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时期的嫡长子继承制度是如何来的?
嫡长子继承制是中华农耕文明的一个发明和必然逻辑,也是中华文明从野蛮走向文明,从蒙昧走向成熟的标志,禅让制或说原始共产推举制听着高大上,实际上最大的问题是继承人的不确定带来权力交接的混乱与争夺。
不管皇帝后宫有多少妃子,也不管皇帝的性生活如何混乱,嫡长子只会有一个,因而嫡长子继承制有效的解决了权力的继承顺序问题,清晰的排除了其他窥视者,有效避免了诸皇子间争夺权力导致国家的崩溃。因此在中国古代的皇位继承规定中,有一条亘古不变的铁律,那就是嫡长子继承制,换句话说就是“有嫡立嫡,无嫡立长”,嫡长子就是最高权力者第一个老婆生的第一个儿子,只有他的继承是最合法的。嫡长子继承制也不是像传说中那样一蹴而就的,从夏朝启之后嫡长子继承制实际上是和兄终弟及制并存一直延续到殷商王朝,在商代中期以前,由于比较严格的王位继承制度还没有形成, 因而,从中丁以后,连续发生了弟、子争位的混乱局面。
司马迁在《史记·殷本纪》说:“自中丁以来,废适而更立诸弟子,弟子或争相代立,比九世乱,于是诸侯莫朝”直至盘庚迁亳,殷商一度复兴,诸侯才重新来朝贡。由于王位的继承权问题没有彻底解决,自盘庚死后,继续产生内乱,从此,殷商王朝便日趋衰微。
在专制社会里,权力的有序继承是一件天大的事。中国历史上的治乱循环更多的是与至高权力的是否有效传承有关。那个由盛而衰的关键节点就是皇位的继承。距今2228年前的那个光耀千古的秦帝国就是因为秦帝嬴政在出巡中忽然暴毙,而嫡长子扶苏正在北部边境领军修筑长城无法赶到始皇帝身边,宦官赵高私改遗诏让秦二世继位,一个辉煌耀眼,威震千古的强大帝国短短两年就灰飞烟灭,留下一地鸡毛。
实际上这个混乱还是在继承顺序已经确定的情况下被他人调包,设想如果没有嫡长子继承制,继承人们争权将会何等的混乱而没有章法,历史上横跨欧亚的蒙古帝国就是因为拒不接受汉文化的典章制度,固守草原帝国兄终弟及的原始权力继承法则,结果兄弟间为皇位的继承打成一团,九十多年就回草原放羊去了,而三百年后的满清全盘接受汉文明及儒家宗法制度,皇太极之后废除兄终弟及确立嫡长子继承,多尔衮只能摄政而无法登基,父死子承,使满清和中国历史上的其它朝代没两样,有效规避了“胡人无百年国运”的魔咒。
嫡长子继承制使继承者无论憨还是傻都有优先继承权看似不合理,但是按照儒家宗法伦理和汉文明典章制度,古时候的帝王更多的时候是一种政权合法性的象征,天下所有权和治理权是分离的,皇帝负责前者,后者由宰相和百官等官僚体系专业团队去完成去完成,而哪天真由生长在深宫之中,成熟于妇人手上,不谙世事的二代们亲政那才是国家灾难的开始,比如秦二世亡国,明崇祯亡国,历史上好多由治世转为乱世的都几乎是这种开始的。明熹宗朱由校老老实实在后宫打沙发,做桌凳,制作家具反倒国泰民安,这不是笑话,历史就是这样,无法选择。
黑格尔说过,“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坏的制度好过没制度,坏的规矩好过没规矩。在以公民选举为基础的现代民主制度没有出现之前,嫡长子继承制是一种最不坏的制度,那种将国家社稷前途置于无规矩,无制度,无章法的行为无疑是将未来置于巨大的不确定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