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教并讨论:六爻预测的准确性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六爻法,是将《易经》六十四卦配以六十花甲子,并使用干支,主要以地支五行生克制化,结合卦象六神等进行综合预测的一种预测方法。
六爻法的关键是干支和《易经》六十四卦。干支的出现,远早于八卦。现在就有单纯使用干支进行预测的学问,比如四柱,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八字。也有只使用六十四卦进行预测的方法,比如梅花易数。
这个时候,我们不免奇怪了,既然使用干支,或者使用八卦都可以进行预测,为什么要创造出一种把两种方法结合到一起的这样一种不伦不类的预测方法呢?答案就是大道至简。也就是要让事情变得简单。
任何的术数方法,都是一个模型,任何的预测就是使用这个模型进行预演。比如八字使用干支,干支的五行是明确的,五行的生克是明确的。这样这个方法就相比之下有些偏公式化。(声明一下,没有褒扬或贬低某一种方法的意思)如此,就缺乏灵活性。八卦呢正好相反,非常灵活,比如梅花,随心起卦,讲求万物的练习,我看到喜鹊,就可以认为有喜,看到黑色,就可以说是坎卦,坎卦就可以说成有酒,当然也可以说成有灾难。所以这个就灵活性很高,而具体应用就太需要经验了。
所以,古人就创造出一种即能够应用干支五行,保持其明确性;又应用八卦,使其灵活的方法,也就是六爻。六爻法的创立,使我们占卦的时候,不必在去依赖晦涩难懂的卦爻辞,这样这个方法就能够平民化,这样也就是简化了。
说下历史吧,便于理解。干支最早,上古时候应该就有古老的三式了(奇门遁甲,太乙,六壬),当然《渊海子平》之类的书,认为干支始于尧。随后《易经》出现,并被奉为圭皋。《周礼 大卜》说,大卜掌三易,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由此可见,在开始的时候是没有六爻的。
到了春秋战国,五行学说开始兴盛,阴阳家在当时是颇受推崇的,比如当时注明的邹衍,他出使各国,都会遇到隆重的接待。而儒家创始人孔子却到处碰壁,由此我们就知道阴阳学说的盛行了。到了汉朝才开始将《易经》六十四卦进行分宫,而分宫的人都是孔子的弟子,《易经》至此开始分派,崇尚易理的理学派,崇尚占卜的占卜世家。两派可以说争论不休,然而统治者重理,所以后世占卜术数,多被称为江湖术士混口饭吃的方法,也算是由此而来吧。
汉朝的时候,在易经发展的同时,开始兴起神煞学说,并经后人陆陆续续创造了无数神煞(具体我不了解,从一些占卜的书中看,比如《易隐》,这些神煞要有700多个)。于是后人在占卜术数上过分依赖神煞,而忽略了其中的理。所以预测偏离很多。
虽然在后续的朝代各有大师,比如晋朝王弼、郭璞;隋唐李淳风、袁天罡。但是易学来说直到宋朝才开始重新正本朔源,重归五行生克。这个时期出现了一大批大师,各种术数方法相继出现。比如邵雍,创立了梅花易数,麻衣道人创立了火珠林。火珠林也就是六爻,因为六爻有一个纳甲装卦过程,所以也叫纳甲筮法。
在此以后,六爻经过大师们一代代人挖掘,比如明朝刘伯温,书《黄金策》,历来被奉为六爻的经典。《黄金策》最大的贡献就是是六爻重归五行生克制化,摆脱了禁锢大家已久的神煞学说。到了清朝,一大批六爻名著问世,比如《增删卜易》、《卜筮正宗》、《易冒》、《易隐》、《易林补遗》等,六爻法才逐渐成熟起来。
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到,这个方法形成过程十分漫长,经历了先辈们无数的心血。在术数方法中,六爻几乎是最接地气的。比如说奇门遁甲,一向被誉为帝王之术。而六爻则是在民间广泛流传。
对于准确性,很肯定的说,六爻法准确率十分高。之所以高,我个人认为有这样几个原因:第一,针对具体事情问卜,就事论事,不像八字针对的是人的一生,当然六爻也有终身卦,但是绝大多数情况,是非常明确的问题;第二,能够完美的结合五行的确定性和八卦的灵活性,使得理像数三者完美结合,又便于应用;第三,成熟比较晚,经历了无数前辈们继承发展。如果我们研究术数,会发现六爻的书籍几乎是最多的,所以这门术数相对成熟。
当然有利必有弊,六爻精确,但是针对许多事情,特别是大方向的,时间比较久的问题,是有不足的。六爻因为研究的人多,书籍也就杂乱,很多理论是相悖的,初学容易不知所措;六爻既使用干支,又使用八卦,导致很多人常常把纯粹干支八卦理论不加分辨的引用到六爻中,以至于让六爻变成了大杂烩,也因此诞生了无数荒诞的理论,这些理论可以说现在已经真假难分,导致了六爻上手变得困难或者准确度下降。
