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防治鸡新城疫?
2018-12-29 · 农业农村部直属的大型综合出版社
鸡新城疫,又称亚洲鸡瘟,在我国民间俗称鸡瘟,是由鸡新城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烈性传染病,其特征为呼吸困难,排绿便,扭颈,腺胃乳头及肠黏膜出血等。本病分布广泛,传播快,死亡率高,是危害养鸡业的最严重疾病之一。
(1)流行特点
所有禽类都可能感染本病。不同类型鸡的感受性稍有差异,一般轻型蛋鸡的感受性较高。各种年龄的鸡均可感染,2年以上老鸡的感受性较低,幼鸡的感受性较高,但1周龄之内的幼雏由于母源抗体的存在很少发病。没有免疫接种的鸡群或接种失败的鸡群一旦传入本病,常在4~5天内波及全群,死亡率可达90%以上,而在免疫不均或免疫力不强的鸡群多呈慢性经过,死亡率一般不超过40%。珍珠鸡和火鸡自然感染的情况较少,鸭、鹅虽可感染,但抵抗力较强,很少引起发病。人可引起急性结膜炎,类似流感症状。
本病可发生在任何季节,但以春、秋两季多发,夏季较少。
本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病鸡,通过病鸡与健康鸡接触,经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病鸡的分泌物和粪便中含有大量病毒,被病毒污染的饲料、饮水、用具、运动场等都能传染。除经口感染外,带毒的飞沫、尘埃可以进入呼吸道。病毒也可经眼结膜、泄殖腔等进入鸡体内。屠宰病鸡时乱抛鸡毛、污水,常是造成疫情扩大蔓延的主要原因。另外,接触病鸡或屠宰病鸡的人和污染的衣物等也可散布病毒传染给健康鸡。鸭、鹅,特别是麻雀、鸽子等,是本病的机械传播者。猫、犬等吃了病死的鸡肉或接触病鸡后,也可能传播本病。
(2)临床症状
本病自然感染的潜伏期一般为3~5天。根据临床表现和病程长短,可分为以下三种型。
1)最急性型
发病急,病程短,一般除表现精神萎靡以外,无特征症状而突然死亡。此种类型多见于流行初期和雏鸡。
2)急性型
发病初期体温升高,一般可达43~44℃。突然减食或废食,饮欲增加。精神萎靡,不愿走动,全身无力,羽毛松乱,闭目缩颈,离群呆立,反应迟钝,头下垂或伸进翅膀下,尾和翅无力、下垂,腿呈轻瘫状,甚至呈昏眠状态。冠髯呈暗红色或紫黑色,偶见头部水肿。口腔和鼻腔内分泌物增多,积聚大量黏液,由口腔流出挂于喙端(图12-2),为了排出黏液,鸡时时摇头,做不断吞咽动作。当把鸡倒提时黏液就从口内大量流出。呼吸困难,常见伸头颈,张口呼吸(图12-3)。同时,喉部发出“咯咯”的声音,有时打喷嚏,嗉囊胀气,积有黏液,常拉黄色、绿色和灰色恶臭稀便。母鸡发病后停止产蛋,病后期体温下降至常温以下,不久即死亡。病程多为2~3天,如不采取紧急免疫等措施,死亡率常达90%。少数耐过未死的鸡,由于病毒侵害中枢神经,可引起非化脓性脑脊髓炎,使病鸡表现出各种神经症状,如扭头、翅膀麻痹,转圈、倒退等(图12-4)。如此日久,多数鸡消瘦死亡或被淘汰,也有个别鸡可完全康复。
图12-2 病鸡半张开的嘴里流出黏液
图12-3 病雏呼吸困难
图12-4 病鸡神经症状
1月龄以下雏鸡的急性型新城疫,症状不典型,病程2~3天,紧急免疫效果较差,死亡率常达90%~100%。
