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废除宰相制度?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丞相制度是明朝被废除的,洪武十三年。
在丞相制度设立之初,丞相的权力是很大的,后来随着封建制度的不断发展,君主为了巩固中央集权,所以逐步削弱了丞相的权力。后来出现的所谓宰相,权力被分散,地位已经大大不如秦朝时的丞相了。
明朝时的内阁大学士、清朝的军机大臣,其实就算是宰相。
宰相是中国古代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宰"的意思是主宰,商朝时为管理家务和奴隶之官;周朝有执掌国政的太宰,也有掌贵族家务的家宰、掌管一邑的邑宰,实已为官的通称。相,本为相礼之人,字义有辅佐之意。
宰相联称,始见于《韩非子·显学》,如北宋侍中兼枢密副使宰相黄中庸,但只有辽代以其为正式官名,其它各代所指官名与职权广狭则不同,而且名目繁多。通常和丞相是一个概念。
广东尚尧律师事务所
2018-06-11 广告
2018-06-11 广告
《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 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尚不足以防止发生下列社会危险性的,应当予以逮捕: (一)可能实施新的犯罪的; (二)有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或者社会秩序的现实危险的;...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广东尚尧律师事务所提供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