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原地区的范围有多大呢?
狭义上的“中原”专指今天的河南省。河南省的位置正好是中国的中部平原,所以称河南为中原。可以肯定的是,起初“中原”一词并无特别含义,甚至也不特指河南,只是指的方位。因为“中原”一词最早见于《诗经》中,在诗经中,有“中原有菽,庶民采之。”显然,这里的中原,就是一块小平原。
而广义的“中原”,指的是黄河中下游地区,主要包括河南、山西、河北、山东的部分地区。如《左传》中的“问鼎中原”,这里的中原指的就是广义的中原。这里的中原除了指代区域范围,也有天下、政权的意思。诸葛亮的《出师表》中: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帅三军,北定中原。”这里的“中原”显然也是指的是黄河中下游地区。
所以,“中原”一词,发展到后面,可以表地域范围,也表“权利的中心”。根据不同的时代,不同的语境,有不同的内涵。
比如,在夏朝、商时期,“中原”这一词,我认为应该取狭义上的含义。夏朝是作为中国第一个朝代,它的统治范围具体有多大,没人知道。但是肯定比不上秦统一的区域,甚至可能比不上西周时期的。目前所知的夏朝的都城都在河南省(无论怎么迁都,都在河南)。所以,无论是地域上,还是汉有政治含义,它都应该指的是河南。
但是在后面的朝代中,尤其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中原”所指代的范围应该是更广阔的区域,即河南、山西、河北、山东等地。
再者,如果指的是“中原文化”,那也应该是广义上的。因为从新石器开始,就是多种文化并存的,不单是分布在河南区域。最后形成的“中原文化”也是在这些文化的共同作用下,绝不是某一区域之功,是各地文化合力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