3)亚急性型与慢性型
一般见于免疫接种质量不高或免疫有效期已到末尾的鸡群。主要表现为陆续有一些鸡发病,病情较轻而病程较长。亚急性型新城疫,幼龄鸡感染后可发生死亡,成年鸡则只有呼吸道症状,食欲减退,产蛋量下降,出现软壳蛋,流行持续1~3周可以停息,致死率很低;慢性型新城疫,成鸡感染后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雏鸡有时出现呼吸道症状,但一般很少引起死亡,只是在并发其他传染病时才出现大量死亡,致死率可达30%~40%。最常见的并发传染病为大肠杆菌病和支原体病,血清学检查可证明其感染。
近些年来,在免疫鸡群中发生新城疫,往往表现亚临床症状或非典型症状,发病率较低,一般在10%~30%,病死率在15%~45%。主要表现呼吸道症状和神经症状,呼吸道症状减轻时即趋向康复。少数病鸡遗留头颈扭曲,产蛋鸡主要表现产蛋率下降和呼吸道症状。
(3)病理变化
鸡新城疫的主要病理变化是全身黏膜、浆膜出血。病死鸡剖检可见口腔、鼻腔、喉气管有大呈混浊黏液,黏膜充血、出血,偶尔有纤维性坏死点。嗉囊水肿,内部充满恶臭液体和气体。食管黏膜呈斑点状或条索状出血,腺胃黏膜水肿,腺胃乳头顶端出血,在腺胃与肌胃或腺胃与食管交界处有带状或不规则的出血斑点(图12-5),从腺胃乳头中可挤出豆渣样物质。肌胃角质膜下出血,有时见小米粒大出血点。十二指肠及整个小肠黏膜呈点状、片状或弥漫性出血,两盲肠扁桃体肿大、出血、坏死。泄殖腔黏膜呈弥漫性出血。脑膜充血或出血。气管内充满黏液,黏膜充血,有时可见小血点。肺脏有时可见淤血或水肿、小的灰红色坏死灶,心包内有少量浆液,心尖和心冠脂肪有针尖状小出血点,心血管扩张,心肌浊肿,肝脏有时稍肿大或见黄红相间的条纹。脾脏呈灰红色。胆囊肿大,胆汁黏稠,呈油绿色。肾有时充血、水肿,输尿管常有大量白色尿酸盐。产蛋鸡卵泡充血、出血,有的卵泡破裂使腹腔内有蛋黄液。
图12-5 病鸡腺胃乳头顶端出血
(4)鉴别诊断
①鸡新城疫与禽霍乱的鉴别:二者均有体温高(43~44℃),闭目,垂翅,冠髯紫红,口鼻分泌物多,呼吸困难,拉稀混有血液等临床症状;并均有全身黏膜、浆膜出血,心冠脂肪有出血点等剖检病变。但二者的区别在于:禽霍乱一般只流行于个别鸡群或小范围地区,鸡新城疫则波及全村或更大范围。鸭一般不感染鸡新城疫,而对禽霍乱则极易感染。当在同一地区内鸡和鸭同时大批发病死亡,则可能是禽霍乱而不会是鸡新城疫。在症状上,鸡新城疫可见神经症状,禽霍乱则无此症状,而偶见有关节炎表现。禽霍乱病程短,多在1~2天内死亡,而鸡新城疫多于3~5天内死亡。禽霍乱死鸡剖检,肝脏上有灰黄色坏死点,心包膜内见大量纤维蛋白渗出物,肠黏膜无溃疡;鸡新城疫肝脏无坏死点,心包膜内渗出物少,肠黏膜上多有溃疡。细菌学检查,禽霍乱可检出巴氏杆菌。②鸡新城疫与鸡马立克氏病的鉴别:二者均有羽毛松乱,精神萎靡,翅膀麻痹,运动失调,嗉囊扩张,采食困难,腹泻等临床症状。但二者的区别在于:神经型翅膀一侧或两侧麻痹,蹲伏时一腿向前伸,一腿向后伸(特征)。内脏型大批精神萎靡(特征),几天后部分运动失调,一肢或双肢麻痹。眼型虹膜失去正常色素,瞳孔边缘不整齐。皮肤型翅、颈、背、尾上方皮肤有玉米至蚕豆大的肿瘤。剖检可见受害神经增粗并呈黄白、灰白色,各内脏有大小不等灰白色质坚的肿块。