间收藏家,书画鉴藏著录、笔记大量出现。张丑在他所著的《清河书画舫》中,对“鉴定之学”作了较为深入的叙述:“鉴赏二意,本质不同”,指出了各种鉴赏的方法,认为应该先看精神、气质,再看有无皇家收藏记载,有无名人题跋;要买纸画,不要买绢画,因为“纸寿千年”。等等。
  到近现代,书画鉴定已逐渐成为一门专门的学问,20年代,已经有了面向公众的博物馆。许多学者参与到美术史,以及书画的研究中;从这以后,出现了一大批专业、系统的关于书画鉴定的著作,如前故宫博物院院长马衡的《关于鉴别书画的问题》、张珩的《怎样鉴定书画》、王以坤的《书画鉴定简述》、以及谢稚柳的《鉴余杂稿》、徐邦达《书画鉴定概论》等。
  50年代以来,随着流入西方的中国古画逐渐增多,西方学者对中国书画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开始用西方的方法,运用到中国书画、以中国书画鉴定的研究中,并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在书画鉴定方面,有几个代表性的人物,如方闻、高居翰(jams gahill)等人。
  解放以后,国家对文博事业十分重视。由于各博物馆收藏的书画不断增加,当时曾组织鉴定小组到各地进行鉴定工作,后因文革中断;1983年,由文化部成立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组,在全国范围内,对现存的古画进行全面系统的考查、鉴定并编印目录、图录及大型画册。
  随着整个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相对而言,古老的书画艺术,以及书画鉴定已经离人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远。一方面,社会的进步给书画鉴定工作带来许多便利;同时,社会情境、文化环境的改变使从事书画收藏、鉴定的人们需要更多的“定力”,付出更多的努力。
  大致说来,从事书画鉴定应注意如下一些问题:
  首先得熟悉中国美术史,熟悉渊源流派,这样才能从大的坐标里认识具体的书画家、作品。
  对历代书画家(可定为真迹)的作品的风格特点要有系统的认识。这是验证同一书画家其它作品的标尺。
  历代书画著录、笔记,有关书画家的传记、年谱以及其它相关的文史知识可有助于我们对古代书画作品进行更为精确的鉴定。著录书上就记载有一些常见的作为情况,例如:吴应卯常伪造祝允明的书法;朱朗是文徵明的学生,即以造文徵明的假字为业;至于王石谷,就常为王荦专造他的假画而苦恼。等等。
  如果对书画创作的方法、过程有很深的了解,无疑大大有益于书画鉴定。历代鉴定家、收藏家中,很多人本身就是书画家,如近现代的吴湖帆、张大千以及启功、谢稚柳、徐邦达等人。
  最关键的是实践,从大量的鉴定实践中不断地积累经验。已故鉴定家刘九庵先生就是这样一个从实践中成长起来的大师。长时间鉴定实践中的观察、比较、分析、研究,才能逐渐获得鉴别门径。
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1)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