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个回答
展开全部
我很喜欢月亮.
不说别的,就单说那青色的月光,及那青色月光所照的世界就足以让观者产生无尽的联想。但联想也因观者的性格、阅历、境遇的不同而不同。正如高山樗牛在他的《月夜的美感》中所说的:“……常人一般所能在心头浮出的,大概是人生和自然的对比,其次最易有的就是过去的追忆和远人的怀慕了。”面对一轮青色的明月,有的人可能是对过去美好的回忆;有的人可能更多的就是一种惆怅了……,总之,何种情况就只能取决于你这个人的心境了。
我想起了儿时在月夜里与小伙伴玩耍的情景。秋深了,虫声幽咽。我们呼朋唤友,放荡不羁于小村庄的胡同小巷。玩渴了,跑到村口的老土井边,首先围着土井趴成一圈,一同往井里瞅一会水中随着波光一晃一晃的月亮,让人不觉想起了那滑稽的猴子捞月的故事。然后再齐心协力用钓竿从老土井里打起一桶水,轮流地喝个够,现在回想起来那滋味可比现在的桶装水好多了!玩累了,要不就跳上柴草垛,肩并着肩,背搂着背望着高悬在天空中的水一样的圆圆的月亮发呆;再不就是跑到家里,从土屋里把邻家的老奶奶架到院里来,缠着她让她讲那永远也讲不完的月宫中嫦娥和玉兔的故事。我现在仍然在想,我永远长不大的感觉大概就是从那时候就养成的吧!
又到中秋月圆时
——花落云舒
今夜看见渐圆的月亮,才蓦的意识到:哦,快到中秋节了。
生活在钢筋水泥的建筑丛中,视线被遮挡了,穿梭于浮躁匆忙的城市里,也难再有风花雪月的心情。节不少过,可把酒赏月?似乎太“小资”了。
每到中秋,我心中特别酸楚。
在我的记忆里,似乎没过一个浪漫的中秋节。我的老家在农村,中秋时节,也正是农忙季节。农家人干活没早没晚,带着一身酸臭,疲惫地从田里回来,在袅袅炊烟中,糊弄一口吃的,把买来的廉价月饼,往盘里一放,一人拿一个,就算过节了。经常顶着月亮、日头劳作的农家人对赏月似乎很缺乏感觉。记得在我十来岁的时候,就曾有这么一个中秋节:父亲有事外出了,家里还有一片高粱没收回来。母亲身体孱弱却性格要强,她自己用了一天的时间把那片高粱砍倒,然而,怎么运回家却成了问题。这片高粱地在山上,而山与村庄之间被一道极大极深的沟壑阻隔着,那时侯上边没桥,人们为了方便,硬生生从沟的两面峭壁上开出了一条路。那也只能叫路吧,又窄又陡又长,即使两头牛拉着一车谷子从沟底爬上来也要累得呼呼喘粗气。因此母亲对着一地高粱愁死了。但她最终还是决定采用最原始最悲壮的方式:把捆好的高粱个子,从对面山上一个一个背过来!我那时小帮不上什么忙,母亲吩咐我在这边看着我们的小推车和运过来的高粱。这样,这道大沟把我们母女也远远地隔开了。夜幕降临了,周围真静,但能听见草丛中各种虫鸣,还能依稀听到对面山上高粱叶婆娑作响,母亲蹒跚地脚步声,还有踢动了小石子滚下山谷的声音……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气息和野草的香味,头上的这片天真大,月亮从东方寂寞地升起来了。我瞪大眼睛去追寻母亲的身影,不,确切的说是高粱的影子,因为我只能看到一大捆高粱一颤一颤地从对面山上走到谷底,又从谷底艰难地升上我这面的高坡。看到母亲我总是一阵欣喜,随之而来的又是另外一种落寞——母亲放下高粱又立刻回去了……月亮越升越高,母亲往返不止。不知不觉我躺在高粱堆上睡着了。当父亲赶回来帮我们的时候,已是月至中天,深邃明净的夜空中那轮月亮显得温柔而妩媚,可是,望着又大又美的月亮,我哭了……
不可否认,后来十几年的城市生活改变了我很多,然而故乡那轮明月仍然是我见过的最大最美的,尽管与之相联系的乡愁是略带苦涩和伤感的。
又到中秋了,我真的有些怕月缺月圆带给我的心灵暗示。因为除了故园之思,我又多了一份感情的牵挂。我和爱人刻骨铭心地相爱着,早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正如当年我和母亲之间的那道巨大的沟壑,我们被阻隔在遥远的两个城市。对月思乡是一种淡淡的愁,对月思人则是一种无可比拟的苦。虽然我们电话书信不断,也坚信彼此忠贞不渝,可是时空阻隔了的爱总是有些缺憾的。我们不敢懈怠,分别为将来精心的打算着,拼命的奔波着,平素忙忙碌碌倒还不觉得什么,可节日到来,寂寞同时袭,与窗外的繁华热闹形成强烈的反差,真的是情何以堪!盼中秋,也怕中秋,哪一个中秋是我们的中秋呢?
