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古特级战列舰的服役过程是怎样的?
甘古特级无畏舰的服役使波罗的海的实力对比产生极大的变化,战争开始时德意志帝国海军在波罗的海只有七艘旧巡洋舰和一些轻型舰只。但俄国人并没有利用好自己的优势,这固然首先与波罗的海海域狭窄、冬季封冻有关,但更重要的还在于对马海峡海战的噩梦仍然萦绕在俄国海军高级军官的脑海中,担心会在战斗中再次损失好不容易才积累起来的实力。这种担心促使海军严格限制对新型战列舰的使用,甘古特级的使用被限定于掩护布雷、掩护陆军进攻的侧翼等辅助性的工作,战争初期沙皇甚至发布命令,禁止没有特别命令时使用任何新战列舰参加战斗。这就使得甘古特级在波罗的海的强大威力根本无从发挥。
在一年的战斗中,波罗的海舰队的驱逐舰、巡洋舰和老式战列舰与德国军舰进行了几次交战,双方基本势均力敌,俄国军舰在火力上的优势有时甚至还使得自己在战斗中略微占优。1915年8月,一支强大的德国分舰队加强到波罗的海,这支分舰队包括了数艘无畏舰和前无畏舰,面对德国海军的强大实力,俄国人在付出一些损失后明智地选择了躲避。
1915年9月,德国分舰队离开波罗的海,甘古特级战列舰也逐渐更加适于作战。波罗的海舰队司令卡宁中将决定派一艘无畏舰出击波罗的海,但由于“甘古特”号水兵对极其恶劣的食物不满而哗变,这次出击被迫中止。直到11月哗变彻底平息后,波罗的海舰队才得以派出“甘古特”号和“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号无畏舰进行一次巡航,这次出击远达果特兰岛,其目的在于掩护里加湾内的布雷行动,实力远远不如俄国人的德国分舰队根本没和这两艘无畏舰打照面,俄国海军在波罗的海最大胆的一次出击以空手而归告终。战争剩下的时间里,四艘强大的无畏舰无所事事地在港口和掩护布雷的航线上渡过了这些枯燥的日子。1917年8月,布尔什维克控制了这四艘战列舰,并且在1918年1月29日复员了大部分水兵,4月份又把这些战列舰拖到喀琅施塔得基地闲置起来。但不久,国外势力支持的白卫军纷纷叛乱,同时,外国干涉军也开始在阿尔汉格尔斯克、摩尔曼斯克、符拉迪沃斯托克登陆,局势的变化让这些无畏舰开始积极准备战斗。
红海军的新水兵开始进行训练并设法使“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号能够恢复倒可以作战的状态,但积极的备战工作被英国人中断了,1919年8月18日,英国鱼雷艇CMB31号和CMB88号发射的鱼雷击中了这艘无畏舰,使它坐沉在喀琅施塔得港内的浅水中。它的姊妹舰“波尔塔瓦”号则更加不幸,1919年11月,本来准备保卫彼得格勒的它在涅瓦河上发生火灾,前锅炉舱的大火蔓延到全舰,让战列舰损毁严重,搁浅于涅瓦河。
沙皇时代的战列舰大都于1922年-1924年期间拆毁,只有这四艘甘古特级被保留下来,并重新命名(“甘古特”号更名为“十月革命”号,“塞瓦斯托波尔”号更名为“巴黎公社”号,“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号更名为“马拉”号,“波尔塔瓦”号更名为“伏龙芝”号),准备作为红海军重建的基础。其中在1919年火灾中损坏的“波尔塔瓦”号一度也被列入保留名单,但经过检查发现该舰损坏得实在太厉害,没有太大的修复价值,仅仅把它作为水上兵营使用。其他三舰则陆续开始了整修,“马拉”号在1922年、“巴黎公社”号在1923年、“十月革命”号在1925年分别重新回到舰队序列。
