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操是怎么死的?为什么呢?
曹操雄韬伟略,在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之际,在老家陈留散家财、举义兵,召天下诸侯共讨董卓。虽为成功,但壮大了自己的势力。曹操的过人之处在于各路诸侯犹豫之际,迎天子都许昌(后改为许都),实现了挟天子以令诸侯,逐步消灭了袁绍、袁术、吕布、刘表、马腾等北方各路势力,并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基本实现了中国北方的统一,对魏朝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北方的统一对经历多年战事,已经民不聊生的中华大地逐渐恢复生机。
曹操生性多疑,曾称喜“睡梦中杀人”,三国演义中描述的七十二疑冢(尚未得到证实)更是体现了其“奸雄”的本色,其“宁可叫我负天下人,不可叫天下人负我”听来倍感以自我为中心。曹操在统一北方以后,兵锋正盛,也恃于自己的战功,在赤壁之战、汉中之战先后败于周瑜、诸葛亮,没能实现统一中国的雄心壮志。在当代老百姓心目中,对曹操的评价偏向于负面,这更多的是由于陈寿《三国志》将蜀汉设立了正统,尤其是罗贯中《三国演义》中的某些故事的描述中,突显曹操的奸,逐步改变了人们对曹操的认识。
但不可否认的是,曹操在战事间歇期间实行的扩大屯田、兴修水利、奖励农桑、重视手工业、安置流亡人口、实行“租调制”等一系列政策对北方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另外,曹操在文学方面的成就也值得我们品读。其作品诸如《度关山》《对酒》《短歌行》《薤露行》《蒿里行》《苦寒行》《步出夏门行》等等,抒发其政治抱负,反映了民生疾苦。其不愧为魏晋文学的代表人物,也为建安文学的兴起创造了良好的政治、文化环境。
三、曹操所患何病通过查阅,有以下几种说法:
1.抑郁症。曹操家乡起兵,逐步统一北方,在征战一生的岁月里,其精力旺盛、善于妒忌、占有欲极强、怀疑心强,对他人存有很高的警惕心。他身边虽然有荀彧、程昱、郭嘉、荀攸等能臣,但他脑子里所思考的比这些谋士更甚一筹,事情太多,心思太重。再加上在征伐中,曹操丧子多人(曹昂、曹冲),渐渐就落下了一个严重的疾病,经常偏头疼。
2.曹操患有高血压病,经常头痛,当时叫做头风之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