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8事件的发生大概内容

 我来答
逆转南南
2008-09-18 · TA获得超过538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478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299万
展开全部
狭义的9.18事变:
1931年9月18日晚,盘踞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按照精心策划的阴谋,由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嫁祸于中国军队。这就是所谓的“柳条湖事件”。日军以此为借口,突然向驻守在沈阳北大营的中国军队发动进攻。由于东北军执行“不抵抗政策”,当晚日军便攻占北大营,次日占领整个沈阳城。日军继续向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的广大地区进攻,短短4个多月内,128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日本国土3.5倍的中国东北全部沦陷,3000多万父老成了亡国奴。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广义的9.18事变:
从1931年9月18日夜日军爆炸柳条湖铁路、向沈阳北大营发起进攻开始,到1932年1月3日日军占领辽宁锦州、2月5日占领黑龙江省哈尔滨为止。
广义的”9.18事变”反映了日军占领东三省的全过程。据此,可以把”9.18事变”分为三个阶段:
从1931年9月18日晚22时20分关东军爆炸柳条湖南满铁路,继而进攻北大营,到第二天上午完全占领沈阳城,是第一阶段;
从9月19日到9月25日,日军基本控制辽宁、吉林两省,是第二阶段;
1931年9月25日以后到1932年2月5日,日军占领哈尔滨,是第三阶段。

***************万恶的分割线************
个人认为日本侵华应该从1931.9.18开始算,而不是1937.7.7开始算。因为小日本儿的方针就是“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9.18事变已经是计划的具体实施了。
另外小日本儿终于决定开始侵华的一个催化剂是1923年9月1日,在东京一带发生了7.9级的大地震,引起的火灾和海啸,将东京和横滨变成一片废墟,损失高达55亿日元,相当于日本两年半的财政收入。害怕再来次地震海啸导致日本沉没的想法促使小日本加紧为战争作准备
青田石雕7
2008-09-18
知道答主
回答量:28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对我国沈阳北大营的中国驻军发动武装进攻,接著对我国东北地区进行大规模武装侵略。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晚,驻扎在我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按照精心策划的阴谋,由铁道「守备队」炸毁了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嫁祸於中国军队。这就是所谓的「柳条湖事件」。日军以此为藉口,突然向驻守在沈阳北大营的中国军队发动进攻。当时,蒋介石正集中力量进行反共反人民的内战,执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对日本侵略者妥协退让。东北军执行蒋介石「不抵抗主义」的命令,未进行有组织的抵抗。当晚,日军攻占北大营,19日占领了整个沈阳城。接著,日军向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的广大地区进攻,东北军基本上不战自溃。1932年1月3日,日军占领锦州;2月5日,占领了北满最大城市哈尔滨。至此东北三省全部沦陷。1932年3月,在日本帝国主义卵翼下,在长春建立起傀儡政权——伪满洲国。从此,日本帝国主义把东北变成它的殖民地,全面加强政治压迫、经济掠夺、文化奴役,使我国东北3000多万同胞,惨遭涂炭,陷於水深火热之中。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创作者7UVIhmEhfl
2020-01-03 · TA获得超过3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9809
采纳率:26%
帮助的人:853万
展开全部
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略东北三省,国民党采取不抵抗政策,致使黑、吉、辽在短时间内沦陷。9.18也成为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第一步。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戊欣0Jy
2008-09-18 · TA获得超过7.5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8269
采纳率:57%
帮助的人:5515万
展开全部
九·一八事变指1931年9月18日在中国东北爆发的一次军事冲突和政治事件。冲突双方是中国东北军和日本关东军。根据冲突爆发的日期,史称「九·一八事变」。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y颖瑜
2008-09-19 · TA获得超过113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58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9.18刚好是我生日。。o(∩_∩)o...哈哈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2条折叠回答
收起 更多回答(4)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