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相关的成语
3个回答
展开全部
关于韩信的十个成语及解释:
一、战无不胜,意思是打仗没有不取得胜利的。形容力量十分强大。
二、十面埋伏,指设伏兵于十面以围歼敌军。发生在徐州市九里山,因九里山的地势所以为十面埋伏。
三、背水一战,比喻背后临近河水摆阵,或布下的阵势。后来指处于绝境之中,为求出路而决一死战。
四、居常鞅鞅,意思是因不平或不满而常常郁郁不乐。
五、独当一面,比喻单独负责一个方面的工作。
六、推陈出新,指对旧文化进行批判地继承,剔除其糟粕,吸取其精华,创造出新的文化。
七、肝胆照人,比喻以真心相见。
八、气吞山河,指气势可以吞没山河。形容气魄很大。
九、金石之交,比喻像金石一样牢不可破的交情。
十、多多益善,比喻越多越好。
一、战无不胜,意思是打仗没有不取得胜利的。形容力量十分强大。
二、十面埋伏,指设伏兵于十面以围歼敌军。发生在徐州市九里山,因九里山的地势所以为十面埋伏。
三、背水一战,比喻背后临近河水摆阵,或布下的阵势。后来指处于绝境之中,为求出路而决一死战。
四、居常鞅鞅,意思是因不平或不满而常常郁郁不乐。
五、独当一面,比喻单独负责一个方面的工作。
六、推陈出新,指对旧文化进行批判地继承,剔除其糟粕,吸取其精华,创造出新的文化。
七、肝胆照人,比喻以真心相见。
八、气吞山河,指气势可以吞没山河。形容气魄很大。
九、金石之交,比喻像金石一样牢不可破的交情。
十、多多益善,比喻越多越好。
展开全部
磨穿铁砚
发音 mó chuān tiě yàn
释义 把铁铸的砚台都磨穿了。比喻读书用功,有恒心。
出处 宋·陆游《寒夜读书》诗:“韦编屡绝铁砚穿,口诵手抄那计年。”
示例 坐破寒毡,磨穿铁砚。(元·范子安《竹叶舟》第一折)
发音 mó chuān tiě yàn
释义 把铁铸的砚台都磨穿了。比喻读书用功,有恒心。
出处 宋·陆游《寒夜读书》诗:“韦编屡绝铁砚穿,口诵手抄那计年。”
示例 坐破寒毡,磨穿铁砚。(元·范子安《竹叶舟》第一折)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背水一战】韩信攻赵,在井陉口背水列阵,大败赵军。事见《史记·淮阴侯列传》:" 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赵军望见而大笑。平旦,信建大将之旗鼓,鼓行出井陉口,赵开壁击之,大战良久。于是信、张耳详弃鼓旗,走水上军。水上军开入之,复疾战。赵果空壁争汉鼓旗,逐韩信、张耳。韩信、张耳已入水上军,军皆殊死战,不可败。"后以"背水一战"比喻在不利情况下和敌人作最后决战。也比喻面临绝境,为求得出路作最后一次努力。
【一饭千金】比喻厚厚地报答对自己有恩的人。语出《史记·淮阴侯列传》:"信钓于城下,诸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又载,韩信为楚王时,"信至国,召所从食漂母,赐千金。"后以"一饭千金"泛指受人之恩而给予重报。千金:汉承秦制,一斤金为千金,值一万钱。
【胯下之辱】从胯下爬过的耻辱。语出《史记·淮阴侯列传》:"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于是信孰视之,俛出胯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后以"胯下辱"指胸有大志的人能屈能伸甘受小辱。
【能屈能伸】指人在不得志时能忍耐,在得志时能施展其抱负。没有志气的人在恶势力面前屈服亦常以此语解嘲。《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载:韩信在故乡淮阴曾经受过胯下受辱,当时有许多人都笑韩信外勇内怯,称他为"胯夫"。韩信被封为楚王后,以德报怨,给屠中少年授职。因此,在韩信的故乡淮阴俚语有云"能屈能伸大丈夫"。
【鸟尽弓藏】谓飞鸟射尽,便藏起弓来无所使用。比喻天下既定或大功告成之后,就把曾经出过力的人一脚踢开。语出《史记·淮阴侯列传》:"上令武士缚信,载后车。信曰:'果若人言,'狡兔死,良狗亨;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已定,我固当亨!'
