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知道孩子不会,都是家长代劳,幼儿园为什么还要布置这么多手工作业?
幼儿园乃至小学,都经常有手工作业,从中国国情来看,这事儿确实挺难为家长。昨天看到一个段子,说学校让家长跟学生一起做个房子模型,家长实在不会,就去寿衣店买了个烧纸钱时用的那种房子。但且慢,这都是学校的错吗?我觉得不全是。
其实做手工的初衷是好的,中国孩子的动手能力确实极差,外国小学生经常回家做个小板凳,我们的孩子做个折纸都困难。也不必强调孩子会不会,从不会到会,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即使做了还是不会,也无妨,因为它是个亲子过程。
但对于中国家庭来说,孩子动手能力差还真有先天缺陷。首先,大多数中国家庭都很难给孩子提供足够的手工环境,其实欧美孩子练动手能力,主要场地就是自家车库。美国有车库经济一说,别说孩子做手工了,就连微软、IBM、谷歌这样的品牌,都在车库中萌芽诞生。一个孩子只有从小就鼓捣各种玩意儿,才具备基本的动手能力,靠进了学校再“补课”,难度很大。别说我们的孩子了,就连家长的动手能力都不行(甚至比孩子还要差),手工当然会是沉重的负担。
网友二:
我认为,一方面是因为这是幼师的工作,就像小学老师明知道有学生抄作业但是仍然要留作业一样。
另一方面,一定会有的家长是让孩子参与完成的。换句话说,不能因为有差生就剥夺了好学生做作业的权利。
老师留手工作业旨在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让家长帮忙也是希望孩子多得到父母的陪伴。老师的初衷都是对孩子有好处的,怎能因为没人做就放弃呢。
其实,这是一个心态问题。如果总是盯着不做作业的学生,那么老师每天都是怨声载道的。如果总是盯着认真完成作业的学生,老师就会非常有成就感。
网友三:
你可以选择亲子作业的。就是老师布置点作业,孩子不会做,你跟孩子一起做,让孩子坐力所能及点事情,而不是全部由你代劳。
我家孩子三岁时候,幼儿园要求做灯笼,自选材,不限制。
我就用鞋盒做了一个海绵宝宝的灯笼。我画好,然后让孩子上色。等孩子画好,我再补一下,最后我做好手脚安装上去,就好啦!
还有上半年时候,老师要求画伞面,很小都纸伞那种。因为孩子不怎么喜欢画画,所以我就直接拿绿色画了草地,让孩子自己拿棉签沾各种颜色点在草地上。
当然,如果你为了面子,老师为了面子,一定要最好的作品,那只能是家长代劳了。但是,这样的老师真的很失职,家长很痛苦。好在,目前没遇到这样的老师。
如果是孩子觉得自己都做不好,或者不做要求家长做,那就要家长慢慢引导了。
力所能及,亲子配合,孩子还是很愿意一起跟家长完工的。对亲子感情来说,也是更加亲近啊!
网友四:
孩子的动手能力很强,想象力也很丰富。这位题主说明明知道孩子不会,都是家长代劳,我想可能题主每天自己做手工,孩子也不参与,确实觉得没什么意义,纯粹是折腾家长。也许,这位爸爸或妈妈没有看到手工作业的意义。
1.手工作业给家长和孩子一段亲子时光。孩子还小,父母对孩子的投入,对孩子的影响还比较大。在手工作业过程里,也是父母了解孩子,培养亲子关系的一个过程。
2.手工作业无好坏,是爸爸妈妈在评价。无论作业是怎样的,对孩子来说是一个动手动脑的过程,也是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过程。
3.手工作业,考验父母的耐心和对孩子的引导。
网友五:
现在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小学等学校,给学生布置作业往往是超出学生能力范围以内的,这个时候往往都需要家长来辅导甚至家长代笔、代劳,这种情况下,其实比拼的是家长,相当于在上学期间就已经开始进行了拼爹的一个过程。
我有时候甚至想,这可能是幼儿园以及小学校,有意而为之的,它可以通过这种作业去挖掘或者说观察到每一个学生背后的家长和家庭的基本情况,比如说受教育程度、职业,还有家庭经济财政情况等等,这些学校想通过这些作业,去衡量家长的这方面信息,从而也可能会对学生产生不一样的这个区别对待,这是很有可能性的。
但事实上这种情况过犹不及的话,那么无疑是给家长增添无数的负担,家长却敢怒不敢言。就比如说最近,我就帮助我家的小朋友,做的了三四份关于安全知识的竞赛问卷。这个我就很难理解,给学生做,给小孩子做安全知识普及,我们可以接受,可是为什么学生的父母都要一人做一份呢?
而且事实上很多安全知识,都是跟汽车驾驶有关的,那试想,如果这个家长的父母是在农村,那么这种信息他去哪里获取呢?他根本就没有办法去了解这些安全知识,甚至说学习的这些知识,对这些家长来说本身也是无用之地的。可见有时候,这样的教育创新或改革,走到最后,事实上也在成为教育的另外一种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