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个回答
展开全部
人体里的胆固醇是把双刃剑。这是因为,胆固醇是构成体内一切细胞必不可少的成分,它具有维持细胞的通透性、影响神经膜电位的产生和神经冲动的传导、运载脂肪酸、转化为维生素D等重要生理功能。但是,高胆固醇血症又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和冠心病的危险因素。胆固醇和胆固醇以脂蛋白的形式运输,脂蛋白有"好"、"坏"之分,所谓"好"的,即高密度脂蛋白(HDL),它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功能,能减少冠心病的发病率;所谓"坏"的,即低密度脂蛋白(LDL),它具有促使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增加冠心病发病的危险。使总胆固醇、LDL降低和使HDL增加的方法是预防和消除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措施。
降低胆固醇的非药物疗法有很多。最近,英国专家在一篇研究报告中提出,少吃多餐可以降低胆固醇。专家的研究发现,人体胆固醇水平的高低不仅仅取决于个人的饮食,还取决于进餐的次数。他们在一项癌症的研究课题中,调查了多名年龄在45~75岁的人的饮食习惯、运动情况,并监测其胆固醇、血压和体重。研究结果显示,被调查者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随进餐次数的增多而有所下降,一天进餐6次或6次以上者,其血清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比每天进餐1~2次的人约低5%,但高密度脂蛋白的水平并没有相应增高。究其原因,专家认为,进餐次数多的人往往因为运动较多,消耗的热量也较多,这就促使其需要多次进餐。热量的消耗有利于胆固醇的降低。另一个可能的原因是,不同的进餐方式导致人体作出不同的代谢反应。
利用增加进餐次数来降低胆固醇的方法,可作为一种降脂辅助手段,高脂血症者不妨一试。与此同时,还要增加运动,多吃蔬菜水果,减少饱和脂肪酸的摄入.
据《贵阳晚报》报道 近日,英国的研究报告称,一天内进食次数达6次或以上的人,其体内胆固醇的含量较进食次数较少的人低约5%,患心脏疾病的几率也较低。
研究人员调查了1.4万名年纪在55-75岁之间志愿者的进食次数,同时测量他们的胆固醇含量。结果发现,进食次数较多的人血胆固醇含量较低,通常生理活动也较旺盛,虽然5%的幅度并不大,不过减少患心脏疾病的几率却可达10%。研究显示,长时间未进食后大吃大喝会改变脂肪储存的方式,并增加胰岛素分泌,促进产生胆固醇的酵素也会很活跃。
剑桥大学的教授解释说:“若进食次数较为频繁,胰岛素不会大量分泌,产生胆固醇的酵素作用会减弱,就会相对减少血胆固醇含量。”
降低胆固醇的非药物疗法有很多。最近,英国专家在一篇研究报告中提出,少吃多餐可以降低胆固醇。专家的研究发现,人体胆固醇水平的高低不仅仅取决于个人的饮食,还取决于进餐的次数。他们在一项癌症的研究课题中,调查了多名年龄在45~75岁的人的饮食习惯、运动情况,并监测其胆固醇、血压和体重。研究结果显示,被调查者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随进餐次数的增多而有所下降,一天进餐6次或6次以上者,其血清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比每天进餐1~2次的人约低5%,但高密度脂蛋白的水平并没有相应增高。究其原因,专家认为,进餐次数多的人往往因为运动较多,消耗的热量也较多,这就促使其需要多次进餐。热量的消耗有利于胆固醇的降低。另一个可能的原因是,不同的进餐方式导致人体作出不同的代谢反应。
利用增加进餐次数来降低胆固醇的方法,可作为一种降脂辅助手段,高脂血症者不妨一试。与此同时,还要增加运动,多吃蔬菜水果,减少饱和脂肪酸的摄入.
据《贵阳晚报》报道 近日,英国的研究报告称,一天内进食次数达6次或以上的人,其体内胆固醇的含量较进食次数较少的人低约5%,患心脏疾病的几率也较低。
研究人员调查了1.4万名年纪在55-75岁之间志愿者的进食次数,同时测量他们的胆固醇含量。结果发现,进食次数较多的人血胆固醇含量较低,通常生理活动也较旺盛,虽然5%的幅度并不大,不过减少患心脏疾病的几率却可达10%。研究显示,长时间未进食后大吃大喝会改变脂肪储存的方式,并增加胰岛素分泌,促进产生胆固醇的酵素也会很活跃。
剑桥大学的教授解释说:“若进食次数较为频繁,胰岛素不会大量分泌,产生胆固醇的酵素作用会减弱,就会相对减少血胆固醇含量。”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单纯肥胖病人 在总热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采取少食多餐的进食方式,比少餐多食更有利于减肥。因为若一次进食量过多,势必刺激大量胰岛素分泌,使糖的吸收增加,利用率增大,合成脂肪也增多。少食多餐则可减少胰岛分泌胰岛素,使上述弊端减少。由于胰岛素的活性在晚上最强,所以尤其要避免在夜间进食过多,否则特别易发胖。然而,若过多减少进食量而不增加进餐次数,则可因过度饥饿使自身脂肪大量消耗,血液游离脂肪酸明显增多,会加重动脉粥样硬化,也是不可取的。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