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国风是什么?
国风指的是周初至春秋间各诸侯国华夏族民间诗歌。
《国风》是《诗经》的精华,是中华民族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民族风格的周代民歌,画面绚丽多彩,反映了中国劳动人民的现实生活,表达了他们对剥削压迫不平衡局面的信仰,争取更好的生活,是中国现实主义的源头。测量。
国风的大部分作品都体现了华夏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揭示了统治阶级的罪恶,广泛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但这不仅仅是民间作品。
扩展资料:
艺术特色
民族风格的艺术特征在于,许多诗歌来源于社会现实,直接表达了生活的真实感受,没有任何粉饰。在表达方式上,使用了傅、璧、星。例如,扶风七月、正风秦云、卫风朔书、少风新泰、周南关勇、秦风正玉等,都是用赋、璧、兴来唱风景,表达情感和思想,寓言于事。
无论是通过对人物内心活动的描写,还是通过风景的衬托,诗人都能生动地刻画人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国风
新国风定义:新国风的基本定义是:秉承“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传统精神,站在民众的立场,用凝练的语言、流转的韵律、表达抒发自己对于当代生活的切实感悟,并力求达到晓畅明白却又内蕴深厚的艺术效果。
新国风是时代的产物。当今社会教育普及,使人民大众也有可能学习、掌握诗歌技巧,从而创作出与古代“士大夫诗”截然不同的诗词作品。
“新国风”要求在严守传统诗词艺术形式的前提下,将当代现实生活融入诗词创作之中,这对诗词创作的艺术技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新国风运动”所追求的诗词大众化,是“作品精粹化,读者大众化”。
扩展资料:
中国风在各种地方的体现:
1、中国风的音乐多采用“宫调式”的主旋律。(五音调式是我国特有的民族调式。五音的名称分别是:宫、商、角、徵、羽,分别代表西方音乐中的“do re mi sol la”,以宫音为主音的调式称为“宫调式”。
2、在音乐的编曲上大量运用中国乐器:如二胡、古筝、箫、琵琶……
3、腔上运用了中国民歌或戏曲方式。
4、题材上运用了中国的古诗或者传说故事。
5、中国风就是三古三新(古辞赋、古文化、古旋律、新唱法、新编曲、新概念)结合的中国独特曲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风
90年代聂绀弩(绀弩体)《聂绀弩诗全集》、熊鉴《熊鉴诗集》;
2千年代网络诗坛:李子(李子体)《李子词》、观云(围脖体)当代首家诗词微专栏《围脖风月》;
新国风的基本定义是:秉承“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传统精神,站在民众的立场,用凝练的语言、流转的韵律、表达抒发自己对于当代生活的切实感悟,并力求达到晓畅明白却又内蕴深厚的艺术效果。
新国风是时代的产物。当今社会教育普及,使人民大众也有可能学习、掌握诗歌技巧,从而创作出与古代“士大夫诗”截然不同的诗词作品。“新国风”要求在严守传统诗词艺术形式的前提下,将当代现实生活融入诗词创作之中,这对诗词创作的艺术技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新国风运动”所追求的诗词大众化,是“作品精粹化,读者大众化”。
(二)新国风运动,力推“诗词四化”
时代化、精品化、大众化、市场化
四者顺序,不可颠倒。
只有时代化,才能精品化(脱离时代生活的诗词,只能是“赝品”、“伪品”,不可能是精品)。
只有精品化,才能大众化(追求大众化,非但不能降低创作门槛,而且还要提高作品质量。只有创作出精益求精的作品,才会被大众读者接受,成为千古流传的名篇)。
只有大众化,才能市场化(市场、金钱,一直都是诗人的禁忌,然而,市场化却是当代诗词的必然出路。当代社会是市场经济社会,只要诗词能够被人民大众接受,诗人自然可以获取相应的市场回报)。
(三)关于新国风的一系列问题
1、新国风产生的社会背景
教育普及:义务教育的普及,使农民、工人、小贩等底层平民也受到文化教育(识五千以上字),因此具备了掌握诗歌创作技巧的可能;
媒体平台:电视、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促进了社会信息的交流,开拓了普罗大众的眼界与智识,网络媒体的出现,使草根阶层拥有了日常学习与公开交流的平台;
社会开放:开放的,多元化的社会,为新国风的取材与创作,预设了广阔的背景空间。
2、新国风的艺术要求
古为今用。既不拘泥于摹古,更不执着于创新。
格律严谨、语言流畅、内涵深沉。力求“一目可爱,十目堪玩”、“外行读之有味道,内行读之有门道”。
3、为什么新国风要采用严格的传统诗词形式?