从1926年开始,经济逐步恢复的苏维埃国家终于能够逐步开始对海军的重建,甘古特级剩下的三艘得到了现代化改装的机会。这次改装主要是为战列舰换装了新的炮管和新的锅炉,让它们能够具备实战能力,不再只是“港口里的主力舰”。不久,为了加强黑海舰队,“巴黎公社”号(原“塞瓦斯托波尔”号)调往最初用来为它命名的港口,1929年冬天从波罗的海出发后不久,北大西洋的风暴就迫使受损的红海军军舰在法国布列斯特港停泊修理。耽搁了一段时间之后才得以继续它的航行,并于1930年抵达黑海,并成为红海军在黑海的。到1930年代,海军技术的进步让红海军的三艘老战列舰显得更加落后于时代,为了保持战斗力,也为了积累维修经验和为建造苏联自己设计的战列舰做准备,苏联红海军再次对原甘古特级战列舰进行了现代化改装。1931年,“马拉”号(原“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号)作为第一个开始改装的战列舰回到了建造它的船厂,波罗的海造船厂,紧接着的是“十月革命”号(原“甘古特”号)。
在三年的改装过程中,这两艘战舰做了相当大的改动:前甲板升高了三英尺,升高以后的舰首有一定的外飘,从而改善了航海性能;前烟囱上端向后弯曲,避免烟囱的排烟影响到舰桥上人员的工作;前桅从简单的单脚桅改为塔式桅,增强了桅杆的强度,也便于安装更多光学及电子设备;舰桥增大;加装了新的火控系统。除此之外,在起重机、水上飞机等细节上还做了不少其他的改动。现代化改装完毕后的两艘战列舰看起来在适航性、火控、指挥等方面性能都有了较大的提升。
1936年,黑海舰队的“巴黎公社”号也开进船坞,开始与它的姊妹舰类似的现代化改装。由于海域情况不同,该舰的改装与波罗的海的战列舰也略有不同,例如在三号炮塔顶部安装了一部飞机弹射器(类似于红海军基洛夫级轻巡洋舰上使用的型号)。改装后的战列舰看起来与它的姊妹舰仍然极为相似。到1930年代中期,苏联红海军的舰队规模与实力比十年前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1937年英王乔治五世的加冕礼,苏联接受了英国的邀请,并派出“马拉”号战列舰作为代表前往。
1940年,现代化改装后的“十月革命”号和“马拉”号参加了对芬兰的冬季战争,但漫长的冬季、封冻的海面都阻止了苏联战列舰充分发挥自己的实力,强大的苏联红海军仅仅炮击了几次芬兰的阵地、夺取了几个无关紧要的小岛。
1930年代后期,战争的乌云开始在欧洲上空聚拢。此时的苏联仍在继续对它的舰队进行现代化,苏联领导人期望新战列舰能够取代年事已高的甘古特级,成为红海军的核心。但事情的发展打碎了苏维埃政权的期待。
卫国战争
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了。波罗的海舰队的两艘战列舰开战时正锚泊于基地,“十月革命”号在喀琅施塔得,“马拉”号在列宁格勒。接下来的几个月里,两舰用重炮支援陆军的拼死抵抗,极尽所能在海岸线附近迟滞德国陆军的进展。德国空军调集大量俯冲轰炸机,试图击沉这两艘不断威胁海岸侧翼的苏联战舰。当战线推进到列宁格勒附近时,苏联战列舰的活动范围被迫缩小到喀琅施塔得和列宁格勒附近,这也为德国轰炸机的攻击提供了大好的机会。
1941年9月23日,“马拉”号被德国轰炸机投下的800公斤重磅炸弹直接命中(据说这致命一击是由德国空军传奇人物汉斯·鲁德尔完成的),年迈的战列舰遭到重创,坐沉于喀琅施塔得港内浅水处,它的舰桥、艏楼和1号烟囱基本上都被摧毁。由于列宁格勒局势危急,陆军急需支援火力,于是已经半毁的“马拉”号不久又被打捞起来,经过简单的修理,“马拉”号战列舰变成了“马拉”号浮动炮台,用它剩余的9门主炮支援陆军抵抗德军的进攻。
9月16日,“十月革命”号被派往执行对德国海岸阵地的袭击任务,袭击过程中挨了几颗德国的150毫米榴弹炮弹。但好运气并没有一直陪伴着它,9月21日,德国空军JU87投下的炸弹近距离命中了“十月革命”号,加上连续被150毫米炮弹击中,连续受损的老战列舰不得不进列宁格勒的船厂维修。船坞里的“十月革命”号仍然不断遭到攻击,1942年4月又被4颗炸弹击中,连续的打击让这艘战列舰直到1944年才完全修好。
列宁格勒围城期间,修理中的“十月革命”号和改装成浮动炮台的“马拉”号一直发挥着305毫米重炮的威力,支援这座城市的守卫者,阻止了德军一次又一次夺取列宁格勒的努力。在此期间,两艘战列舰的武备进行了许多调整,为了应对德国空军不断的袭击,两舰加装了大量防空火力,其中“十月革命”号在战争后期的防空武器达到14门76毫米高炮,16门37毫米高炮,10挺12.7毫米和89挺7.62毫米机枪。1943年中,苏联的几艘战列舰都恢复了原来的舰名(包括黑海的“塞瓦斯托波尔”号)。
