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的本质是什么?
5个回答
展开全部
艺术的本质问题,是艺术的哲学基础问题,也是美学上长期以来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之一。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把相关的概念和所论的范围确定下来,否则架空立论,把属于这一范畴的问题放到另一范畴去说,不容易把问题说清楚。当然,有些问题如创作中的主观性与客观性问题,艺术的社会功用问题等,都与艺术的本质相关,但毕竟不是一个范畴。我们说,所谓艺术的本质,就是指艺术这种事物的性质以及艺术这一事物同其它事物的内部联系;或换言之,也就是指艺术这种事物内部的一种规定性,这种规定性规定着艺术之所以是艺术,而不是其它的什么事物。因此,要说明艺术的本质,就必须找出艺术内部的这种规定性,以及确定艺术同其它相关事物的内部联系和本质差别。
关于艺术,我们不能孤立地看它本身,而首先应该把它看成是一种社会现象或社会事物,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基础的上层建筑,但它与相关的其他社会意识形态又有本质的区别。恩格斯曾说:"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但是,它们又互相影响并对经济基础发生影响。"承认不承认艺术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基础的上层建筑,是能不能正确理解艺术本质的前提。 唯心主义美学根本否认艺术是社会生活通过艺术家的头脑反映出来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否认艺术来源于现实生活,把艺术看作是艺术家个人主观意识的产物。克罗齐就曾主张:艺术是直觉的创造,是艺术家"诸印象的表现"、"心灵的活动"。弗洛依德则认为艺术是人的"潜意识"的本能和欲望的表现。认为"绘画艺术的本质,就是画家内心的自我表现"的提法,也是在回答什么是艺术这一艺术哲学的根本问题时,把艺术看成是艺术家主观意识的产物,认为艺术之所以为艺术,仅仅是由于艺术家"内心的自我表现"。上述几种说法在实质上是完全一致的,它们都把艺术创作看成是纯主观意识的活动,是无关于外物也无关于艺术家对外物的从现象到本质、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这种关于艺术本质的观点是主观唯心主义的,它把艺术创作中的某一特点加以绝对化,代之以"艺术的本质",从而否认艺术对现实的依赖关系,从根本上颠倒了意识与存在的关系。
旧唯物主义美学承认艺术是现实生活的反映,肯定客观存在是第一性的,而反映客观存在的艺术是第二性的。如亚理斯多德就说,艺术"实际上是摹仿"。车尔尼雪夫斯基也曾提出:"再现生活是艺术的一般性格的特点,是它的本质。"他们在艺术的哲学基础问题上摆正了意识与存在的关系。但只是从艺术与现实的美学关系上来考虑问题,还没有看到艺术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以及艺术这种意识形态与其它意识形态的内在联系与本质区别,因此也就无法全面而准确地阐明艺术的本质问题。
马克思主义关于艺术是社会意识形态、是基础的上层建筑的学说,在美学史上作出了划时代的贡献。我们探讨艺术的本质,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行研究,才有获得真理的可能性。 作为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态有多种形式,它们有共性,都是经济基础的反映并都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同时它们又各有自己的特殊性,各有自己的特殊地位和方式与经济基础发生关系,有的可以直接反映经济基础,更接近经济基础,如政治、法律、道德等等;有的则间接反映经济基础,是"更高的即更远离物质经济基础的意识形态",如艺术、哲学、宗教等等。