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律诗?
展开全部
所谓律诗即要求按一定的格律程式来写诗。唐人吸取了六朝永明体诗四声八病说和骈文骈赋崇尚骈偶对仗的合理内核,将其进一步规则化,产生了新体的律诗。这些规律主要包括:音调要合乎平仄声的规律。即在一句之中,要以两字为节平仄声相间,尤其要使偶数字平仄相间;在一联两句之内,要平仄相对,如五言的出句为“平平平仄仄”的话(七言只需在前边加上与五言一二两字相异的仄仄即可),那么对句即需作“仄仄仄平平”(七言则作平平仄仄仄平平);而在两联之间,即下一联的出句与上一联的对句之间要平仄相粘,如五言的上一联对句为仄仄仄平平的话,那么下一联的出句则要作仄仄平平仄,其余以此类推,反复终篇。字词句法要合乎对仗要求。律诗多以八句四联为篇,四联又可分别称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其中第二、三两联应是严格的对仗句式,一四两联则可对可不对。与此相关,由六朝四句小诗发展而来的五七言绝句体也逐渐律化,称为律绝,而其声律及对仗的规律可符合律诗中的前两联、后两联、中两联,或首尾两联中的任何一种。由于律诗和律绝有鲜明和谐的节奏及抑扬有序的声调,所以读起来愈发朗朗上口,充满音乐美。
展开全部
什么是
律诗
律诗是
近体诗
的一种。
格律
严密。发源于
南朝
齐永明时
沈约
等讲究
声律
、
对偶
的
新体诗
,至唐
沈佺期
、
宋之问
时正式定型,而成熟于
盛唐
时期
。律诗的格律要求首先是
诗句
字数
要整齐划一。每首分为
五言
、六言和
七言
。其次队诗句数量有不同限制。通常为八句,六句称小律或
三韵律诗
,十句以上的律诗称
排律
或长律。第三是特定的对偶要求。通常以八句
完篇
的律诗,每两句成一联,计四联,其中中间两联的
上下句
必须是
对偶句
。第四是
声韵
格律的严密要求。律诗要求全首通压一韵,限
平声韵
,第二、四、六、八句
压韵
。
声调
应
平仄
相对。
唐代律诗在定型化过程中和定型后的创作实践中都存在
变例
。如
崔颢
《黄鹤楼》前半首古体格调,后半首才合律。也有有意不依
常格
,变动平仄规定,称为“拗体”。除变动第二、四、六的平仄外,还着重变动五言第三字、七言第五字的平仄。
杜甫
以创作拗体力矫圆熟,为
后人
仿效。
律诗
律诗是
近体诗
的一种。
格律
严密。发源于
南朝
齐永明时
沈约
等讲究
声律
、
对偶
的
新体诗
,至唐
沈佺期
、
宋之问
时正式定型,而成熟于
盛唐
时期
。律诗的格律要求首先是
诗句
字数
要整齐划一。每首分为
五言
、六言和
七言
。其次队诗句数量有不同限制。通常为八句,六句称小律或
三韵律诗
,十句以上的律诗称
排律
或长律。第三是特定的对偶要求。通常以八句
完篇
的律诗,每两句成一联,计四联,其中中间两联的
上下句
必须是
对偶句
。第四是
声韵
格律的严密要求。律诗要求全首通压一韵,限
平声韵
,第二、四、六、八句
压韵
。
声调
应
平仄
相对。
唐代律诗在定型化过程中和定型后的创作实践中都存在
变例
。如
崔颢
《黄鹤楼》前半首古体格调,后半首才合律。也有有意不依
常格
,变动平仄规定,称为“拗体”。除变动第二、四、六的平仄外,还着重变动五言第三字、七言第五字的平仄。
杜甫
以创作拗体力矫圆熟,为
后人
仿效。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律诗,是我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因格律严格得名。起于南北朝,定于初唐,盛于唐宋。律诗,在字句、押韵、平仄、对仗等各方面都有严格规定,常见有绝句、五言和七言律诗。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什么是绝句和律诗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律诗是近体诗一种。格律严密。源于南朝,盛于盛唐。律诗的韵、平仄、对仗,都有许多讲究。由于格律很严,所以称为律诗。a.每首限定八句,五律共四十字,七律共五十六字;b.押平声韵;c.每句的平仄都有规定;d.每篇必须有对仗,对仗的位置也有规定。