【萧何月下追韩信】《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载:"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 萧何用慧眼、热心和负责精神追回了韩信,也追回了几乎擦肩而过的大汉400年江山。萧何识人、留人、用人,为汉王朝的开拓奠定了人才基础,被传为千古佳话。
【国士无双】国中杰出的人物,指一国独一无二的人才。语出《史记·淮阴侯列传》:萧何向刘邦荐韩信曰:"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急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顾王策安所决耳。"萧何对韩信作出"国士无双"的评价,史学大师司马迁也仅仅在韩信身上用过一次,古往英雄再无二人有此殊荣。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比喻事情的成败都出于同一个人。这原是一条民间俚语,见于(宋)洪迈《容斋续笔·萧何绐韩信》:"韩信为人告反,吕后欲召,恐其不就,乃与萧相国谋,诈令人称陈已破,绐信曰:'虽病强入贺。'信入,即被诛。信之为大将军,实萧何所荐,今其死也,又出其谋,故俚语有'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之语。"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谓陈仓之战事。所谓明修栈道,即派人公开修复褒斜栈道,把三秦王的注意力引向秦岭东段;所谓暗渡陈仓,即远远地绕开已经烧毁的褒斜栈道,西出故道,以迂为直,突袭陈仓,复归咸阳。后以"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指正面迷惑敌人,而从侧翼进行突然袭击。《古今小说o闹阴司司马貌断狱》:"韩信道:'阎君在上,韩信一一告诉。某受汉王筑坛拜将之恩,使尽心机,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与汉王定了三秦 。'"
【匹夫之勇】谓不用智谋,单凭个人血气的勇气。语出《史记·淮阴侯列传》:"项王喑恶叱咤,千人皆废,然不能任属贤将,此特匹夫之勇耳。"
【妇人之仁】谓施小惠而不识大体。语出《史记·淮阴侯列传》:"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刓敝,忍不能予,此所谓妇人之仁也。"
【置之死地而后生】谓置于不战则死的境地,然后方能奋勇战斗,取胜得生。语出《史记·淮阴侯列传》:"信曰:'此在兵法,顾诸君不察耳。兵法不曰'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
【半渡而击】谓渡河作战乘敌人尚未全部渡过河时进攻他们。潍水之战中,韩信利用敌人实行"半渡击"的作战原则,以沙囊壅水,引军半渡而击,先佯败而退,以诱敌半渡,导敌就范,尔后决水,分割歼敌,一气呵成,制敌于死命。见"囊沙壅水"。《百战奇略》一书将韩信"沈沙决水,半渡而击"战法列为"水战"法则。
【十面埋伏】言韩信垓下击败项羽事,后以"十面埋伏"谓设伏兵于十面以围歼敌军。《前汉书平话》卷中:"垓下聚兵百万,会天下诸侯,困羽九重山前,信定十面埋伏,逼羽乌江自刎。" 自明代后期有琵琶大曲《十面埋伏》,又名《淮阴平楚》、《楚汉》流传至今。以垓下大战为主题,用琵琶演奏,表现古代战场上千军万马震撼山岳的声势。
【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愚笨人多加考虑也会有可取之处,常用做进言时自谦的话。语出《史记·淮阴侯列传》:"因固问曰:'仆委心归计,愿足下勿辞。'广武君曰:'臣闻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故曰'狂夫之言,圣人择焉'。顾恐臣计未必足用,愿效愚忠。"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同上。谓再聪明的人,也难免有失误的时候。
【逐鹿中原】比喻争夺天下。《史记·淮阴侯列传》载蒯通语:"秦之纲绝而维弛,山东大扰,异姓并起,英俊乌集。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于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逐鹿:指争夺天下。鹿:指天子之位。(明)骆用卿 《题韩信庙》诗:"逐鹿中原汉力微,登坛频蹙楚军威。"(清)裴其章《韩侯岭怀古》:"中原自古嗟逐鹿,鸟尽弓藏堪共哭。 "