根据恩格斯在《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的思想,更高的意识形态是通过"中间环节"联系于经济基础的。因此可以说,艺术这种更高的社会意识形态与政治、法律、道德等"中间环节"不同,但却是紧密相联的,特别是与政治的关系更为直接和密切。过去"四人帮"把艺术与政治的关系歪曲为艺术要为其反革命的具体政策服务,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是极为荒谬和有害的。但是,如果因此就否认艺术与政治的密切关系,说什么"当共产党取得政权之后……文艺为政治服务这个口号就逐渐暴露出是下个不科学的危险的口号了",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同样是荒谬和有害的。中外艺术史上的大量事实证明,在任何阶级社会里,进步的、革命的艺术总是由上升的经济关系通过进步的、革命的政治所决定的,并反过来给其政治以至经济基础以积极的影响;而落后的、反动的艺术则是由落后的经济关系通过落后的、反动的政治所决定的,并反过来为其政治以至经济基础服务。这是艺术与政治这两种社会意识形态的种种现象间反复出现的一种必然的、内部的联系,也是我们考察艺术本质时所要注意的一条基本原则。
同样作为更高的社会意识形态,艺术与哲学和宗教也有着一些必然的内部联系和本质区别,正是这些内部联系和本质区别,显示了艺术的本质之所在。艺术与哲学、宗教总是相互影响的。哲学作为一种世界观,总要对艺术创作活动起着一定的指导作用。在今天,有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为指导进行创作的艺术家,有以车尔尼雪夫斯基的人本主义世界观为指导进行创作的艺术家,也有以克罗齐的直觉主义世界观或萨特的存在主义世界观为指导进行创作的艺术家。就是弗洛依德精神分析学派的"潜意识"说,也作为一种哲学思想或世界观,在指导着某些艺术家致力表现"一场奇怪的梦","神秘莫测的混合幻影 "。不受一定世界观指导,不反映一定哲学思想的艺术大概是没有的。宗教则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影响着艺术,而艺术也反映出一定的宗教观念,如欧洲中世纪哥特式教堂,敦煌北魏时期的佛本生图等。黑格尔曾说:"宗教却往往利用艺术,来使我们更好地感到宗教的真理,或是用图像说明宗教真理以便于想象;在这种情况下,艺术确是在为和它不同的一个部门服务。"这些话的确道出了艺术与宗教的某些关系。
然而,艺术毕竟与哲学和宗教有着本质的不同,它们各自的内容和对象各不相同,又以各自不同的方式认识或反映现实世界。哲学认识或反映世界的方式是高度概括的,完全抽象的,根本远离了实际世界的,其认识的内容要求真实(虽未必真实,如唯心主义哲学就是虚伪的)。而宗教的认识或反映世界的方式虽有时是有具体形象的,诉之感性的,却是完全虚假的、毫无真实性的、根本颠倒了实际的。所以"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艺术的认识或反映世界的方式与内容同哲学的和宗教的认识或反映世界的方式与内容完全不同,正是这些不同,使得艺术之所以是艺术,而不是哲学,不是宗教。 我们认为,艺术的本质特征就在于它的真实性、形象性、典型性。
首先,艺术的认识内容要求真实,艺术要求真实地反映客观世界或社会生活。在真实性或趔性这一点上,艺术与哲学或科学是一致的,却根本不同于宗教。一切唯心主义美学都否认或反对艺术真实地认识客观世界和反映现实生活,法国天主教哲学家马利丹就说:"要求艺术把描写现实作为主要目的,那就破坏了艺术……如果艺术是认识手段,它就会比几何学差得多。"现在一些青年同志也热衷于散布这些主观唯心主义货色,把艺术的本质曲解为主观的"自我表现"的同时,又说什么艺术"不用懂","它不需要像别的东西才有价值",从根本上否认艺术的认识作用以及艺术认识的真理性,否认艺术全面地反映社会生活,以为艺术只有表现他们那个抽象的实际并不存在的"自我"才有所谓"价值"。