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是什么?
人类自动化技术的结晶
——1969年机器人的诞生与更新机器人从科幻小说的主人公变成了人类的帮手,它们在现代工、农业生产中大显身子,在探险活动中一往无前,在做有危险的工作时无所畏惧,微型机器人更是具有奇才异能。为了防止机器人危害人类,设计制造机器人必须遵守机器人安全规则。
(1)机器人真面目揭秘
1969年,美国斯坦福大学制成了一个名叫“塞克”的机器人。它刚一出世,科学家就命令它到屋子中间的一个平台上,把一只箱子推下来。它毫不犹豫地走到平台跟前,可是平台太高,它无法推到箱子。于是,它转了几圈,找到一个斜面板,把它推到平台跟前,然后顺着斜面板爬上平台,圆满完成推下箱子的任务。这个机器人的智力水平较高,属于第三代机器人。
第三代机器人诞生于60年代末,它们是电子计算机模拟人工智能的结晶,也凝结着仿生学、控制论等学科的成就。
国外,机器人通称为“劳伯”(Robot)。“劳伯”,本来是捷克作家的讽刺喜剧中一个人造的奴隶的名字,中国将它翻译为“机器人”,倒也很合乎作品中的原意。
现实中的机器人,虽名之为人,外形却大多数不像人。他们有的像小坦克;有的像传送机械;水下机器人,有的像小船,有的酷似一枚大鱼雷。
机器人问世不久,在世界上就引起了恐慌。一些政治家、社会科学家、工会活动家等,担心机器人会造成大量工人失业。美国有人声称,无节制地发展自动化,到1970年,将使美国失去700万个就业机会。因此,美国劳联、产联,英国工会等组织曾迫使政府终止对机器人发展的支持。直到80年代,日本大量采用机器人,一举成为汽车出口大国,这时英、美等国才如梦初醒。1985年,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反省说,在发达国家中,日本机器人最多,但失业率最低,英国机器人最少,失业率却很高。
随着机械、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机器人的数量增长极为迅速。
到1998年,全世界约有70万台机器人,而且仍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有人戏称:机器人生在美国而长在日本,这话不无道理。因为目前正在运行的机器人数量,日本最多,占60%左右;美国次之,德国、意大利也为数不少。
有人把人工智能、原子弹、空间技术称为当代三大技术。
专家们估计,到2000年,在美国的工厂、机关里,将有约4500万个工作岗位被机器人所取代,约占美国就业人数的45%。那时候,机器人的广泛使用,加上机器人技术本身的重大进展,自动化技术必将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导致一场新的工业革命。
2018-10-31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