“叮呤呤……”电话铃响了。电话那头传来母亲熟悉的声音,听到我中秋不放假的答复后,能感到她明显的失望,随后又热切地问我要不要给我捎点煮好的花生和玉米来……
“叮呤呤……”这次是他。“舒,快中秋节了,今天的月亮已经很圆了。告诉你个好消息:明年我们就能在一起过节了!”“真的?”“我保证!”一滴温热的泪落在了我握电话线的手背上……
推窗望去,眼前的月亮居然还像记忆中那样又大又美,尽管它还不够圆……
不说别的,就单说那青色的月光,及那青色月光所照的世界就足以让观者产生无尽的联想。但联想也因观者的性格、阅历、境遇的不同而不同。正如高山樗牛在他的《月夜的美感》中所说的:“……常人一般所能在心头浮出的,大概是人生和自然的对比,其次最易有的就是过去的追忆和远人的怀慕了。”面对一轮青色的明月,有的人可能是对过去美好的回忆;有的人可能更多的就是一种惆怅了……,总之,何种情况就只能取决于你这个人的心境了。
我想起了儿时在月夜里与小伙伴玩耍的情景。秋深了,虫声幽咽。我们呼朋唤友,放荡不羁于小村庄的胡同小巷。玩渴了,跑到村口的老土井边,首先围着土井趴成一圈,一同往井里瞅一会水中随着波光一晃一晃的月亮,让人不觉想起了那滑稽的猴子捞月的故事。然后再齐心协力用钓竿从老土井里打起一桶水,轮流地喝个够,现在回想起来那滋味可比现在的桶装水好多了!玩累了,要不就跳上柴草垛,肩并着肩,背搂着背望着高悬在天空中的水一样的圆圆的月亮发呆;再不就是跑到家里,从土屋里把邻家的老奶奶架到院里来,缠着她让她讲那永远也讲不完的月宫中嫦娥和玉兔的故事。我现在仍然在想,我永远长不大的感觉大概就是从那时候就养成的吧!
又到中秋月圆时
——花落云舒
今夜看见渐圆的月亮,才蓦的意识到:哦,快到中秋节了。
生活在钢筋水泥的建筑丛中,视线被遮挡了,穿梭于浮躁匆忙的城市里,也难再有风花雪月的心情。节不少过,可把酒赏月?似乎太“小资”了。
每到中秋,我心中特别酸楚。
在我的记忆里,似乎没过一个浪漫的中秋节。我的老家在农村,中秋时节,也正是农忙季节。农家人干活没早没晚,带着一身酸臭,疲惫地从田里回来,在袅袅炊烟中,糊弄一口吃的,把买来的廉价月饼,往盘里一放,一人拿一个,就算过节了。经常顶着月亮、日头劳作的农家人对赏月似乎很缺乏感觉。记得在我十来岁的时候,就曾有这么一个中秋节:父亲有事外出了,家里还有一片高粱没收回来。母亲身体孱弱却性格要强,她自己用了一天的时间把那片高粱砍倒,然而,怎么运回家却成了问题。这片高粱地在山上,而山与村庄之间被一道极大极深的沟壑阻隔着,那时侯上边没桥,人们为了方便,硬生生从沟的两面峭壁上开出了一条路。那也只能叫路吧,又窄又陡又长,即使两头牛拉着一车谷子从沟底爬上来也要累得呼呼喘粗气。因此母亲对着一地高粱愁死了。但她最终还是决定采用最原始最悲壮的方式:把捆好的高粱个子,从对面山上一个一个背过来!我那时小帮不上什么忙,母亲吩咐我在这边看着我们的小推车和运过来的高粱。这样,这道大沟把我们母女也远远地隔开了。夜幕降临了,周围真静,但能听见草丛中各种虫鸣,还能依稀听到对面山上高粱叶婆娑作响,母亲蹒跚地脚步声,还有踢动了小石子滚下山谷的声音……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气息和野草的香味,头上的这片天真大,月亮从东方寂寞地升起来了。