这是一种胡涂的思想,实际上是把艺术混同于宗教(主观唯心主义就是通向宗教的)。在这个问题上,客观唯心主义者黑格尔似乎比他们看得更清楚一些:"宗教的意识形式是观念,因为绝对离开艺术的客体性相而转到主体的内心生活,以主体方式呈现于观念,所以心胸和情绪,即内在的主体性,就成为基本要素了。"至于有人要用萨特的存在主义代替马克思主义,用"人的本质、存在意义、存在价值要由人自己的行动来证明、决定"的理论来修正"人的本质并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学说,就不仅仅是艺术思想的问题了。我们承认艺术的认识作用,承认艺术要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或描写现实生活,是从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的学说出发的。离开了人类的实际社会生活,离开了客观世界本身,所谓艺术的本质意义就像宗教一样空幻和虚无。我们并不否认艺术中的自我表现,艺术是人根据对现实中的美的认识,按照美的规律创作的,这就自然涉及到艺术的表现问题。我们所说的艺术的表现,是指艺术家运用物质的表现工具,将其对现实生活的艺术的认识以及认识时的感受和感动的情绪传达出来。这里当然也有一个"自我",但这个"自我"是从现实生活中来的、对现实生活的本质有着理性认识的"自我"。
其次,艺术的认识或反映世界的方式始终是具象的,诉之感性的,个别形态的,本质上近似于实际世界的形式。在形象性这一点上,艺术与宗教既有分歧又有同一性,情况比较复杂。敦煌石窟中有些佛像虽有形体,却不过是抽象的宗教观念的物化,虽有历史价值,并无艺术价值;而一些菩萨像或供养人像则是相当生动的,有很高的艺术水平。但并不能因此把宗教等同于艺术,恰如费尔巴哈所说?:"对于一个把玛利亚当作自己艺术对象的人来说,玛利亚已经不是宗教的对象,而是艺术的对象。否则,他就没有勇气、力量和自由把她从自己的宗教情绪和宗教观念的圣像中释放出来,使她与自己分离,使她离开那个十分神秘的,把任何轮廓分明、形态清晰的地方,移到世俗的、感性的直观范围之内。"
形象性是艺术的重要本质特征,没有具体可感的形象,便没有艺术。艺术与哲学或科学的根本不同,就在于哲学或科学是以抽象的概念思维(抽象思维),以理论体系的形式认识或反映现实世界;而艺术则是以具象的概念思维(形象思维),以形象体系的形式认识或反映现实世界。至于科学插图、标本、模型等,虽有形象,却不是对世界的形象的认识,只不过是用形象为抽象的认识图解。一切概念化的作品,虽也不乏形象,但本质上不是艺术,其原因也正是如此。近来有一种流行的说法,叫做"抽象美",大概是作者主观杜撰出来的,因为至今在中国美学或西方美学中还没有见过"抽象美"或"abstract beauty"一类的概念。美不等于艺术,但艺术不能无美。美的本质关系着艺术的本质,如果"抽象美"的理论能够成立,也就是说,艺术可以是抽象的,可以是"无形象的"、"不表现某一具体的客观实物的形象"。美就其本质来讲必须是形象的,无论社会美、自然美或艺术美,没有诉诸感性的形象就不可能有美,任何远离了实际形式的抽象都不可能引起人的美感。美学史上的观念论者如黑格尔也承认,他所谓的"理念"要达到美,必须是"感性的显现"。而一切唯物主义美学家在美的形象性这一点上,是从来没有退却过的。六朝美学家谢赫所提出来的"气韵生动"的确是关于美的本质的表述,但它与"抽象美"绝无关系,而恰恰是与物的具体形象紧密相联的。至于像书法这种以线条、结构等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艺术,也不是什么"抽象美的大本营",它诉之感性的特点也是很显然的,有成就的书法家往往从现实生活的形象中汲取营养,又以其艺术曲折地表现这些形象或使人产生联想的形象。当然,在书法艺术中形式的因素是较多的。我们可以承认艺术表现形式的美,也可以承认艺术表现形式的美有其相对的独立性,但无法苟同"抽象美"的谬说。
