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的北京胡同有什么特色?
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政府的封建统治,打破了北京城千百年来以帝王为中心的建设格局,破坏了封建等级制度。过去专供皇帝、官员、贵族行走的禁区,变成了市民大众自由通行的大道;过去只有皇帝、贵族享用的园林风景,变成了市民大众憩息的公园;过去按严格的等级修建房屋的规制,被新式的城市建筑法规所取代。这是民国时期北京城市建设史上的显著变化和重大进步。
1913年,天安门前的东西大道首先开通,神武门与景山之间也允许市民通过,从而打通了紫禁城南北的东西两条交通干线。其后,又拆除了中华门内的东西千米廊及天安门前东西三座门两侧的宫墙,并先后开辟南池子、南河沿、南长街、灰厂、翠花胡同、宽街、厂桥、五龙亭等处的皇城便门。1923年陆续拆除皇城城墙,至1926年仅存太庙以西天安门至北新华街的一段。为了打通西南部外城与内城的交通,1924年在正阳门与宣武门之间开城门名兴华门,后改称和平门。在此期间,还拆除了一些牌楼。至30年代初,北京城内东、西、南、北地区之间的交通,均已贯通。
1928年,国民党南京政府把北京改为北平,并划为特别市。这一时期,北京城街道胡同变化不小。过去由于皇城占了北京城的中心位置,因此阻断了东西城的交往,使北京不可能有一条横穿东西的主干线,东西往来必要绕道棋盘街或地安门。民国初年,随着紫禁地城的开放,行人就可以自由地进出长安左、右门,横穿东西长安街了。这样北京就有一条和纵贯南北的中轴线直角相交横穿东西的长纬线。经纬相交于天安门前,形成了一个大十字。这个大十字,其实在明朝把元大都南城墙址变成长安街时,就实际存在了。后来整个北京的布局,就是依这个大十字为中心而往外发展的。这个大十字就是北京城棋盘形街道胡萝卜格局的中心。一条条大街、胡同纵横交错划成的一个个小方格,连到这个中心,才形成了一个大棋盘。主要的街道大多数都变得通达了,在它们两侧的胡同也就得到了进一步舒展和延伸,数目也有所增加。到20世纪40年代北京内外城共有3200条胡同(包括街巷在内的胡同数)比清朝北京城内的街巷胡同总数又增加了1123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