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井怎么判断地下有水?
1、根据“背、向斜”的原理;断层是难以取水的,断层面脆弱并有裂痕,水会下渗,自然而然,不论怎么打井,它是不会上涌的;“背斜”呈“凸”型,中间的岩石较硬而且高出平均厚度,这样的地点挖井,也是徒劳无益。
2、“背斜”山体的植被较稀,而苔藓类植被一般较为丰富。向斜”呈“凹”型,显然地,水渗入岩石底部,而从这上方打井,效果较好,不但工作量较少,而且水源不断。
扩展资料
类型
1、根据地下水的埋藏分布﹑含水层岩性结构﹐人类创造了多种多样的井型。
2、中国民间长期习用的是圆形筒井。直径多为1~2米﹐深度一般为数米到20~30米﹐施工时人可直接下入井筒中挖掘土石。这种井只宜于开采浅层地下水。
3、为了开采深部地下水﹐发展了口径较小(几厘米到几十厘米)而深度相当大(几十米至几百米)的管井。打管井需要专门的打井机械和采用比较复杂的工艺。早在公元前250年在中国现今的四川省,就在坚硬岩石中大量开凿深达数十米乃至百米以上的井,开采地下卤水煮盐。
4、打井揭露存有卤水的承压含水层后﹐地下水往往从井中自行流出﹐这种井便是自流井。中国四川省自流井(今自贡市)的地名即由此而得。现代世界各国主要用管井开采地下水,用动力钻机打井,以各种水泵作为提水工具。
5、中国在1949年以前,只有少数城市有少量管井,用动力提水的井也为数不多,到1980年全国动力提水的井发展到220万口,广泛用于工矿城镇供水、农业灌溉及其他目的。
农民打井喷涌出4米高山泉水
1、新华网石家庄7月17日专电(张作承、张飞鹤)7月14日,河北省兴隆县兴隆镇九龙潭景区一农民打机井,意外喷涌出4米多高的山泉水水柱。
2、兴隆镇双林村村民董文民,由于干旱自家水井水不够吃,雇佣县里的专业打机井人员打井。“原计划打50米深,可打到30米,就出水了,打到40米时钻还没有撤,就开始喷水了。”董文民说。
3、该水井坐落于青松岭大峡谷九龙潭景区停车场附近,井深46.5米,董文民花了4000多元。现在不光水井喷涌出4米多高山泉水水柱,周围还出现了多处涌泉,水质清凉甘洌,当地村民及游客争相饮用。
4、打井队负责人徐志学介绍:“可能是打着水脉了,地下储水量大、压力大所致。”
5、景区总经理郑宝贵现正在和董文民协商,计划在此建一景点,并打造水上乐园及观赏鱼欣赏园。
6、青松岭大峡谷九龙潭景区为国家AAA级风景名胜区,位于县城西南15公里处,属嶂谷型地貌,在一亿四千万年前的造山运动中形成了刀劈斧砍的峡谷奇观,景色神秘诱人。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水井
打井定水源位置方法:
1、“撮箕地,找水最有利”。
三面环山的撮箕地,地下水集中流向撮箕口,所以在撮箕口附近打井,出水量较多。
2、“两山夹一沟,沟岩有水流”。
两山之间夹一沟谷,在河谷下游两岸的岩层中容易找到水源。
3、“两沟相交,泉水滔滔”。
两沟交汇之处的山嘴下,可能有泉水流露,在这里打井,水源较为可靠。
4、“山嘴对山嘴,嘴下有好水”。
两个山嘴相对、距离相近,两个山嘴之下地势平坦,在锁口之处打井,容易打出水来。
5、“两山夹孤山,常常水不干”。
如果孤山底下的岩层,因岩性的局部变异而成为隔水层时,它就能阻滞地下水的流动,而在孤山的上游打井,便可以出水。
6、“两沟夹一嘴,下面有泉水”。
两边山较长,中间有一短山,在中间山的山嘴处,若是上有透水层,下有不透水层,在倾向低处打井,就能出好水。
7、“大山低嘴下,打井挖泉水量大”。
大山连接得很远,向一头倾没,在其倾没端适当地形之处的含水层中,可以找到地下水。
8、“山扭头,有水流”。
因山扭头而造成的山湾低处,阻滞顺山流来的地下水,在含水层中富集,打井有水。
9、“凸山对凹山,好水在凹间”。
一个山的形状向对面凸出来,另一个山的形状向里面凹进去,凸凹直接相对,在凹山低处水源很好,打井水量多。
10、“大山突一咀,打井多有水”。
长山中间突出一条较短的山,在此山咀倾斜方向的低处打井,一般都能出水。
11、“湾对湾,水不干”。
两个山湾正面相对,在湾的中间发现浸水或者好水植物出现,是山中积压水的表现,在这里打井,有好泉水。
12、“两山相接头,下有泉水流”。
一般山与山之间缺乏常年流水,雨季可能在接头处排洪,枯季地下水可能在接头之处出露成泉。
13、“河漫滩上卵石多,地下潜水似暗河”。
冬季河流虽然已经干涸,但是河漫滩下面有潜水流动,可以截流蓄水,打井取水。
1三面环山的撮箕地,地下水集中流向撮箕口,所以在撮箕口附近打井,出水量较多。
2两山之间夹一沟谷,在河谷下游两岸的岩层中容易找到水源。
3两沟交汇之处的山嘴下,可能有泉水流露,在这里打井,水源较为可靠。
4、两个山嘴相对、距离相近,两个山嘴之下地势平坦,在锁口之处打井,容易打出水来。
5、如果孤山底下的岩层,因岩性的局部变异而成为隔水层时,它就能阻滞地下水的流动,而在孤山的上游打井,便可以出水。
6、两边山较长,中间有一短山,在中间山的山嘴处,若是上有透水层,下有不透水层,在倾向低处打井,就能出好水。
7、大山连接得很远,向一头倾没,在其倾没端适当地形之处的含水层中,可以找到地下水。
8、因山扭头而造成的山湾低处,阻滞顺山流来的地下水,在含水层中富集,打井有水。
9、一个山的形状向对面凸出来,另一个山的形状向里面凹进去,凸凹直接相对,在凹山低处水源很好,打井水量多。
10、长山中间突出一条较短的山,在此山咀倾斜方向的低处打井,一般都能出水。
11、两个山湾正面相对,在湾的中间发现浸水或者好水植物出现,是山中积压水的表现。
12、一般山与山之间缺乏常年流水,雨季可能在接头处排洪,枯季地下水可能在接头之处出露成泉。
13、冬季河流虽然已经干涸,但是河漫滩下面有潜水流动,可以截流蓄水。
断层是难以取水的,断层面脆弱并有裂痕,水会下渗,自然而然,不论怎么打井,它是不会上涌的; “背斜”呈“凸”型,中间的岩石较硬而且高出平均厚度,这样的地点挖井,也是徒劳无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