典型性是艺术的第三个本质特征,也是最主要的一个本质特征。典型问题是美学的核心问题之一,无论在"典型"与"美"之间划不划等号,但美的本质(至少是艺术美的本质)总是和典型问题联系在一起的,这是国内各主要美学学派都承认的,也是有文为证的。探讨艺术中的典型问题,可以使我们更进一步理解艺术的本质和特征。
艺术的认识或反映世界,就其主观性相对而言,一方面是对世界现象的、感性的认识,另一方面又是对世界本质的、经过悟性而达到理性的认识,是两者的统一。在整个的艺术认识过程中,这两者始终是不可缺少的,若无前者,就失去了具体的形象(哲学的认识最后就要扬弃前者);若无后者,就失去了认识的真理性(宗教的认识就缺少后者),后者始终是在前者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概括、集中、提高的。这种艺术认识世界的方式就是典型的认识方式,认识的结果就是美的观念的形成,也就是典型形象的形成。它与"审美的认识"或"审美的评价",在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上都是不同的。
艺术的真实性,就其客观性相对而言,一方面是现象的真实,另一方面又是本质的真实,是现象与本质统一的真实。没有前者,艺术就不是具体可感知的形象的;没有后者,艺术就不能达到对现实生活本质规律的把握。只有以非常突出的现象充分地表现着事物的本质,以非常鲜明的形象有力地体现现实生活普遍性的艺术,才是高度真实的艺术,这就是艺术的典型性。有人企图否认典型,把它仅仅看成是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一个特点,以此为论据进而证明其"现实主义不是唯一正确的途径"的论点,这种看法是完全错误的。典型在艺术中带有普遍性,论是现实主义艺术还是浪漫主义艺术,就其本质而言,都有典型性。难道《自由神引导人民》这幅浪漫主义艺术名作,不正是带有典型性吗?不正是以非常突出的"自由实"的形象充分地体现出法国1830年7月革命的本质意义吗?艺术的典型性正是由于艺术反映现实生活的必然性所决定的。艺术反映现实追求真理,而艺术形象的真理,也就是艺术的典型。这也正是艺术之所以为艺术,之所以不同于哲学和宗教的根本特点。
关于艺术,我们不能孤立地看它本身,而首先应该把它看成是一种社会现象或社会事物,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基础的上层建筑,但它与相关的其他社会意识形态又有本质的区别。恩格斯曾说:"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但是,它们又互相影响并对经济基础发生影响。"承认不承认艺术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基础的上层建筑,是能不能正确理解艺术本质的前提。 唯心主义美学根本否认艺术是社会生活通过艺术家的头脑反映出来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否认艺术来源于现实生活,把艺术看作是艺术家个人主观意识的产物。克罗齐就曾主张:艺术是直觉的创造,是艺术家"诸印象的表现"、"心灵的活动"。弗洛依德则认为艺术是人的"潜意识"的本能和欲望的表现。认为"绘画艺术的本质,就是画家内心的自我表现"的提法,也是在回答什么是艺术这一艺术哲学的根本问题时,把艺术看成是艺术家主观意识的产物,认为艺术之所以为艺术,仅仅是由于艺术家"内心的自我表现"。上述几种说法在实质上是完全一致的,它们都把艺术创作看成是纯主观意识的活动,是无关于外物也无关于艺术家对外物的从现象到本质、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这种关于艺术本质的观点是主观唯心主义的,它把艺术创作中的某一特点加以绝对化,代之以"艺术的本质",从而否认艺术对现实的依赖关系,从根本上颠倒了意识与存在的关系。
旧唯物主义美学承认艺术是现实生活的反映,肯定客观存在是第一性的,而反映客观存在的艺术是第二性的。如亚理斯多德就说,艺术"实际上是摹仿"。车尔尼雪夫斯基也曾提出:"再现生活是艺术的一般性格的特点,是它的本质。"他们在艺术的哲学基础问题上摆正了意识与存在的关系。但只是从艺术与现实的美学关系上来考虑问题,还没有看到艺术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以及艺术这种意识形态与其它意识形态的内在联系与本质区别,因此也就无法全面而准确地阐明艺术的本质问题。