我瞪大眼睛去追寻母亲的身影,不,确切的说是高粱的影子,因为我只能看到一大捆高粱一颤一颤地从对面山上走到谷底,又从谷底艰难地升上我这面的高坡。看到母亲我总是一阵欣喜,随之而来的又是另外一种落寞——母亲放下高粱又立刻回去了……月亮越升越高,母亲往返不止。不知不觉我躺在高粱堆上睡着了。当父亲赶回来帮我们的时候,已是月至中天,深邃明净的夜空中那轮月亮显得温柔而妩媚,可是,望着又大又美的月亮,我哭了……
不可否认,后来十几年的城市生活改变了我很多,然而故乡那轮明月仍然是我见过的最大最美的,尽管与之相联系的乡愁是略带苦涩和伤感的。
又到中秋了,我真的有些怕月缺月圆带给我的心灵暗示。因为除了故园之思,我又多了一份感情的牵挂。我和爱人刻骨铭心地相爱着,早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正如当年我和母亲之间的那道巨大的沟壑,我们被阻隔在遥远的两个城市。对月思乡是一种淡淡的愁,对月思人则是一种无可比拟的苦。虽然我们电话书信不断,也坚信彼此忠贞不渝,可是时空阻隔了的爱总是有些缺憾的。我们不敢懈怠,分别为将来精心的打算着,拼命的奔波着,平素忙忙碌碌倒还不觉得什么,可节日到来,寂寞同时袭,与窗外的繁华热闹形成强烈的反差,真的是情何以堪!盼中秋,也怕中秋,哪一个中秋是我们的中秋呢?
“叮呤呤……”电话铃响了。电话那头传来母亲熟悉的声音,听到我中秋不放假的答复后,能感到她明显的失望,随后又热切地问我要不要给我捎点煮好的花生和玉米来……
“叮呤呤……”这次是他。“舒,快中秋节了,今天的月亮已经很圆了。告诉你个好消息:明年我们就能在一起过节了!”“真的?”“我保证!”一滴温热的泪落在了我握电话线的手背上……
推窗望去,眼前的月亮居然还像记忆中那样又大又美,尽管它还不够圆……
展开全部
又到中秋。中秋是一个让人多思和联想的节日。
不说别的,就单说那青色的月光,及那青色月光所照的世界就足以让观者产生无尽的联想。但联想也因观者的性格、阅历、境遇的不同而不同。正如高山樗牛在他的《月夜的美感》中所说的:“……常人一般所能在心头浮出的,大概是人生和自然的对比,其次最易有的就是过去的追忆和远人的怀慕了。”面对一轮青色的明月,有的人可能是对过去美好的回忆;有的人可能更多的就是一种惆怅了……,总之,何种情况就只能取决于你这个人的心境了。
我想起了儿时在月夜里与小伙伴玩耍的情景。秋深了,虫声幽咽。我们呼朋唤友,放荡不羁于小村庄的胡同小巷。玩渴了,跑到村口的老土井边,首先围着土井趴成一圈,一同往井里瞅一会水中随着波光一晃一晃的月亮,让人不觉想起了那滑稽的猴子捞月的故事。然后再齐心协力用钓竿从老土井里打起一桶水,轮流地喝个够,现在回想起来那滋味可比现在的桶装水好多了!玩累了,要不就跳上柴草垛,肩并着肩,背搂着背望着高悬在天空中的水一样的圆圆的月亮发呆;再不就是跑到家里,从土屋里把邻家的老奶奶架到院里来,缠着她让她讲那永远也讲不完的月宫中嫦娥和玉兔的故事。我现在仍然在想,我永远长不大的感觉大概就是从那时候就养成的吧!
