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仪将冯玉祥赶出紫禁城,为何张作霖知道后勃然大怒?
1924年11月29日,冯玉祥把溥仪赶出了紫禁城。此次政变彻底取消了袁世凯曾经承诺的优待条件。但是,此举却激怒了一个人,他就是张作霖。这是为什么呢?
在公众的眼中,张作霖是一个敢作敢为的人。为了往上爬,他曾经对清廷高层官员卑躬屈膝,但是当上东北王后,他对清朝王室的态度也是急转直下。冯玉祥驱逐出了溥仪,也算是封建王朝的终结,那么张作霖为啥震怒呢?这就要从张作霖和溥仪的关系说起。
张作霖有自己的小九九,他认为宣统皇帝虽然只剩下一个空名了,但其在满蒙地区仍有一定的号召力和影响力。可以借助他“宣统皇帝”的名号增加自己统治上的光彩,为进一步夺取满蒙造势。所以,张作霖也暗中交好溥仪。
1919年,紫禁城突然收到一笔巨款,溥仪的父亲载沣打开一看,原来是奉天代售皇产庄园的款子。那时候紫禁城的开销全靠民国政府的施舍,或偷偷盗卖文物国宝度日,现在意外地收一笔数目不小的钱,自然对“总策划”张作霖感激不尽。随后,由内务府选出两件古物,一件是《御制题咏董邦达淡月寒林图》画轴,另一件是一对乾隆款的瓷瓶,用载沣的名义,派三品专差唐铭盛于10月前往奉天向张作霖面谢。来而不往非礼也,张作霖特派把兄弟张景惠携带礼物,随唐铭盛赴京答谢。
这算是两人有过交往的开始,但是被媒体捕捉到了。正所谓没有不透风的墙,两人的交往很快为嗅觉灵敏的外文报纸所捕获,于是在这一年的报道中诸如“张作霖正策划恢复帝制,准备在即将到来的秋季,使那位年轻的皇帝在沈阳重登皇位”等相关报道渐次出炉,一时间闹得沸沸扬扬。
9月9日,天津的《华北每日邮电》报,发了一篇题为《另一场复辟是否近在眼前?》的报道。到12月27日,《北京导报》更是直接披露:“最近几天,在当地的各个阶层中,尤其是在张作霖将军手下的军人中,盛传一种传闻,声称清朝的君主制度不久将在北京重新建立,以取代现存所谓的中国共和制政府……此次发起重建君主制的,是张作霖将军。”
对于这些报道,溥仪甚感兴奋:“它使我从心底感到了欣喜,我从而也明白了为什么奉军首领对紫禁城那样热诚”。看到希望的溥仪更加紧了与张作霖的往来。
我国可是有着数千年悠久灿烂文明的国家,在漫长的封建王朝统治的进程中,清朝是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在晚清倒台之后,历进入了近现代时期,一众的军阀混战,为了地盘利益之间大打出手,其中在民国动乱时期,晚清末代皇帝溥仪被冯玉祥赶出了紫禁城之际,然而在东北的张作霖知道后却是勃然大怒。
在民国军阀混战的过程中,号称是“东北王”的张作霖势力是比较大的,其中第一次直奉大战中,张作霖麾下的奉系大军失败而归,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休养生息之后,为了能够取得战争的胜利,张作霖在开战之初,已经是拉拢了直系军阀中的冯玉祥,在战争到了关键时刻,临阵倒戈共同攻打吴佩孚。
后续因为张作霖与冯玉祥两人合兵一处,而吴佩孚只能是远走他乡,后冯玉祥在进驻北京之后,皇帝溥仪赶走,然而张作霖在得知了冯玉祥的行为之后,却是大发雷霆,关于这个问题的原因其实也是十分的简单,冯玉祥赶走溥仪的原因十分的简单,无非是想获得最大的利益,发展壮大自己的实力。
然而在对待溥仪的问题上,张作霖的态度,却是希望扶植溥仪为自己所用,都知道满清皇室的发家之地就是在东北,而时任“东北王”的张作霖如果能够扶植溥仪为自己所用,那么在东北的发展将会是如虎添翼,并且在当时的时期中,东北的这片土地上,也是有着诸多日本人的存在。
在利益势力盘根错杂的东北,如果溥仪落得了日本人的手中,那么张作霖在东北的统治权威,将会受到致命的打击,这是张作霖断然不想看到的情况,为此在得知了溥仪被冯玉祥赶出紫禁城时,张作霖才会勃然大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