战争进入1944年,苏联红军发起了解围列宁格勒的战役,“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号用它的重炮轰击了奥拉宁鲍姆的德军阵地。就在同年6月,“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号又参与了红军对卡累里阿地峡的进攻,并协助登陆部队夺取了芬兰军队占领的一些岛屿。
守卫着黑海的“巴黎公社”处境和波罗的海的情况类似,虽然红海军尽全力支援陆军,但地面交战的失利也迫使红海军舰只的作战区域节节后退。为了保卫克里米亚,以塞瓦斯托波尔为母港的“巴黎公社”号为陆军提供了最有力的火力支援。
到1942年,随着塞瓦斯托波尔面临失守,丧失了基地和制空权的红海军不得不撤往新罗西斯克、波提等黑海东部港口,以脱离德国空军的攻击范围。为了避免黑海舰队这艘唯一的战列舰遭受损失,“巴黎公社”号很少参与黑海舰队的出击。德国人在陆地上的进展让新罗西斯克逐渐变得不安全,1943年,德国空军光顾了军港,几颗炸弹虽然没有给战列舰造成致命打击,但也吓了苏联人一大跳。于是大舰被再次转移到离德国人更远的波提,并进坞维修。
直到苏联红军重新掌握战争主动权,并开始对德军发动一次又一次攻势时,恢复原名的红海军“塞瓦斯托波尔”号战列舰才修理完毕,重新活动起来,参与对溃退德军的炮击。纵观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苏联战列舰没有在海战中击沉过德国的任何军舰,305毫米主炮的炮弹绝大多数都落在德国陆军的头上,战舰在大多数时间则停留在港口里。这样的经历对战列舰而言实在不太值得夸耀,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例如陆地作战的失利让红海军丧失了大部分基地和港口,德国空军的威胁等等,但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在于:斯大林与一战时期的俄国海军将领一样,担心这些大舰在战斗中遭到损失,认为苏联(俄国)海军无法承受这样的风险,从而宁可让这些具备相当威力的武器在港口里虚度光阴。
最后的岁月
战争结束后,三艘战列舰中只有两艘得以继续在作战舰队中服役:“甘古特”号在波罗的海,“塞瓦斯托波尔”号在黑海。在战争中坐沉的“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号重新浮上水面,但由于受损严重,该舰于1950年11月28日被划入了勤务舰队,成为无动力的火炮训练舰“沃尔霍夫”号,不久火炮训练任务被取消。1951年9月22日,“沃尔霍夫”号又被改成海军学校。1953年,原“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号结束了自己的军舰生涯,被拆毁。
另两艘老战列舰虽然仍在红海军服役,但由于太过老迈,加上长年的服役和损伤,使两舰无法承受一线的任务,大部分时间都在充当训练舰的角色。其间,“甘古特”号还安装了英国提供的雷达设备,并改装了从“塔林”号巡洋舰上拆下来的德制起重机。
赫鲁晓夫上台面临恢复重建苏联经济的任务,为了减少军费开支,他调整了红海军的任务和使用方式。在他看来,世界已经进入“火箭核时代”,当导弹和核武器成为标准作战武器时,包括战列舰在内的大型军舰都已经过时无用。“塞瓦斯托波尔”号1957年,被拆毁于用来命名它的港口。“甘古特”号勉强拖延到1959年,也没能逃脱在喀琅施塔得被拆毁的命运。“塞瓦斯托波尔”号和“甘古特”号战列舰的拆毁标志着苏联红海军战列舰时代的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