又到中秋月圆时
——花落云舒
今夜看见渐圆的月亮,才蓦的意识到:哦,快到中秋节了。
生活在钢筋水泥的建筑丛中,视线被遮挡了,穿梭于浮躁匆忙的城市里,也难再有风花雪月的心情。节不少过,可把酒赏月?似乎太“小资”了。
每到中秋,我心中特别酸楚。
在我的记忆里,似乎没过一个浪漫的中秋节。我的老家在农村,中秋时节,也正是农忙季节。农家人干活没早没晚,带着一身酸臭,疲惫地从田里回来,在袅袅炊烟中,糊弄一口吃的,把买来的廉价月饼,往盘里一放,一人拿一个,就算过节了。经常顶着月亮、日头劳作的农家人对赏月似乎很缺乏感觉。记得在我十来岁的时候,就曾有这么一个中秋节:父亲有事外出了,家里还有一片高粱没收回来。母亲身体孱弱却性格要强,她自己用了一天的时间把那片高粱砍倒,然而,怎么运回家却成了问题。这片高粱地在山上,而山与村庄之间被一道极大极深的沟壑阻隔着,那时侯上边没桥,人们为了方便,硬生生从沟的两面峭壁上开出了一条路。那也只能叫路吧,又窄又陡又长,即使两头牛拉着一车谷子从沟底爬上来也要累得呼呼喘粗气。因此母亲对着一地高粱愁死了。但她最终还是决定采用最原始最悲壮的方式:把捆好的高粱个子,从对面山上一个一个背过来!我那时小帮不上什么忙,母亲吩咐我在这边看着我们的小推车和运过来的高粱。这样,这道大沟把我们母女也远远地隔开了。夜幕降临了,周围真静,但能听见草丛中各种虫鸣,还能依稀听到对面山上高粱叶婆娑作响,母亲蹒跚地脚步声,还有踢动了小石子滚下山谷的声音……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气息和野草的香味,头上的这片天真大,月亮从东方寂寞地升起来了。我瞪大眼睛去追寻母亲的身影,不,确切的说是高粱的影子,因为我只能看到一大捆高粱一颤一颤地从对面山上走到谷底,又从谷底艰难地升上我这面的高坡。看到母亲我总是一阵欣喜,随之而来的又是另外一种落寞——母亲放下高粱又立刻回去了……月亮越升越高,母亲往返不止。不知不觉我躺在高粱堆上睡着了。当父亲赶回来帮我们的时候,已是月至中天,深邃明净的夜空中那轮月亮显得温柔而妩媚,可是,望着又大又美的月亮,我哭了……
不可否认,后来十几年的城市生活改变了我很多,然而故乡那轮明月仍然是我见过的最大最美的,尽管与之相联系的乡愁是略带苦涩和伤感的。
又到中秋了,我真的有些怕月缺月圆带给我的心灵暗示。因为除了故园之思,我又多了一份感情的牵挂。我和爱人刻骨铭心地相爱着,早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正如当年我和母亲之间的那道巨大的沟壑,我们被阻隔在遥远的两个城市。对月思乡是一种淡淡的愁,对月思人则是一种无可比拟的苦。虽然我们电话书信不断,也坚信彼此忠贞不渝,可是时空阻隔了的爱总是有些缺憾的。我们不敢懈怠,分别为将来精心的打算着,拼命的奔波着,平素忙忙碌碌倒还不觉得什么,可节日到来,寂寞同时袭,与窗外的繁华热闹形成强烈的反差,真的是情何以堪!盼中秋,也怕中秋,哪一个中秋是我们的中秋呢?
“叮呤呤……”电话铃响了。电话那头传来母亲熟悉的声音,听到我中秋不放假的答复后,能感到她明显的失望,随后又热切地问我要不要给我捎点煮好的花生和玉米来……
“叮呤呤……”这次是他。“舒,快中秋节了,今天的月亮已经很圆了。告诉你个好消息:明年我们就能在一起过节了!”“真的?”“我保证!”一滴温热的泪落在了我握电话线的手背上……
推窗望去,眼前的月亮居然还像记忆中那样又大又美,尽管它还不够圆……
不说别的,就单说那青色的月光,及那青色月光所照的世界就足以让观者产生无尽的联想。但联想也因观者的性格、阅历、境遇的不同而不同。正如高山樗牛在他的《月夜的美感》中所说的:“……常人一般所能在心头浮出的,大概是人生和自然的对比,其次最易有的就是过去的追忆和远人的怀慕了。”面对一轮青色的明月,有的人可能是对过去美好的回忆;有的人可能更多的就是一种惆怅了……,总之,何种情况就只能取决于你这个人的心境了。
我想起了儿时在月夜里与小伙伴玩耍的情景。秋深了,虫声幽咽。我们呼朋唤友,放荡不羁于小村庄的胡同小巷。玩渴了,跑到村口的老土井边,首先围着土井趴成一圈,一同往井里瞅一会水中随着波光一晃一晃的月亮,让人不觉想起了那滑稽的猴子捞月的故事。然后再齐心协力用钓竿从老土井里打起一桶水,轮流地喝个够,现在回想起来那滋味可比现在的桶装水好多了!玩累了,要不就跳上柴草垛,肩并着肩,背搂着背望着高悬在天空中的水一样的圆圆的月亮发呆;再不就是跑到家里,从土屋里把邻家的老奶奶架到院里来,缠着她让她讲那永远也讲不完的月宫中嫦娥和玉兔的故事。我现在仍然在想,我永远长不大的感觉大概就是从那时候就养成的吧!
