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历史上都有哪些著名的军事重镇?
中国历史上的军事重镇十分之多,比如幽州、汉中、襄阳、山海关等等。
这是因为中国自古以来就地域辽阔,为了保护这么大的版图,自然就有许多我们今天都熟知的军事重镇。而除了抵御外敌以外的边陲要塞,在历经战乱的朝代也会产生一些国家内部的军事重镇。
首先在提到历史上的军事重镇之时,必然要提到幽州。古代幽州也就是今天的北京,看到北京这两个字,想毕业就能想象出它的重要性了。幽州自从唐代的安史之乱之后地位随着东北在政治和军事上的地位提高而变得愈发重要。
很多人应该听过燕云十六州这个名词,也应该知道在宋朝时为了收复燕云十六州朝廷所做的努力。而这个燕云十六州也被叫做幽云十六州,这幽云十六州里的幽指的就是幽州。在古代外来入侵的敌人一旦冲破了幽云十六州便可长驱直入中原腹地,所以幽州是一个极其重要、必须死守的关口。
还有一个历史上十分重要的军事重镇就是汉中。汉中是连接四川与西安的一处重地,也是蜀地的门户。《三国志·蜀书·杨洪传》中有言:“汉中则益州咽喉,存亡之机会,若无汉中则无蜀矣,此家门之祸也。”由此可见,汉中对于蜀地的重要性。
在战争中,一旦打开了汉中,就相当于打开了蜀地的大门,蜀地的腹部就袒露在外,彻底没有办法拒敌与外。历史上许多建立在蜀地的政权的灭亡,往往是从汉中失守开始的。
宣府与张家口
宣府和张家口一起组成了北京的北大门,主要防御从草原上来的敌人。
参考战例:野狐岭之战
偏关和宁武关
宁武关位于吕梁山中,在季节性的恢河旁,是图中三座关口中战事最频繁的一座关口 。偏关位于黄河边(老牛湾,很著名的景点),只有当冬季黄河结冰,北方的游牧民族才可越过黄河攻打偏关。图中连接雁门关、宁武关和偏关的线就是长城的大致走向。
参考战例:宁武关之战(周遇吉VS李自成)
雁门关、宁武关和偏关统称为“外三关”
汉中及散关
汉中通往关中平原的主要道路就要经过散关和宝鸡,所以散关是控制秦岭交通要道的重要关口。还有一条非主流路线就是子午谷了,不如前者便利,风险巨大,当年高迎祥就企图通过子午谷进攻关中,结果在黑水峪被孙传庭痛击。
参考战例:“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吴阶、吴璘打败完颜宗弼,曹真击败诸葛亮
襄阳
秦岭--淮河分界线不但是中国的南北分界线,而且一起组成了抵御北方政权侵略的天然屏障。黄河在冬天会结冰,军队可以借此越过黄河南下进攻,但是淮河冬天不会,可以阻止不善水军的北方军队。
所以在宋金战争中,金军虽然初期势如破竹,当推进到秦岭--淮河线时也停下了脚步。但是,从图上可以看出,秦岭和淮河并不是连接在一起的,中间有个缺口,而襄阳就坐落在这个缺口上,由此成为了南宋最为重要的战略中心。其实金军和伪齐政权在初期是占领过襄阳的,多亏了岳飞通过一系列战役(岳飞收复襄阳等六郡之站)最终收复了襄阳。
随着吴阶、吴璘在川陕战场站稳了脚跟,南宋的秦岭--襄阳--淮河防线构筑完毕。这条防线坚持了130多年,直到咸淳九年被元军攻下。襄阳城破,南宋的国防被撕开了一个口子,10多年后就亡了。
不单单是战略上,襄阳本身也是个很重要的交通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