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武侠小说的武力值为什么会越往后越低
相信我,这个问题是个伪命题,它不成立的。
作为一个作者,他如何描写一个人强大?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描写他出手的战绩或者事迹,所以我们可以说《倚天屠龙记》中的二张很强、《天龙八部》的扫地僧很强。但是这只是纵向对比,横向对比怎么办?这时候就要看具体描写,比较常见的,就是看个人所造成的物理伤害或者打击范围等等可以量化的东西,或者是从描写的玄奇程度来定义强弱。而描写的玄奇程度,是跟想象力有关的,
而所谓“年代越近武功越低”,不过是【写作顺序】和【想象力增加】两个因素相结合而带来的误判断。
很简单,列举事实就能看出来。
金老爷子影响比较大的,当属三部曲、《天龙八部》、《笑傲江湖》、《鹿鼎记》这几个长篇,《书剑恩仇录》和《碧血剑》这两个二十回的影响力就相对小一些。它们的时代顺序是这样的——《天龙八部》,北宋;《射雕英雄传》,南宋;《神雕侠侣》,宋末元初;《倚天屠龙记》,元末明初;《笑傲江湖》,明中;《碧血剑》,明末清初;《鹿鼎记》,康熙时代;《书剑恩仇录》,乾隆时代。
“武学退步论”的拥趸者是这样认为的:《天龙八部》里北冥功、小无相功等等各种神功层出不穷,斗转星移可以化解从山崖上往下跳的人,远程打击屡见不鲜;双雕里,六脉神剑失传,一阳指这种垃圾都能成五绝的招牌功夫;《倚天屠龙记》里,史火龙练降龙掌只练到十二掌就内力不济瘫痪了,就这水平都能说是一流高手,乾坤大挪移只能“百尺高塔任回翔”,比斗转星移差多了;《笑傲江湖》都不练内功只练剑术,内力一个比一个差,毫无内力的令狐冲只凭招数都能横行天下,北冥功的残缺劣化版吸星大法都能让人走上人生巅峰;《碧血剑》归辛树虽然强,但也不是没人能抗衡,而公认水平最低的《鹿鼎记》时代,暮年的归辛树都没人管得了;《书剑恩仇录》会点穴居然就成了高手的代表,而在北宋,阿朱都会点穴。“退步论”基本成型。
对,看上去是很严密的论证。可实际上真是如此吗?我们来看它们的成书先后顺序分别是《书剑恩仇录》、《碧血剑》、《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天龙八部》、《笑傲江湖》、《鹿鼎记》。以第十本《天龙八部》为分界点的话,前十本大概是写了五个故事,一个在清朝的《书》,一个在明末的《碧》,一个开头在南宋但是时间跨度跨越近二百年的《射》《神》《倚》,一个北宋的《天》,一个清朝的《雪》《飞》(虽然跟书剑有联系,但跟三部曲比起来相对独立)。这个趋势一看就很明显了——故事发生的年代越来越早。
而且从成书时间看,想象力是逐渐增加的。写《书》因为想象力并不奔放的关系,会点穴就是高手;《碧》里出现了左右互搏和凌波微步的雏形(神行百变);《射》里左右互搏术成型,但九阴只是增长内力,跟全真心法并无不同,换句话说,内力还没有属性,否则按照张无忌“九阴真经内力至阴”的说法,佛门的一灯绝对是练不了九阴的;《神》里内功开始有属性描述,比如玉女心经“正练至阴逆练至阳”;《倚》里通过肢体接触牵引对方的乾坤大挪移出现,出现了“百尺高塔任回翔”,而且内力明确有了阴阳属性,比如周芷若要学九阳的时候小张表示“忽觉她体内有一股阴寒的阻力,跟他送过去的九阳真气相激相抗”和“我这九阳神功是纯粹阳刚的内功,你现下所习的峨嵋派内功,走的却纯是阴柔路子”;《天》里凌波微步成型,少林至宝易筋经出现,内力开始外放,斗转星移已经可以凌空反击,出现了“救跳崖虚竹”事件,想象力达于巅峰。由于故事越来越早、想象力越来越丰富,所以都说天龙强。
看武功的强弱主要取决于描写,而描写是需要想象力的。故事写得越来越早,想象力越来越丰富,也就仅此而已了。
这点从内功的描写也看得出来,郭靖练的时候九阴不过就是一门增长内力的内功,其他什么效果都没有。张无忌练九阳之后就天天出手附带九阳真力的属性伤害,碰见峨嵋九阳功还来一个江河入海水乳交融,捎带提升防御,但总体来说还是以提升内力为主。段誉练的北冥吸人内力,鸠摩智的小无相功堪比武功模拟器,童姥独尊功三十年返老还童一次,这些内功的重点已经不是增长内力了,而是被附加的各种效果。再往后狄云的内功并非修炼神照功而来,而是通脉,神照功的功能就是死而复生。左冷禅的寒冰真气更是除了阴阳之外还附带冻伤效果,这已经是实打实的物理伤害了。甚至用九阴真经本身来对比,周芷若练了之后体内有一股“阴寒内力”,而当年郭靖修炼的、五绝你争我夺的九阴真经并没有这个描述,甚至郭靖练完了还能再学刚猛的降龙掌。就算在《神雕侠侣》里,郭靖的九阴也不过是让他从“至刚中生出至柔的妙用”,跟“阴”也是完全不沾边儿。