律诗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有五言、六言、七言等。要求全首通押一韵,限平声韵。律绝不但押平声韵,而且依照近体诗的平仄规则。在形式上它们就等于半首律诗。
绝句比律诗的字数少一半。五言绝句只有二十字,七言绝句只有二十八字。
近体诗,又叫今体诗(“近”和“今”都是就唐代而言的),讲求严格的格律。近体诗有四项基本要求:一是句数、字数有规定;二是按规定的韵部押韵;三是上句和下句各字之间要求平仄对立和相粘;四是规定某些句子之间用词要对仗,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等。
近体诗分两大类:(1)律诗,由八句组成,五字句的称五言律诗,七字句的称七言律诗。(2)绝句,由四句组成,五字句的称五言绝句,七字句的称七言绝句。
绝句实际上可以分为古绝、律绝两类。
古绝可以用仄韵。即使是押平韵的,也不受近体诗平仄规则的束缚。这可以归入古体诗一类。源于魏晋南北朝的歌谣。灵活轻便,适于表现一瞬间的意念和感受,广为使用,创作最繁荣。
有一种超过八句的律诗,称为长律。
律诗的八行可分为四联,有专门的名称:首联、颔联、颈联、尾联。一联中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对句。
律诗:每首八句;
五言律诗:每首八句,每句五个字;
七言律诗:每首八句,每句七个字;
长律:每首十句以上;
绝句:每首四句;
五言绝句:每首四句,每句五个字;
七言绝句:每首四句,每句七个字;
律诗的平仄:简单地讲,就是说在一句之中平仄相间,在一联之中平仄相对,两联之间平仄相粘,使平声和仄声在诗句中变换使用,从而造成音律的抑扬顿挫,和谐优美。
律诗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有五言、六言、七言等。要求全首通押一韵,限平声韵。律绝不但押平声韵,而且依照近体诗的平仄规则。在形式上它们就等于半首律诗。
绝句比律诗的字数少一半。五言绝句只有二十字,七言绝句只有二十八字。
近体诗,又叫今体诗(“近”和“今”都是就唐代而言的),讲求严格的格律。近体诗有四项基本要求:一是句数、字数有规定;二是按规定的韵部押韵;三是上句和下句各字之间要求平仄对立和相粘;四是规定某些句子之间用词要对仗,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等。
近体诗分两大类:(1)律诗,由八句组成,五字句的称五言律诗,七字句的称七言律诗。(2)绝句,由四句组成,五字句的称五言绝句,七字句的称七言绝句。
绝句实际上可以分为古绝、律绝两类。
古绝可以用仄韵。即使是押平韵的,也不受近体诗平仄规则的束缚。这可以归入古体诗一类。源于魏晋南北朝的歌谣。灵活轻便,适于表现一瞬间的意念和感受,广为使用,创作最繁荣。
有一种超过八句的律诗,称为长律。
律诗的八行可分为四联,有专门的名称:首联、颔联、颈联、尾联。一联中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对句。
律诗:每首八句;
五言律诗:每首八句,每句五个字;
七言律诗:每首八句,每句七个字;
长律:每首十句以上;
绝句:每首四句;
五言绝句:每首四句,每句五个字;
七言绝句:每首四句,每句七个字;
律诗的平仄:简单地讲,就是说在一句之中平仄相间,在一联之中平仄相对,两联之间平仄相粘,使平声和仄声在诗句中变换使用,从而造成音律的抑扬顿挫,和谐优美。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