【韩信将兵,多多益善】比喻越多越好。语出《史记·淮阴侯列传》:"上常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
【气吞山河】气势可以吞掉高山和大河。形容气魄很大。语出《元曲杂剧·萧何月下追韩信》:"背汉投楚,气吞山河,知音未遇,弹琴空歌。"
【独当一面】单独担当一个部门或一个方面的重任。语出《史记·留侯世家》:"至下邑,汉王下马踞鞍而问曰:'吾欲捐关以东等弃之,谁可与共功者?'良进曰:'九江王黥布,楚枭将,与项王有郄;彭越与齐王田荣反梁地:此两人可急使。而汉王之将独韩信可属大事,当一面。即欲捐之,捐之此三人,则楚可破也。'"张良十分赏识韩信的才能,陈仓之战的杰出运筹使张良认识到韩信是可以"独当一面"的人物。
【【不赏之功】《史记o淮阴侯列传》载蒯通语:"臣闻勇略震主者身危,而功盖天下者不赏。"后以"不赏之功"极言功大。
【人自为战】人人自动进行殊死战斗,形容人人都拚搏奋战。语出《史记·淮阴侯列传》:"此所谓'驱市人而战之',其势非置之死地,使人人自为战。"后以"人自为战"比喻各人独立工作。
【千金一饭】同"一饭千金"。
【一饭之恩】见"一饭千金"。喻微小的恩德。韩信少年贫困,曾钓鱼于淮阴城下,接受漂母赠食。韩信辅佐汉高祖刘邦平定天下,受封为楚王,不忘一饭之恩,酬谢漂母千金以报前恩。事见《史记·淮阴侯列传》。(清)曹雪芹《淮阴怀古》曰:"壮士须防恶犬欺,三齐定位盖棺时。寄言世俗休轻鄙,一饭之恩死也知。"
【乡利倍义】趋向私利,违背正义。乡:通"向"。倍:通"背"。语出《史记·淮阴侯列传》:"乘人之车者载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吾岂可以乡利倍义乎!"
【修武高眠】指刘邦诈称使者,袭夺韩信、张耳印符事。《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载:"汉王出成皋,东渡河,独与滕公俱,从张耳军修武。至,宿传舍。晨自称汉使,驰入赵壁。张耳、韩信未起,即其卧内,上夺其印符,以麾召诸将,易置之。信、耳起,乃知汉王来,大惊。汉王夺两人军,即令张耳备守赵地。拜韩信为相国,收赵兵未发者击齐。"
【以德报怨】不记别人的仇,反而用恩德去回报他。见"能屈能伸"。(明)王典《淮阴少年行》诗曰:"淮阴少年争叱咤,嗔目语难相凌骂。王孙佩剑空雄豪,俯首从之出胯下。"又云:"王孙王楚锦衣归,却召少年作中尉。"
【伪游云梦】指刘邦伪游云梦,诈捕韩信事。《史记·高祖本纪》记载:楚汉战争胜利后,刘邦袭夺韩信兵权,将其徙封为楚王。当刘邦听说韩信在楚陈兵出入,又采取陈平伪游云梦之计,逮捕韩信,贬为淮阴侯。后以"云梦游"代指阴谋诡计。
【居常鞅鞅】谓因不平或不满而常常郁郁不乐。鞅:通"怏"。语出《史记·淮阴侯列传》:"信知汉王畏恶其能,常称病不朝从。信由此日夜怨望,居常鞅鞅,羞与绛、灌等列。"
【战无不胜】攻战没有不取胜的,形容强大无比可以战胜一切。语出《汉书·高帝纪》:"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填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
【一军皆惊】让全军上下每个人都感到震惊。语出《史记·淮阴侯列传》:"诸将皆喜,人人各自以为得大将。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
【淮阴少年】淮阴街头的游手好闲、不务正业、好勇斗狠的小混混。《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载:"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于是信孰视之,俛出袴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反其道而行之】采取跟对方相反的办法行事。《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载:"项王所过无不残灭者,天下多怨,百姓不亲附,特劫于威,强耳。名虽为霸,实失天下心。故曰其强易弱。今大王诚能反其道:任天下武勇,何所不诛!以天下城邑封功臣,何所不服!以义兵从思东归之士,何所不散!"
