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游中庄子认为什么才是真正的逍遥游

 我来答
轻灵触动o
高粉答主

2019-02-26 · 解决片荒,专注发现趣味电影
个人认证用户
轻灵触动o
采纳数:360 获赞数:473551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逍遥游就是超脱万物、无所依赖、绝对自由的精神境界。在庄子看来,达到这种境界的最好方法就是“心斋”“坐忘”,这两者体现了一种精神自由和天人合一的精神逍遥游。

“逍遥游”是指“无所待而游无穷”,对世俗之物无所依赖,与自然化而为一,不受任何束缚自由地游于世间。“逍遥”,在庄子这里是指人超越了世俗观念及其价值的限制而达到的最大的精神自由。

文章指出,“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辨,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至人游处于天地间,其精神与宇宙一体化,自我无穷地开放,向内打通自己,向外与他人他物相感通、相融合。达到这种境界,物我的界限便可消除,时空的限制无复感觉。

扩展资料

庄子所说的“无己”,是把自身和万物同一,从而忘掉“小我”达到“大我”。万物一旦同一,便不再存有任何局限性,这便是“逍遥游”的最高境界。 

《逍遥游》的后半部分讲到尧让天下于许由、连叔接舆之知以及庄子和惠子的争论,是围绕着“有用”和“无用”这一组“有无之辩”展开的。“大言”看似“无用”,但只有“大知”者才能说出“大言”。惠子不能明白庄子的“大言”,是因为他仅有“小知”。

在本段中,庄子很明确的指出“逍遥游”的一个内核是“无为”,这也是庄子的一贯为政思想。此外,牦牛和大树得以保全自身也是因为“无用”,由此可见,若能“逍遥游”,则必定不会为外物所伤,也不会找来困苦。这种思想的产生,可以看作庄子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一种抗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逍遥游

箫洒舞剑
推荐于2017-09-12 · 知道合伙人音乐行家
箫洒舞剑
知道合伙人音乐行家
采纳数:10770 获赞数:141655
在大学参加管弦乐团期间,接触多种中西乐器,排练各种合奏曲目,对音乐基础理论和乐器演奏有一定的了解。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本篇是《庄子》的代表篇目之一,也是诸子百家中的名篇,充满奇特的想象和浪漫的色彩,寓说理于寓言和生动的比喻中,形成独特的风格。“逍遥游”也是庄子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全篇一再阐述无所依凭的主张,追求精神世界的绝对自由。在庄子的眼里,客观现实中的一事一物,包括人类本身都是对立而又相互依存的,这就没有绝对的自由,要想无所依凭就得无己。因而他希望一切顺乎自然,超脱于现实,否定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一切作用,把人类的生活与万物的生存混为一体;提倡不滞于物,追求无条件的精神自由。
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LIRONGHAOZB
2015-05-22
知道答主
回答量:8
采纳率:0%
帮助的人:9575
展开全部
过上适合自己的幸福。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1)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