又到中秋月圆时
——花落云舒
今夜看见渐圆的月亮,才蓦的意识到:哦,快到中秋节了。
生活在钢筋水泥的建筑丛中,视线被遮挡了,穿梭于浮躁匆忙的城市里,也难再有风花雪月的心情。节不少过,可把酒赏月?似乎太“小资”了。
每到中秋,我心中特别酸楚。
在我的记忆里,似乎没过一个浪漫的中秋节。我的老家在农村,中秋时节,也正是农忙季节。农家人干活没早没晚,带着一身酸臭,疲惫地从田里回来,在袅袅炊烟中,糊弄一口吃的,把买来的廉价月饼,往盘里一放,一人拿一个,就算过节了。经常顶着月亮、日头劳作的农家人对赏月似乎很缺乏感觉。记得在我十来岁的时候,就曾有这么一个中秋节:父亲有事外出了,家里还有一片高粱没收回来。母亲身体孱弱却性格要强,她自己用了一天的时间把那片高粱砍倒,然而,怎么运回家却成了问题。这片高粱地在山上,而山与村庄之间被一道极大极深的沟壑阻隔着,那时侯上边没桥,人们为了方便,硬生生从沟的两面峭壁上开出了一条路。那也只能叫路吧,又窄又陡又长,即使两头牛拉着一车谷子从沟底爬上来也要累得呼呼喘粗气。因此母亲对着一地高粱愁死了。但她最终还是决定采用最原始最悲壮的方式:把捆好的高粱个子,从对面山上一个一个背过来!我那时小帮不上什么忙,母亲吩咐我在这边看着我们的小推车和运过来的高粱。这样,这道大沟把我们母女也远远地隔开了。夜幕降临了,周围真静,但能听见草丛中各种虫鸣,还能依稀听到对面山上高粱叶婆娑作响,母亲蹒跚地脚步声,还有踢动了小石子滚下山谷的声音……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气息和野草的香味,头上的这片天真大,月亮从东方寂寞地升起来了。我瞪大眼睛去追寻母亲的身影,不,确切的说是高粱的影子,因为我只能看到一大捆高粱一颤一颤地从对面山上走到谷底,又从谷底艰难地升上我这面的高坡。看到母亲我总是一阵欣喜,随之而来的又是另外一种落寞——母亲放下高粱又立刻回去了……月亮越升越高,母亲往返不止。不知不觉我躺在高粱堆上睡着了。当父亲赶回来帮我们的时候,已是月至中天,深邃明净的夜空中那轮月亮显得温柔而妩媚,可是,望着又大又美的月亮,我哭了……
不可否认,后来十几年的城市生活改变了我很多,然而故乡那轮明月仍然是我见过的最大最美的,尽管与之相联系的乡愁是略带苦涩和伤感的。
又到中秋了,我真的有些怕月缺月圆带给我的心灵暗示。因为除了故园之思,我又多了一份感情的牵挂。我和爱人刻骨铭心地相爱着,早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正如当年我和母亲之间的那道巨大的沟壑,我们被阻隔在遥远的两个城市。对月思乡是一种淡淡的愁,对月思人则是一种无可比拟的苦。虽然我们电话书信不断,也坚信彼此忠贞不渝,可是时空阻隔了的爱总是有些缺憾的。我们不敢懈怠,分别为将来精心的打算着,拼命的奔波着,平素忙忙碌碌倒还不觉得什么,可节日到来,寂寞同时袭,与窗外的繁华热闹形成强烈的反差,真的是情何以堪!盼中秋,也怕中秋,哪一个中秋是我们的中秋呢?
“叮呤呤……”电话铃响了。电话那头传来母亲熟悉的声音,听到我中秋不放假的答复后,能感到她明显的失望,随后又热切地问我要不要给我捎点煮好的花生和玉米来……
“叮呤呤……”这次是他。“舒,快中秋节了,今天的月亮已经很圆了。告诉你个好消息:明年我们就能在一起过节了!”“真的?”“我保证!”一滴温热的泪落在了我握电话线的手背上……
推窗望去,眼前的月亮居然还像记忆中那样又大又美,尽管它还不够圆……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