【痛入骨髓】指悲痛之极、痛心之深或怨恨之切。语出《史记·淮阴侯列传》:"三秦王为秦将,将秦子弟数岁矣,所杀亡不可胜计,又欺其众降诸侯,至新安,项王诈阬秦降卒二十余万,唯独邯、欣、翳得脱。秦父兄怨此三人,痛入骨髓,今楚强以威王此三人,秦民莫爱也。"
【秋毫无犯】丝毫不侵犯别人的利益,多指军队纪律严明。语出《史记·淮阴侯列传》:"大王之入武关,秋毫无所害,除秦苛法,与秦民约,法三章耳,秦民无不欲得大王王秦者。"
【掉三寸舌】玩弄口舌,多指进行游说。掉:摆动,摇。语出《史记·淮阴侯列传》:"且郦生一士,伏轼掉三寸之舌,下齐七十余城。"
【大张旗鼓】比喻声势、规模很大。语出《史记·淮阴侯列传》:"平旦,信建大将之旗鼓,鼓行出井陉口,赵开壁击之,大战良久。"
【百战百胜】每战必胜,战无不胜。《史记·淮阴侯列传》载李左车言:"夫成安君有百战百胜之计,一旦而失之,军败鄗下,身死泜上。今将军涉西河,虏魏王,禽夏说阏与,一举而下井陉,不终朝破赵二十万众,诛成安君。名闻海内,威震天下。"(明)刘基《〈宋景濂学士文集〉序》:"其气韵沉雄,如淮阴出师,百战百胜,志不少慑。"
【【案甲休兵】谓停止战事,休养士卒。语出《史记·淮阴侯列传》李左车言:"方今为将军计,莫如案甲休兵,镇赵抚其孤,百里之内,牛酒日至,以飨士大夫醳兵,北首燕路,而后遣辩士奉咫尺之书,暴其所长于燕,燕必不敢不听从。"
【咫尺之书】指书信,古代书写用木简,信札之简长盈尺,故称。见"案甲休兵"。
【为民请命】旧指为人民作主,出面反映百姓疾苦。语出《史记·淮阴侯列传》:"以足下之贤圣,有甲兵之众,据强齐,从燕、赵,出空虚之地而制其后,因民之欲,西乡为百姓请命,则天下风走而响应矣,孰敢不听!割大弱强,以立诸侯,诸侯已立,天下服听而归德於齐。"
【头足异处】谓被斩。语出《史记·淮阴侯列传》:"汉王借兵而东下,杀成安君泜水之南,头足异处,卒为天下笑。"
【肝胆照人】比喻真心诚意,也比喻以真心相见。语出《史记·淮阴侯列传》:"臣愿披腹心,输肝胆,效愚计,恐足下不能用也。"
【披腹心】比喻披露真诚,亦省作"披腹"。见"肝胆照人"。
【人心难测】谓人的内心难以探测。语出《史记·淮阴侯列传》:"始常山王、成安君为布衣时,相与为刎颈之交……此二人相与,天下至驩也。然而卒相禽者何也?患生於多欲而人心难测也。"
【深拱揖让】拱手深居,指不理政事深拱禁中,无为而治。语出《史记·淮阴侯列传》:"割大弱强,以立诸侯,诸侯已立,天下服听而归德于齐。案齐之故,有胶、泗之地,怀诸侯以德,深拱揖让,则天下之君王相率而朝于齐矣。"
【不可胜计】不计其数,极言其多。语出《史记·淮阴侯列传》:"且三秦王为秦将,将秦子弟数岁矣,所杀亡不可胜计。"
【不可胜数】同"不可胜计"。语出《史记·淮阴侯列传》蒯通言:"天下初发难也,俊雄豪桀建号壹呼,天下之士云合雾集,鱼鳞櫜鹓,熛至风起。当此之时,忧在亡秦而已。今楚汉分争,使天下无罪之人肝胆涂地,父子暴骸骨於中野,不可胜数。"
【不可胜算】同"不可胜计"。
【肝胆涂地】 形容惨死;也形容竭尽忠诚,任何牺牲都在所不惜。语出《史记·淮阴侯列传》:"通曰:'天下初发难也,俊雄豪杰建号壹呼,天下之士云合雾集,鱼鳞杂沓,熛至风起。当此之时,忧在亡秦而已。今楚汉分争,使天下无罪之人肝胆涂地,父子暴
骸骨于中野,不可胜数。'"
【肝脑涂地】同"肝脑涂地"。
【万乘之权】指帝王,帝位。《史记·淮阴侯列传》载蒯通言:"夫听者事之候也,计者事之机也,听过计失而能久安者,鲜矣。听不失一二者,不可乱以言;计不失本末者,不可纷以辞。夫随厮养之役者,失万乘之权;守儋石之禄者,阙卿相之位。
【为德不卒】谓好事没有做到底。语出《史记·淮阴侯列传》:"及下乡南昌亭长,赐百钱,曰:'公,小人也,为德不卒。'"
【时不再来】谓良好的时机难得,不可错过。语出《史记·淮阴侯列传》:"夫功者难成而易败,时者难得而易失也。时乎时,不再来,愿足下详察之。"
【一竿之微】指韩信微时垂钓淮阴事。语出(清)沈菊庄《韩淮阴钓竿歌》:"千金之重酬漂母,一竿之微还忆否?"又云:"汉王嗜杀功高臣,不闻嗜杀钓鱼人。"
【推陈出新】韩信初投刘邦,为治粟都尉,负责管理粮仓。相传汉军为能出汉中与项羽争夺天下屯积了大量的粮食,很多粮食因天气潮湿而霉变。韩信想了一个办法,他命令士卒在每个粮仓前后各开一扇门,并规定粮食只准从前门进、后门出,这样先运进粮仓的粮食就会被先运出去,周而复始就不会有粮食因长期堆积而变坏,韩信称之为"推陈出新"。后人则形容禀弃旧有的方法或观念,启用新的有效的方法叫做推陈出新。
