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第一部党章诞生于上海辅德里625号。
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宣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革命翻开了新的篇章。
1922年,中共二大又在这里的辅德里625号召开,第一次提出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制定了第一部党章,该章程共有六章29条,详细规定了党员条件和入党手续,对党的组织原则、组织机构、党的纪律和制度等也都作出具体的规定。它的诞生,标志着党的创建工作的最终完成,党的事业由此走向更广阔的新天地。
扩展资料
首部党章的保存:
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会议结束后,中央领导机构按照规定,将大会通过的章程和9个决议案送给莫斯科的共产国际;与此同时,还铅印了小册子,分发给党内的有关人员学习贯彻。
1928年冬,张静泉奉命赴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经再三考虑,他决定将这些文件、书刊从上海秘密带到宁波乡下,托父亲张爵谦代为保管。
张静泉于1932年牺牲,直至新中国成立,老人也没有盼到儿子归来,想想自己年事已高,这批重要的东西不能再“秘藏”下去了,于是叫在上海的三儿子张静茂连登几期寻人启事,但几个月后仍无音讯。老人便让张静茂回趟家乡,并向他揭开了“衣冠冢”之谜。
他将从墓穴中取出一大包文件书报交给张静茂,要他带回上海交给相关部门。张静茂把这批文件书报和照片带回上海后,专门刻了两枚上书“张静泉(人亚)同志秘藏”和“张静泉(人亚)同志秘藏山穴二十余年的书报”字样纪念图章,分别盖在文件和书报上。
在这些秘藏文物中,仅建党初期党内学习的著作、杂志就有几百本。这之中就包括了铅印的“二大”小册子,“二大”通过的所有正式文件由此被完好保存下来。1950年与1951年,根据政务院(现在的国务院)和中共中央文件精神,上海将该小册子上交中央档案馆。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第一部《党章》在这里诞生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第一部党章诞生于上海辅德里625号。
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宣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革命翻开了新的篇章。
1922年,中共二大又在这里的辅德里625号召开,第一次提出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制定了第一部党章,该章程共有六章29条,详细规定了党员条件和入党手续,对党的组织原则、组织机构、党的纪律和制度等也都作出具体的规定。它的诞生,标志着党的创建工作的最终完成,党的事业由此走向更广阔的新天地。
首部党章的保存:
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会议结束后,中央领导机构按照规定,将大会通过的章程和9个决议案送给莫斯科的共产国际;与此同时,还铅印了小册子,分发给党内的有关人员学习贯彻。
1928年冬,张静泉奉命赴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经再三考虑,他决定将这些文件、书刊从上海秘密带到宁波乡下,托父亲张爵谦代为保管。
张静泉于1932年牺牲,直至新中国成立,老人也没有盼到儿子归来,想想自己年事已高,这批重要的东西不能再“秘藏”下去了,于是叫在上海的三儿子张静茂连登几期寻人启事,但几个月后仍无音讯。老人便让张静茂回趟家乡,并向他揭开了“衣冠冢”之谜。
他将从墓穴中取出一大包文件书报交给张静茂,要他带回上海交给相关部门。张静茂把这批文件书报和照片带回上海后,专门刻了两枚上书“张静泉(人亚)同志秘藏”和“张静泉(人亚)同志秘藏山穴二十余年的书报”字样纪念图章,分别盖在文件和书报上。
在这些秘藏文物中,仅建党初期党内学习的著作、杂志就有几百本。这之中就包括了铅印的“二大”小册子,“二大”通过的所有正式文件由此被完好保存下来。1950年与1951年,根据政务院(现在的国务院)和中共中央文件精神,上海将该小册子上交中央档案馆。
2016-10-08 · 知道合伙人艺术行家
中共党史上第一部党纲全称为“中国共产党纲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制定并通过。1921年7月23日晚,中国共产党在上海贝勒路树德里(后称望志路106号,今兴业路76号)拉开了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序幕。与会代表13人,代表全国50多名党员。会上,主要有四项议程:目前政治状况、党的基本任务、党章、组织问题。关于制定党的纲领和党章,“根据希夫廖特同志(即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引者注)的建议,决定选出一个起草纲领和工作计划的委员会,给予委员会两天时间起草计划和纲领”。在推选负责起草中国共产党纲领和决议的人选时,张国焘以会议主席的身份入选,李汉俊精通外语且博览马克思主义著作,刘仁静有一定的理论素养,被选入起草小组。董必武、李达也参加了起草工作。8月5日,代表们在嘉兴南湖的游船上讨论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纲领》(以下简称纲领),这是中共党史上第一个关于党的建设的马克思主义文献。这个不足1000字的简短纲领,共十五条,规定了党的名称、性质和纲领,提出了党的最终奋斗目标。《纲领》宣布“我党定名为‘中国共产党’”;规定本党纲领是“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直至消灭阶级差别;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阶级斗争的目的消灭阶级;废除资本私有制,没收一切生产资料,如机器、土地、厂房、半成品等,归社会所有;联合第三国际”。