将羽毛剪尖后放入琼脂外周检验孔内2~3天,羽毛与中央孔之间出现沉淀线阳性反应。③鸡新城疫与鸡白痢的鉴别:二者均有羽毛松乱,精神萎靡,呼吸困难,腹泻等临床症状。但二者的区别在于:鸡白痢主要发生于雏鸡,特点是排白色稀便,成年鸡较少而发病多为慢性,有时也可见下痢,病鸡冠髯贫血苍白,有时见腹部增大,但不见呼吸困难;慢性病例常可见卵巢萎缩,卵黄变性,质硬色淡,有时形成囊包。细菌学检查,鸡白痢可检出鸡白痢沙门氏菌。鸡新城疫呼吸道症状严重,并有神经症状,剖检可见呼吸道和消化道严重出血。实验室检验,鸡新城疫的病原是鸡新城疫病毒。④鸡新城疫与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鉴别:二者均有羽毛松乱,精神萎靡,冠髯发紫,鼻流黏液,张口呼吸,发出“咯咯”声,排绿色稀便等临床症状。但二者的区别在于:传染性喉气管炎的病原为喉气管炎病毒,传染快,发病率高,但死亡率不高;有呼吸困难症状,但无拉稀及神经症状。病理变化局限于气管和喉部,呈出血性或假膜性气管炎和喉气管炎病征。⑤鸡新城疫与雏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鉴别:二者均有羽毛松乱,精神萎靡,鼻流黏液,呼吸困难,发出“咯咯”声,排绿色稀便等临床症状。但二者的区别在于: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病原为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雏鸡传染性支气管炎主要侵害雏鸡,虽然有许多症状与鸡新城疫相似,但无消化道及神经症状。⑥鸡新城疫与其他神经疾病的鉴别:鸡脑脊髓炎、神经性白血病、食盐中毒、维生素(维生素A、B族维生素、维生素D、维生素E)缺乏症、药物中毒等疾病,均可出现神经症状,但一般无呼吸、消化器官症状。
(5)防治措施
本病迄今尚无特效治疗药物,主要依靠建立并严格执行各项预防制度和切实做好免疫接种工作,以防本病的发生。①定期预防接种疫苗。生产中可参考如下免疫程序。即7~10日龄采用鸡新城疫Ⅱ系(或F系)疫苗滴鼻、点眼进行首免;25~30日龄采用鸡新城疫Ⅳ系苗饮水进行二免;70~75日龄采用鸡新城疫Ⅰ系疫苗肌内注射进行三免;135~140日龄再次用鸡新城疫Ⅰ系疫苗肌内注射接种免疫。②做好免疫抗体的监测。上述免疫程序,是根据一般经验制订的,如果饲养规模较大,并且有条件,最好每隔1~2个月在每栋鸡舍中随机选20~30只鸡采血,或取同一天产的20~30个蛋,用血清或蛋黄做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测出抗体效价。根据鸡群抗体效价的高低,决定是否需要再进行免疫接种。一次免疫接种后,鸡群抗体效价持续上升,当达到一定水平后又缓慢下降,当抗体效价下降到8倍时,很难抵抗野毒感染,应立即再次进行免疫接种。③发病后可进行紧急接种。鸡群一旦暴发了鸡新城疫,可应用大剂量鸡新城疫Ⅰ系苗抢救病鸡,即用100倍稀释,每只鸡胸肌注射1毫升,3天后即可停止死亡。对注射后出现的病鸡一律淘汰处理,死鸡焚毁,并应严密封锁,经常消毒,至本病停止死亡后半月,再进行一次大消毒,而后解除封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