【韩信点兵】相传韩信每次集合部队,只要求部下先后按l~3、1~5、1~7报数,然后再报告一下各队每次报数的余数,他就知道到了多少人。他的这种巧妙算法,人们称为鬼谷算,也叫隔墙算,或称为韩信点兵,外国人还称它为"中国剩余定理"。到了明代, 数学家程大位用诗歌概括了这一算法,他写道:"三人同行七十稀,五树梅花廿一枝,七子团圆月正半,除百零五便得知。"这首诗的意思是:用3除所得的余数乘上70,加上用5除所得余数乘以21,再加上用7除所得的余数乘上15,结果大于105就减去105的倍数,这样就知道所求的数字了
【一饭千金】比喻厚厚地报答对自己有恩的人。语出《史记·淮阴侯列传》:"信钓于城下,诸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又载,韩信为楚王时,"信至国,召所从食漂母,赐千金。"后以"一饭千金"泛指受人之恩而给予重报。千金:汉承秦制,一斤金为千金,值一万钱。
【胯下之辱】从胯下爬过的耻辱。语出《史记·淮阴侯列传》:"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于是信孰视之,俛出胯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后以"胯下辱"指胸有大志的人能屈能伸甘受小辱。
【能屈能伸】指人在不得志时能忍耐,在得志时能施展其抱负。没有志气的人在恶势力面前屈服亦常以此语解嘲。《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载:韩信在故乡淮阴曾经受过胯下受辱,当时有许多人都笑韩信外勇内怯,称他为"胯夫"。韩信被封为楚王后,以德报怨,给屠中少年授职。因此,在韩信的故乡淮阴俚语有云"能屈能伸大丈夫"。
【鸟尽弓藏】谓飞鸟射尽,便藏起弓来无所使用。比喻天下既定或大功告成之后,就把曾经出过力的人一脚踢开。语出《史记·淮阴侯列传》:"上令武士缚信,载后车。信曰:'果若人言,'狡兔死,良狗亨;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已定,我固当亨!'
【萧何月下追韩信】《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载:"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 萧何用慧眼、热心和负责精神追回了韩信,也追回了几乎擦肩而过的大汉400年江山。萧何识人、留人、用人,为汉王朝的开拓奠定了人才基础,被传为千古佳话。
【国士无双】国中杰出的人物,指一国独一无二的人才。语出《史记·淮阴侯列传》:萧何向刘邦荐韩信曰:"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急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顾王策安所决耳。"萧何对韩信作出"国士无双"的评价,史学大师司马迁也仅仅在韩信身上用过一次,古往英雄再无二人有此殊荣。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比喻事情的成败都出于同一个人。这原是一条民间俚语,见于(宋)洪迈《容斋续笔·萧何绐韩信》:"韩信为人告反,吕后欲召,恐其不就,乃与萧相国谋,诈令人称陈已破,绐信曰:'虽病强入贺。'信入,即被诛。信之为大将军,实萧何所荐,今其死也,又出其谋,故俚语有'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之语。"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谓陈仓之战事。所谓明修栈道,即派人公开修复褒斜栈道,把三秦王的注意力引向秦岭东段;所谓暗渡陈仓,即远远地绕开已经烧毁的褒斜栈道,西出故道,以迂为直,突袭陈仓,复归咸阳。后以"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指正面迷惑敌人,而从侧翼进行突然袭击。《古今小说o闹阴司司马貌断狱》:"韩信道:'阎君在上,韩信一一告诉。某受汉王筑坛拜将之恩,使尽心机,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与汉王定了三秦 。'"
