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自己做好了才有资格说别人的诗句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译:自身端正,不用命令人们就会遵行;自身不端正,虽发命令也没有人听从。常用来表示只有自己的品性端正才教导他人,使人向你学习,品行不正的人是没有办法使人信服的。
由于原句较冗长,现代写作与日常对话中常用“以身作则”代替原句,相比原句更精简也更符合现在人的日常沟通。
《论语·子路》是出自《论语》的文章,共有30篇,有关于如何治理国家的政治主张,孔子的教育思想,个人的道德修养与品格完善,以及“和而不同”的思想。
扩展资料:
以身作则:以身作则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yǐ shēn zuò zé,意思是以自己的行为做出榜样。出自《论语·子路》:“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巴金先生在文章《家》中写道:“这其间不顾一切阻碍以身作则做一个开路先锋的便是许倩如。”因首次被巴金先生使用,后被广泛使用于写作和日常生活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以身作则
1、唯正己可以化人,惟正心所以修身。——曾国藩
【释义】 只有正自己可以改变人,只有正心之所以修身。
【曾国藩】 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太平天国运动时,曾国藩组建湘军,力挽狂澜,经过多年鏖战后攻灭太平天国。其一生奉行为政以耐烦为第一要义,主张凡事要勤俭廉劳,不可为官自傲。他修身律己,以德求官,礼治为先,以忠谋政,在官场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2、治人者必先自治、 责人者必先自责、 成人者必先自成。——明代政治家钱琦
【释义】 治人者必须自己先治、责任人必须先从责任、成年人必须自己先完成。
【钱琦】字相人,是清代官员。一字湘纯,号屿沙、述堂,晚号耕石老人。作品有《台湾竹枝词》、《台湾竹枝词·竞渡》。
3、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释义】 当管理者自身端正,作出表率时,不用下命令,被管理者也就会跟着行动起来;相反,如果管理者自身不端正,而要求被管理者端正,那么,纵然三令五申,被管理者也不会服从的。
【《论语.子路》】《论语·子路》是出自《论语》的文章,共有30篇,有关于如何治理国家的政治主张,孔子的教育思想,个人的道德修养与品格完善,以及“和而不同”的思想。
4、吾求吾失且不暇,何暇论人哉!——钱大昕《弈喻》
【释义】 我想我失去了并且没有时间,什么时间议论别人呢!
【《弈喻》】《弈喻》是清代著名学者钱大昕的一篇散文。该文寓意深刻,以下围棋为比喻,阐述了“人贵有自知之明,也贵有知人之明,不要妄自尊大,也不要轻视别人”的道理。弈喻,即以弈喻,弈在此是名词活用作状语。
5、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讼。——《后汉书·第五伦传》
【释义】 身体力行,别人就会听从;只说不做,别人就会不听。
【出处】《后汉书·第五伦传》:“故日:‘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讼。“(释义: “所以说:‘本身不正,那么,纵然三令五申,被管理者也不会服从的。用身教的人从’,以言教的诉讼。“)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弈喻
意思是:唯有自己平行端正才可以教育别人,唯有心态端正正所以才能身体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