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晚年的爱因斯坦会认为命运是已注定的呢?
总所周知爱因斯坦凭借狭义和广义相对论,很快成为了智慧的代表,但是爱因斯坦晚年却一直坚信一个观点:命运是注定的,这个观点其实就是非常典型的“拉普拉斯决定论”。什么是决定论呢?其实就是认为整个世界的将来任意一个时刻都是可以通过精确计算的,只要我们掌握了足够的物理规律,将来虽然还没到来,但是我们却能够预测将来的一切。
这个观点非常符合我们的直觉,比如我们用牛顿第二定律和万有引力公式,可以预测运动物体将来任意一个时刻的位置和速度,并且去做实验发现理论与实际高度吻合。所以我们很自然得出一个结论,只要我们掌握的物理规律足够多,将来不具有真正的随机性。
但是随着量子力学的发展,人们发现微观世界的运动规律和我们宏观世界完全不一样,首先我们无法同时获取微观粒子的位置和速度,这也就是著名的海森堡“不确定性原理”。这个原理告诉我们你永远也别想同时测准微观粒子的位置和速度,而且不确定度存在一个此消彼长的关系,位置测准了速度就不准,速度准了位置就不准。
这个原理本身并没有带来重大问题,但是一旦我们不能拿到一个物体的速度和位置,那么你所能获取的“初始信息”就会有残缺。我们知道你如果要预测一个物体将来的运动情况,必须要获取初始信息对不对?初始信息包括这个物体的当前速度、位置、质量等等。但是“不确定性原理”告诉我们速度和位置你只能拿一个,这意味着我们的“初始信息”残缺了,要用一个残缺的信息去预测物体将来的状态显示是不科学的。
有不少网友针对这个“不确定性原理”进行了反驳,很多网友认为微观世界我们无法同时测准“速度”和“位置”是因为目前我们掌握的物理规律还不够造成,以前古人无法测准太阳的体积,但是随着人类掌握的物理规律越来越多,我们现在连银河系的体积都能测准了,所以我们很自然得出结论:现在测不准不代表将来测不准。
但是微观世界的“不确定性”却不是我们掌握的物理规律不够,而是微观世界本来如此!我在前面专门写了一篇文章《贝尔不等式在微观世界不成立,证明微观世界的确不确定》专门讲解了微观世界不确定是其本质属性,如果感兴趣可以往前翻下看下。贝尔不等式在微观世界不成立已经足以证明,微观粒子的确具有所谓“叠加态”,也就是一个微观粒子可以同时处于多个位置的叠加态,也可以处于多个速度的叠加态,而且这种“叠加态”并不是因为微观粒子运动速度太快看起来像“叠加态”,而是微观粒子本来就一直处于“叠加态”。这种叠加态可以用“薛定谔方程”的波函数来描述,比如位置叠加态,我们可以把位置当作横坐标,概率当作纵坐标,于是一副“位置概率图”就诞生了,我们来看看微观粒子的位置概率图和宏观物体位置概率图的差别。可以看出微观物体在多个位置都有存在的概率,但是宏观物体只在某一个地方存在概率,其余地方为0,所以微观粒子可以看成是一束概率波。
一旦这个叠加态有了明确的数学表达,那么微观世界的不确定性就说明,我们永远无法100%精准预言将来,所以爱因斯坦认为的命运已经注定,这个观点目前看了已经错了。那么就只剩下一个问题:人类真的是高纬文明所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