【匹夫之勇】谓不用智谋,单凭个人血气的勇气。语出《史记·淮阴侯列传》:"项王喑恶叱咤,千人皆废,然不能任属贤将,此特匹夫之勇耳。"
【妇人之仁】谓施小惠而不识大体。语出《史记·淮阴侯列传》:"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刓敝,忍不能予,此所谓妇人之仁也。"
【置之死地而后生】谓置于不战则死的境地,然后方能奋勇战斗,取胜得生。语出《史记·淮阴侯列传》:"信曰:'此在兵法,顾诸君不察耳。兵法不曰'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
【半渡而击】谓渡河作战乘敌人尚未全部渡过河时进攻他们。潍水之战中,韩信利用敌人实行"半渡击"的作战原则,以沙囊壅水,引军半渡而击,先佯败而退,以诱敌半渡,导敌就范,尔后决水,分割歼敌,一气呵成,制敌于死命。见"囊沙壅水"。《百战奇略》一书将韩信"沈沙决水,半渡而击"战法列为"水战"法则。
【十面埋伏】言韩信垓下击败项羽事,后以"十面埋伏"谓设伏兵于十面以围歼敌军。《前汉书平话》卷中:"垓下聚兵百万,会天下诸侯,困羽九重山前,信定十面埋伏,逼羽乌江自刎。" 自明代后期有琵琶大曲《十面埋伏》,又名《淮阴平楚》、《楚汉》流传至今。以垓下大战为主题,用琵琶演奏,表现古代战场上千军万马震撼山岳的声势。
【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愚笨人多加考虑也会有可取之处,常用做进言时自谦的话。语出《史记·淮阴侯列传》:"因固问曰:'仆委心归计,愿足下勿辞。'广武君曰:'臣闻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故曰'狂夫之言,圣人择焉'。顾恐臣计未必足用,愿效愚忠。"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同上。谓再聪明的人,也难免有失误的时候。
【逐鹿中原】比喻争夺天下。《史记·淮阴侯列传》载蒯通语:"秦之纲绝而维弛,山东大扰,异姓并起,英俊乌集。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于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逐鹿:指争夺天下。鹿:指天子之位。(明)骆用卿 《题韩信庙》诗:"逐鹿中原汉力微,登坛频蹙楚军威。"(清)裴其章《韩侯岭怀古》:"中原自古嗟逐鹿,鸟尽弓藏堪共哭。 "
【韩信将兵,多多益善】比喻越多越好。语出《史记·淮阴侯列传》:"上常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
【气吞山河】气势可以吞掉高山和大河。形容气魄很大。语出《元曲杂剧·萧何月下追韩信》:"背汉投楚,气吞山河,知音未遇,弹琴空歌。"
【独当一面】单独担当一个部门或一个方面的重任。语出《史记·留侯世家》:"至下邑,汉王下马踞鞍而问曰:'吾欲捐关以东等弃之,谁可与共功者?'良进曰:'九江王黥布,楚枭将,与项王有郄;彭越与齐王田荣反梁地:此两人可急使。而汉王之将独韩信可属大事,当一面。即欲捐之,捐之此三人,则楚可破也。'"张良十分赏识韩信的才能,陈仓之战的杰出运筹使张良认识到韩信是可以"独当一面"的人物。
【【不赏之功】《史记o淮阴侯列传》载蒯通语:"臣闻勇略震主者身危,而功盖天下者不赏。"后以"不赏之功"极言功大。
【人自为战】人人自动进行殊死战斗,形容人人都拚搏奋战。语出《史记·淮阴侯列传》:"此所谓'驱市人而战之',其势非置之死地,使人人自为战。"后以"人自为战"比喻各人独立工作。
【千金一饭】同"一饭千金"。
【一饭之恩】见"一饭千金"。喻微小的恩德。韩信少年贫困,曾钓鱼于淮阴城下,接受漂母赠食。韩信辅佐汉高祖刘邦平定天下,受封为楚王,不忘一饭之恩,酬谢漂母千金以报前恩。事见《史记·淮阴侯列传》。(清)曹雪芹《淮阴怀古》曰:"壮士须防恶犬欺,三齐定位盖棺时。寄言世俗休轻鄙,一饭之恩死也知。"
【乡利倍义】趋向私利,违背正义。乡:通"向"。倍:通"背"。语出《史记·淮阴侯列传》:"乘人之车者载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吾岂可以乡利倍义乎!"