但不论如何,这都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方法,古人已矣,想要继承发展,还有待我们努力。
六爻法的关键是干支和《易经》六十四卦。干支的出现,远早于八卦。现在就有单纯使用干支进行预测的学问,比如四柱,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八字。也有只使用六十四卦进行预测的方法,比如梅花易数。
这个时候,我们不免奇怪了,既然使用干支,或者使用八卦都可以进行预测,为什么要创造出一种把两种方法结合到一起的这样一种不伦不类的预测方法呢?答案就是大道至简。也就是要让事情变得简单。
任何的术数方法,都是一个模型,任何的预测就是使用这个模型进行预演。比如八字使用干支,干支的五行是明确的,五行的生克是明确的。这样这个方法就相比之下有些偏公式化。(声明一下,没有褒扬或贬低某一种方法的意思)如此,就缺乏灵活性。八卦呢正好相反,非常灵活,比如梅花,随心起卦,讲求万物的练习,我看到喜鹊,就可以认为有喜,看到黑色,就可以说是坎卦,坎卦就可以说成有酒,当然也可以说成有灾难。所以这个就灵活性很高,而具体应用就太需要经验了。
所以,古人就创造出一种即能够应用干支五行,保持其明确性;又应用八卦,使其灵活的方法,也就是六爻。六爻法的创立,使我们占卦的时候,不必在去依赖晦涩难懂的卦爻辞,这样这个方法就能够平民化,这样也就是简化了。
说下历史吧,便于理解。干支最早,上古时候应该就有古老的三式了(奇门遁甲,太乙,六壬),当然《渊海子平》之类的书,认为干支始于尧。随后《易经》出现,并被奉为圭皋。《周礼 大卜》说,大卜掌三易,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由此可见,在开始的时候是没有六爻的。
到了春秋战国,五行学说开始兴盛,阴阳家在当时是颇受推崇的,比如当时注明的邹衍,他出使各国,都会遇到隆重的接待。而儒家创始人孔子却到处碰壁,由此我们就知道阴阳学说的盛行了。到了汉朝才开始将《易经》六十四卦进行分宫,而分宫的人都是孔子的弟子,《易经》至此开始分派,崇尚易理的理学派,崇尚占卜的占卜世家。两派可以说争论不休,然而统治者重理,所以后世占卜术数,多被称为江湖术士混口饭吃的方法,也算是由此而来吧。
汉朝的时候,在易经发展的同时,开始兴起神煞学说,并经后人陆陆续续创造了无数神煞(具体我不了解,从一些占卜的书中看,比如《易隐》,这些神煞要有700多个)。于是后人在占卜术数上过分依赖神煞,而忽略了其中的理。所以预测偏离很多。
虽然在后续的朝代各有大师,比如晋朝王弼、郭璞;隋唐李淳风、袁天罡。但是易学来说直到宋朝才开始重新正本朔源,重归五行生克。这个时期出现了一大批大师,各种术数方法相继出现。比如邵雍,创立了梅花易数,麻衣道人创立了火珠林。火珠林也就是六爻,因为六爻有一个纳甲装卦过程,所以也叫纳甲筮法。
在此以后,六爻经过大师们一代代人挖掘,比如明朝刘伯温,书《黄金策》,历来被奉为六爻的经典。《黄金策》最大的贡献就是是六爻重归五行生克制化,摆脱了禁锢大家已久的神煞学说。到了清朝,一大批六爻名著问世,比如《增删卜易》、《卜筮正宗》、《易冒》、《易隐》、《易林补遗》等,六爻法才逐渐成熟起来。
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到,这个方法形成过程十分漫长,经历了先辈们无数的心血。在术数方法中,六爻几乎是最接地气的。比如说奇门遁甲,一向被誉为帝王之术。而六爻则是在民间广泛流传。
对于准确性,很肯定的说,六爻法准确率十分高。之所以高,我个人认为有这样几个原因:第一,针对具体事情问卜,就事论事,不像八字针对的是人的一生,当然六爻也有终身卦,但是绝大多数情况,是非常明确的问题;第二,能够完美的结合五行的确定性和八卦的灵活性,使得理像数三者完美结合,又便于应用;第三,成熟比较晚,经历了无数前辈们继承发展。如果我们研究术数,会发现六爻的书籍几乎是最多的,所以这门术数相对成熟。
当然有利必有弊,六爻精确,但是针对许多事情,特别是大方向的,时间比较久的问题,是有不足的。六爻因为研究的人多,书籍也就杂乱,很多理论是相悖的,初学容易不知所措;六爻既使用干支,又使用八卦,导致很多人常常把纯粹干支八卦理论不加分辨的引用到六爻中,以至于让六爻变成了大杂烩,也因此诞生了无数荒诞的理论,这些理论可以说现在已经真假难分,导致了六爻上手变得困难或者准确度下降。
但不论如何,这都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方法,古人已矣,想要继承发展,还有待我们努力。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