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读《叛逆者》结局?最后的镜头是真实发生的还是只是林楠笙的幻觉?
最后的镜头很好,这个结局我给满分。之前思考过很多次,怎样的结局才能体现出“叛逆”的不落俗套、契合全剧精神主旨、以及对剧情和人物塑造完整。主演朱一龙之前在采访里也说过,光结局就拍了好几个版本,可见导演和编剧的重视程度。最后他们表现出来的大结局,果然很惊艳。
这无疑是个开放式结局,特别有艺术电影的感觉,就是那种,越琢磨越有味道,越思考越有意思。以下是我自己的简单理解:
林楠笙应该是死在了上海解放后、新中国成立前从他溺水被救开始,整个人变得肉眼可见的虚弱而憔悴。我不认为肤色是被晒黑的,毕竟他之前在特训班天天拉练、在行动队经常出外勤,也没黑成这样。而且嘴唇一点血色都没有,带小朋友们唱歌时声音有些没有力气。
根据之前的剧情,每到重大事件或时间节点,都会出现黑白的影像资料以及朱一龙的旁白解说。可是没有出现建国大典。这部剧一直是跟随林楠笙的视角,我猜想没有出现这么重要的事件,是因为林楠笙没有看到。他倒在了已经出现晨曦的黎明里,没有看到太阳的升起。
朱怡真的状态过于年轻,同当年的女学生一模一样,显然不会是一个35岁的成熟女人。林楠笙在幻想中,与当初的朱怡真没有欺骗和利用地纯洁又美好地相知、相恋、相守,做一对志同道合灵魂共鸣的革命伴侣。
林楠笙在他生命的最后,也依然做到了“替死去的人好好活着”他梳着老顾的发型,穿着老纪的长衫,用着小左的姓氏,做着林楠笙本来会去做的教书先生。他看到了解放军进城,看到了红旗漫卷,看到了老百姓热烈欢迎解放军。之后的一段日子,他也做到了老顾老纪和小左一辈子也没实现的“穿上共产党军装,与同志们一起共事”。
对寻找朱怡真的执念,是林楠笙在寻找自我的救赎和认同,也是在寻找他与这世间的最后的牵挂卧底工作无比孤单,在果党内部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这些年里,林楠笙该是多么疲惫。朱怡真曾对他警惕而提防,很多同志和人民都曾那样对他。现在终于可以光明正大地他们同志相称,这将是对林楠笙莫大的安慰和治愈。
这些年里,身边的人一个接一个离开,他的精神强大到不会崩溃,但同样会痛苦。现在的林楠笙已经知道胜利属于我们,朱怡真的生死是他最后的担忧和牵挂。当他在那间教室里哭出来、彻底接受包括朱怡真在内的身边所有的人都已经不在了的事实后,他对这个世界的最后一丝挂念也没有了。
如果说林楠笙落水后牺牲,剧中展现的全是林楠笙意识流想象,那么参照国际电影流行表现手法,像《第六感》那样,别人不会和他互动,他最终发现自己已经死去,但片中老程长富大哥以及孩子们与林楠笙都有互动,所以证明林楠笙确实被救,也没有表现出即将濒死状态,而是在教室里对牺牲的战友表达了最后的怀念后抹干泪水准备踏上赴华东局的新征程。女一没有证据交代是活着还是牺牲,但牺牲可能性极大,活下来只是观众心理的期盼。
小说结局林楠笙病死。剧本改编尊重林楠笙死去的基本思路无可厚非,但怎么死法改成现在的表现形式。林楠笙向接他的汽车走去,在与汽车还有一定距离时,身后传来一句女声喊到林楠笙,林怔住,慢慢回头,眼中欣喜激动,说明一定认识对方,但无法证明就是朱怡贞。如果是朱怡贞,不论是幻想还是真实,都显得为迎合圆满而圆满,落入俗套,立意不高,但会很受观众心理欢迎。重要的是接下来的话,女声说同志你穿军装真好看,林楠笙刹那间回过神来,低头看了看自己的军装,抬起头欲言又止,正要说什么镜头已模糊。一种解释林楠笙激动昏厥死去,但与林楠笙斗志昂扬赴新征程的状态不符,同时林楠笙已经在教师中最后接受了朱怡贞可能牺牲的现实。此时如果见到朱怡贞,他会在理智控制范围内喜极而泣,或跪下来,或扑上去,而不是什么话也说不出来。片中此时林楠笙表现出来的是熟悉,惊愕,疑问,没有办法确认该说什么。一种解释是很可能遇到了熟悉的但不是朱怡贞的女人。大家可以设想如果此时看到朱怡贞,蓝心洁,军统张姐(本剧只有这几个出场多的女性),哪一种反应最符合剧中此时表现呢?朱怡贞此时还无下落,此时突然从天而降,立意不高,太戏剧化,而且如果是朱怡贞,她会说同志军装真好看的话吗?要么激动无语,要么扑上去拥抱,怎么会说出模棱两可的同志你穿军装真好看呢?蓝心洁已经牺牲,不可能出现。我解读遇到了类似于剧中和林楠笙关系不错的好久不见的意外之人,推测可能是张姐。林楠笙完成了送出淮海战役情报的艰巨任务,军统对之恨之入骨,即使全国解放也不会放弃追杀。世界谍战片揭示间谍的结局往往是最后即使远走高飞观众以为安全的若干年之后仍在最后一刻被杀。像林楠笙这样对国家有重大贡献的谍报人员此时应严加保护,警卫不离左右,怎么能让首长一人独行呢?这也太低估军统的侦查和刺杀能力了吧。大家是否注意到林楠笙请求老程帮助查朱怡贞信息后,老程起身办理时,林楠笙望着老程背影时的眼神,充满怀疑无奈,是一种不安的眼神,看到这里我不禁心头一紧。
镜头模糊后,与朱怡贞的相逢,则理解为林楠笙生命逝去的最后的意识幻想。这不难理解。
综上分析,我的一种解读是,林楠笙最后时刻遇到了军统女性杀手,熟悉但好久不见,对方称同志令林楠笙疑惑,即使对方手里有武器,林楠笙也很难相信,也说不出什么合适的话,由于放松警惕,保护不严密,低估军统残酷(实际现实中不可能放松警惕和保护),导致最后失去生命。杀手从剧中判断有可能是军统张姐。
上述是多种解读中的一种判断,希望再好也要面对残酷现实,革命历史中的残酷程度超出我们想象,不是愿望和想象能够证明的。
叛逆者的最大亮点就是剧中我谍报人员更为理智,即使牺牲也表现出是之前深思熟虑的环节,关键时候即使牺牲生命也毫不迟疑,英雄本色凸显。
向英雄们致以深深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