【修武高眠】指刘邦诈称使者,袭夺韩信、张耳印符事。《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载:"汉王出成皋,东渡河,独与滕公俱,从张耳军修武。至,宿传舍。晨自称汉使,驰入赵壁。张耳、韩信未起,即其卧内,上夺其印符,以麾召诸将,易置之。信、耳起,乃知汉王来,大惊。汉王夺两人军,即令张耳备守赵地。拜韩信为相国,收赵兵未发者击齐。"
【以德报怨】不记别人的仇,反而用恩德去回报他。见"能屈能伸"。(明)王典《淮阴少年行》诗曰:"淮阴少年争叱咤,嗔目语难相凌骂。王孙佩剑空雄豪,俯首从之出胯下。"又云:"王孙王楚锦衣归,却召少年作中尉。"
【伪游云梦】指刘邦伪游云梦,诈捕韩信事。《史记·高祖本纪》记载:楚汉战争胜利后,刘邦袭夺韩信兵权,将其徙封为楚王。当刘邦听说韩信在楚陈兵出入,又采取陈平伪游云梦之计,逮捕韩信,贬为淮阴侯。后以"云梦游"代指阴谋诡计。
【居常鞅鞅】谓因不平或不满而常常郁郁不乐。鞅:通"怏"。语出《史记·淮阴侯列传》:"信知汉王畏恶其能,常称病不朝从。信由此日夜怨望,居常鞅鞅,羞与绛、灌等列。"
【战无不胜】攻战没有不取胜的,形容强大无比可以战胜一切。语出《汉书·高帝纪》:"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填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
【一军皆惊】让全军上下每个人都感到震惊。语出《史记·淮阴侯列传》:"诸将皆喜,人人各自以为得大将。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
【淮阴少年】淮阴街头的游手好闲、不务正业、好勇斗狠的小混混。《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载:"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于是信孰视之,俛出袴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反其道而行之】采取跟对方相反的办法行事。《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载:"项王所过无不残灭者,天下多怨,百姓不亲附,特劫于威,强耳。名虽为霸,实失天下心。故曰其强易弱。今大王诚能反其道:任天下武勇,何所不诛!以天下城邑封功臣,何所不服!以义兵从思东归之士,何所不散!"
【痛入骨髓】指悲痛之极、痛心之深或怨恨之切。语出《史记·淮阴侯列传》:"三秦王为秦将,将秦子弟数岁矣,所杀亡不可胜计,又欺其众降诸侯,至新安,项王诈阬秦降卒二十余万,唯独邯、欣、翳得脱。秦父兄怨此三人,痛入骨髓,今楚强以威王此三人,秦民莫爱也。"
【秋毫无犯】丝毫不侵犯别人的利益,多指军队纪律严明。语出《史记·淮阴侯列传》:"大王之入武关,秋毫无所害,除秦苛法,与秦民约,法三章耳,秦民无不欲得大王王秦者。"
【掉三寸舌】玩弄口舌,多指进行游说。掉:摆动,摇。语出《史记·淮阴侯列传》:"且郦生一士,伏轼掉三寸之舌,下齐七十余城。"
【大张旗鼓】比喻声势、规模很大。语出《史记·淮阴侯列传》:"平旦,信建大将之旗鼓,鼓行出井陉口,赵开壁击之,大战良久。"
【百战百胜】每战必胜,战无不胜。《史记·淮阴侯列传》载李左车言:"夫成安君有百战百胜之计,一旦而失之,军败鄗下,身死泜上。今将军涉西河,虏魏王,禽夏说阏与,一举而下井陉,不终朝破赵二十万众,诛成安君。名闻海内,威震天下。"(明)刘基《〈宋景濂学士文集〉序》:"其气韵沉雄,如淮阴出师,百战百胜,志不少慑。"
【【案甲休兵】谓停止战事,休养士卒。语出《史记·淮阴侯列传》李左车言:"方今为将军计,莫如案甲休兵,镇赵抚其孤,百里之内,牛酒日至,以飨士大夫醳兵,北首燕路,而后遣辩士奉咫尺之书,暴其所长于燕,燕必不敢不听从。"