马克思主义关于艺术是社会意识形态、是基础的上层建筑的学说,在美学史上作出了划时代的贡献。我们探讨艺术的本质,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行研究,才有获得真理的可能性。 作为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态有多种形式,它们有共性,都是经济基础的反映并都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同时它们又各有自己的特殊性,各有自己的特殊地位和方式与经济基础发生关系,有的可以直接反映经济基础,更接近经济基础,如政治、法律、道德等等;有的则间接反映经济基础,是"更高的即更远离物质经济基础的意识形态",如艺术、哲学、宗教等等。根据恩格斯在《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的思想,更高的意识形态是通过"中间环节"联系于经济基础的。因此可以说,艺术这种更高的社会意识形态与政治、法律、道德等"中间环节"不同,但却是紧密相联的,特别是与政治的关系更为直接和密切。过去"四人帮"把艺术与政治的关系歪曲为艺术要为其反革命的具体政策服务,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是极为荒谬和有害的。但是,如果因此就否认艺术与政治的密切关系,说什么"当共产党取得政权之后……文艺为政治服务这个口号就逐渐暴露出是下个不科学的危险的口号了",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同样是荒谬和有害的。中外艺术史上的大量事实证明,在任何阶级社会里,进步的、革命的艺术总是由上升的经济关系通过进步的、革命的政治所决定的,并反过来给其政治以至经济基础以积极的影响;而落后的、反动的艺术则是由落后的经济关系通过落后的、反动的政治所决定的,并反过来为其政治以至经济基础服务。这是艺术与政治这两种社会意识形态的种种现象间反复出现的一种必然的、内部的联系,也是我们考察艺术本质时所要注意的一条基本原则。
同样作为更高的社会意识形态,艺术与哲学和宗教也有着一些必然的内部联系和本质区别,正是这些内部联系和本质区别,显示了艺术的本质之所在。艺术与哲学、宗教总是相互影响的。哲学作为一种世界观,总要对艺术创作活动起着一定的指导作用。在今天,有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为指导进行创作的艺术家,有以车尔尼雪夫斯基的人本主义世界观为指导进行创作的艺术家,也有以克罗齐的直觉主义世界观或萨特的存在主义世界观为指导进行创作的艺术家。就是弗洛依德精神分析学派的"潜意识"说,也作为一种哲学思想或世界观,在指导着某些艺术家致力表现"一场奇怪的梦","神秘莫测的混合幻影 "。不受一定世界观指导,不反映一定哲学思想的艺术大概是没有的。宗教则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影响着艺术,而艺术也反映出一定的宗教观念,如欧洲中世纪哥特式教堂,敦煌北魏时期的佛本生图等。黑格尔曾说:"宗教却往往利用艺术,来使我们更好地感到宗教的真理,或是用图像说明宗教真理以便于想象;在这种情况下,艺术确是在为和它不同的一个部门服务。"这些话的确道出了艺术与宗教的某些关系。
然而,艺术毕竟与哲学和宗教有着本质的不同,它们各自的内容和对象各不相同,又以各自不同的方式认识或反映现实世界。哲学认识或反映世界的方式是高度概括的,完全抽象的,根本远离了实际世界的,其认识的内容要求真实(虽未必真实,如唯心主义哲学就是虚伪的)。而宗教的认识或反映世界的方式虽有时是有具体形象的,诉之感性的,却是完全虚假的、毫无真实性的、根本颠倒了实际的。所以"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艺术的认识或反映世界的方式与内容同哲学的和宗教的认识或反映世界的方式与内容完全不同,正是这些不同,使得艺术之所以是艺术,而不是哲学,不是宗教。 我们认为,艺术的本质特征就在于它的真实性、形象性、典型性。
