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百度百科词条的解释,中元节其实是道教名称,民间世俗称为七月半、七月十四(另一说七月十五)祭祖节,佛教称为盂兰盆节。中元节的节日习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灯、祀亡魂、焚纸锭、祭祀土地等。中元节的产生可追溯到上古时代的祖灵崇拜以及相关时祭。七月乃吉祥月、孝亲月,七月半是民间初秋庆贺丰收、酬谢大地的节日,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稻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中元节是追怀先人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中元节的文化核心是敬祖尽孝。
事实上,早在南北朝时期,历代的帝王、臣民都会在这一天供佛济度苦厄众生。民间中元节也会有很多的仪式,家家户户都会准备丰盛的祭品,比如说各种素菜、各种纸做的衣服还有财宝等,用来烧祭给先祖。值得一提的是,各地还有布田、放水灯等各种活动,都是用来祭祀自己的先祖。除此之外,民间相信祖先也会在中元节这一天返家探望子孙,所以在这一天也需要祭祖。祭拜的仪式一般在七月底之前傍晚时分举行,并不局限于特定的一天。
在中元节这一天,忌说鬼字,中元普渡这一天,鬼魂几乎倾巢而出,无所不在,尤其是普渡法会的现场,肯定是“鬼”满为患。因此,在中元节普渡的时候,一定要谨言慎行,除了忌说“鬼”字之外,也别口不择言胡乱说话,小心鬼魂就在你身边。
与此同时,一定不要乱踩冥纸冥纸是献给鬼魂的祭品,在焚烧时,鬼魂们会聚集在旁边抢拾,如果你在焚烧冥纸的时候乱踩乱跳,难保不会阻碍到它们的行动,鬼魂们生气之余,自然会对你不利。
总而言之,中元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
也有人认为,七月十四,是鬼月中阴气最重的一天。
传说这一天的子夜时分,停留于荒郊野外会看到百鬼夜行的奇观。百鬼从奈何桥上过来,冥司点起大红灯笼引领他们,朝着阔别已久的阳界浩浩荡荡而来。所以这一夜,不宜外出。一般在6点半以后,即天黑之后。最好在天黑之前回家。
一般认为七月十五是鬼节的正日,亦是鬼门大开的日子,这时侯阴气最重,所以当晚最好不要出街,以免撞鬼,另外,最好亦不要到河边或海边等地,以免不小心失足,就成了水鬼的替身。
除此之外,最好不要乱说一些不吉利或得罪灵界的说话,以免招惹阴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