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物质,物质与金钱关系的思考

 我来答
大沈他次苹0B
2022-07-09 · TA获得超过7323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3059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177万
展开全部
    在关系中存着生克的平衡,而我与物质,物质与金钱也存在着。

    那么,也就可以从生克的角度来阐释我与物质,物质与金钱的关系了。

    首先要谈谈物质的本质。如果单纯从物质的本身来看,其价值也是由人的需要而定的,可能物质与其他生命体有某些关联,但与人而言就是另一方面的事了

        人有身体,那就意味着有四大需求,衣食住行。为满足这四大需求,进而人类发明了与之相关的各种物质的组合。当然这是以身体需求而言的,但就精神层面而言,其创造力也大多体现在了上面。而精神层面的其他部分,在这里就先不讨论了。

      对于物质的争夺引发了斗争,其本质也是为了满足衣食住行的需要,只不过,后来由于人对这种需求的幻想,把人的存在价值强加在上面,从而引发了想要住的更舒适,行的更快,穿的更美,吃的更好的想法。这样,人对物质功能的夸大与遐想就导致了一个虚拟的看似像物质的精神空洞。

人在物质上投入的精力就越多。相应的,就出现了有更大更多物质交换的情况,于是金钱就成了代替物质的一个符号,用来做一个物物交换的介质。

于是人就从了最初的物物交换,转变成了物钱物的交换关系。

然而这种关系一开始是有效的,但由于人类对金钱的公信力,就方便了一个人可以拥有巨大财富的可能性,而如果把巨大的金钱兑换成物质的话,单独一个人根本无法在物理空间承载那么多的物质。而与之相对应的,就存在了身无分文的贫穷现象。

因为一个人可以拥有巨大的金钱,那也就可以完全没有一点金钱。

而以实际情况来看,由于个人需求的天然上限,必然会导致是消化不了的部分分配给其他人,故而那种绝对的贫穷是不存在的。这只是一个人为的社会现象罢了。

再强调一遍,富有与贫穷的认知只是一个人为的社会现象,在人的自然领域中是不存在的。故而人类的存在本身,就是天生足够的。这是每一个生命的自然属性。

      故而大自然的最初设定是满足了所有人的生存自由的。

      只是当人发明了这种物质代表后,这才引起的分配不均匀的情况。

其实金钱本身并没什么问题,问题在于,这种符号容易让人产生错觉。时间久了会把最初与自然的天然属性给模糊掉。

从而忘记了我们自己对物质领域的实际情况。

      而这正是人过于社会化导致的,就好比生活在自然环境中的人类,他们往往对金钱对穷与富的概念是比较模糊的。在自然环境中,人会对自身的天然属性有一个直观认识。这个对比是我从城市生活到乡村生活的对比中发觉的。

可以见得富有与贫穷并不是人存在的天然属性,而紧紧是局限于人类社会而言的。

      逐渐的,人的身体对物质的需求,就以金钱作为代表了。然而,金钱的流动需要的是公信力,也需要社会存在大量的物质交换和生产。这样代表物质的金钱价值就会随着交易的频率而上升。

      如此循环,本来只是满足衣食住行的基本需求,后来就变成了要满足个人实现的价值而存在了。如此就好像成了一个无底洞。自然界最初的设定是按照人类实际的需求而设定的,然而由于人类的自身因素,自然界不得不满足人类另一方面的虚拟需求而设定。

但随着长期发展,这种情况会使得人与环境的关系恶化,那种良性循环就会受到干扰。

而由于这种社会化的匮乏感,引起了人类与人类之间对资源的争夺。进而引起了战争。

那么如何才能在拥有金钱的同时,而不被这种虚拟的价值观打扰呢?同时也找到一条能够与自然环境友好相处的道路呢?而与自然关系的不友好之原因有哪些方面呢?

对与以上的问题我思考了这么几点,

第一是人类对自身基本需求底线的模糊认识。

第二是对环境所提供的资源,和人类所需要的基资源的模糊认识。

第三是,人类的角色在索取者的定位太深,而未给自然以相应的回报。

第四是,人类的发展在物质领域上缺少了高效与节制。

大多数情况,现今人类的活动主要的角色扮演是索取者,其创造力也大多是为了能够索取更多而服务的。其生产力的高效性,也只是体现在了能够将自然元素转化为人工元素的进程上。可以看出,人类是在集体性的啃老。

倘若人类可以把创造力放在给予者的角色上,那么就可以帮助自然界恢复其平衡。当然这个平衡只是和人类相关的,因为人与自然失去平衡后,人只是在玩自杀而已。

以大自然的时间尺度和恢复能力而言,人类的寿命只是弹指之间的事。

但若人类扮演给予者的角色过度了,又会发生什么呢?也许就会有了虚不胜补的情况发生,也会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人与自然的循环关系。所以人需要在了解自身的实际需求的基础上,扮演好索取者与给予者的双重角色。这才有利于人自身的延续。

      可以看出,无论是在关系中扮演生我的角色,还是我生的角色,当发展到极端时,都会产生对持久发展的阻碍。于是就成了生极而克了。当克制到一定程度,就会自克,进而减少消耗。就自然界就会有了自我恢复的时间与空间了。而当索取与给予这两者平衡时,人与自然才拥有持久的互动关系。

以上是从人类整体的视角而看的。

那么于个人而言要怎么合理的安排这些关系呢?

其实要合理安排,就要从以上那四个原则作为出发点。

首先要清楚自己的基本生活需要,

然而清楚自己周围环境有哪些可提供的材料。

然后扮演索取者与生产者这双重角色。

最后是高效且有节制的使用物质材料。

若大家都能做到这四点,自己的物质生活就会与环境就有着良性的互动平衡了。进而人与大自然,人与身体,人与精神建立起深厚的友谊。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杭州亦博
2024-12-03 广告
(1)宏观经济政策:包括财政、货币、税务政策,对所处行业的扶持或者限制政策(2)社会状况:包括社会的消费习惯或趋势,人口数量及年龄结构分布的变化,主要客户群体状况(3)技术因素:所处行业技术发展状况,技术的可替代性,最新的技术趋势(4) 行...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杭州亦博提供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