传统诗词是中华民族最为喜闻乐见的诗歌形式。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硕果仅存的自源文明,汉字也是世界上硕果仅存的自源文字,这就注定了汉语、汉字的与众不同(如单音节、有四声、方块字等)。传统诗词的艺术形式(如齐言、平仄、对仗等),正是根据汉语、汉字的特性提炼出来的完美形式。因而,用传统诗词形式创作出来的诗歌,更为朗朗上口,便于记忆,也更符合多数中国人的审美情趣。新国风运动追求诗歌大众化,所以只能采用严格的传统诗词形式。
4、传统诗词难度太高,如新国风采用新诗形式,是否更易于大众化?
所谓的大众化,是大众欣赏,而不是大众创作。《天下无贼》是一部大众化影片,但导演却只能是冯小刚。想要创作出大众喜爱的作品,却又不肯埋头苦学诗歌创作的基本技巧,这样的“诗人”,只会闹出“梨花体”式的笑话。
5、“新国风运动”采用传统诗词形式,是否意味着对“新诗”的否定?
西方有一种神话动物,名为“dragon”,中国人将之翻译成“龙”,事实上,“dragon”与中国“龙”根本就不是同类。
西方有一种文学形式,名为“poem”,中国人将之翻译成“诗”,事实上,“poem”与中国“诗”也有着很大的区别。
新诗的诞生,有着很特殊的历史背景。究其实质,只是对“poem”的学习与模仿。因此,“新诗”与中国传统意义上的“诗”虽然名称相同,却有着本质上的区别。“新国风运动”力求复兴中华诗歌,但并不全盘否定“新诗”这一舶来品。事实上,新国风运动的发起人高占祥、空林子,本身也创作新诗,任何文体之间,都是可以互相学习与借鉴的。提倡一种,打倒一种,决不是正确的治学态度。
6、当代社会需要诗词吗?
诗乃文学之祖,艺术之根。如果我们还需要文学、艺术,那么诗词就有存在的价值。
宏观而言,复兴诗词能够宏扬国家传统文化、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树立民族自信心。总之,学习诗词,不但能改善审美情趣、谈吐风度、写作能力,而且可以净化心灵,令作者与读者的灵魂得以升华。
7、诗词具有潜在的市场价值吗?
首先,我们必须树立起正确的创作风气(即新国风),打磨出优秀的作品,然后,才可能实现市场价值。由于诗词篇幅短小,易于记诵,又具有丰厚的回味,因此这一文学体裁非常适合于当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目前,我们认为,诗词至少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市场化:
A、 打造诗词畅销书,让诗词成为当代读者的随身读物;
B、 开办诗词讲座、传授艺术技巧,品谈优秀作品;
C、 与动漫结合,让诗词成为流行动漫;
D、 与音乐(戏曲)结合,让诗词成为流行歌词(戏词);
E、 与短信结合,让诗词成为流行短信;
F、 与书画结合,让诗词成为各类场合的艺术装饰品;
G、 与名片、碑刻结合,为单位、个人,量身创作个性化诗词;
H、 与影视节目、相声小品、及其他文化娱乐结合;(目前各类影视节目中的诗词作品,多半缺乏水准,贻笑大方。)
I、 在各类日用品如茶杯、文具盒、日历上贴印诗词,让诗词渗入生活的每一个环节。
J、 与广告结合,让诗词成为文案人员的必修课;
………………
通过诗词,可以实现的商机数不胜数,只不过,诗词市场还是一片处女地,需要逐步地开垦与挖掘。
8、新国风提倡诗词市场化,是否会导致诗词乃至国学的庸俗化?
任何才能技艺,都需要有自己的市场,否则,这种才艺就是“屠龙之技”,没有存在价值。古代中国是帝制社会,所以古人“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当代中国是平民社会,所以我们就应该把诗词市场指向普罗大众。
诗词市场化,就是让人民、让读者来检验诗词作品的质量。市场化是提高诗词创作水平的最好方法。相反,不能市场化,诗词的好坏,就得由高官、“权威”说了算。有些原本不是高官、“权威“的诗人,只能依靠拉帮结派,互相吹捧的方式来树立自己的“权威”、地位,这直接导致了作品质量的低下与诗坛风气的腐化。许多“诗人”拒绝市场化,是因为他们需要维护自己在小圈子里的利益,不敢接受大众读者的检验。井底之蛙不肯面对海洋,因为它们经受不起广阔的波浪!
当然,诗词市场化,也应有一定的底线。通俗不是庸俗,更不是媚俗,这一点,还需要诗人在创作的时候自觉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