这个纲领现仅有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档案中所存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俄文版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保存的陈公博硕士论文《中国的共产主义运动》附录《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英文版。两种外文本均缺第十一条,现已由中央编译局译成中文。
之所以将这部《纲领》放入党章发展史中,是因为它包含属于党章性质的一些条文,实际起到了党章的作用。如关于党员条件,规定“凡接受我党的纲领和政策,愿意忠于党,不分性别、国籍,经过一名党员介绍,均可成为我们的同志;但在加入我党之前,必须断绝同反对我党纲领之任何党派的关系”;党的组织方面,规定“不到十人的地方委员会,只设书记一人管理事务;超过十人者,应设财务委员一人、组织委员一人、宣传委员一人;超过三十人者,应组织执行委员会”;党的纪律方面,规定“在公开时机未成熟前,党的主张以至党员身份都应保守秘密”等内容。
1921年7月在上海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讨论并通过《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这份15条约700字的简短纲领,确定了党的名称、奋斗目标、基本政策、提出了发展党员、建立地方和中央机构等组织制度,兼有党纲和党章的内容,是党的第一个正式文献。同时,讨论并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决议》,对今后党的工作作出安排部署。
1922年7月在上海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讨论和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章程》 。这部章程是中国共产党第一部比较完整的章程,共六章,二十九条。章程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民主革命纲领,即党的最低纲领;第一次详尽地规定了党员条件和入党手续,对党的组织原则、组织机构、党的纪律和制度,也都作了具体的规定。
中共党史上第一部党纲全称为“中国共产党纲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制定并通过。1921年7月23日晚,中国共产党在上海贝勒路树德里(后称望志路106号,今兴业路76号)拉开了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序幕。与会代表13人,代表全国50多名党员。会上,主要有四项议程:目前政治状况、党的基本任务、党章、组织问题。关于制定党的纲领和党章,“根据希夫廖特同志(即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引者注)的建议,决定选出一个起草纲领和工作计划的委员会,给予委员会两天时间起草计划和纲领”。在推选负责起草中国共产党纲领和决议的人选时,张国焘以会议主席的身份入选,李汉俊精通外语且博览马克思主义著作,刘仁静有一定的理论素养,被选入起草小组。董必武、李达也参加了起草工作。8月5日,代表们在嘉兴南湖的游船上讨论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纲领》(以下简称纲领),这是中共党史上第一个关于党的建设的马克思主义文献。这个不足1000字的简短纲领,共十五条,规定了党的名称、性质和纲领,提出了党的最终奋斗目标。《纲领》宣布“我党定名为‘中国共产党’”;规定本党纲领是“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直至消灭阶级差别;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阶级斗争的目的消灭阶级;废除资本私有制,没收一切生产资料,如机器、土地、厂房、半成品等,归社会所有;联合第三国际”。
这个纲领现仅有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档案中所存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俄文版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保存的陈公博硕士论文《中国的共产主义运动》附录《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英文版。两种外文本均缺第十一条,现已由中央编译局译成中文。
之所以将这部《纲领》放入党章发展史中,是因为它包含属于党章性质的一些条文,实际起到了党章的作用。如关于党员条件,规定“凡接受我党的纲领和政策,愿意忠于党,不分性别、国籍,经过一名党员介绍,均可成为我们的同志;但在加入我党之前,必须断绝同反对我党纲领之任何党派的关系”;党的组织方面,规定“不到十人的地方委员会,只设书记一人管理事务;超过十人者,应设财务委员一人、组织委员一人、宣传委员一人;超过三十人者,应组织执行委员会”;党的纪律方面,规定“在公开时机未成熟前,党的主张以至党员身份都应保守秘密”等内容。
1921年7月在上海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讨论并通过《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这份15条约700字的简短纲领,确定了党的名称、奋斗目标、基本政策、提出了发展党员、建立地方和中央机构等组织制度,兼有党纲和党章的内容,是党的第一个正式文献。同时,讨论并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决议》,对今后党的工作作出安排部署。
1922年7月在上海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讨论和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章程》 。这部章程是中国共产党第一部比较完整的章程,共六章,二十九条。章程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民主革命纲领,即党的最低纲领;第一次详尽地规定了党员条件和入党手续,对党的组织原则、组织机构、党的纪律和制度,也都作了具体的规定。
推荐于2020-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