甚至我可以论证武功是越来越强——《天龙八部》段正淳也算是数得着的高手,然而一阳指力无法射到三尺之外,到了《倚天屠龙记》中,万安寺之后的蛛儿都能以指风拦住静玄;《天龙八部》中段誉六脉神剑的打击范围是一丈,这还是开了几百年内力的挂才达到的效果,只此一家别无分号,而《神雕侠侣》里一灯的一阳指也能达到一丈的攻击距离,金轮法王同样可以隔着一丈跟一灯“遥遥相击”,到了清代的《连城诀》,没学过什么凌空打击的狄云凭掌力直接打落半空中的鸟,这个攻击距离又岂止区区一丈?《神雕侠侣》里丘处机说以一灯的指力未必能在木材上刻字,金轮法王十层龙象一拳击出力近千斤,然而《笑傲江湖》武功并不顶尖的解风在木柱上刻字毫无压力,《鹿鼎记》武功偏下的多隆浑身也是千斤之力;《天龙八部》里没有人能一跃五丈,但是在《书剑恩仇录》里,武功排不上号的李沅芷在三潭映月的石墩上跳来跳去,这距离得几个五丈?《笑傲江湖》里对于点穴的评价是“穴道被封之举,原只见于第二三流武林人物动手之时,高手过招,决不使用这一类平庸招式”,而《天龙八部》、双雕里这些指法,有几个不是点穴拿穴的功夫?五绝的一阳指、兰花拂穴手这些功夫放在《笑傲江湖》里那就是第二三流的水平。
所以,这些描写只在各自的体系中才有效果,而根据这些描写跨书比较得出的所谓的“武功退步论”,根本就不!存!在!
2018-11-01
根据电视台的介绍,六七十年代,香港私斗盛行,有一些所谓的武馆之间武斗,踢馆,后来演变到师傅与师傅的对决,好像还摆了擂台,给电视台直播,好生热闹,在这种社会氛围下,当年香港就有报纸(忘了是哪家)想借助这个社会氛围,推出有关的文章题材,一开始是找梁羽生帮忙写文章,后来刚好当时梁羽生没空,谢绝了,编辑就没办法,就找金庸,开始写书剑恩仇录,所以我们可以在金庸的作品经常看到武林对决的精彩场面。
当时一些热潮总归还是会消退,而且金庸身边也发生了很多事情,比方说金庸解了三次婚,第三次婚姻好像是七十年代末期,再加上他大儿子自杀的事情,对金庸打击非常大,其实金庸第三次婚姻的对象比他要小20岁,就有点像神雕侠侣,可能是因为金庸自身的经历,加上社会变迁,再加上他自己办报纸了,所以越到后面武力值就越小吧。。。最后干脆封笔不写了,他说写小说会妨碍他研究中国的历史。。。。
其实据说金庸第三任老婆是金庸在第二次婚姻期间认识的,总之就有点像鹿鼎记的情节。。说白了小说或多或少投射了金庸自身的想法与矛盾在里面。
当然金庸后来写小说为的已经不是钱,而是写一种活的潇洒的想法,从他的笑傲江湖就可以看出来,岳不群、左冷禅一心一意谋求权力,到最后反而身败名裂,相反令狐冲天生就是隐士,任盈盈甚至可以掌握对武林人士的生杀大权,令狐冲掌握独孤九剑等上乘武学,讲真可以谋求很多权力,但是到最后选择爱情,选择隐居,可以看到金庸先生的那种文人色彩,还有对社会的看法,也就是欲望越大,爬得越高,跌的越惨,倒不如跟心爱的人,浪迹天涯,潇洒走一回,所以金庸晚年环游世界,还说他没去过的地方已经越来越少了。。。
说白了,武功再高,好像左冷禅、岳不群,到最后身败名裂,相反单纯做人,纵然不会武功,照样能活出精彩人生,或多或少体现了金庸对世界的理解,纵然武功盖世,到最后身败名裂,倒不如隐居世外,活得潇洒,所以不会武功照样能活出精彩人生。
这是其一。
另外一个方面,我们都知道,江湖侠客行侠仗义,风流倜傥,无拘无束,无比自在又令人向往。也正是这个原因,这样随意的江湖并不被朝堂所喜闻乐见。
有句俗话叫,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
许许多多不谙世事的侠客豪杰们风云辈出,替天行道,这就造成了江湖与地方稳定的冲突。
需要注意的是,替天行道本身就是造反大罪,你都替天了,那皇帝算什么?
而且,诛仙里有句话很经典,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天地不仁,你也不是啥好东西啊!
所以,朝廷的约束以及背后的因势利导,渐渐让武林的武力值逐渐降低,这也是和封建中央集权的演化有一定的影响。
最后一点,就是江湖客的名声与地位逐步降低,甚至没有生存空间。
史记以前称义士,慢慢称刺客,后来称反贼。
武侠的绿土也随着社会的发展所受的局限性越来越大,最终只是路人。
败于现实,死于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