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明插柳”什么意思?
清明节的插柳具有驱虫辟邪之效,柳条有驱鬼辟邪的作用。
清明节的时候往门上插柳条或者在扫墓时候将柳条往坟头一插。
民间认为清明节的柳枝具有驱虫辟邪之效,这天除了将其插于门框,还折来一束握在手中当笤帚清扫土墙,一边扫一边口中念念有词:“清明柳,扫墙头,蝎子蚰蜒上山走。”大人们折柳枝,孩童们也紧随其后跟着学,不过,小孩们折下柳枝纯粹是为了玩,或是拿在手里当鞭子甩,或是编成柳帽戴于发间,或者拧成柳笛乱吹一气。
唐代,清明踏青与插柳的民俗十分盛行。所谓插柳,原指人们身上插戴柳枝的一种行为,但在田野踏青和坟茔祭祖的过程中,人们往往会将柳枝往坟头或地上一插,柳便成活,无意中也起到了植树的作用。据说插柳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
柳条有强大的生命力,插土就活,年年插柳,处处成阴。正所谓“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慢慢形成了清明插柳的习俗。
柳树是中国的原生树种,在我国北方普遍栽植,古代素有“榆树救荒柳树祛病”之说,所以古人插柳种树有避邪祛病之意。
清明插柳,有以下几种意思:
(1)意思一
插柳的风俗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的。神农氏教会人们农业生产,插柳也是其中之一。
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预报天气,古谚有“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杨柳有强大的生命力,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条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处处成荫。
(2)意思二
柳枝有灵性,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具有避邪的作用,所以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装饰物。
(3)意思三
此习俗是为了纪念介子推。传说,当年晋文公和群臣徒步登山祭拜介子推时,发现当年被烧毁的那棵老柳树居然死而复生。晋文公当下便将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并且当场折下几枝柳条戴在头上,以示怀念之情。清明插柳成为纪念介子推的一种象征。
(4)意思四
柳为“留”音,表达依依不舍、相惜相怜之意。清明又是祭祖节气,插柳寓意为留下祖先的思念。
清明节,中国民间有插柳习俗。
有专家认为,插柳的风俗,是为了清明与柳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的。
有的地方,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预报天气,古谚有“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杨柳有强大的生命力,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
”柳条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处处成荫。
扩展资料: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
清明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
清明节是传统的重大春祭节日,扫墓祭祀、缅怀祖先,是中华民族数千年以来的优良传统,不仅有利于弘扬孝道亲情、唤醒家族共同记忆,还可促进家族成员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
清明礼俗文化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人文精神。
清明节既是一个扫墓祭祖的肃穆节日,也是人们亲近自然、踏青游玩、享受春天乐趣的欢乐节日。
参考资料:
插柳是一种风俗,也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
有的地方,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预报天气,古谚有“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黄巢起义时规定,以“清明为期,戴柳为号”。
起义失败后,戴柳的习俗渐被淘汰,只有插柳盛行不衰。杨柳有强大的生命力,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条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处处成荫。
“清明插柳”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