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内阁是宰辅机构,它的权力有多大?
历朝历代,相权最盛的时代,莫过于西汉初年,三公高官,全部是功臣列侯担任,丞相开府,总领一切政务,皇帝的皇权对行政的干预,只限于在一个顶级功臣列侯的圈子里更换人选,也就是免职。
这个权力,直到汉武帝时代,才通过不断地掺沙子、扔石头,重用外戚、设置大将军、大司马,逐步平衡、侵夺,最终拿回刘氏皇帝的手中。这是一种形态,就是最高既得利益集团和皇族的结盟,互相制约决定了关系。
另外一种形态是魏晋南北朝到隋唐的士族体系,这些士族形成了一个“小圈子”,小圈子的舆论和人才供应,对皇帝的权力形成制约,但是皇帝作为最大的“势族”,也拥有更大的自主权,也可以任命自己中意的“圈外人”担任宰相,也就是“群相制”,不再是独相了。
“群相”仍是相,比如门下省就有封驳诏书的职权,台谏官也会对皇帝的行为进行道德规劝和约束,用风评、舆论来限制皇帝。当然,皇帝的如果不在乎这些,他们也有足够的力量来“硬来”,比如武则天之后不断加强的“翰林学士”等制度,就是独立于原本的台省官员体系的建构。
到了唐朝,皇权的这种扩张非常明显,无论是从上述的文治绕过台省,还是在军事力量上,皇帝直接控制的北衙禁军的扩张,直到中晚唐,内廷宦官把持的枢密院权势甚至压倒了南衙的宰相们。这种形态,其实是分庭抗礼式,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
等到了宋朝,确切地说是在宋神宗元丰改制之前,宋代皇帝完全是依赖文臣行政,宰相对于皇帝的指令,完全可以通过程序让他无法执行,皇帝也没有别的渠道来行使他的权力。这种形态是依赖,文臣是主导皇帝的。
说回明朝内阁,最早是作为低品的皇帝秘书存在的,他们在明朝废除了中书省宰相之后,实际上就是皇帝的政务大秘和顾问。这个职责,后来又做出了切割,即顾问业务(即提交解决方案的任务)划分给了内阁,大秘的文书业务,交给了司礼监(即决策态度拟定)。
权力很大,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对于内阁首辅的性质和地位,存在“顾问”、“宰相”、“开府之书记”、“辅相”等多种说法 ,当代学界主流观点认为其并非宰相。严格意义上,在明代内阁制形成初期及清代等不强调内阁大学士职权差别的时代。
第一点:票拟权。嘉靖以后,首辅趋于专断票拟,不仅主稿,而且不容其他阁臣置喙。在此之前票拟权起初并非由内阁辅臣独享,更不为首席内阁大学士垄断。但后来,票拟权逐渐专归于内阁,在内阁之中又由内阁首辅执笔主稿,首辅委托则其他阁臣可以执笔。
第二点:对六部具有一定影响力。
第三点:随着地位的提升,阁臣常拥有各部尚书的兼衔,虽起初与六部的实任尚书仍不可同日而语,但其后则慢慢反超,科举读卷时的次第反映出了这种微妙的变化,朝会位次亦然。
此外,在内阁书写诏旨、奏议朝政、封驳帝命、保荐人才、辅导太子、主持修书、外出督师等职权中,包括早期的首席内阁大学士也有参与,在集体奏议等情形下具领衔地位。尽管明代中叶的内阁出现了多位“无宰相之名,行宰相之实”的权臣,而且阁臣也常常被俗称为相,但从严格意义上说,内阁仍不能与过去的宰相等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