首先,艺术的认识内容要求真实,艺术要求真实地反映客观世界或社会生活。在真实性或趔性这一点上,艺术与哲学或科学是一致的,却根本不同于宗教。一切唯心主义美学都否认或反对艺术真实地认识客观世界和反映现实生活,法国天主教哲学家马利丹就说:"要求艺术把描写现实作为主要目的,那就破坏了艺术……如果艺术是认识手段,它就会比几何学差得多。"现在一些青年同志也热衷于散布这些主观唯心主义货色,把艺术的本质曲解为主观的"自我表现"的同时,又说什么艺术"不用懂","它不需要像别的东西才有价值",从根本上否认艺术的认识作用以及艺术认识的真理性,否认艺术全面地反映社会生活,以为艺术只有表现他们那个抽象的实际并不存在的"自我"才有所谓"价值"。这是一种胡涂的思想,实际上是把艺术混同于宗教(主观唯心主义就是通向宗教的)。在这个问题上,客观唯心主义者黑格尔似乎比他们看得更清楚一些:"宗教的意识形式是观念,因为绝对离开艺术的客体性相而转到主体的内心生活,以主体方式呈现于观念,所以心胸和情绪,即内在的主体性,就成为基本要素了。"至于有人要用萨特的存在主义代替马克思主义,用"人的本质、存在意义、存在价值要由人自己的行动来证明、决定"的理论来修正"人的本质并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学说,就不仅仅是艺术思想的问题了。我们承认艺术的认识作用,承认艺术要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或描写现实生活,是从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的学说出发的。离开了人类的实际社会生活,离开了客观世界本身,所谓艺术的本质意义就像宗教一样空幻和虚无。我们并不否认艺术中的自我表现,艺术是人根据对现实中的美的认识,按照美的规律创作的,这就自然涉及到艺术的表现问题。我们所说的艺术的表现,是指艺术家运用物质的表现工具,将其对现实生活的艺术的认识以及认识时的感受和感动的情绪传达出来。这里当然也有一个"自我",但这个"自我"是从现实生活中来的、对现实生活的本质有着理性认识的"自我"。
其次,艺术的认识或反映世界的方式始终是具象的,诉之感性的,个别形态的,本质上近似于实际世界的形式。在形象性这一点上,艺术与宗教既有分歧又有同一性,情况比较复杂。敦煌石窟中有些佛像虽有形体,却不过是抽象的宗教观念的物化,虽有历史价值,并无艺术价值;而一些菩萨像或供养人像则是相当生动的,有很高的艺术水平。但并不能因此把宗教等同于艺术,恰如费尔巴哈所说?:"对于一个把玛利亚当作自己艺术对象的人来说,玛利亚已经不是宗教的对象,而是艺术的对象。否则,他就没有勇气、力量和自由把她从自己的宗教情绪和宗教观念的圣像中释放出来,使她与自己分离,使她离开那个十分神秘的,把任何轮廓分明、形态清晰的地方,移到世俗的、感性的直观范围之内。"
形象性是艺术的重要本质特征,没有具体可感的形象,便没有艺术。艺术与哲学或科学的根本不同,就在于哲学或科学是以抽象的概念思维(抽象思维),以理论体系的形式认识或反映现实世界;而艺术则是以具象的概念思维(形象思维),以形象体系的形式认识或反映现实世界。至于科学插图、标本、模型等,虽有形象,却不是对世界的形象的认识,只不过是用形象为抽象的认识图解。一切概念化的作品,虽也不乏形象,但本质上不是艺术,其原因也正是如此。近来有一种流行的说法,叫做"抽象美",大概是作者主观杜撰出来的,因为至今在中国美学或西方美学中还没有见过"抽象美"或"abstract beauty"一类的概念。美不等于艺术,但艺术不能无美。美的本质关系着艺术的本质,如果"抽象美"的理论能够成立,也就是说,艺术可以是抽象的,可以是"无形象的"、"不表现某一具体的客观实物的形象"。美就其本质来讲必须是形象的,无论社会美、自然美或艺术美,没有诉诸感性的形象就不可能有美,任何远离了实际形式的抽象都不可能引起人的美感。