【咫尺之书】指书信,古代书写用木简,信札之简长盈尺,故称。见"案甲休兵"。
【为民请命】旧指为人民作主,出面反映百姓疾苦。语出《史记·淮阴侯列传》:"以足下之贤圣,有甲兵之众,据强齐,从燕、赵,出空虚之地而制其后,因民之欲,西乡为百姓请命,则天下风走而响应矣,孰敢不听!割大弱强,以立诸侯,诸侯已立,天下服听而归德於齐。"
【头足异处】谓被斩。语出《史记·淮阴侯列传》:"汉王借兵而东下,杀成安君泜水之南,头足异处,卒为天下笑。"
【肝胆照人】比喻真心诚意,也比喻以真心相见。语出《史记·淮阴侯列传》:"臣愿披腹心,输肝胆,效愚计,恐足下不能用也。"
【披腹心】比喻披露真诚,亦省作"披腹"。见"肝胆照人"。
【人心难测】谓人的内心难以探测。语出《史记·淮阴侯列传》:"始常山王、成安君为布衣时,相与为刎颈之交……此二人相与,天下至驩也。然而卒相禽者何也?患生於多欲而人心难测也。"
【深拱揖让】拱手深居,指不理政事深拱禁中,无为而治。语出《史记·淮阴侯列传》:"割大弱强,以立诸侯,诸侯已立,天下服听而归德于齐。案齐之故,有胶、泗之地,怀诸侯以德,深拱揖让,则天下之君王相率而朝于齐矣。"
【不可胜计】不计其数,极言其多。语出《史记·淮阴侯列传》:"且三秦王为秦将,将秦子弟数岁矣,所杀亡不可胜计。"
【不可胜数】同"不可胜计"。语出《史记·淮阴侯列传》蒯通言:"天下初发难也,俊雄豪桀建号壹呼,天下之士云合雾集,鱼鳞櫜鹓,熛至风起。当此之时,忧在亡秦而已。今楚汉分争,使天下无罪之人肝胆涂地,父子暴骸骨於中野,不可胜数。"
【不可胜算】同"不可胜计"。
【肝胆涂地】 形容惨死;也形容竭尽忠诚,任何牺牲都在所不惜。语出《史记·淮阴侯列传》:"通曰:'天下初发难也,俊雄豪杰建号壹呼,天下之士云合雾集,鱼鳞杂沓,熛至风起。当此之时,忧在亡秦而已。今楚汉分争,使天下无罪之人肝胆涂地,父子暴
骸骨于中野,不可胜数。'"
【肝脑涂地】同"肝脑涂地"。
【万乘之权】指帝王,帝位。《史记·淮阴侯列传》载蒯通言:"夫听者事之候也,计者事之机也,听过计失而能久安者,鲜矣。听不失一二者,不可乱以言;计不失本末者,不可纷以辞。夫随厮养之役者,失万乘之权;守儋石之禄者,阙卿相之位。
【为德不卒】谓好事没有做到底。语出《史记·淮阴侯列传》:"及下乡南昌亭长,赐百钱,曰:'公,小人也,为德不卒。'"
【时不再来】谓良好的时机难得,不可错过。语出《史记·淮阴侯列传》:"夫功者难成而易败,时者难得而易失也。时乎时,不再来,愿足下详察之。"
【一竿之微】指韩信微时垂钓淮阴事。语出(清)沈菊庄《韩淮阴钓竿歌》:"千金之重酬漂母,一竿之微还忆否?"又云:"汉王嗜杀功高臣,不闻嗜杀钓鱼人。"
【推陈出新】韩信初投刘邦,为治粟都尉,负责管理粮仓。相传汉军为能出汉中与项羽争夺天下屯积了大量的粮食,很多粮食因天气潮湿而霉变。韩信想了一个办法,他命令士卒在每个粮仓前后各开一扇门,并规定粮食只准从前门进、后门出,这样先运进粮仓的粮食就会被先运出去,周而复始就不会有粮食因长期堆积而变坏,韩信称之为"推陈出新"。后人则形容禀弃旧有的方法或观念,启用新的有效的方法叫做推陈出新。
【韩信点兵】相传韩信每次集合部队,只要求部下先后按l~3、1~5、1~7报数,然后再报告一下各队每次报数的余数,他就知道到了多少人。他的这种巧妙算法,人们称为鬼谷算,也叫隔墙算,或称为韩信点兵,外国人还称它为"中国剩余定理"。到了明代, 数学家程大位用诗歌概括了这一算法,他写道:"三人同行七十稀,五树梅花廿一枝,七子团圆月正半,除百零五便得知。"这首诗的意思是:用3除所得的余数乘上70,加上用5除所得余数乘以21,再加上用7除所得的余数乘上15,结果大于105就减去105的倍数,这样就知道所求的数字了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