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乒乓球为什么这么厉害?
传统、人种因素。乒乓外交的光荣传统,小球转大球。黄种人本身适合这种高度协调性,微爆发性的运动,而且咱们国家人口还多,你说能不厉害吗?就像足球在巴西一样,人人都会踢两脚,人多了自然高手也就多了,国际比赛中的二流球手也就中国的乒乓大省的省队水平,中国人多了好多球手很优秀,但是打一辈子就是出不了头,省队的到欧洲有些国家队就能当陪练。
市场因素。乒乓球在中国是一项全国性运动。乒乓球,就是中国的国球。许多孩子从小就开始训练。说实话,他们并不是身体素质很好或有超强的实力。实际上是他们训练有素,基础扎实。再加上央视的擂台赛训练心理。不像那些外国的小孩子,喜欢练就一直练,不喜欢就算了,他们有一套完善的训练系统。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当年许绍发的领导。
打法的研究。第一位乒乓球博士张晓蓬在这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1991年,千叶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中国男团才获得第七名。后来,张晓蓬设计了一套培训计划,详细地安排和帮助中国在1995年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战。后来,还对大球打法和11分制的偶然性进行研究,并分析对手比赛的特点和漏洞,这些对维持和巩固国乒在当今的霸主地位功不可没。
中国顶尖的乒乓球运动员每天训练7小时,几乎天天如此,他们的每年假期只有12天。他们有专门的技术、战术和心理团队,此外还有大量的陪练员。如果一个外国对手冒尖,那么陪练队员就要模仿他的打法。中国已经掌握了乒乓球运动的的秘籍。在中国,将举国体制推向极致就是乒乓球。不管是体制还是群众基础,外国人确实仍然没有看透中国乒乓球如此强大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其次,乒乓球运动开展的条件不苛刻,可参与性强。男女老少都能打,天南海北都能打,室内室外都能打,有钱没钱都能打。条件好的可用高级球台打,条件差的水泥球台也能打,没有球台用几张桌子拼起来也能打。天气好在露天可以打,遇上大风大雪在一间不大的房间里就可以打。乒乓运动又是一项全身运动,健体健脑又健心。相对于足球篮球等运动,它没有直接的身体对抗,自己可控制运动量,非常有利于普及。总之,这项运动特别适合中国的国情,得到了国人的普遍喜爱,普及程度很高。
多年来中国选手一直在乒乓球项目中有着极为出色的表现:男子项目中的王涛、孔令辉、刘国梁,女子项目中的邓亚萍、乔红、王楠、张怡宁等冠军球员群星璀璨。回顾中国乒乓球队队在历届奥运会上获得的金牌数:汉城奥运会2枚,巴塞罗那奥运会3枚,亚特兰大奥运会4枚,悉尼4枚,雅典3枚……多年来中国乒乓球队一直以“梦之队”的姿态出现在奥运赛场上,乒乓球项目也是中国代表团最为稳固的夺金点之一。
而且中国的体育竞技是搞全民体制。
楼上的人说得好像就中国人骨骼都适合乒乓球似的,亚洲人都很灵活,以前50、60年代是日本称霸,在这之前是欧洲一枝独秀。老瓦(瓦尔德内尔)鼎盛时期,中国男队一直抬不起头,只是女队邓亚萍和乔红他们一直很强(后来是王楠、李菊,再后来是张怡宁)
这些人是几亿乒乓人口中挑出来的。
另外最好的球员是练出来的,教练是运动员退役下来的,至于联赛么?中国的联赛根本就是半职业化,很多是一些国企在赔本赚吆喝,最好的联赛应该是德国的(但是水平难说,毕竟欧洲现在面临青黄不接,只有一个波尔,下一个老瓦还没有出现)
现在是中国的高峰期,中国也曾经低谷过~虽然中国乒乓球有很深厚的群众基础,但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从来没有哪个国家会永远站在顶峰。就像美国男篮梦之队,他也不会永远
是冠军的。
前两点无需多言,只要不装作自己对这个国家一无所知,都能明白。
第三点其实也不难想到。新中国成立后,面对满目疮痍的国民经济和各类社会问题,能发展的体育运动其实不多。要遵照毛泽东主席的指示“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没有比乒乓球更合适的运动:无论男女老少、天南海北、室内之外、贫穷富有……撘个台子弄俩拍子就可以。
第四点,完全引用一下维基百科吧,骂人的要找对地方。“在一场真正的比赛中,恐怕只有超一流球员容易有精彩多次的回合,大部分的玩家常陷在发球抢攻战与无谓失误的轮回中。所以很多乒乓球选手在训练时往往汗流浃背,比赛时却没有运动到多少。也就是说,抱持强迫取分的激进心态打球,打乒乓球可能变成一件枯燥的事;但若抱持连续互相抽球多回合以及强身健体的意识打球,打乒乓球就是兼具休闲娱乐、体育健身、观赏性、老少咸宜且易于上手的运动。”
难怪中国乒乓球这么厉害,看到这个小姑娘,我现在算是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