美学史上的观念论者如黑格尔也承认,他所谓的"理念"要达到美,必须是"感性的显现"。而一切唯物主义美学家在美的形象性这一点上,是从来没有退却过的。六朝美学家谢赫所提出来的"气韵生动"的确是关于美的本质的表述,但它与"抽象美"绝无关系,而恰恰是与物的具体形象紧密相联的。至于像书法这种以线条、结构等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艺术,也不是什么"抽象美的大本营",它诉之感性的特点也是很显然的,有成就的书法家往往从现实生活的形象中汲取营养,又以其艺术曲折地表现这些形象或使人产生联想的形象。当然,在书法艺术中形式的因素是较多的。我们可以承认艺术表现形式的美,也可以承认艺术表现形式的美有其相对的独立性,但无法苟同"抽象美"的谬说。
典型性是艺术的第三个本质特征,也是最主要的一个本质特征。典型问题是美学的核心问题之一,无论在"典型"与"美"之间划不划等号,但美的本质(至少是艺术美的本质)总是和典型问题联系在一起的,这是国内各主要美学学派都承认的,也是有文为证的。探讨艺术中的典型问题,可以使我们更进一步理解艺术的本质和特征。
艺术的认识或反映世界,就其主观性相对而言,一方面是对世界现象的、感性的认识,另一方面又是对世界本质的、经过悟性而达到理性的认识,是两者的统一。在整个的艺术认识过程中,这两者始终是不可缺少的,若无前者,就失去了具体的形象(哲学的认识最后就要扬弃前者);若无后者,就失去了认识的真理性(宗教的认识就缺少后者),后者始终是在前者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概括、集中、提高的。这种艺术认识世界的方式就是典型的认识方式,认识的结果就是美的观念的形成,也就是典型形象的形成。它与"审美的认识"或"审美的评价",在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上都是不同的。
艺术的真实性,就其客观性相对而言,一方面是现象的真实,另一方面又是本质的真实,是现象与本质统一的真实。没有前者,艺术就不是具体可感知的形象的;没有后者,艺术就不能达到对现实生活本质规律的把握。只有以非常突出的现象充分地表现着事物的本质,以非常鲜明的形象有力地体现现实生活普遍性的艺术,才是高度真实的艺术,这就是艺术的典型性。有人企图否认典型,把它仅仅看成是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一个特点,以此为论据进而证明其"现实主义不是唯一正确的途径"的论点,这种看法是完全错误的。典型在艺术中带有普遍性,论是现实主义艺术还是浪漫主义艺术,就其本质而言,都有典型性。难道《自由神引导人民》这幅浪漫主义艺术名作,不正是带有典型性吗?不正是以非常突出的"自由实"的形象充分地体现出法国1830年7月革命的本质意义吗?艺术的典型性正是由于艺术反映现实生活的必然性所决定的。艺术反映现实追求真理,而艺术形象的真理,也就是艺术的典型。这也正是艺术之所以为艺术,之所以不同于哲学和宗教的根本特点。
展开全部
我觉得艺术就是个人的事.所有的艺术都要有个性,表达自己内心的一种体悟与感动.
艺术的形式多种多样,表达的内容也是千奇百怪,但只要有内涵有精神在里面,而不是矫柔造作的那就是艺术.
总之一句话,我觉得艺术的本质,就是人对世界的感受.
艺术的形式多种多样,表达的内容也是千奇百怪,但只要有内涵有精神在里面,而不是矫柔造作的那就是艺术.
总之一句话,我觉得艺术的本质,就是人对世界的感受.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一句话:腰马合一!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你回答: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我就告诉你艺术的本质是什么
我就告诉你艺术的本质是什么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